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塑封手工、輔導批改分析……家長:孩子作業咋變家長任務

2020-12-19 澎湃新聞

列印塑封手工、輔導批改分析……家長:孩子作業咋變家長任務

家長監督變家長代勞 家庭作業為何變「家長作業」。 視頻來源:央視網(01:48)

我們都知道老師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是為了幫助孩子鞏固課堂學習的知識。然而不少家長卻認為,越來越多的家庭作業成了他們的任務。

列印塑封手工 一年級作業家長做

陝西西安的孟女士,女兒今年九月上小學一年級,作為家長,每天都得跟著孩子做作業。這11張卷子,只佔女兒周末作業的一半,而作業還包括:列印、塑封,這些孩子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都是家長代勞。

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 孟女士:「老師會髮捲子到群裡,你就自己列印,到時候老師也不會收這個卷子,你做完之後,直接拍照傳群裡,老師就知道你做了。而且老師有時候布置一些手工,說是讓娃做,其實娃也做不了,然後就家長來做,她的作業變相就是我們的作業。」

學生家長 章先生:「我家是雙胞胎,孩子放學之後吃完飯寫作業要寫兩三個小時,家長還要批改,批改重點批分,然後回頭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難點,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孩子睡覺了家長也睡不了覺。」

輔導批改分析 家長稱不堪重負

採訪中,學生家長都說,自己白天還要工作,回家再陪孩子寫作業,輔導批改,分析問題,時間一長,有點不堪重負,記者也在一些班級家長群裡看到,僅語文一科,就有多個作業要求家長籤字,評價。如果家長沒有做到位,還會受到老師的批評。

某小學老師:「老師這麼做的話,一定是希望家長在家庭去監督孩子,老師在學校監督孩子才能讓孩子更快地進步。」

初衷是監督 為何變代勞

除了語數外這樣的主課,各種手抄報、讀書筆記、課外實踐也一度五花八門,不僅孩子們累,家長們的負荷也重,這些現象引起了教育部門和一些專家學者的重視。

陝西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李彩娜:「老師最初的初衷是讓家長來監督學生,來形成一個好的行為習慣,但是如果把這個責任全都推到家長身上,家長他做不到對學生做得對或錯進行及時反饋,家長也沒有辦法去在繁忙的工作壓力之外,再去承擔批改作業這樣的任務,就會導致比較深刻的一些矛盾。」

遼寧省教育廳義務教育處 副處長 劉偉:「學習負擔從校內向校外無限延伸是一個可怕的現象,部分孩子文化課學習甚至達到了『白加黑,五加二』的這種程度,已經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展。這是我們教育部門堅決反對和嚴厲禁止的行為,也希望廣大學生和家長給予廣泛監督。」

(原題為:《家庭作業還是「家長作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討論

討論|你拿命陪孩子寫的,是家庭作業還是家長作業?

問吧君 2017-10-25 417 進行中...

關鍵詞 >> 作業,一年級,手工

相關推薦

評論(50)

相關焦點

  • 家庭作業還是「家長作業」 列印塑封手工 一年級作業家長做
    我們都知道老師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
  • 手工作業要求塑封 家庭作業網絡化難倒家長
    手工作業要求塑封 製作小報必須列印  □晚報記者 錢鈺 實習生 邵菁 報導  做一個手工五角星居然還要塑封;製作小報不能手抄而要列印;為完成在線作業,幼兒園建議家長為孩子配電腦……記者日前採訪發現,隨著家庭作業網絡化的興起,現如今花樣繁多的作業令家長叫苦不迭,隨之帶來作業人力、財力成本的急劇上升,家長困惑,如此作業究竟為哪般
  • 宏大智慧課堂技巧:作業自動批改,讓家長教師遠離作業輔導噩夢
    「媽媽輔導作業崩潰,把女兒扔在地鐵站。」「為避免生氣誤傷孩子,爸爸輔導作業時把自己的手綁了。」「因輔導作業,媽媽氣得腦梗塞住院。」……家長累、學生累好像都有目共睹,而老師卻總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累,比如改作業......
  • 孩子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你怎麼看
    一市民近日發微博吐槽:孩子的家庭作業如今讓家長批改,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怎麼辦?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怎麼看的呢?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學生作業誰批改?  家長角色變化快!  有益孩子就安排。  支持意見  家長監督孩子做作業  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市區一名二年級小學生的家長說,孩子入學後,他和妻子每天必做的工作包括檢查閱讀、背誦和默寫,周末和節假日可能還有製作手抄報、完成手工製作等作業。
  • 小學作業輔導家長抱怨多,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原因為何?
    開學後,家長作業輔導抱怨多開學已經一周了,孩子們都回到了學校,家長也算舒了一口氣。但是煩心的事業接踵而至,尤其是家庭作業的輔導,很多家長顯得力不從心。有些家長不得不把孩子放到託管機構,作業完成後再接回家。
  • 家長是否應該給孩子批改作業?
    批改孩子作業在沒有微信和QQ的年代,學生的作業只能靠自己紀錄,很多學生會有個專門紀錄每天作業的本子;而信息化的今天我們有了更為便利的通訊方式,家長可以更方便得知道孩子每天的作業,也就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進度,這對家長來說並沒有什麼不好;當孩子因為某些原因忘了登記作業時也可以從家長那裡獲得幫助。當然,這可能造成孩子依賴家長群的作業信息而不去主動登記作業。
  • 安翊青委員:呼籲叫停家長批改訂正作業 杜絕家長代寫作業
    東方網記者王玲1月29日報導:累了一天下班到家,還得忙著給孩子批改作業,甚至孩子完不成的作業,要代他們完成?可能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今年上海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安翊青等提出了一項提案,呼籲叫停小學教育中家長批改訂正作業,杜絕家長代寫作業風氣。
  • 神叨叨街採:禁止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東營人這麼看
    ,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今年來,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的話題屢屢刷上熱搜。近日,教育部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禁止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這個現象,您怎麼看呢?  記者走上東營街頭,隨機採訪了部分家長,發現家長們的觀點驚人的一致。
  • 神叨叨街採:禁止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東營人這麼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乃馨 唐夢琳 東營報導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今年來,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批改作業的話題屢屢刷上熱搜。近日,教育部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禁止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等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這個現象,您怎麼看呢?記者走上東營街頭,隨機採訪了部分家長,發現家長們的觀點驚人的一致。「雖然不用家長批改作業,但是家長還是要負責的。」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孩子的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作業,家長群、輔導作業、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壓在家長身上的「三座大山」。就像前兩天傳遍全網的文章「壓垮年輕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很多老師打著「重視教育」的旗號,要求家長做這個做那個。
  • 追熱點 | 批改家庭作業,家長別「代勞」
    青島此前已經出臺實施方案作業批改必須由教師來完成在學生作業輔導過程中,家長到底承擔著何種角色?有些學生家長向記者吐槽,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另外一項工作緊跟著就擺在眼前,那就是輔導孩子的課後作業。「這是家庭分工當中我的一項任務,就負責對孩子作業質量進行檢查,但每次輔導作業都是一場自我修煉。」
  • 家長要批改孩子作業、輔導預複習,那老師在學校除了上課還做什麼
    家長批改孩子作業、輔導預複習,那老師在學校除了上課還做什麼呢?小學生的學習主要由誰教?當然是由老師教了;事實上,隨便問一下小學生家長,哪個家長不在熟悉鑽研教材?然後在家教自己的孩子。這不是越俎代庖嗎?不教行嗎?絕對不行!
  • 放學後孩子的作業,到底應該老師來批改,還是有家長來批改?
    ,家長要進班級的微信群、qq群,教師通過微信QQ布置作業,孩子作業、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作業批改必須家長完成 !杭州蕭山,有家長網絡問政教育局,得到回覆如下: 真的,不知道怎麼了,就我身邊的孩子來說,剛上小學,老師天天在微信上布置作業,經常讓家長自己列印去題目讓孩子做題
  •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被氣出腦出血抑鬱症:老師是否能要求家長改作業?
    人們常說:&34;,這真是當下眾多家長和孩子的真實寫照。今天我又看到一個新聞,家住湖南的45歲夏先生因為輔導孩子作業大發脾氣,竟導致腦出血。搶救成功之後,在住院期間還因擔心孩子學習不好,以及自己病情復發而抑鬱了。不禁讓人嘆息!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為何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痛」?
    1 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小編碎碎念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對孩子提供更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多份「叫停」家長批改作業文件出臺,真給家長「撐腰」了嗎?
    編者按: 不久前,一名家長因被教師要求批改作業、輔導功課,覺得承擔了教師的責任。內心不平並主動退出家長群。這一事件遭央視點名、引發許多家長共鳴。
  • 嚴禁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海南省教育廳曾多次發文這樣說
    「雖然這些都不是強制的,但是老師會表揚好的,對於不配合的家長老師不點名,卻會在群裡發消息提醒。」孫女士說,老師偶爾布置手工作業,諸如手抄報、賀卡等,需要家長幫忙。「我繪畫不好,為了孩子做好手抄報,我還專門給他報了繪畫班。」孫女士說。 符女士是一全職媽媽,她說,孩子上小學一年多來,她已經練就了全面的本領。手抄報、明信片、賀卡、手工摺紙,甚至剪輯視頻,她全學會了。
  • 學生家庭作業該由誰來批改?海口的家長、老師有話說
    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否應由家長批改,是目前家校合作過程中容易引發矛盾的一個問題。在家校合作過程中,一些家長有牢騷,認為教師將自身責任轉嫁給家長,而教師們也有自己的委屈: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感覺自己沒責任了。  家庭作業到底應該由誰來批改?家長微信群為何成為家長的負擔?家長有沒有義務去學校站崗、大掃除?家校合作如何界定權責?海南日報記者近日對此進行了採訪。
  • 輔導孩子的家長,別哭了,孩子真的是親生的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我對於孩子的輔導問題還算比較了解。首先,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本身接受能力就比成年人差一些,所以在傳授孩子知識的時候需要更多的耐心以及講授的技巧,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能教得了高中的老師卻教不好小學生的原因。而如果家長不是老師的話,那麼在給小學生講題的時候就會顯得更加困難,即便家長自己分析很透徹,但孩子聽起來一直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