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亂像太多了,一些教師發電子版給學生家長列印給學生做也算是一種。
我們聊教育的話題,就要從根本現象去談,不是局外人還是少發一些聲。
教育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教師是國家承認的技術專業人員,多給教師一些教育的自主權。
我覺得除了教師的準入和規範一些教育教學制度之外,其他關於教育的問題都應該交給教師來解決。
比如布置作業,懲罰學生,以及教學的方式,備課的方式,課堂組織的形式等等都應該交給教師自行決定,不需要教育行政過多的幹涉。
比如教師們最反感的是校長們幽靈般的推門聽課,這種做法不但不尊重教師,也不尊重教育教學本身。
回歸正題,到底教師經常發電子版給學生家長列印到底合適不合適?
我們先來談談,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
我們都知道,教師在上課以後,都忘布置一定的作業給學生鞏固知識,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我們也要明白的是,並沒有任何人任何制度規定稱教師在每一節課後都要布置什麼樣的作業。
因此,一個教師在上完同一節課後,就會布置一種作業,一萬個教師就會布置一樣萬種作業。
教室布置的作業輕重,難度,數量多少都會不一樣,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以我為例,我上完《匆匆》這篇文章,課後的作業僅僅是抄寫生字、以及放仿寫其中的一個段落描寫一段話。
這個作業量一點不多,成績稍微好一些的學生,最多十分鐘就可以完成。成績差的,不想學習的學生,一個字也不寫,也不交,我也奈何不了他們。
所以,教師布置作業應該是根據實際去布置,有些教師把成績看得比較重,就會布置多一些作業。
布置作業多的教師,學生的配套練習冊根本不夠做。所以,教師會另外找題目給學生做。
有人說,找題目給學生做有很多種方法,為什麼要找電子版給家長列印呢?家長家裡又不是印刷廠。
這個確實是個問題。家長列印作業一是麻煩,二是成本太高,三是覺的這個應該是老師的事。
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教師的問題難道就沒有嗎?如果想簡單點,教師會指定學生額外購買一本練習當做作業,這樣既可以減輕教師出題的負擔,學生的作業量也能保證。
當時,這樣會有一個風險,會有家長認為教師要求購買輔導書然後拿回扣,這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就曾經有家長用微信和教師聊天關於購買教輔的事,然後截圖拿去教育局舉報,這是一個十分痛心的經驗教訓。
教師們也不會那麼傻了,就會想出叫家委會組織統一購買教輔的辦法。有些教師不會叫家委會組織,只能自己找電子版給學生列印後做作業。
有人說,教師既然找到電子版作業為什麼不打出來給學生呢?
我們來算教師列印作業的成本。教師列印作業需要時間成本,以及列印紙的成本,這些都不是教師能掌控的。
除非學校能給每一位教師配備一臺質量好的電腦,以及一臺質量好的印表機,一堆用不完的A4,A3紙。
何況,這樣的作業是教師額外布置的,根本不在教育部規定的作業量範圍內,說白了,這些作業大多是教師為了想學生成績好一些而額外布置的作業,這樣的作業教師完全可以不用去理會。
整個事情就這樣,不知道我這樣解釋,各位網友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地方嗎?我本人就不會這樣做,一是我不想麻煩家長,二是給學生增加負擔,三是我不想用刷題的方式來提高成績,哪怕考差一些也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