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為何越來越重?一線老師為你揭開真相

2020-08-28 木子老師語文講堂

平時中小學生作熬夜到十一二點是家常便飯,尤其是到迎考期,堆積如山的作業,資料,更是讓學生無法應付。

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小學生作業熬夜到12點還沒有做完,家長怒懟老師:「孩子沒睡,你憑什麼睡?」

可見,家長認為老師是加重學生學業負擔的「罪魁禍首」。

其實學生的負擔來自「客觀」和「主觀」兩方面。

首先,客觀方面——教材的改變。以語文教材為例

數量上:新老教材都由六個單元組成,而且篇目由每單元五篇減成四篇,從數量上看每冊減少了六篇文章,的確像是在「減負。」但是:

內容上:(1)古詩文量加大。以八年級為例,老教材上冊中第六單元古文《孟子二章》改為新教材中的《孟子三章》,下冊中《唐詩二首》改為《唐詩三首》。詩詞背誦中加大了巜詩經》中的選詩,而且把老教材中九年級的內容提至新教材中八年級,依次類推,高中的篇目下放至九年級。教材難度加大。

(2)綜合性學習難度加大。老教材側重於基礎的「語文表達準確連貫得體」,新教材除了這些,更偏重學生的綜合素養。如,九年級下冊中第六單元「有創意地表達」,意在把學生的思維從課堂引向生活,作文要做到選材新穎,從大的方面講,要寫生活中的新事物,讓人感受時代的特點。從小的方面講,要體驗感受個性特徵的東西,今年的中高考語文試題也是這個走向。

3)課外閱讀量加大。00年代以前是不考名著閱讀的,以後加考名著,教育部規定的十二部名著,如今加到十四部,還加了自選篇目(↓↓↓詳情見下圖)

綜合所得:教材篇目減少,但古詩文量加大且內容更深;綜合性學習更具重應用能力的培養;作文深度加大,這是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客觀原因。

其次,主觀方面

①學校以分數為核心考察老師的教學水平。使得老師想方設法提高學科成績,甚至出現各科之間爭時間的現象。一到假期,都不示弱地發試卷,布置教輔書上的作業。

②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各種輔導資料應買盡買,各種補習班應報盡報。

③社會對學校的評價以升學率為主。家長選擇的都是升學率高的學校,即使多出幾萬「贊助費」也在所不惜。

④中高考擇高分錄取。分數高低與學校級別對等。

「人為」是學生課業負擔重的主觀原因。

我是 本文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分析了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原因。希望能解開你心中的疑惑。

相關焦點

  • 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要有哪些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不利於成長。同時也加重了家長的負擔。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已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給學生減負,說者容易,做者難。涉及多種因素,多方需求。一是教材內容過多,過深,教學目標要求過高。二是部份家長希望大,要求高。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要求比別人好,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三是教師職稱晉升要學生成績,考核評價,評先選優要學生成績。
  • 中小學生課業壓力三大定律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是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 焦慮的父母、老師與被焦慮的孩子們:為何中小學生負擔越減越重
    前不久,教育部對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為中小學生減負、大學生加壓的提案》進行了答覆,並從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當前的工作內容,包括深化高考改革、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等。
  • 學生作業多,負擔重,誰之過?一線老師為你分析
    我是老師。一個同行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在一所中心小學就讀,每天晚上做作業會一直做到十一點半左右。老師的孩子做作業做到那麼晚才休息,其他的學生又是怎樣的情況?估計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這麼多年來,減負的聲音越來越響,但是學生的作業卻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抱怨自然也越來越多。家長心疼孩子睡眠不夠,休息不夠,壓力太大。學生作業多,負擔重,誰之過?
  • 睡不著、課業重...海口中小學生想對睡眠說:愛你太不容易
    海口中小學生想對睡眠說:  愛你太不容易  看電視玩手機,不到點不上床,小學生睡不著上學像跑步,上床全應付,高中生常常睡不飽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規定要確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時間
  • 河南十個娃九個半「睡不飽」 因為課業負擔重
    (原標題:河南十個娃九個半「睡不飽」 因為課業負擔重)
  • 中小學課業負擔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是什麼?原來是這三樣!
    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教育領域普遍的事實。教育部頒發的《關於克服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現象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報告》認為,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最突出的現象有三多:一是課程門類多;二是課外作業多;三是測驗考試多,並且認為「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教輔書,你最重?中小學生減負,就要讓教輔走開
    有人說,在教輔業有四大天王,包括上面世紀天鴻的任志鴻,薛金星、曲一線和榮德基或者說王后雄。多少教輔書,陪伴中小學生度過無數個夜晚熄燈前的時光。一篇網文說,你一生中一定會遇到兩個男子,一個驚豔了時光 ,一個溫柔了歲月。 他們一個是薛金星, 一個是王后雄。
  • 孩子書包為何越來越沉?聽聽海南老師家長怎麼說
    「學生減負之困」系列報導之②  減負年年喊 為何越減越沉?  專家:傳統觀念影響、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導致減負難  近年來,海南省教育廳為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相繼出臺一系列文件,在2013年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裡行」活動的基礎上,2014年4月至6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裡行·第2季」活動。
  • 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 開闊思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有關部門在嚴格控制學生作業時間、規範課堂教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學生校內課業負擔逐漸減輕,但也出現「校內減負、校外增負」、「教師減負、家長增負」等新問題,學生實際課業負擔並沒有真正減輕,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既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7月6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此進行協商座談。
  • 散發材料三: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有關材料 - 中華人民共和國...
    近年來,作為區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我們主要抓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課堂,減輕學生第三種課業負擔  學生的課業負擔,既有物理負擔和心理負擔,還有在學習新知過程中由不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產生的負擔,我們稱之為「第三種負擔」。 由於課堂效率低下,只好靠時間來彌補,才是過重負擔的主要來源。
  • 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完善評價體系
    、老師,為了同一個主題「發展中國特色優質基礎教育:聚焦育人方式變革」熱烈探討。 天天刷題不能培養核心素養 教育部原副部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教育學會顧問王湛說,目前基礎教育在育人實踐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包括諸育發展不平衡,偏重智育,德體美勞發展不充分;以知識點傳授和答題技能訓練為主,重學科邏輯而不是學習邏輯,重視知識傳授和圍繞知識點的重複機械訓練;重書本學習脫離社會生活,脫離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
  • 楊東平教育洞察|減輕課業負擔的癥結何在?
    根據國家公布的中小學生的睡眠時間、近視率、學習時間的統計結果來看,指數都是嚴重的不達標的。所以這本來不應該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尤其是中小學生的心理疾病,由於學業負擔過重導致的抑鬱症,已經佔有有一定的比例。這是應該值得重視的。這是學業負擔學習壓力直接導致的一個後果。
  • 什麼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課業負擔?「輕負高效」有可能實現嗎?
    小時新聞·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王湛近日,關於中小學生減負的話題再次成為熱點。浙江、寧夏、重慶、甘肅等地先後出臺了新一輪政策,採取多種手段為中小學生減負。其次是減認知負擔,比如降低考試難度。這些做法,本質上沒改變負擔源頭,無法真正減輕學生負擔王健:合理的、必要的課業負擔具備「指向清晰、梯度合理、作業量適中、與學生發展水平匹配」等特點。
  • 孩子的書包越來越重,學習的負擔容易減輕,人生的壓力卻很難釋放
    對於這種看法,我只想說,你背一下試試看?毫不誇張地說,現在孩子們的書包,確實是有些過重了。家裡有孩子在上小學的家長,大概都清楚,有些時候孩子書包最重的重量,絕對要在五公斤以上。這種重量,就算是成年人,一隻手拎著也會覺得費力,更何況是十歲左右的孩子?
  • 二年級生書包重5公斤 家長:根源是課業重
    小學生書包越來越重並不是新聞,有意思的是,記者採訪中發現,老師們認為,書包太重,家長也脫不了干係,「首先得先分清楚,是書重還是包重?」  那麼,小學生書包太重,到底重在哪裡?記者為您解剖———[老師說法]  至少可減重1.5公斤  看了小穎的「書包參數」,廈門一所公辦小學的班主任Y老師提出3個問題:1.為什麼要帶全一整天甚至所有的書?2.為什麼要從家裡背水到學校?3.為什麼不選簡易輕便的書包?  按照Y老師的想法,小穎的書包至少可以減重1.5公斤,當然,前提是一點也不影響日常上課。
  • 看學生負擔重的證據鏈,竟然不是因為高考
    ,然而學生負擔重的問題總是減不下來。上星期跟一位孩子也是一年級的媽媽聊天,她說他們班老師前段時間布置作業太多了,孩子寫到九點都寫不完,後來家長們反映之後,現在少了一些。於是可得結論,學生負擔重的比較直接的原因出在老師這裡。可你轉念一想,老師讓學生做了那麼多,他自己檢查不照樣頭昏眼花耗費大量精力嗎?老師怎麼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呢?
  •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談「學生減負」:課業負擔重 寶寶不高興問題很嚴重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上談到學生減負問題表示,老師要嚴控作業的數量和難度,家長要有科學的教育理念。「課業負擔重如山,學生不高興。學生不高興,就是寶寶不高興。寶寶不高興,後果很嚴重」。 對於過重課業負擔問題,陳寶生說,前不久出臺了史上最嚴減負令,就是減負30條。但是,課業負擔過重,是多因一果的現象,涉及政府、學校、家長,要綜合治理。
  • 作業越來越多,學生負擔越來越重,家長抱怨越來越多,老師也無奈
    我是老師。一個同行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在一所中心小學就讀,每天晚上做作業會一直做到十一點半左右。老師的孩子做作業做到那麼晚才休息,其他的學生又是怎樣的情況?估計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這麼多年來,減負的聲音越來越響,但是學生的作業卻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抱怨自然也越來越多。
  • 作業負擔重的真問題在哪裡?
    我國學生作業普遍「超時」,負擔普遍高於國外作業時間是對課業負擔直接且客觀的描述,時間越長說明課業負擔的客觀負荷越重。因此,國際通常採用統計作業時間的方式,衡量學生學習狀況與學業負擔。一項針對五省4000千餘名小學、初中、高中學生的調查研究表明,中小學生的每日作業時間明顯過量,且隨年級升高問題更加突出,重點學校的超量問題比普通學校突出。無論是國際調查的比較分析,還是國內諸多調查的統計結果,均顯示中國中小學生作業時間長、負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