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書包為何越來越沉?聽聽海南老師家長怎麼說

2020-12-13 南海網

  「學生減負之困」系列報導之②

  減負年年喊 為何越減越沉?

  專家:傳統觀念影響、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導致減負難

  近年來,海南省教育廳為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相繼出臺一系列文件,在2013年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裡行」活動的基礎上,2014年4月至6月,在全省範圍內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減負萬裡行·第2季」活動。海南省教育廳2014年出臺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全省義務教育學校作息時間的通知》,也被看作學生減負的重要文件之一。

  「減負喊了這麼多年,越減越重,現在的孩子太辛苦。」海口英才小學家長符先生感慨,現在的孩子不僅有來自學校的課業負擔,還要承受來自校外補習的壓力,書包也因此越來越沉。

  減負年年喊,為何學生書包越來越沉?老師、學校喊「教學壓力大」,家長則擔心「孩子被落下」。教育專家林澤龍表示,傳統觀念影響、評價機制等多方面原因導致減負難。

  南國都市報記者黃婷

  關於超標作業

  老師說:成績仍是考核主要指標

  3日,南國都市報發放調查問卷,截至4日早8時,共74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或家長參與。調查顯示,29位受訪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中,只有2位表示無家庭作業。其他階段學生日作業量也普遍超過教育廳相關規定。其中,約95%的受訪小學三四年級學生作業量超標(日均作業量超半個小時);小學五六年級約83%的學生作業量超標(日均作業量超45分鐘);初中約76%的學生作業量超標(日均作業量超1.5小時)。

  採訪中,多位老師表示,教學考核有壓力,多布置作業是情非得已。

  「對老師考核表面上說要全面考評,除了成績要看師風師德等綜合素質,但教學成績仍是老師考核的主要指標。課上時間有限,老師只能把教學延伸到課外,通過增加課外作業,鞏固提升教學效果。」海口某小學陳老師表示。她同時表示,每個學生學習基礎不同,因此完成課外作業時間不同。「每天作業量不超過半個小時等規定,對我們老師來說並不是很好把握,如果一定要按規定布置作業,我們只能根據學生的平均水平大概估計。」陳老師說。

  「什麼是好老師?現在重要的評價標準還是,要教出高分學生。」海口某中學孫老師同樣表示,教學有壓力,與同校老師有競爭,與自己以往的成績要比較,因此不得不想辦法推著學生向前進。

  關於提前到校

  學校說:我們也有教學壓力

  老師超標布置作業,學校是否進行有效監督?記者採訪發現,在這方面,學校往往流於形式。「開學時,科組長會就作業內容和作業量進行規定,但都是口頭說出來,並沒有明文規定。學校教務處偶爾也會抽查學生作業,但是也基本上是走形式,並沒有多大約束力。」海口某中學李老師透露。

  調查顯示,與老師一樣,很多學校也在想辦法搶學生時間。按照我省教育廳有關規定,冬春季,走讀制小學生早上到校時間不得早於8時,走讀初中生到校不得早於7時40分,但記者調查發現,67%受訪中小學生稱到校時間被學校提前。另有27%的學生在校活動時間被侵佔。

  「我省明文規定,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能留書面作業,但其實,幾乎每個學校低年級都會留家庭作業,這似乎已經約定俗成。」海口某公立小學校長透露,不僅老師有教學考核壓力,學校也有教學壓力。「雖然現在不允許對義務階段學生、學校成績進行排名,但實際上,在業內,對各學校教學質量會有個大致的排名或評估。在無形的競爭中,好的學校想要更好,不好的學校想要變好。」該校長表示,這種隱形的排名或評估,對學校負責人晉升也不無影響。因此,學校要想辦法提高學生成績。

  記者了解到,因為中學有中考、高考,因此中學的教學壓力比小學更甚。「雖然現在初中都是劃片入學,但也有『推優』,高中入學則主要看成績。」海口一中學辦公室主任表示,這決定了各學校必須重視成績。「好的成績才能吸引好的生源,好的生源才更易有好的成績,學校自然要想辦法把成績提上去。」該負責人表示。

  關於培訓班

  家長說:別人都報孩子不報會落後

  面對孩子的教育,家長們陷入群體焦慮,紛紛為孩子學習負擔「加碼」。調查顯示,60%的家長給孩子報校外培訓班,其中40%報了不止一個培訓班。

  為什麼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面對該問題,眾多家長表現出從眾心理,「別人都報,自己孩子不報會落後」。

  孫女士的女兒上小學二年級,她給孩子報了數學校外培訓班。「現在孩子都是超前教育,有些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學算數、背古詩,我女兒之前沒報班學過,一年級數學成績不太好,二年級開始上數學課外輔導班,等以後學英語了,打算再給她報個英語班。」孫女士說,雖然費用不菲,但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多花點錢值得。

  與家長侯先生一樣,家長汪先生對兒子的教育也是萬分焦慮。「孩子上小學時,孩子成績還可以,但有兩次考試沒有考好,升初中時沒能爭取到指標到校的名額。」汪先生認為,現行的教育升學制度下,不同階段的學習相互關聯、環環相扣,如果晚一步很可能步步晚。「小學學好了可以進好的初中,初中學好了才能進好的高中,進了好的高中才更易進入好的大學。」汪先生說,因此孩子進入初一後,他為其報了數學、英語兩個課外輔導班。「孩子是挺辛苦的,基本沒有玩的時間,但是為了以後進入社會少吃苦,現在吃點苦值得。」汪先生說。

  專家

  學生減負老大難有多方面原因

  「中小學減負問題,是社會關注面最廣的不折不扣的『老大難』問題。」省關工委副主任林澤龍作為原省教科所所長、特級教師,對中小學教育有著長時間的觀察和深刻思考。「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雖然在某些時候、某些地方的某些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解,但並未傷筋動骨、根本改變,在有些時候、有些地方的有些領域甚至愈演愈烈。尤其值得警惕的是,中小學生學習負擔正在從外在的課業負擔向內在的心理負擔、精神負擔延伸和加深。」

  「學而優則仕」觀念根深蒂固

  林澤龍說,中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這種功利心反映在教育上,便導致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價值觀的功利心太強。「家長希望讓孩子能上一所好學校,將來能謀一份好職業,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如果整個教育都只偏重教育的功利性,卻忽視了教育促進人的發展這一基本功能、根本功能,那麼整個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價值觀就被扭曲了。這是導致中小學負擔過重的深層次的觀念原因。」林澤龍說。

  教育評價機制不完善

  「評價機制不完善。」林澤龍表示,什麼是好學生、好學校、好老師,長期以來的評價標準都是分數和升學率。這種看似「精確」、「客觀」的評價導向必然加劇升學競爭,進而助長了中小學負擔的加重。雖然近些年教育行政部門對教育評價機制不斷進行了改革,但「明改暗不改」、「你(學校)改我(社會、家長)不改」,因而收效甚微。

  相關新聞>>>

  數據告訴你海南學生「書包」有多重

責任編輯:謝軍輝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的書包為何這麼沉?
    然而,記者連日來在一些學校看到的,卻是小學生背著沉重的書包上學的情景。即便是一些幫孩子背書包的家長,久了也同樣不堪其重。 為學生減負已經喊了多年,為何孩子的書包依然如此沉重?書包裡到底裝著哪些重負?誰該為小學生的書包減負?放學,意味著一天學習的結束,本應是种放松。然而,對一些小學生來說,放學鈴聲響起,卻是另一種負擔的開始。
  • 教育專家反對家長給孩子背書包,家長:那麼沉的書包你來背試試?
    最有象徵的一幅畫面曾經戳痛了很多做父母的心,小小的人兒身材幼小,卻有些駝背了,因為他的背上有一個明顯與身體大小不成比例的書包,沉重的書包甚至把孩子的背都壓彎了。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在各個學校的門口等待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們,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出來後,第一件事就是伸手接過了孩子的書包,生怕晚一秒都會累著孩子了。
  • 小學老師工資不足3000,為何大學生搶著幹?聽聽網友怎麼說
    當老師是很受人敬重的職業,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要跟老師打好關係,畢竟這直接決定著小孩能不能受到照顧。不過老師很受人敬重,但是工資卻不高,現在的人想工作不都是找高薪的,為何大學生都搶著回家當老師呢。小學老師工資不足3000,為何大學生搶著幹?
  • 老師好心勸告:不要替孩子背書包!家長:40斤書包您試試?
    ,也有的家長處於可憐就自己背書包,對於老師來說更希望孩子們獨立,就勸告家長不要替孩子們背書包,但是家長不樂意了,反過來問:40斤的書包您試試?在開學的時候老師總要交代很多東西,老師還特意強調了家長替孩子背書包的情況,要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和自理能力,希望家長讓孩子自己背。
  • 孩子書包多重最合適?這位老師的建議全是乾貨!(附選書包攻略)
    有很多家長跟家教君說,現在孩子的書包真挺沉!年級越高,書包越重,真擔心孩子背不動!所以每天接孩子放學,就趕緊把書包接過來。您是否也曾擔心過,過重的書包會對孩子的身體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最近,浙江的一名體育老師喬福存也關注了家長們的這塊兒心病,還做了些研究。想知道喬老師都研究了什麼嗎?作為家長,應該怎麼為孩子選擇適合的書包呢? 您可能納悶,體育老師平時極少會給學生們留什麼書面作業,怎麼會關注起孩子書包沉不沉的問題呢?
  • 日本小學生的書包比中國的沉幾倍?打開書包後,原來沉是有道理的
    導語:日本小學生的書包比中國的沉幾倍?打開書包後,原來沉是有道理的。 我們上學的時候,基本上都會用書包,像是我們的學習用具、書本等等,這個都是需要書包來裝。可能大家會覺得,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孩子們的書包也越來越重。但是其實日本小學生的書包,比我們小學生的書包還要重幾倍。
  • 小學生的書包越來越重,都來討論一下給書包減負的方法
    雖然是做老師的,如果不是有一次親自幫一個小學生拎一下書包,還不知道他們的書包竟然很重呢。那是早讀課,一個二年級的男生匆匆趕往教室,因為他已經遲到了,所以步履很匆忙,上樓道口臺階險些摔倒,我剛好路過,扶了他一把,我為他扶正身上的書包,感到書包有點沉,我拎了拎,才發現書包不是有一點沉,而是不一般的沉,他的書包塞得鼓鼓的,一直垂到屁股,與他的個頭不相稱。
  • 中國小學生的書包,到底有多沉?
    帶娃的家長們紛紛吐槽:孩子書包那麼沉,不能實際減負,家長幫忙背個包,怎麼就不行了?孩子們的書包有多沉?孩子的書包有多沉?網友 @一剎那無極 曾經精確的稱量過。兒子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身高120cm,體重18公斤。
  • 老師:家長不要替孩子背書包,家長:40斤的書包,您背試試?
    對於學生「書包」這個話題,經久不衰,各方不同的聲音不絕於耳。每天清晨的上學路上,經常能看到家長送孩子們的身影。有的家長讓孩子自己背書包,有的家長則寧願自己替孩子背書包。老師:家長儘量不要替孩子背書包,家長:40斤的書包,您背試試?
  • 中國小學生的書包,到底有多沉?-虎嗅網
    家長幫孩子背書包,錯了嗎?這兩天,關於#家長該不該替孩子背書包#的話題被炒上了熱門。帶娃的家長們紛紛吐槽:孩子書包那麼沉,不能實際減負,家長幫忙背個包,怎麼就不行了?孩子們的書包有多沉?孩子的書包有多沉?網友 @一剎那無極 曾經精確的稱量過。
  • 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導讀:現在參加補習班的小學生越來越多。小學生到底要不要上補習班?是浪費精力浪費錢,還是不輸在起跑線上?看看家長怎麼說?再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 老師:最好別幫孩子背書包,父母:說不幫拿的是沒接過孩子放學吧
    書包重現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有多少孩子一學期下來背壞了好2,3個書包,現如今家長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幫孩子背書包還真不是溺愛,確實是太沉了。 諾諾今年9月剛剛升入4年級,由於上學期期末成績考得很好,媽媽承諾給女兒買一個新書包,在開學的時候,諾諾高興的背著新書包上了學。
  • 書包過重影響健康?孩子的書包到底應該誰來背?
    小孩子的書包有多沉?家長有必要充當「書童」嗎?「天天嚷嚷素質教育,結果連自己書包自己背都做不到,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有家長說。還有家長建議,如果路途較遠,可以和孩子分擔、一人背一段路,既避免影響孩子身體發育,還能讓他體會到協作的樂趣。
  • 孩子在校被欺負,你還在教他「告訴老師」?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朋友家孩子剛上一年級,從小身子就比較薄弱,也很少外出和朋友玩,所以性格也比較內向,上學後,身子較小的他成為了班級裡幾個調皮小孩的目標,孩子經常走著走著,就被幾個調皮的孩子推倒在地,有一次還搶走了他的書包,孩子追了好久,最後被丟在垃圾桶裡,後來朋友知道了這件事,就問兒子:「他們推你,你怎麼不還手呢?或者以告訴老師啊!」
  • 小書包大學問!貴陽一年級孩子的書包有「名堂」
    卻有著大大的學問「名堂」多著呢這不快來聽聽老師們都怎麼說的吧~南明小學大隊輔導員劉麗利老師城西小學大隊輔導員尹璇老師書包選擇書包是孩子上學生涯中最重要的物品之一,猶如孩子的朋友,陪伴著他一天一天成長選購完心愛的小書包書包裡的學習文具也很講究兩位老師建議家長們可遵循三個原則
  • 為何不允許安裝衛星鍋了?究竟能看到什麼?聽聽安裝工人怎麼說
    文/行走天涯為何不允許安裝衛星鍋了?究竟能看到什麼?聽聽安裝工人怎麼說前幾年應該有很多人都聽說過衛星鍋這三個字,一般都是安在房屋頂上,充當有線的作用,且收到的衛視頻道是有線衛視的三四倍,因此在廣大群眾當中還是相當受歡迎的,可是不能發現近幾年來,衛星鍋已經開始悄悄的退,離了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則是被有線電視給覆蓋了,那為何這麼多人會選擇退而求其次呢
  • 美國的高中生的書包也很沉
    這些年來,中國的教育所受的批評頗多,最為集中的無非是中國的教育扼殺孩子的創造性、學生負擔太重。距離高考最近的高中生更是苦不堪言。因此,不少「有追求」的家長選擇讓孩子逃離中國的「應試教育」。在他們看來,美國的中學活動多於學業、輕鬆多於壓力、愉快多於焦慮……於是,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國外,而且年齡越來越小。
  • 家長給孩子背書包被批,小學主任:書包重是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欠缺
    校園門口,接孩子的家長們成群結隊,其中一個普遍的現象引發人們注意:孩子一出校門,家長就自動接過孩子背上的書包。尤其是小學生家長,基本一大半都會幫孩子背書包。外甥女今年8歲,上二年級,身高130cm,體重42斤,結果書包足足有10斤重。(下圖為外甥女書包真實重量,你想想一個10斤的西瓜壓在8歲孩子的肩膀上,得有多沉!)
  • DaDa少兒英語價格表貴嘛,聽聽家長怎麼說
    以前沒有當媽媽的時候,不知道培養一個孩子是這麼困難的,直到這幾年我家孩子越來越大,我才意識到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的。我家孩子的英語學習不太理想,我打算給孩子報名一所線上輔導機構,畢竟建設線上輔導機構還是很方便的,這樣我也能夠及時監督孩子學習,聽說DaDa英語這家機構是非常有名氣的。那麼,DaDa少兒英語價格表貴嗎,聽聽家長怎麼說。
  • 孩子自殺的越來越多,孩子為何自殺?老師和家長應該採取哪些策略
    孩子自殺的越來越多,孩子為何自殺?老師和家長應該採取哪些策略中國每年約有10萬的青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兩個死一次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這些孩子的年齡大約都在十幾歲左右,他們都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祖國的棟梁,為何卻在花季的年齡選擇自殺呢?為何在矛盾面前,沉重的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