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為何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痛」?

2020-12-16 騰訊網

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1

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

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孩子的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作業,家長群、輔導作業、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壓在家長身上的「三座大山」。

就像前兩天傳遍全網的文章「壓垮年輕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學校和家長之間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很多老師打著「重視教育」的旗號,要求家長做這個做那個。

公司同事小邱今天上班還向我抱怨說今天又輪到她去學校打掃衛生了,學校安排學生值日打掃衛生本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可現在卻逐漸變成了家長的職責,甚至家長忙沒時間去學校打掃衛生還會遭到老師的數落。

作業家長批改,衛生家長打掃,不得不說,這屆家長真的太累了!

2

作業交給家長批改,到底是重視教育還是老師偷懶

前面那位老師說到的,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其實仔細思考,會發現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因為老師給孩子留家庭作業,除了鞏固課堂知識點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批改的過程中了解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二次鞏固複習。

作業全給家長批改了,家長是重視了教育,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老師了解嗎?不批改作業怎麼知道學生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哪些地方需要加強?作為教育工作者,難道老師不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嗎?我一直認為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風向標,學生哪裡錯得多就說明哪裡需要加強教育。

而且教師職業道德裡不是也要求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不得敷衍塞責麼。

批改作業是老師的職責所在,把作業交給家長批改,在我看來是老師在推卸責任!也不是說家長就完全不用管孩子的學習情況了,如果老師要求家長定期檢查孩子的作業,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做倒是合乎情理的。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於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

是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家長也要承擔起教育者的責任,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教育,保持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但是這並不代表家長要完全聽從學校老師的安排,兩者的互動應該是良性的,而不是一方給另一方生硬地布置任務。

而且每個家庭壞境不一樣,家長的教育水平也不一樣,對於課本知識的傳授,絕大情況下老師都要比家長更專業,而家長的教育任務應該更偏重孩子學習習慣,良好品質的培養。

3

把家庭作業交給家長批改,影響了「教育公平」的原則

「教育公平」是近年來出現頻率比較高的詞彙了,但凡提到教育,總少不了教育公正。教育公正要求教育機會均等,讓學生擁有平等的機會去競爭優質資源。教育公平則是盡力確保每個學生享受同樣優秀的教育資源。

但是把作業直接丟給家長修改,其實是嚴重影響了教育公平的原則。

試想一下,一個高學歷的社會精英,整天在舒適的辦公室西裝咖啡談笑生風,家裡離公司很近,家裡有保姆做飯做家務,不用為金錢和生活奔波,下班後有足夠的時間輔導孩子作業和批改作業;而另外一個人是低學歷的工地工人,每天都在工地幹著苦力活,回家後還要做飯做家務,哪裡有時間和精力給孩子批改作業?

如果老師都這麼做,長期以往肯定會拉大教育不公平。有人會說,絕對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的,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努力去保持公平。

我們的社會貧富差距還是挺大的,所以更要重視教育公平:雖然家庭情況不一樣,但是我們至少能通過教育,通過自身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好,有些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我們不能在給他們設置「障礙」。

因為這不公平。

4

學校和家庭之間應該如何協調,更好促進孩子的成長與進步?

教育部門釐清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權責界限,對家庭作業給出指導建議。家庭作業布置多少、家庭作業的批改應不應該由家長批改、家長群等熱門話題,教育部門應該及時調研並給出解決方案或建議。

老師應該堅守職業規範和職業道德,認真對待教育工作。不得「越線」對家長提出過分要求,更不能把教學任務寄托在家長身上。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在教育上應該一絲不苟,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

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拒絕教育焦慮。其實家庭作業發展成這個樣子,與家長的教育焦慮有很大關係,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一大批補習班,花錢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生怕孩子落後於別人。

或許老師正是利用了家長的這種思想。

作為家長,我能理解老師工作量繁雜,但這不應該成為教師不批改作業的理由!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

相關焦點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1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要寫情況說明?老師:能提高效率節省時間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要寫情況說明?不少網友抱怨,自己平時工作繁忙,還要應付家長群中老師給家長布置的各種任務,壓力太大。11月4日,江西南昌的明女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爆料稱,自己家小朋友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批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
  • 快快評|家長不批改作業要寫情況說明,這道題怎麼解?
    11月4日,江西南昌的明女士向媒體反映,自己孩子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批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的情況說明。 明女士叫苦,自己是單親家庭,在外工作回到家中已經到晚上十點多,再按照老師要求還要批改孩子作業,自己「身心俱疲、力不從心」。 對此,布置作業的數學老師回應稱,平日老師工作量飽和,讓家長改能提高效率,節省一些時間。
  • 記者調查|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家長很苦惱「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女兒現在四年級,老師每周都會要求我們批改幾次數學作業。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王女士直言,「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更讓王女士疲憊的是時間、精力的問題,每天輔導完孩子做作業,已是差不多晚上10點。這一點,家長鄧女士深有同感。
  • 家長不批改作業手寫情況說明,老師回應惹眾怒:你工資咋不給我?
    而沒有完成任務的家長則需要給數學老師提供一份手寫情況說明。這位單親媽媽,無奈地向老師解釋了自己的原因。 對此,布置作業的數學老師回應說:工作量飽和,讓家長幫忙批改可以提供效率,節省時間。
  • 記者調查 | 家長很頭疼,家庭作業咋成了「家長作業」?
    「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 「家長文化水平、知識結構參差不齊,有些知識連家長自己都不清楚,要怎麼給孩子改作業呢?」就在上月,江蘇一名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舉動,更是將此話題推上風口浪尖。這位家長認為,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對此,家長王女士也感同身受。「女兒現在四年級,老師每周都會要求我們批改幾次數學作業。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義務嗎,為何要強行讓家長來做?」
  • 孩子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你怎麼看
    一市民近日發微博吐槽:孩子的家庭作業如今讓家長批改,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怎麼辦?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怎麼看的呢?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學生作業誰批改?  家長角色變化快!  反對意見  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老師咋掌握學生學業  在持反對意見的家長中,絕大部分認為作業由家長批改,老師難以掌握學生的學業情況。
  • 家長不批改作業,還需要寫書面說明?老師:能提高效率,省時間
    前幾日「退出家長群」的熱議剛過,近日,一則「家長不批改作業,還需要寫情況說明」的消息再度引起關注。11月4日,江西南昌的一位媽媽稱,自己家孩子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
  • 不批改作業,要手寫說明!三年級學生媽媽崩潰大哭:當一個中國家長,太累了!
    電話裡的豆豆帶著哭腔告訴媽媽,因為昨晚沒有批改作業,數學老師要求媽媽提交一份手寫版本的解釋說明。在公司忙碌的明俐只好告訴兒子等下就給老師發簡訊說明情況,可誰知豆豆堅持:「不行,老師說了必須手寫。」聽到這,明俐想到兒子無數個深夜因寫不完的作業而失落的眼神,因為積壓的作業而漸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現在又要擠出時間抄一份毫無意義的說明,明俐的情緒徹底崩潰了,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豆豆不是備戰中考、高考的學生,他只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但是豆豆一周七天,很少有作業能在晚上十一點前完成。
  • 作業幫家長版智能批改數學作業功能受家長青睞
    5月8日,中國領先的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曬出旗下「作業幫家長版」APP上線一周年成績單,並宣布全面升級。據悉,日常家長批改一篇作業時間需要5分鐘,作業幫家長版APP 最快1秒即可獲取數學作業批改結果。
  • 不批改孩子作業,要手寫情況說明,單身媽媽崩潰:我工作到深夜啊
    10月3日晚,這次又是很晚才下班回家,明女士沒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批改孩子的作業,孩子的數學老師隨即要求明女士手寫一份說明解釋不批改作業的原因。繼明女士的遭遇被曝光後,其他地區的幾位家長,也因沒幫孩子批改作業,被老師們點名批評。不少家長表示都感同身受,站了出來表達出了自己的看法。長沙的張女士表示,家裡的孩子才剛上一年級,但是課業壓力卻壓的喘不上氣,批改作業真的太費時間精力了。她不僅要先發現孩子的作業錯誤,對照老師給的答案,還要一遍遍地督促改正,直到孩子找出正確答案。
  • 小學數學家庭作業批改報告:每位家長每天批改2頁作業,媽媽是批改...
    新京報快訊(記者 方怡君)平均每位家長每天要批改2頁作業,口算題目為165道。今日(9月2日)上午,愛作業發布的《中國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大數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了這一數據。根據報告,家長批改作業最多的城市為嶽陽(3.056頁)、茂名(2.763頁)、唐山(2.719頁),家長批改作業最少的城市為珠海,為1.486頁。其中,北京的家長每日批改的數量為1.99頁。報告顯示,下午4點40分到夜晚9點是家長批改作業的尖峰時段。在批改作業的時間段上,不同地區的家長有不同偏好。
  • 追熱點 | 批改家庭作業,家長別「代勞」
    青島此前已經出臺實施方案作業批改必須由教師來完成在學生作業輔導過程中,家長到底承擔著何種角色?有些學生家長向記者吐槽,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家,另外一項工作緊跟著就擺在眼前,那就是輔導孩子的課後作業。「這是家庭分工當中我的一項任務,就負責對孩子作業質量進行檢查,但每次輔導作業都是一場自我修煉。」
  •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後老師就會批改作業嗎,你錯了!
    這是課堂作業與家庭作業的區別與作用。| 作業批改課堂作業老師會自行批改,這是教學規定的內容,也是考核老師教學質量的指標,這個不用擔心,肯定不會讓家長批改。家庭作業是練習性作業,目的是讓學生鞏固學習內容,這樣的作業,老師可以批改也可以不批改,很多學校的老師一般會安排課代表或小組長代替他們,至於老師是否批改就看他們的責任心了。|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後有什麼變化其實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前後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 安翊青委員:呼籲叫停家長批改訂正作業 杜絕家長代寫作業
    東方網記者王玲1月29日報導:累了一天下班到家,還得忙著給孩子批改作業,甚至孩子完不成的作業,要代他們完成?可能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今年上海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安翊青等提出了一項提案,呼籲叫停小學教育中家長批改訂正作業,杜絕家長代寫作業風氣。
  • 小學作業輔導家長抱怨多,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原因為何?
    >批改和檢查作業本不是家長要做的事,現實是這些事很多家長都要做。最直接的原因是學校有部分老師直接把檢查作業的任務推給了家長。老師布置的作業,家長自然不敢說什麼,只能照辦。雖然很多教育部門明令禁止這種行為,但是現實中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的。當然,站在老師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一個四五十個人,一個個批改和輔導作業的話,確實不是那麼現實。
  • 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家長籤名該不該?
    記者了解到,家庭作業由於家長籤名和批改而變成「家長作業」的現象廣泛存在,引發一些家長不滿。 專家認為,教師對家庭作業負有批改責任。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各盡其職、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孩子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濟南市民柳海亭的兒子今年上了小學一年級。作為家長,他也因此多了一份「家庭作業」——每天監督孩子讀三遍課文,然後籤名確認。
  • 列印塑封手工、輔導批改分析……家長:孩子作業咋變家長任務
    家庭作業為何變「家長作業」。視頻來源:央視網(01:48) 我們都知道老師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是為了幫助孩子鞏固課堂學習的知識。然而不少家長卻認為,越來越多的家庭作業成了他們的任務。
  • 家長輔導作業難,小學生作業太多?那為何不取消家庭作業?
    圍觀群眾大笑之際也不免感到心酸,這句話說出來多少家長的心聲。前段時間,家長退群,網上也紛紛跟風,輔導之難,孩子作業之多引起一大群人的關注,那麼,既然孩子的家庭作業帶來了這麼多題,為何不取消家庭作業呢?其實,有這種想法的不僅是在座的各位家長,連老師都是叫苦連天,孩子回家的作業老師要在上班時抽空批改也就算了,學生的作業真的可以用「千奇百怪」來形容了。老師批改作業時還得弄清這些小腦袋瓜子是咋想的,或者孩子在家都經歷了什麼,作業寫得不堪入目。
  • 現在小學生的家庭作業為什麼要家長批改或者籤字
    我失敗的原因是:我是一個山區農村教師,家長並不是那麼重視孩子的教育,甚至還有少數家長認為自己養大了孩子,交給你了,怎麼教育那是你的事情,教得好不好就是你老師的責任了。家長即便是籤字也是不看學生做得如何,管你是對是錯,一籤了之。更別指望批改作業了。面對如此情形,我只好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