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個小女孩輔導弟弟的視頻走紅,視頻中兩個小孩一起痛苦,姐姐痛訴:「我以為他都會寫呢,竟然只會寫幾個字,還想照著書上寫!」輔導之難言溢於表。圍觀群眾大笑之際也不免感到心酸,這句話說出來多少家長的心聲。
前段時間,家長退群,網上也紛紛跟風,輔導之難,孩子作業之多引起一大群人的關注,那麼,既然孩子的家庭作業帶來了這麼多題,為何不取消家庭作業呢?
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不僅是在座的各位家長,連老師都是叫苦連天,孩子回家的作業老師要在上班時抽空批改也就算了,學生的作業真的可以用「千奇百怪」來形容了。老師批改作業時還得弄清這些小腦袋瓜子是咋想的,或者孩子在家都經歷了什麼,作業寫得不堪入目。
但是,孩子的家庭作業還是不能輕易取消
寫家庭作業,是孩子對上課知識的一種複習孩子在學校,在課堂上寫作業是對剛學習的知識的運用,但是課堂時間畢竟有限,光靠上課時間去消化吸收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孩子課下或者回家之後再去複習。
知識與知識之間都是有聯繫的,取消家庭作業,孩子回家後只顧玩,舊知識沒完全理解,第二天學習新知識難度增大,教學進度也會影響。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看,及時複習能幫助孩子記憶,在學校學習了新知識,回家不複習,孩子很快就會忘記,學習效果不好。並且根據老師的教學經驗來看,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普遍比不完成家庭作業的孩子成績好,即使一個孩子多聰明,要是不多做練習,他也會跟不上其他孩子。
寫家庭作業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在學校孩子又不止一門課,接受的知識比較混雜,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各科知識混在一起,回家寫寫家庭作業,也是對知識的再梳理,是有利於提高孩子學習效果的。
寫家庭作業也能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說到這一點可能會有爭議,有的孩子在家全靠父母,自己根本不會,怎麼說是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一二年級確實部分孩子需要輔導,可能需要家長讀題,但是很多孩子自己也能做,只是依賴性太強了。三年級往上的學生,回家的家庭作業基本不用怎麼輔導,都是上課講過的。老師布置作業也會去看看作業題型自己有沒有講過,是篩選之後才布置的,老師布置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鞏固舊知識,不是學習新知識。如果孩子實在不會做,那就讓他多看看課本,回憶一下,或者給老師說下,第二天讓老師講一下就好了。
老師的本意大多數讓孩子自己回顧知識點及方法做題,並非給家長布置作業。
在校時間有限,家庭作業變課堂作業更不可能也有人建議家庭作業在課堂上完成,這樣孩子和家長的壓力就都減小,但是實際上,減少的可能只是家長的壓力。孩子在學校要學習大量知識,如果沒有家庭作業,那麼在學校的作業必定會增多。學習的新知識一定要有足夠時間去練習,否則學習會跟不上,如果佔用課堂時間,那就沒有時間講新課了,老師為了平衡兩者,必定會擠壓孩子在校的休息時間。也有可能老師選擇少布置作業,如果老師和家長都不在意學生到底有沒有學到新知識,那對孩子就沒影響,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當然,學校提供延時服務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是這個方案不是所有家長都認同,也不是所有老師都願意,處理不當,很可能產生新的矛盾。
綜合之下,家庭作業還是得有,但是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布置,質和量都要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