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改作業,要手寫說明!三年級學生媽媽崩潰大哭:當一個中國家長,太累了!

2021-02-25 教之音

文 |夏天

本文首發於智贏有方,轉載請申請授權

她將一個人活成了千軍萬馬

又一位媽媽崩潰了!

江西南昌的單親媽媽明俐(化名)因為工作太忙,沒有給孩子批改作業,竟然被老師要求提交一份手寫證明,解釋沒有批改作業的原因。

11月3號晚上八點,接到兒子豆豆電話的時候,明俐還在工廠加班。

電話裡的豆豆帶著哭腔告訴媽媽,因為昨晚沒有批改作業,數學老師要求媽媽提交一份手寫版本的解釋說明

在公司忙碌的明俐只好告訴兒子等下就給老師發簡訊說明情況,可誰知豆豆堅持:「不行,老師說了必須手寫。」

豆豆也心疼媽媽,知道媽媽的辛苦,體諒地說道:「媽媽你這麼忙,就發簡訊到奶奶的手機上吧,我幫你抄上去。」

聽到這,明俐想到兒子無數個深夜因寫不完的作業而失落的眼神,因為積壓的作業而漸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現在又要擠出時間抄一份毫無意義的說明,明俐的情緒徹底崩潰了,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

豆豆不是備戰中考、高考的學生,他只是一個三年級的小學生。

但是豆豆一周七天,很少有作業能在晚上十一點前完成。

漸漸地,豆豆的世界裡只剩下了作業和上學,明俐忽然發現,豆豆現在最常說的一句話竟然是「媽媽,我很累。」

她十分害怕豆豆因為學業壓力,出現心理問題,於是帶著豆豆看了心理醫生,誰知醫生卻告訴她,孩子沒有問題,出問題的是她。

她忽然意識到,自從豆豆上了三年級,她變成了一個不完美的媽媽。

陪著豆豆做作業的時候,她和孩子的關係變得緊張,會為了作業的問題歇斯底裡大吵。

會給豆豆施加壓力,告訴他「寫不完不準睡覺」,因為明俐實在太害怕孩子因為沒有完成作業,第二天老師給她打電話,找麻煩。

作為單親媽媽,明俐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每天加完班回家飯都來不及吃,就要陪著孩子寫作業,改作業。

豆豆的所有作業,全部需要家長籤字。

不僅如此,明俐每天還要拿著手機拍攝豆豆背誦、朗讀課文的視頻上傳到APP打卡。

明俐感覺這種狀態讓她異常疲憊,她活生生的將一個人活成了千軍萬馬,卻還是稍不留神,就被老師貼上不關心孩子的標籤。

明俐不是個例,在這個教育「內卷」的時代,有多少家長在家庭事業孩子之間苦苦掙扎過後,

最終還是被學校、老師發布的各種任務壓彎了腰。

教育內卷,壓垮了多少父母的腰

前段時間,一位父親低頭痛哭的視頻火了。

原因很簡單,這位父親在家長會上被老師點名批評了,班主任說他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信息,這是不關心孩子的表現。

這位爸爸著急地解釋自己不是不回復,是因為總是開會沒辦法,說著說著,竟然嚎啕大哭起來。

他一邊哭一邊說:「我平時工作真的很忙,天天加班到凌晨,真的沒辦法做到時時刻刻盯著微信啊!

你看,想要擊倒一個中年男人就是這麼簡單,請在家長群裡瘋狂的@他。

不僅是這位爸爸,前兩天,一位水果攤單親爸爸也通過視頻喊話老師,看著讓人十分心酸。

視頻中的他對著老師喊話:

「能不能將作業寫在黑板上?」

「我每天6點出攤賣水果,晚上12點才回家,真的沒有時間去微信群裡翻看今天留了什麼作業。」

之前他也嘗試過給孩子配部手機,可是孩子自控能力差,經常寫著寫著不受控制的就開始玩手機,最後,甚至連傳達作業的任務都落在了他的頭上。

雖然視頻裡的他,語氣看起來不那麼友好,但這表面上的來勢洶洶背後又隱藏了多少的無奈與無助。

要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他也不會選擇通過錄製視頻這種公開的方式,就為了引起學校的重視。

這條視頻點讚量高達82萬,可見這位爸爸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聲。

下面各位家長的評論也都透露出了各種中年父母的不易。

其實,沒有家長不重視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未來,但當越來越多的教育重擔向他們壓來的時候,家長們真的做不到啊!

就拿之前那位火爆全網聲稱要退出家長群的江蘇爸爸來說,原本家長群是促進老師和家長溝通的地方,然而現在儼然變成了家長的「壓力群」、「誇誇群」。

下課後,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家長們統一回復「老師辛苦了」。

為了孩子更受老師的關注,逢年過節的長篇祝福詞,感謝語。

稍不留神錯過消息,會被群裡老師瘋狂點名要求面談。

批不批改作業,甚至關係到孩子在班裡的受重視程度。

在這個高度單一化的競爭時代,在這個以分數、成績論英雄的博弈場,「教育減負」好像成了天方夜譚,老師和家長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微妙。

但我們好像都忘了一件事,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並不只是將責任一味的壓給家長就能成功,

畢竟,每個孩子的教育都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配合。

家校共育,才能雙贏

前幾日,人民日報發文談到了「家校共育」。

個別教師把分內的工作轉交給了家長,而部分家長覺得將孩子送到學校,有老師的教育便萬事大吉。

殊不知,老師和家長只有互相包容,共同努力,才能起到1+1>2的效果。

最近因為批改作業問題,家長和老師矛盾頻發,很多老師也站出來發聲:你們以為老師就不難了嗎?

除了每天的教學任務,還要應付各種的行政事務,還有各種考評、備課、寫計劃、寫總結,時間真的很緊張,所以希望家長都能參與進來。

但是歸根結底,老師還是要明確好作為老師的職責,理清教育中老師和家長的邊界,像批改作業這種學校分內職責之事,絕不可推卸責任,全然甩給家長。

就在昨天,教育部針對家長批改作業的問題,專門在新聞發布會上表態:對於違反有關規定,特別是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如此一來,家庭作業終於不再是「家長作業」。

除此之外,要出臺相關政策,減輕老師不必要的工作,把更多的時間還給老師的教學。

之前,江蘇省發布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的通知,關於與教育無關的各類事項能取消的堅決取消,能合併的一率合併,能簡化的儘量簡化,能信息共享的不重複進行。

貴州省也為減輕教師負擔提出了18條舉措。

隨著社會對老師群體的重視,我們相信總有一天可以做到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老師。

而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引路人,也不能將教育的任務全權交給老師。

當我們在不斷抱怨老師的不作為時,也不要忘了,陪伴和養育孩子其實本就是父母最基本的職責。

所以作為父母,要信任老師並及時地和老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近況,掌握孩子最新的動態。

也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孩子在各方面樹立正確的行為規範。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老師要適時適當地尋求家長的幫助,家長也要給予老師足夠的信任。

只有家校合作,才能達到共贏的局面,孩子才能真正的獲益。

畢竟,孩子的每次進步,都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的奮力託舉。

點個在看,願家長和老師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一起靜待花開!

平臺簡介:智贏有方(ID:gh_2ff0d617710b)《少年智力開發報》小學版官方微信公眾號,關注我們,您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最新教育資訊,查詢報紙答案。在這裡,我們分享科學教育理念,為家長和老師答疑解惑,願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習路上的好幫手。

相關焦點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為何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痛」?
    1 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1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 不批改孩子作業,要手寫情況說明,單身媽媽崩潰:我工作到深夜啊
    10月3日晚,這次又是很晚才下班回家,明女士沒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批改孩子的作業,孩子的數學老師隨即要求明女士手寫一份說明解釋不批改作業的原因。繼明女士的遭遇被曝光後,其他地區的幾位家長,也因沒幫孩子批改作業,被老師們點名批評。不少家長表示都感同身受,站了出來表達出了自己的看法。長沙的張女士表示,家裡的孩子才剛上一年級,但是課業壓力卻壓的喘不上氣,批改作業真的太費時間精力了。她不僅要先發現孩子的作業錯誤,對照老師給的答案,還要一遍遍地督促改正,直到孩子找出正確答案。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要寫情況說明?老師:能提高效率節省時間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要寫情況說明?不少網友抱怨,自己平時工作繁忙,還要應付家長群中老師給家長布置的各種任務,壓力太大。11月4日,江西南昌的明女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爆料稱,自己家小朋友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批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 當事媽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多地教育局開始出新規嚴禁「學生作業家長批改」。看到這一變化,明琍(化名)感覺欣慰。34歲的明琍是一位單親媽媽,來自江西南昌。此前因無法給孩子批改作業,需要向老師提交一份手寫證明,最終她「不堪其擾」,選擇向媒體爆料。
  • 快快評|家長不批改作業要寫情況說明,這道題怎麼解?
    11月4日,江西南昌的明女士向媒體反映,自己孩子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批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的情況說明。 明女士叫苦,自己是單親家庭,在外工作回到家中已經到晚上十點多,再按照老師要求還要批改孩子作業,自己「身心俱疲、力不從心」。 對此,布置作業的數學老師回應稱,平日老師工作量飽和,讓家長改能提高效率,節省一些時間。
  • 家長不批改作業手寫情況說明,老師回應惹眾怒:你工資咋不給我?
    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由於自己獨自一人撫養孩子,每天工作到深夜,沒有辦法給孩子批改作業。而沒有完成任務的家長則需要給數學老師提供一份手寫情況說明。這位單親媽媽,無奈地向老師解釋了自己的原因。 對此,布置作業的數學老師回應說:工作量飽和,讓家長幫忙批改可以提供效率,節省時間。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單親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多地教育局開始出新規嚴禁「學生作業家長批改」。看到這一變化,明琍(化名)感覺欣慰。34歲的明琍是一位單親媽媽,來自江西南昌。此前因無法給孩子批改作業,需要向老師提交一份手寫證明,最終她「不堪其擾」,選擇向媒體爆料。
  • 口述|「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單親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多地教育局開始出新規嚴禁「學生作業家長批改」。看到這一變化,明琍(化名)感覺欣慰。34歲的明琍是一位單親媽媽,來自江西南昌。此前因無法給孩子批改作業,需要向老師提交一份手寫證明,最終她「不堪其擾」,選擇向媒體爆料。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崩潰大哭# 山東東營,一位媽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由於布置的題目比較多,孩子又不懂,最後媽媽和孩子直接打起架來,一氣之下,媽媽把書本都扔了,家裡一片狼藉,孩子趴在地上嗚嗚大哭,媽媽也躺在床上痛苦不已。爸爸無奈的說:兒子平時跟媽媽關係很好,但是就不能輔導作業,一提學習母子倆準是雞飛狗跳。
  • 家長不批改作業,還需要寫書面說明?老師:能提高效率,省時間
    前幾日「退出家長群」的熱議剛過,近日,一則「家長不批改作業,還需要寫情況說明」的消息再度引起關注。11月4日,江西南昌的一位媽媽稱,自己家孩子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
  • 學生作業變家長作業?解決批改作業問題要減少作業量
    小編碎碎念  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表示對於教師布置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要進行嚴處。  關於孩子學習,家長老師該怎樣各負其責?如何做好家校聯動,在不同層面對孩子提供更優的教育?小編有話說。
  • 爸爸家長會上崩潰大哭,說出了多少家長得心聲,太不容易了
    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崩潰大哭,原因是男子要加班開會,經常沒有時間回復家長群裡的消息,經老師善意提醒,爸爸瞬間崩潰了。「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你們發的啥消息」。「你們老是打電話給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開會不能接」。聽到這同為家長的我真的是感同身受,孩子還小的時候總想著孩子上學就好了,當孩子上學了才發現,付出的時間心血更多了。
  • 孩子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你怎麼看
    一市民近日發微博吐槽:孩子的家庭作業如今讓家長批改,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怎麼辦?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怎麼看的呢?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學生作業誰批改?  家長角色變化快!  反對意見  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老師咋掌握學生學業  在持反對意見的家長中,絕大部分認為作業由家長批改,老師難以掌握學生的學業情況。
  • 孩子作業要家長批改?家校如何分工?
    先插播一則消息 昨天我們說了某區四年級在期中考前 要參加三年級統考的事 最新消息是: 學校已經收到區教育局通知:
  • 小學數學家庭作業批改報告:每位家長每天批改2頁作業,媽媽是批改...
    新京報快訊(記者 方怡君)平均每位家長每天要批改2頁作業,口算題目為165道。今日(9月2日)上午,愛作業發布的《中國小學生數學家庭作業大數據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了這一數據。根據報告,家長批改作業最多的城市為嶽陽(3.056頁)、茂名(2.763頁)、唐山(2.719頁),家長批改作業最少的城市為珠海,為1.486頁。其中,北京的家長每日批改的數量為1.99頁。報告顯示,下午4點40分到夜晚9點是家長批改作業的尖峰時段。在批改作業的時間段上,不同地區的家長有不同偏好。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教育最大的焦慮就在於,別人都做,我不做不行...
    江西南昌有一位34歲的單親媽媽明俐(化名),因為工廠很忙, 沒有批改孩子的家庭作業,老師要求她手寫一份情況說明,解釋沒有批改作業的原因。
  • 家長很生氣:老師不批改作業就是敷衍塞責
    「老師不改作業,總是讓學生核對答案,那怎麼知道學生的對錯?怎麼掌握教學進度?怎麼進行因材施教呢?」家長馮女士質疑道,「如果什麼都推給家長,現在的老師確實太偷懶了,也太好當了。」  不但家長生氣,越秀區一名中學生小向抱怨道:「英語老師總是叫我幫他批改聽寫本,我們本來作業就很多,現在他總是把英語聽寫本給我批改,一改就是十多二十本。
  • 二年級孩子作業崩潰大哭「想自殺」,父母需要怎麼辦?
    「我要被孩子氣出心臟病了!」一說到輔導孩子作業,總能聽到不少家長被孩子氣得不行、「還想多活幾年」的吐槽。可是,您是否想到,在您被輔導作業搞得痛不欲生的時候,孩子承受的壓力只有更大。知乎有個熱門提問: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每次輔導作業時都會崩潰,每次大哭時都會說出想自殺的話,該怎麼辦?這位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遇到了四個問題:1、慢:孩子寫作業慢,別人30分鐘完成的作業,她要做上50分鐘以上(作為男孩的媽媽,我覺得這其實不算慢的……);2、錯:總是出錯,各種馬虎。比如:7*7-1,孩子總是算成50。
  • 家長每天記錄檢查批改孩子作業,還得出50道計算題,現在不允許了
    近日,教育部下發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2884號(教育類271號)提案答覆的函,函件指出:下一步,將明確教師不得通過手機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業,不得將批改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當前學生累成狗,家長累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