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輔導作業難,小學生作業太多?那為何不取消家庭作業?

2020-12-12 教師生活雜談

近日,一個小女孩輔導弟弟的視頻走紅,視頻中兩個小孩一起痛苦,姐姐痛訴:「我以為他都會寫呢,竟然只會寫幾個字,還想照著書上寫!」輔導之難言溢於表。圍觀群眾大笑之際也不免感到心酸,這句話說出來多少家長的心聲。

前段時間,家長退群,網上也紛紛跟風,輔導之難,孩子作業之多引起一大群人的關注,那麼,既然孩子的家庭作業帶來了這麼多題,為何不取消家庭作業呢?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不僅是在座的各位家長,連老師都是叫苦連天,孩子回家的作業老師要在上班時抽空批改也就算了,學生的作業真的可以用「千奇百怪」來形容了。老師批改作業時還得弄清這些小腦袋瓜子是咋想的,或者孩子在家都經歷了什麼,作業寫得不堪入目。

但是,孩子的家庭作業還是不能輕易取消

寫家庭作業,是孩子對上課知識的一種複習孩子在學校,在課堂上寫作業是對剛學習的知識的運用,但是課堂時間畢竟有限,光靠上課時間去消化吸收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孩子課下或者回家之後再去複習。

知識與知識之間都是有聯繫的,取消家庭作業,孩子回家後只顧玩,舊知識沒完全理解,第二天學習新知識難度增大,教學進度也會影響。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看,及時複習能幫助孩子記憶,在學校學習了新知識,回家不複習,孩子很快就會忘記,學習效果不好。並且根據老師的教學經驗來看,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普遍比不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成績好,即使一個孩子多聰明,要是不多做練習,他也會跟不上其他孩子。

寫家庭作業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在學校孩子又不止一門課,接受的知識比較混雜,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各科知識混在一起,回家寫寫家庭作業,也是對知識的再梳理,是有利於提高孩子學習效果的。

寫家庭作業也能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說到這一點可能會有爭議,有的孩子在家全靠父母,自己根本不會,怎麼說是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一二年級確實部分孩子需要輔導,可能需要家長讀題,但是很多孩子自己也能做,只是依賴性太強了。三年級往上的學生,回家的家庭作業基本不用怎麼輔導,都是上課講過的。老師布置作業也會去看看作業題型自己有沒有講過,是篩選之後才布置的,老師布置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鞏固舊知識,不是學習新知識。如果孩子實在不會做,那就讓他多看看課本,回憶一下,或者給老師說下,第二天讓老師講一下就好了。

老師的本意大多數讓孩子自己回顧知識點及方法做題,並非給家長布置作業。

在校時間有限,家庭作業變課堂作業更不可能也有人建議家庭作業在課堂上完成,這樣孩子和家長的壓力就都減小,但是實際上,減少的可能只是家長的壓力。孩子在學校要學習大量知識,如果沒有家庭作業,那麼在學校的作業必定會增多。學習的新知識一定要有足夠時間去練習,否則學習會跟不上,如果佔用課堂時間,那就沒有時間講新課了,老師為了平衡兩者,必定會擠壓孩子在校的休息時間。也有可能老師選擇少布置作業,如果老師和家長都不在意學生到底有沒有學到新知識,那對孩子就沒影響,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當然,學校提供延時服務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是這個方案不是所有家長都認同,也不是所有老師都願意,處理不當,很可能產生新的矛盾。

綜合之下,家庭作業還是得有,但是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布置,質和量都要有保障。

相關焦點

  • 小學作業輔導家長抱怨多,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原因為何?
    開學後,家長作業輔導抱怨多開學已經一周了,孩子們都回到了學校,家長也算舒了一口氣。但是煩心的事業接踵而至,尤其是家庭作業的輔導,很多家長顯得力不從心。有些家長不得不把孩子放到託管機構,作業完成後再接回家。
  • 中秋節假期作業,小學生寫到深夜11點,家長:輔導作業怎麼這麼難
    儘管已經學習了很多輔導作業的教育方法,80後這屆家長還是苦不堪言。中秋假期來臨,想讓孩子痛快把作業寫完,開開心心地過節,結果第一天寫作業就寫到深夜11點,家長崩潰了,給我發信息說:我真是不想當小學生的家長。為什麼現在家長輔導個作業有這麼難呢?我作為老師也是家長,也曾因為作業的問題苦惱過,經過不斷地教育反思,我找出了一些原因。
  • 家庭作業不可取消
    首先,家庭作業是什麼?家庭作業是課堂知識的延伸,為了學生能夠更好更徹底的消化吸收課堂所學知識,所以才會有家庭作業的出現,如果說僅僅是為了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負擔而完全取消家庭作業,是一種十分過激極端的想法和行為。學生去學校上學,本身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哪有輕輕鬆鬆,沒有壓力的呢?!沒有壓力那就不是上學。
  • 家長埋怨孩子作業多,老師取消家庭作業可行不?
    孩子一放學除了吃飯就在做作業,有些做到晚上10點-11點還沒有做完。有些家長就埋怨起老師,作業布置太多,孩子太辛苦了。家長恨不得自己動手幫孩子寫作業。父母是干著急,但是也沒什麼好辦法。最後還是怪老師作業多。
  • 小學生暑假作業太難 家長輔導也費力
    乍看這一題目,估計不少讀者都給不出答案。可是您知道嗎,這個題目就出現在省城小學生的暑假作業裡。近日,市民吳先生反映,五年級孩子的暑假作業裡出現了這樣的題目。臨近開學,全家人怎麼猜都猜不出答案。記者仔細翻看今年的小學生暑假作業,發現類似的題目還真不少。  連日來,不少學生家長向社區記者訴苦,近年來孩子的作業量是少了,難度卻逐年增加,他們輔導時很吃力。
  • 媽媽被兒子作業難哭!被家庭作業支配的家長太難了
    最近有一段標題為"媽媽被兒子的作業難哭了"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熱議,視頻中,一位媽媽一邊抽泣著一邊拿著鉛筆在幫孩子演算習題。檢查孩子的作業經常把家長氣得想哭,而一旁的孩子呢,看見家長情緒不對,他也膽戰心驚地不知該如何是好,於是經常出現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然後怒吼孩子一頓,之後母子一起痛哭流涕的畫面。
  • 教育減負:可以完全取消學生家庭作業,全部變成學校作業嗎?
    引發教育減負思考的源頭當然是應試教育,因為應試教育、過度追求中小學生的考試分數,所以呈現出幾個典型中小學生形象: 其一是小學生每天背負一個超大的書包,戴著厚厚的眼鏡,佝僂著腰;其二是中小學生每晚作業寫到0點以後,還總是寫不完,一副生無可戀懨懨欲睡的樣子;其三是家長帶著孩子每天奔忙於各種補課,令中小學生不堪重負,對學習毫無興趣;其四是家長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時被難到,或暴跳如雷,或痛不欲生
  • 小學生家長輔導批改作業成常態,老師難道在學校沒有改作業嗎?
    我們80後那一代人讀小學,幾乎很少要家長輔導批改作業的。那時候的家長忙得很,但也比較專一,專心賺錢養家就可以了。不過等到我們80後自己做家長的時候,為了輔導孩子作業,又不得不重新再接受一次小學教育。家長在輔導批改孩子作業的時候,由於已經接受過一次教育了,回頭再學,頓感容易簡單。
  • 老師要求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是對是錯?
    現如今,重學重教風氣愈演愈烈,不管是社會還是家庭,都很重視孩子的學習。為了讓孩子學習不受阻力,家長會想方設法的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這就需要有充實的物質作為後盾,而充實的物質就是需要靠家長掙來的,有得必有失,為了掙錢勢必會減少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這種現象是見怪不怪的。
  • 海底撈還包輔導孩子作業?態度比家長強太多!網友:包輔導論文嗎?
    原因是深圳有家長帶著兒子去海底撈吃火鍋,做作業時碰到了難題抓耳撓腮不會做,海底撈的服務員卻全程耐心包教孩子做作業,那態度比家長都耐心多了,也不發火,都是態度溫和、好脾氣地教孩子,讓家長感嘆:海底撈還包教作業,我服了!有網友調侃:海底撈除了不會生孩子,還有什麼不會的嗎?
  • 取消家庭作業,所有作業都在課上完成,更有利於學生減負。好嗎?
    引發教育減負思考的源頭當然是應試教育,因為應試教育、過度追求中小學生的考試分數,所以呈現出幾個典型中小學生形象: 其一是小學生每天背負一個超大的書包,戴著厚厚的眼鏡,佝僂著腰;其二是中小學生每晚作業寫到0點以後,還總是寫不完,一副生無可戀懨懨欲睡的樣子;其三是家長帶著孩子每天奔忙於各種補課,令中小學生不堪重負,對學習毫無興趣;其四是家長輔導孩子家庭作業時被難到,或暴跳如雷,或痛不欲生,或呆若木雞,開始懷疑人生
  • 家長「陪作業」要還是不要?
    我看到如下一些文字:範小青還列舉了家長「陪作業」的若干不良之處:「如果所有這些本應該學校完成的工作,都要由家長輔導完成,那麼老師幹什麼?老師一定會說,在學校來不及完成。如果說老師在校來不及教,學生在校來不及學,那無疑就是頂層設計不合理,教育大綱出了問題。」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近日,長沙某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明確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不跟孩子說喪氣話,不說老師壞話。尤其家長們在聽了不要輔導孩子作業之後,更是樂開了花。「為了培養孩子學習獨立自主性和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同時為了減輕家長負擔,老師們達成共識,只需要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不需要家長輔導作業。」深以為然!
  • 星輔導產品發布,家庭作業不再是家長作業
    星輔導,是一款作業監課輔導產品。根據年級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輔導種類,每日晚間通過在線大課堂對學生進行作業監課輔導。學生進入直播間後,由監課老師全時段進行在線作業輔導及學習習慣監督。當學生出現課業問題需要求助時,授課教師會與學生進入一對一直播間進行具體作業輔導、問題解答,解決完問題後自動回到大直播間,繼續作業監督。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近日,長沙某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明確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不跟孩子說喪氣話,不說老師壞話。引起廣泛熱議! 家有小學生,作業忙不停。 每天按老師發的答案給孩子檢查作業,已成為我的必修課。
  • 該如何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
    但有的孩子錯的比較多,老師忍不住生氣,在群裡面吐槽家長對沒檢查、把關……孩子的家庭作業,家長到底該不該管?有的說:「每次作業都讓家長檢查好再交上去,家長如果什麼都會,那還要老師做什麼,那我就自己教了。」有的說:「孩子學習好就是老師的功勞,學習不好就是家長不負責,我家孩子從上小學開始家庭作業就要每天檢查,籤好字再交上去。」有的說:「我們上學那時候,都是自己上學,自己放學,自己寫作業,大人根本不會管我們。現在的孩子上學放學都得接,作業還要陪著寫,還得糾正錯題。
  • 記者調查|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家長很苦惱「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女兒現在四年級,老師每周都會要求我們批改幾次數學作業。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王女士直言,「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更讓王女士疲憊的是時間、精力的問題,每天輔導完孩子做作業,已是差不多晚上10點。這一點,家長鄧女士深有同感。
  • 記者調查 | 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 「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就在上月,江蘇一名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舉動,更是將此話題推上風口浪尖。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對此,家長王女士也感同身受。「女兒現在四年級,老師每周都會要求我們批改幾次數學作業。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
  • 免費小學生作業輔導
    免費小學生作業輔導 對國人來說,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春節。對於孩子們來說,2020年漫長的春節假期,隨著網課的開始,也由原來的興奮狀態轉入悲哀了吧?
  • 小學生9點之後可以不寫作業,寶媽:作業沒完成老師不會請家長?
    孩子作業太多,根本寫不完像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就我身邊的寶媽們基本上輔導孩子寫作業就要到晚上10點左右了。網絡上有句流行話語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輔導孩子寫作業真這麼難?「不是作業難,是作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