作業越來越多,學生負擔越來越重,家長抱怨越來越多,老師也無奈

2020-09-09 青蔥小草

我是老師。一個同行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在一所中心小學就讀,每天晚上做作業會一直做到十一點半左右。老師的孩子做作業做到那麼晚才休息,其他的學生又是怎樣的情況?估計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

這麼多年來,減負的聲音越來越響,但是學生的作業卻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抱怨自然也越來越多。家長心疼孩子睡眠不夠,休息不夠,壓力太大。這些家長在抱怨老師的時候,其實老師的內心深處也很無奈,老師也有自己的苦衷。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現在的試卷難度越來越大,題目越出越細。

某個教育專家所說的「會有15%的學生是做不完卷子的」,這句話絕不是說說而已。上至高考語文,下至小學階段的語文試卷,怪題迭出,超綱超編的題目縱橫,知識面比較窄、閱讀量不夠多、各類題型熟練度較差的學生會在每天的學習中舉步維艱。


一些試卷中比較奇葩的題目,比如「作者當時是怎麼想的」,這樣的語文題目基本上是在考學生到底有沒有學會傳說中的「讀心術」,如果不按照出題者的想法去做這樣的題目,那麼答案十有八九會是錯的。這樣的題目老師如果不進行「套路化」練習,那麼學生還會精準寫出這種題目的答案嗎?考試當中還能考高分嗎?明顯是不可能的。對於這種難度越來越大、題目越出越細的試卷,老師只能圍繞著考試這根「指揮棒」來組織教學,甚至有些老師因此展開「題海戰術」。


某個「高考工廠」明確說出一句相當有個性的話:「通往清北的路是用卷子鋪出來的」,這樣的理念可能「簡單粗暴」,但至少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但是,無論是中考題目還是高考題目,甚至小學生的大型考試的試卷,基本上都不是老師自己出的,所以學生作業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重的事情,家長們不能單單只抱怨孩子的老師。


另一方面,課本的內容考得很少,卻考海量的課外內容。

「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語文教學理念,但是這麼好的理念在一些「歪嘴和尚」——出題者的「扭曲」之下就變成了「課內的考一小片,課外的考一大片」。當課本中的知識所考的內容所剩無幾,那麼老師還能怎麼辦?當然是讓學生瘋狂做題,瘋狂進行課外閱讀,那麼學生的作業量還少得下去嗎?學生的學業負擔還能減得了多少?


學生打點滴的時候在做作業,學生處於睡夢中還在背英語單詞,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浸泡」在海量的課外數學作業中,學生的童年變成了剩下作業和吃喝拉撒的灰色之中,這到底是教育的一種進步,還是教育在頻頻發出「倒車,請注意;倒車請注意」的強烈信號?

對於學生作業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學生作業多,負擔重,誰之過?一線老師為你分析
    我是老師。一個同行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在一所中心小學就讀,每天晚上做作業會一直做到十一點半左右。老師的孩子做作業做到那麼晚才休息,其他的學生又是怎樣的情況?估計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這麼多年來,減負的聲音越來越響,但是學生的作業卻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抱怨自然也越來越多。家長心疼孩子睡眠不夠,休息不夠,壓力太大。學生作業多,負擔重,誰之過?
  • 家長不滿,老師無奈,教育發展到現在似乎越來越迷茫了
    是什麼導致老師和家長矛盾不斷深化,老師無奈,家長不滿最近這段時間教育界發生的兩件事情引爆了家長們的討論和共鳴。一個是江蘇一家長怒退家長群的消息刷爆網絡,一個是部分地區出臺政策,開始把作業批改回歸老師。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家如此參與討論的熱情,我們可以看出不僅僅是個別家長面對這種情況,而是「天下父母苦作業久矣」。在各種各樣的討論之中我們似乎得到了一個共識:現在老師沒有以前老師負責了,打著教育改革的幌子,實際上不斷的把教育責任轉移給家長。
  • 家長負擔越來越重,學校該不該布置家長作業?
    有些人會感到迷惑,這作業不是給孩子的嗎,哪來的家長作業。但作為家長,對這種奇葩的作業已經司空見慣了。達媽今天跟大家討論一下學校該不該布置家長作業呢?比如睡前故事,睡前給孩子講個故事,這種親子互動非常輕鬆愉悅,還能促進孩子睡眠,也不會加重家長負擔。
  • 學生作業越來越「電子化」 到底便捷還是負擔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躍發展,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教學中。老師通過簡訊、QQ、微信等方式為學生布置作業、發布通知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種家校溝通方式,雖然更便捷、及時,但也引起了部分家長[微博]的質疑:老師直接用網絡方式布置作業,會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到底是教育手段的進步還是老師偷懶懈怠的藉口?
  • 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成社會之痛:家長焦慮,學校憂心,醫生無奈
    南京某校高二學生嬌嬌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每天早上6:50之前必須到校,她和孩子必須6:20前得出門。就連坐在電動自行車後面這20多分鐘上學的路上,孩子也捨不得耽誤,還得背英語單詞、古文等。「晚上學校9點放學,接到家洗洗弄、再吃點零食後,又開始寫作業,一直到12點才能上床睡著。」她坦言,家長也心疼呀,可沒有辦法,家家孩子都這樣。
  • 學生越來越忙,家長越來越窮,無怨無悔的分子大戰,都不想當分母
    現在的社會狀況是學生越來越忙,家長和老師越來越累,並且越來越嚴重。二十年前教育專家指出因為學業導致很多初中生戴眼鏡了,近視眼逐步逼向小學。現在小學生戴近視眼鏡已經不再是一個問題了,因為已經很常見很普遍了。現在幼兒園戴眼鏡已經都不罕見了。
  • 我們減負這麼多年,為什麼負擔越來越重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初中也是,文化課增加也就算了,現在還考試體育,未來還要考試美育,考試科目這麼多,學生負擔怎麼降? 在中國的學校,只要考試,不管多少分數,大家都要付出很多。每增加一門考試科目,學生的作業就要增加很多,老師的教學任務也要增加很多,家長付的輔導費也要增加很多。 未來,說不定體育美育也要上輔導班呢?學生負擔怎麼降?
  •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為何越來越重?一線老師為你揭開真相
    平時中小學生作熬夜到十一二點是家常便飯,尤其是到迎考期,堆積如山的作業,資料,更是讓學生無法應付。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小學生作業熬夜到12點還沒有做完,家長怒懟老師:「孩子沒睡,你憑什麼睡?」可見,家長認為老師是加重學生學業負擔的「罪魁禍首」。
  • 義務教育很多年了,為什麼家長的負擔反而越來越重?
    我們都知道,義務教育是免費的,學生只收少量的作業費。按說都不花錢上學了,家長負擔最輕才對。但看看周圍的年輕父母,普遍反應,現在養一個孩子太花錢了,真不敢再生了,光上學都養不起。為什麼呢?以前沒實行義務教育的時候每家都是幾個孩子,很多也都上學了。
  • 用拉杆書包的學生越來越多
    金陵晚報報導朱金榮委員關注的是學生書包。現在中小學生的書包很重,經常見到家長替孩子將書包背到校門口。而且現在用拉杆書包的學生也越來越多。  不僅如此,朱委員還發現,學生上學和放學時間剛好是交通尖峰時間,車上非常擁擠,車在路上時間也較長,許多上學需要坐公交車的學生,背著大書包或拖著拉杆書包很累。
  • 孩子書包為何越來越沉?聽聽海南老師家長怎麼說
    海南省教育廳2014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全省義務教育學校作息時間的通知》,也被看作學生減負的重要文件之一。  「減負喊了這麼多年,越減越重,現在的孩子太辛苦。」海口英才小學家長符先生感慨,現在的孩子不僅有來自學校的課業負擔,還要承受來自校外補習的壓力,書包也因此越來越沉。  減負年年喊,為何學生書包越來越沉?老師、學校喊「教學壓力大」,家長則擔心「孩子被落下」。
  • 九年義務教育使家庭負擔越來越重誰之過
    在該制度的施行過程中,免費的重點在於三免一補,即免除作業本費、免除學雜費、免除書費,並對家庭情況有困難的學生的住宿費用進行補助。隨著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普及,基本上農村地域的小學、初中生不但免學費,還為學生提供免費早餐,農村地域教育的惠民政策實施,很大程度上幫助農村貧困地區學生身體健康成長,進一步促進農村地域教育協調發展,提高了農村孩子入學率。
  • 義務教育實施這麼多年,為什麼家長沒有覺得負擔減輕反而越來越重
    義務教育實施了這麼多年,為什麼我們家長覺得的負擔越來越重了呢?,促進適齡兒童入學的教育政策,那麼在實施這麼多年以下,究竟有沒有減輕家長的負擔呢?,每幾個人都是兩三百、三五百塊錢一節課,而一對多,那也得一兩百塊錢一次課,而藝術特長生的培養,那費用就是更高的了。
  • 教育孩子,為什麼老師和家長感到越來越累?
    我一個學姐在新加坡私校當班主任,每周要幹的事情包括不限於:備課、上課、設計教學測評、出考卷、改考卷、學情數據分析、給學生補課、輔導學生心理、挖空心思想怎麼differentiation(因材施教)、學生行為管理、寫學生評語和報告、管理家庭學習小組、給家長電話回訪、回應家長的投訴/抱怨、組織課外活動、午休學習俱樂部、參加各種教師會議
  • 孩子的書包越來越重,學習的負擔容易減輕,人生的壓力卻很難釋放
    過去家長們那個時代,全都是背包去上學的,也沒見有什麼不妥。怎麼到了現在的孩子身上,就非得用拉杆箱書包才能上學了呢?對於這種看法,我只想說,你背一下試試看?毫不誇張地說,現在孩子們的書包,確實是有些過重了。家裡有孩子在上小學的家長,大概都清楚,有些時候孩子書包最重的重量,絕對要在五公斤以上。
  • 「放下教鞭,立地成佛」,佛系教師會不會越來越多?
    只有要求嚴厲的老師才有可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因為每個人都有惰性,都會偷懶,都願意追求舒服和安逸,但人生不能如此。 教鞭、戒尺等曾經是老師的必備工具,學生犯了錯誤,自然是要挨板子的,家長也是希望對孩子嚴加管束,這是老師關心孩子,甚至負責的表現。 但在當下,佛系教師越來越多,成為一種潮流。
  • 用「記作業小本」的學生越來越少,老師說:這其實不是好現象
    之前的文章已經說過辣辣今年新接手了一年級,在每天留作業的時候辣辣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因為現在的通訊發達了,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班級群,起初辣辣留作業的時候要求小朋友們每人準備一個記作業小本,每天留作業的時候讓他們把作業記到小本上,然後再往家長群裡發一遍。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不至於太過於依賴父母,但又考慮到個別孩子的情況,所以才會在群裡再發一遍。
  • 義務教育: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私立學校
    自從2005年開始實施義務教育階段不收學雜費以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傾向於選擇私立學校。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假設你是一個私立學校的舉辦者,在與公立學校的競爭中,你憑什麼取勝?你肯定會說,當然是質量了。沒錯,那麼衡量質量的標準是什麼呢?升學率!特別是初中階段,哪個學校的學生在統一的升學考試中,超過重點高中錄取分數線的比率越高,越能在無形中受到家長的青睞。
  • 為什麼學生的近視率越來越高?任課老師:真和我們沒關係
    為什麼學生的近視率越來越高?任課老師:真和我們沒關係現在的學生近視率很高,基本一個班裡就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戴眼鏡,初高中學生近視率更是比這個數字還恐怖,很多家長把孩子近視的原因歸結到了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多,學生每天都要熬夜完成,才導致孩子近視現象的發生,老師對此也是很無奈,更是直言這事和我們沒關係,這鍋我們不背,造成孩子近視的主要原因其實和這三件事有關。
  • 現在老師壓力越來越大,問題學生越來越多,老師如何調節呢?
    老師面臨更大挑戰,需要不斷學習新時代下的學生,呈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如厭學、叛逆、心理脆弱、自私等問題;這些問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老師面對這些問題時,不只是面對學生本人,還要面對一個個的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