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記作業小本」的學生越來越少,老師說:這其實不是好現象

2020-12-12 教育辣辣說

哈嘍大家好,我是辣辣!

不知道大家看到上圖中這些小巧可愛的小本子有沒有勾起你的一絲回憶?

反正辣辣看到這些小本子後感觸良多,從小學,初中,甚至到高中,這些小本子一直都在陪伴著我。

最初是用這些小本子記作業,後來大一點後不僅用來記作業,還會在上面寫一些好詞好句做積累,班上還有好多人在小本子上抄歌詞,留下屬於那個時代特有的記憶。

如果你跟辣辣一樣想起了這些,那麼恭喜你,成功地暴露了年齡!

不過話又說回來,辣辣今天之所以拿出這個小東西作為文章主題,一定是有原因的。之前的文章已經說過辣辣今年新接手了一年級,在每天留作業的時候辣辣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因為現在的通訊發達了,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班級群,起初辣辣留作業的時候要求小朋友們每人準備一個記作業小本,每天留作業的時候讓他們把作業記到小本上,然後再往家長群裡發一遍。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不至於太過於依賴父母,但又考慮到個別孩子的情況,所以才會在群裡再發一遍。開始幾天執行的還不錯,孩子們雖然有很多不會寫的字,但是用拼音代替之後也能完成記作業的任務。但是後來,孩子們的記作業本丟的丟,破的破,每天就只有幾個同學按照老師說的去做。

問過原因後,這些小不點們給出了答案。一是他們太小,寫字太慢,自己總是記不全。二是他們覺得老師反正會往群裡發作業,那就不需要記了,所以懈怠的同學越來越多。

一年級孩子出現這樣的現象,辣辣是能夠理解的,但是放眼高年級,現在用「記作業小本」的也寥寥無幾了。雖然這是科技進步的必然趨勢,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辣辣認為把作業發到群裡的確是方便了,長時間下來就會讓學生的依賴性越來越強。

記作業本,目的不止記作業那麼簡單

孩子每天把作業記到小本子上,能夠督促他意識到:記作業和做作業都是自己的事情。這對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孩子的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成的,需要從每一件小事嚴格要求。從小養成自己記作業的習慣,好處還體現在許多地方。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習慣不好,總是三心二意,丟三落四,依賴性太強,惰性太大。

這都是從小沒有形成獨立自主的能力欠下的帳,所以辣辣建議老師們儘量少用微信或QQ布置作業,低學段的孩子可以適當在群裡發一發,但是記作業小本一定要利用起來。

辣辣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會把每一科每一項作業都寫在小本子上,然後做完一項就把它劃掉,這樣做不僅很有條理性,還很有成就感。

中高年級的要求應該更加嚴格

記作業,其實不是簡單的記錄和完成,其實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學會做事情的好方法。

首先是字,如果記錄的字跡潦草,孩子自己都看不清,那就應該要求孩子重新整理一遍作業,然後再開始寫。

其次要看記作業的方式,孩子記作業通常會非常簡單,有時一個字代表一項作業,記錄的順序有時也會混亂。這時候就要告訴做記錄要有條理,可以適當使用序號。這是在培養孩子做筆記的能力,因為上了中學後,會做筆記能給學習省不少力。

完成作業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處理方式,辣辣就是把哪項作業劃掉,有的學生喜歡劃對勾。無論哪種方式,目的都是讓自己更加明確。雖然看上去把記作業這麼一件小事複雜化了,但實際收到的效果是孩子的作業本越來越清晰,完成作業情況越來越好,效率也會越來越高。

長期堅持下去,對孩子的自主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

我是辣辣!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你對文章的看法和觀點!

相關焦點

  • 作業越來越多,學生負擔越來越重,家長抱怨越來越多,老師也無奈
    我是老師。一個同行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在一所中心小學就讀,每天晚上做作業會一直做到十一點半左右。老師的孩子做作業做到那麼晚才休息,其他的學生又是怎樣的情況?估計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這麼多年來,減負的聲音越來越響,但是學生的作業卻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抱怨自然也越來越多。
  • 老師開始不在微信群布置作業,孩子不會抄寫記作業,家長怎麼辦
    包括布置作業,回想一下,曾經,我們在讀書的時候,都是怎麼寫作業的?好像沒有這麼複雜。還記得一年級,我們每個人都發了小記事本,老師說就是用來記作業的。為什麼現在的孩子不會記作業了呢?老師和家長,代勞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任務。讓我們的孩子認為,作業寫什麼反正是老師和家長的事,他們讓我寫什麼,我回來就寫什麼。我班上的一些孩子,雖然你反覆強調,記住今天的作業了嗎?
  • 老師布置網絡作業增多:優劣勢都很明顯 多數家長提出異議
    「從開學到現在,孩子幾乎每天都有手機上的作業。」近日,家住朝陽的王女士向北京晨報記者抱怨說,由於孩子做作業的客戶端在她的手機上,有時候她回家較晚,孩子也只能等著。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學校老師通過網絡布置家庭作業的現象越來越多,比如通過微信群、QQ群布置作業,或者在客戶端上布置作業,各種名頭的作業客戶端佔據了家長的手機。
  • 動筆時間越來越少 中文系大學生寫作文竟用拼音
    昨天,大二學生徐玉在計算機考試時,匆忙寫下這樣的答案。短短幾句話,不但錯字頻頻(括號裡的字是對的),有些地方甚至用上了拼音。  大學生寫作業像小學生一樣用拼音,徐玉說,雖然自己是中文系學生,但這種現象在班上並不少見。「上高中時還好,每天要寫作業做習題什麼的。讀大學後,寫作業都用電腦了,老師講課進化成PPT(演示文稿)了,大家動手寫字的時間越來越少。
  • 動手寫字越來越少 中文系大學生寫作文用上拼音
    昨天,大二學生徐玉在計算機考試時,匆忙寫下這樣的答案。短短幾句話,不但錯字頻頻(括號裡的字是對的),有些地方甚至用上了拼音。  大學生寫作業像小學生一樣用拼音,徐玉說,雖然自己是中文系學生,但這種現象在班上並不少見。「上高中時還好,每天要寫作業做習題什麼的。讀大學後,寫作業都用電腦了,老師講課進化成PPT(演示文稿)了,大家動手寫字的時間越來越少。
  • 學生作業越來越「電子化」 到底便捷還是負擔
    這種家校溝通方式,雖然更便捷、及時,但也引起了部分家長[微博]的質疑:老師直接用網絡方式布置作業,會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到底是教育手段的進步還是老師偷懶懈怠的藉口?「如果孩子的表現不好,老師一般會和我們私聊。」韓玉梅說。走訪中,記者發現,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在用微信和QQ等方式給孩子布置作業。其中QQ使用率最高,幾乎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QQ群,每天的作業內容直接由老師發到群內的公告上,家長有疑問可以直接查看。相對高年級的QQ群,低年級的更為活躍。
  • 如何看待一些老師找電子版作業要求家長列印給學生做的現象?
    教育亂像太多了,一些教師發電子版給學生家長列印給學生做也算是一種。我們聊教育的話題,就要從根本現象去談,不是局外人還是少發一些聲。教育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教師是國家承認的技術專業人員,多給教師一些教育的自主權。
  • 哈工大校長:大學生越來越少記筆記
    200多名上課的學生,至少有三分之一拿起手機,翻拍PPT上的內容。而用筆和紙進行記錄的寥寥無幾。  10月29日下午1點半,長春一所高校501教室,這間小教室能容納50多人,他們來聽現當代文學史課。老師開始講課後,坐在前排的七八位同學掏出筆記,認真地記,另有十幾位同學用手機把PPT拍下來。  「注意,這一部分是必考的。」
  • 作業太多孩子字寫不好 學生字跡潦草是普遍現象
    新聞回放  晨報訊 (記者陳浩)作業越來越多,孩子的字也寫得越來越潦草。  記者調查發現,由於升學競爭壓力,中小學生字跡潦草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調查 一個班一半人寫字草  「我兒子原來字寫得很好,現在作業太多,也不好好寫了,字越寫越糟糕。」市民孫女士這樣認為。  調查中記者發現,瀋陽市中小學裡雖然都開了寫字課,但由於考試成績並不計入期末總分,再加上升學壓力,學生和老師都把精力用在了文化課上,所以對寫字課並不是十分重視。
  • 網友稱為啥孩子作業家長要批改籤字,這不是老師的基本職責嗎?
    該家長表示,教育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學生的教育質量也隨之提高,但是也給家長帶來了一些困擾。老師很辛苦,尊師是應該的,可是作為九零後,從小學起作業就是老師布置學生記,學生做作業老師批改糾錯。反觀現在的初中,老師在群裡進行作業通知,家長在刷屏的各個群裡篩選重要信息,孩子不知道全部的作業,這樣孩子會對家長產生依賴心理。
  • 你還在用微信群、QQ群、家校通給孩子記作業嗎?你真的OUT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聯繫交流的方式越來越豐富,孩子上了小學,老師會建微信群、QQ群或者直接用家校通來聯繫家長布置作業。丁丁皺著眉頭,想了想,不好意思地說:「數學記住了,語文記不全了。」媽媽說:「是不是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沒有認真聽?」「我認真聽了,可是大家都急著回家,教室裡有點吵。」走在旁邊的曉曉說:「不是,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丁丁在忙著收拾書包。老師還叫他注意記住作業內容呢!」丁丁的臉一下子紅了,說:「老師幹嘛總在放學的時候布置作業啊?如果不是臨近放學再布置作業,我肯定能記住。」
  • 穗學生本子上"問"老師:作業可不可以少點?
    見習記者 黃婷  「我們羨慕孩子,因為他們自由、快樂,但有時事實並非如此」,網友@詩人藍藍有感於身邊的孩子每天寫作業到深夜,遇上考試睡不夠5小時,於是在新浪微博上呼籲減少孩子家庭作業,這讓學生作業再一次成為熱議話題。廣州學生的作業多不多?
  • 小本生意做什麼好?畢業生小本創業指南
    小本生意做什麼好?什麼小本生意好做呢?畢業生做什麼生意投資賺錢?大學畢業季又到了,可謂是每年的就業季都是最難就業季,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不如自己創業,做個小本生意、投資少、回本快,慢慢積累創業經驗,為以後的創業之路做鋪墊,都是不錯的選擇!     小本生意做什麼好?物流配貨     物流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血液。
  • 愛改錯別字的科學老師 遭學生「懟」了:你又不是語文老師
    一個六年級男生拿著剛發下來的科學作業本,跑到辦公室,氣衝衝地質問老師:「這是科學作業,又不是語文作業,為什麼寫錯別字要扣分?」被學生「懟」的,是杭州保俶塔實驗學校申花路校區的科學老師鄭維慶。他拿起學生的作業本一看,那是一道隨堂作業,要求畫出昆蟲的身體構造,並寫出名稱。
  • 學生不寫作業,說服教育無效,處罰又違規,老師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要明確學生不寫作業的原因,原因不一樣解決的方法也就不一樣,我們需要對症下藥!有的學生學習特別突出,他可能認為作業過於簡單,沒有什麼寫的必要,這樣的學生比較少,我認為確實也沒有必要勉強,不交作業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留作業是為了更好地學習。
  • 語文老師建議多默寫、少聽寫,家長說學生做不到,老師說有新方法
    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這3個練習方式都對語文學習很重要。基礎生字詞句沒有捷徑,多練多背多運用,尤其是每次考試前,老師發的生字詞資料複習,只要學生們下下功夫,把資料上、課本後的生字詞都掌握熟練,語文考試的分數就不會低。可是不光是有些學生做不到,大部分家長都很難配合老師完成聽寫、默寫的練習。語文的基礎知識點怎麼吃透?小學生自律性太差,全靠家長的督促。
  • 做作業拖拉,問題出在這,試試這五招十步,用過的家長都說好
    經常有家長說,我的孩子上小學不愛寫作業,放學回家就想玩,總是到很晚才寫作,有一次竟然撒謊說老師沒有布置作業,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也是大多數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有的家長感慨,讓孩子認真及時寫完作業怎麼就這麼難呢?其實孩子寫作業慢,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只有對症下藥,孩子才能改掉一些做作業拖拉的壞習慣,我們家長需要對號入座找到癥結。
  • 作業電子化在貴陽悄然興起,是利?是弊?家長、老師這麼說~
    每天放學回家,孩子就嚷著拿手機去做作業。雖然電子化的作業非常方便快捷,家長孩子都省力不少,但家長監督不到位,孩子就拿起手機玩兒遊戲。小編了解到,近年來學校老師通過網絡布置家庭作業的現象越來越多,比如通過QQ群、微信群布置作業,讓同學們在微信上還課,在APP上拍照做題,朗讀課文等等。
  • 農村老師拍的「一照片」引爭議,清北農村學生越來越少,不是偶然
    清華北大來自農村的學生越來越少據粗略統計表明,近三年內,考上985、211大學的學生70%來自城市家庭,大多父母也是大學生,父母都是公務員、或者父母都是教師、亦或者是家庭經濟富有,而很少有來自農村的學生。
  • 學生越來越少,老師越來越老。
    學生越來越少,老師越來越老。十多年前,一個三四千年的村委會小學,有附屬中學,小學有甲乙班,五六百人,三四萬人的鄉鎮中學,2008年上下,學生一千七八百人,如今,小學單班三四十人,中學只有零頭,七八百人,由於生源減少,老師數額變化少,師生比例顯得老師綽綽有餘,老教師多,新鮮血液難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