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容 製圖
據海西晨報報導 「不稱不知道,一稱嚇一跳,將近5公斤!也就是說,那麼小的孩子天天要馱著一袋『大米』上學!」新學期伊始,晨報記者收到多位家長關於小學生書包太重的反映。
小學生書包越來越重並不是新聞,有意思的是,記者採訪中發現,老師們認為,書包太重,家長也脫不了干係,「首先得先分清楚,是書重還是包重?」
那麼,小學生書包太重,到底重在哪裡?記者為您解剖———
[老師說法] 至少可減重1.5公斤
看了小穎的「書包參數」,廈門一所公辦小學的班主任Y老師提出3個問題:1.為什麼要帶全一整天甚至所有的書?2.為什麼要從家裡背水到學校?3.為什麼不選簡易輕便的書包?
按照Y老師的想法,小穎的書包至少可以減重1.5公斤,當然,前提是一點也不影響日常上課。無獨有偶,廈門市檳榔小學針對書包「瘦身」也有三項做法,學校設有溫水直飲水機,學生都可以不帶水只帶壺。另外,學校推廣環保教育,建議學生使用布制書包,減輕重量。還有,一些書本可以歸置在教室抽屜,比如品德、科學、電腦、勞動等,這樣還能訓練孩子們的自我管理和整理能力。
[家長回應] 根源是課業重
溫水直飲水機並不是每所學校都有,小穎所在學校就沒有。所以,灌滿水的水壺對她來說,是必帶品。不過,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一些學校裡有直飲水機的學生依然自己帶水,家長說「自己帶的水比較放心。」
另外,為什麼要帶全一整天的書?小穎媽媽說,主要還是因為小穎中午不能回家,需要午託。而歸置在抽屜,又擔心丟失。關於書包款式的選擇,小穎媽媽坦言,首先是考慮美觀時尚,「而且,早有聽說課業重,不選結實一點的書包怎麼裝得了?」
多數家長的看法是:書包太重,根源在課業。「越到高年級越重,所以才會出現拉杆書包,背不動,拉著走唄!」不過,也有部分家長認為,當下社會、學校、家庭對孩子全面發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課程多,課業重自然不可避免。但在這種現狀之下,如何幫助孩子的書包有效「瘦身」才是理性之選。
[舉例]
19公斤女生
馱著5公斤的包
人物:小學二年級女生小穎
體重:19公斤
書包:雙肩
內裝:一壺水、一個文具盒、一塊墊板、練習冊(含書寫本)6本、各科教材6本、作業記錄本一本、日記本一本、課外讀物一本
總重:4.8公斤
其中,書包淨重1公斤,水重0.7公斤。如遇美術課,小穎除了背書包外,還得手提一個美術袋,重1.2公斤。小穎說,她是按照第二天的課程表裝教材、練習冊的。「不像有的同學,每天都帶著所有的書,書包更重。」記者看了小穎的課程表,一天有六節課,除了體育課沒教材外,其他科目都有。
小學生雙肩承重最好在2.5公斤內
多重的書包才是合適並不影響小學生的身體發育?香港衛生署的建議是:學童不應長時間背負重量超過體重15% 的書包,也就是說一位體重20公斤的小學生,對於超過3公斤的書包是吃不消的。
而來自廈門市仙嶽醫院體檢中心的意見是,最好控制在2.5公斤內。該中心自2011年3月起,承擔全市中小學生體檢工作。中心主任柯翠娥說,正確的走路姿勢是挺胸收腹,如果書包過重,小學生自然就挺不起胸,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脊柱彎曲變形。(記者 陳巧恩)
徵集「減負」妙招
到底該怎樣為學生的書包「減負」,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家長心頭的一塊心病。
如果您有妙招,請撥打本報新聞熱線:8080000。此外,您還可以發新浪微博:#為書包減負#並@海西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