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成社會之痛:家長焦慮,學校憂心,醫生無奈

2020-12-11 中國青年報

今天的孩子,就是國家明天的棟梁,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不單單是孩子個人和家庭的痛,更是社會之痛。專家表示,還孩子一雙明亮的眼睛,需要家庭、學校、醫療、社會等齊發力。

焦慮的家長: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據眼科專家介紹,人的視力發育有幾個關鍵階段:2—6歲是視力發育敏感期,6—12歲是視力快速成長期。如果在這兩個敏感時期,不注意用眼衛生,那麼患近視就不可避免。然而,並未引起許多焦慮的家長足夠的重視。

「近視,大不了戴個眼鏡,成績可不能掉下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否則孩子長大後會責怪我們家長!」「我們不給孩子報課外班不行啊,家家都在報啊,我們不報跟不上怎麼辦?」「家家都是如此,只要大人、孩子咬咬牙吃點苦也就撐過去了,只要將來考個好大學,後面就不用愁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抱著這種想法家長不在少數。

「孩子每天寫作業都要到晚上11點多,除了喝水上廁所,四個小時不帶停的,有時候還得拖到12點。上周剛去查的眼睛,已經假性近視200多度了。我們看著心疼但也沒辦法,因為大家都這樣。」家住南京鼓樓區清涼門大街附近的楊先生坦言,今年剛上初一的女兒現在的狀態跟他以前的「縣中模式」有點像,「我們那時候住校,三點一線,除了上課就是刷題,應對考試自然是沒問題,沒想到現在的教育還是這樣。」雖然焦慮,楊先生還是希望學校能合理安排教學和作業。

南京某校高二學生嬌嬌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每天早上6:50之前必須到校,她和孩子必須6:20前得出門。就連坐在電動自行車後面這20多分鐘上學的路上,孩子也捨不得耽誤,還得背英語單詞、古文等。「晚上學校9點放學,接到家洗洗弄、再吃點零食後,又開始寫作業,一直到12點才能上床睡著。」她坦言,家長也心疼呀,可沒有辦法,家家孩子都這樣。

南醫大眼科醫院專家告訴記者說,周六或節假日上門診時,經常碰到家長替孩子掛號排隊,可叫號時孩子本人卻沒到,一問才知道,孩子還在外面補課,家長捨不得耽誤這點時間,而是提前替孩子來排隊了。一位家長帶正讀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看眼睛,孩子已經近視好幾百度了。家長給孩子一下子報了8個課外輔導班,一堂課接著一堂課上,雙休日連半小時玩的時間都沒有。「其實,眼睛就像機器,你永遠讓它不停地轉動,總有累壞的時候。」

憂心的學校:想偷點懶都不可能

期中考試排名,期末考試排名,中考排名,高考排名,升學率攀比…… 雖然,明著這些排名不被允許,但班級之間、學校之間,私下裡的「較量」卻從未停止過。如果哪個學校稍微抓得鬆懈了一點,那麼家長、家委會就會立即找校長投訴,學校、老師的日子同樣並不比家長輕鬆。

「已經不止一個家長來找我,說我們班的作業量太少,到時候期末考試拼不過別的班級。」徐州雲龍區某重點中學的高二班主任兼語文老師王燕燕懊惱地告訴記者,「眼瞅著班上的小眼鏡越來越多,真不忍心給他們過多的課業負擔,我每天都提醒他們回家要勞逸結合地寫作業、複習,注意用眼。」王燕燕習慣性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一臉無奈。「現在的家長都很關注學生和學校的一舉一動,他們的良苦用心我也理解。但過度關注和焦慮,可能會適得其反。我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如果可以重來,我肯定不要『被近視』。」

「學校有安排大課間和小課間,每天運動一小時肯定是能達到的。只不過學生也有個體差異,總的來說,現在的小眼鏡比以前多多了。」蘇州姑蘇區某小學教齡20餘年的朱老師坦言:「電子產品是一個方面,學校下課後,大部分學生還要趕去培訓班。我們也理解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但以犧牲健康換來的所謂的『好成績』,我覺得不值得。」

南京市第九中學副校長王豔飛擔任班主任多年,她表示,現在的青少年從小就接觸手機、電腦、平板等,使用電子產品的年齡越來越早,使用時間越來越長。但青少年時期視力發育尚未成熟,學業也不輕鬆,加上不良的用眼習慣,如寫字時歪腦袋、握筆時指尖距筆尖太近等,視力難免會受到影響。

無奈的醫生:防近視戰場不在醫療

近視只能預防還不能治療,一旦患上近視,就是終身性疾病。而預防近視,最簡單的措施,就是讓孩子走出戶外,戶外時間越久對眼睛視力的發育就是有益的。「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和家庭度過的,因此預防近視的主戰場在家庭和學校。」江蘇省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劉虎說,當然,衛健部門要積極配合學校和家庭開展一些健康知識教育、制定相應的衛生措施。

「看著日益增多的近視人群、日益低齡化的孩子,無比心痛,但是作為醫生也很無奈。」劉虎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了「20、20、20」方法:即孩子每看20分鐘的書,就要向20英尺遠的地方看20秒鐘。「堅持這樣做,就可以預防大部分近視。這需要家長和老師不斷地提醒、督促,否則靠孩子自己很難堅持下來。」

預防兒童青少年近視,關鍵是要增加他們戶外活動的時間,減輕課業負擔;同時也是個綜合工程,單靠教育、衛生部門是不行,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努力才能起到效果。業內專家表示,要充分認識加強學生近視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嚴峻性,探索建立政府主導、醫教結合、體教融合、家校協同的近視防控工作機制,切實地還孩子一雙明亮的眼睛。

來源:中國江蘇網

相關焦點

  • 家長焦慮學校憂心 保住孩子「明亮的眼睛」不能靠醫院
    原標題:保住「明亮的眼睛」,不能靠醫院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棟梁,青少年視力問題,不單單是孩子和家庭的痛,更是社會之痛。王燕燕習慣性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一臉無奈:「現在的家長都很關注學生和學校的一舉一動,他們的良苦用心我也理解。但過度關注和焦慮,可能會適得其反。我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如果可以重來,我寧願少考兩分也不要『近視』。」「學校有安排大課間和小課間,每天運動一小時肯定是能達到的。」蘇州姑蘇區某小學教齡20餘年的朱老師坦言:「總的來說,現在的小眼鏡比以前多多了。
  • 孩子近視家長焦慮?切勿病急亂投醫!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我國近視人數已經超過4.5億,其中,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為30%,大學生約為90%。視覺健康形勢不容樂觀。改善兒童、青少年近視刻不容緩!「聽說多吃藍莓能防近視」、「聽某某家長說針灸按摩把小孩近視治好了」,「是不是一旦帶上眼鏡就摘不了了」,「要不給孩子做個近視手術」……,社會上流傳著許多防治近視的說法和方法,到底是真是假?哪種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孩子呢?
  • 家長注意!兒童近視低齡化越來越嚴重!該如何預防孩子近視?
    前幾天有個新聞說一個4歲的小孩近視達600度,大家可能也都發現了,身邊戴眼鏡的孩子越來越多,而且年齡越來越小,甚至是剛剛步入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已經戴上了眼鏡。據國家衛健委數據調查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初中生為71.6%。
  • 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焦急的家長該怎麼辦?
    本來手機和電腦這類電子產品就在家庭中普及,孩子們也早早就玩起了遊戲、看起了動畫片,結果疫情期間網課盛行,又不得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來上課學習,近視風險一下子就增加了不少。加之孩子學習壓力大,用眼時間長,而大家對近視普遍不了解,近視率居高不下也就成了意料之中。     但是家長就甘心讓近視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未來嗎?要知道,近視對孩子生活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 眼科醫生:患近視的青少年人數一年比一年多 年齡越來越小
    儘管醫生們早有心理準備,但這個架勢,還是讓他們大吃一驚。  下午1時,記者看到視光門診的就診大廳還是人滿為患,4位門診醫生似乎忘了下班。放在值班室的中飯早就被空調吹得冰冷,卻一盒也未曾動過。當天,視光門診的醫務人員每個人都上班了10個小時,每個醫生平均接診病人125人次。  據介紹,現在青少年近視患者一年比一年多,而且呈現出近視低齡化、近視度數越來越高等趨勢。
  • 越來越多孩子近視讓眼科醫生痛心 他設計出兒童專用病歷
    福州晚報見習記者 林雅 通訊員 陳宇娟 文/攝  最近,如果家長帶著孩子到福建省級機關醫院眼科就診,會發現自己拿到的病歷不一樣。  和常見的門診病歷不同,這種病歷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兒童屈光發育檔案病歷。據悉,這種兒童眼科專用病歷在福州是獨一份。
  • 近視可治癒?誤區!孩子近視家長切勿病急亂投醫!
    「孩子近視了,怎麼辦?」這恐怕是目前很多家長的焦慮和恐慌。只要臨近開學,大醫院的眼科門診的近視患者中,經常能看到 4、5歲的「小眼鏡」。 在身邊,很多5、6歲幼兒園的小朋友已經開始戴眼鏡了。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我國近視人數已經超過4.5億,其中,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為30%,大學生約為90%。
  • 孩子近視了怎麼辦?多吃藍莓有用嗎?這三個誤區千萬不要碰!
    孩子近視了,怎麼辦?」這恐怕是目前很多家長的焦慮和恐慌。近期,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湖北總院)的門診患者中 4、5歲的「小眼鏡」多了起來。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我國近視人數已經超過4.5億,其中,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為45.7%,大學生約為90%。視覺健康形勢不容樂觀。改善兒童、青少年近視刻不容緩!
  • 看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眼科專家告訴你這些近視誤區要避開
    暑期到,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眼科李堅博士這裡看近視的孩子有了明顯增加。目前在學校內,佩戴「OK鏡」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家長如何預防孩子的近視?在預防近視方面家長有哪些誤區?OK鏡應如何佩戴?什麼樣的人群適合戴OK鏡,什麼群體不適合?如何減少OK鏡的遺失?新藥物「阿託品」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 3歲半男童近視500度:毀掉孩子視力的不是手機,家長更需重視這些
    近年來,走在大街小巷,或是經過學校、幼兒園門口,大家應該都有注意到,很多年紀小小的孩子就戴上了眼鏡,這令不少家長都憂心不已——為什麼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低齡化了呢?晨晨已經3歲半了,準備上幼兒園了。
  • 中國近視人口將達7億?愛眼日眼科專家教你辨別真假近視科學防控
    其中,5歲-15歲群體近視患病率將達到77.42%,居世界第一,視覺健康形勢極為嚴峻。近視已成為影響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問題,也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青少年近視防控也成為每年教育部高度關注的工作。疫情之後,隨著各地學校分期、分批、錯峰返校復學,此前漫長假期的「網課視力後遺症」也開始顯露無疑,不少學校的近視率均有所升。有的孩子開始戴上了眼鏡,有的孩子小眼鏡又變厚了。
  • 1歲孩子近視100度?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家長,窮的吃不起飯
    而是由於家長過早的給孩子進行「視頻早教」所導致的。話說回來,現在家長們太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各種補習班、早教、興趣班等全部一股腦的塞到孩子身上。不僅孩子精神壓力很大,家長的經濟壓力更是山大。養孩子所需的巨大成本,成為現今很多年輕人不要孩子的重要原因。那麼家長的經濟壓力有多大呢?
  • 一年級孩子坐最後一排,家長很焦慮:坐「養老區」的成績能好嗎?
    2019年春晚有一個小品《佔位子》: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家長們趁著開家長會的機會,來到孩子們的教室,開始為孩子們搶座位,他們堅信「孩子今天在班裡的位置,就決定了將來在社會上的位置」。於是,家長們都去爭那個離老師最近,位於教室正中間的「學霸區」,而對教室最後一排的「養老區」和「娛樂區」避之唯恐不及。這個小品雖說笑料百出,但同時也戳中了家長的痛點。
  • 一年級孩子坐最後一排,家長很焦慮:坐「養老區」的成績能好嗎?
    2019年春晚有一個小品《佔位子》:新學期開學第一天,家長們趁著開家長會的機會,來到孩子們的教室,開始為孩子們搶座位,他們堅信「孩子今天在班裡的位置,就決定了將來在社會上的位置」。於是,家長們都去爭那個離老師最近,位於教室正中間的「學霸區」,而對教室最後一排的「養老區」和「娛樂區」避之唯恐不及。
  • 【科普】孩子近視1年,瘋長200度:千萬不要讓你的孩子發展成高度近視!!!
    最近,有家長說自己孩子近視一年,度數從120度,瘋長到300多度!孩子的媽媽非常焦慮,擔心孩子以後發展成高度近視,可怎麼辦.
  • 一歲寶寶近視100多度,原因引人深思,教育焦慮會毀了孩子一生
    文/山爸爸育兒記社會競爭激烈,人們也隨之變得焦慮,尤其是媽媽們,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畢竟生活是殘酷的,你不努力,就會和別人拉下很大的距離,就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作為過來的媽媽深有體會,於是就患上了寶寶沒出生,媽媽開始有教育焦慮,懷孕時就要進行胎教,出生後有早教,甚至一歲的寶寶,就要提前上課,最近一位媽媽的教育焦慮,導致1歲的寶寶近視100度。
  • 「才上一年級近視已經300度」「近視低齡化」令人擔憂
    8月30日下午,王先生帶著女兒到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近視防控門診檢查視力,一個暑假過去,孩子的近視程度又加深了。「才上小學一年級近視已經300多度,這樣下去怎麼得了!」王先生憂心不已。  據醫生介紹,近年來近視低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原先初高中生因為課業壓力容易近視,現在小學一二年級甚至連一些上幼兒園的孩子也戴上了眼鏡。
  • 孩子近視,家長焦急
    本報訊   暑期開始後,在德生眼科醫院,家長帶著子女到醫院檢查、矯正、治療視力的比平時多了。說起學生近視,德生眼科醫院的童醫師告訴記者,不久前他接診過一位6歲的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這麼小就近視了,讓家長憂心忡忡。
  • 孩子近視不能太早戴眼鏡,度數會越來越深?
    暑假是孩子近視加深的高發期!手機、電腦、電視……無處不在的電子產品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小四眼」。 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中國約有近6億近視人口,其中1000萬已發展為病理性近視,主體為兒童青少年。
  • 為什麼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如何避免科技發展給孩子帶來傷害
    為什麼現在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小朋友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新潮,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電子產品,跟二十多年前的我們有很多的不同。可隨之而來是近視率蹭蹭的上漲,中國青少年近視率高達50-%-60%,這個數字或許會更多。就說身邊我女兒所在的班級,小學四年級,幾乎一半孩子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