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批改孩子作業、輔導預複習,那老師在學校除了上課還做什麼呢?
小學生的學習主要由誰教?當然是由老師教了;事實上,隨便問一下小學生家長,哪個家長不在熟悉鑽研教材?然後在家教自己的孩子。這不是越俎代庖嗎?不教行嗎?絕對不行!不僅家長會受到老師的指責,孩子在學校肯定會被老師歧視。
教師節期間,網上流傳一句話:恭祝全國數以萬計的沒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節日快樂!這真是一個黑色笑話,笑過之後是滿臉的心酸無奈!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各科作業,注意是「督促」,也就是說監督孩子完成作業;至於孩子做得怎樣,做了什麼,家長是不需要過問的;這是專業方面的事,專業的事還是要專業的老師來做。
但是「督促」變成了「教學」,孩子不懂的要講解,孩子做好了作業要批改,孩子做錯了,要讓孩子訂正;當然,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幫助孩子預習新課,實質就是在家預先教孩子。小學生的家長難當啊!一天上班下來已經夠累了,回家忙完家務,還得教孩子功課!家長所謂的「督促」,已經把老師一半的工作接手過來了。
有空閒的家長尚能忍受,一切為了孩子嘛;工作比較忙的家長那真是受累無限了。因此,有許多家長都是牢騷滿腹,在網絡怒吼:孩子讀書,該老師教還是家長教?什麼都要家長完成,要你們老師幹什麼?
孩子背書在家長那裡背,孩子的作業由家長批改,孩子的新課由家長先教,那麼老師是不是真的沒事做了呢?非也!教師一天在校基本沒有空閒的時候。要備課寫教案,有的學校必須親筆書寫,抄也要抄一遍,那可是很費時間的;一到下課必須到教室、走廊看學生,生怕學生追逐打鬧而磕碰了,會帶來無盡的麻煩的。
總歸有空閒時間的吧?有啊,一到空閒時間,學生的作業要批改,別以為家長批了就行了,那是回家作業,還有大量的課堂作業要批改,還要一個個找做錯題目的學生訂正。必須反覆做練習才能確保學生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否則家長、學校領導都得找老師談話了。
還有時間老師在幹嘛呢?要幹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各部門要求做的各種問卷調查和各類網絡測試(其實和教學沒多大關係),要準備各種活動方案、參加各級會議,還要準備上級檢查的各種材料,儘管許多是虛假材料,但都得做得像真的一樣……哎呀,教師一天在校,其實就像陀螺那樣一直在轉。
家長一天下來確實很疲憊,教師一天其實也不好過,但孩子的學習不能耽擱,怎麼辦?家長、教師還是相互理解吧。一切為了孩子,家長不願意批改作業輔導孩子,吃虧的可是自己呀。
別再爭論「小學生學習該老師教還是家長教」這個問題了,教師家長都不容易!小學教學內容對成年人來說沒有什麼難度,但最需要細心耐心,因此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老師悉心付出,怨聲載道相互指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只有當孩子養成了學習的良好習慣了,才可以輕鬆舒一口氣;也只有廢除一切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事務,把教師從瑣屑中解放出來,教師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家長也才可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