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教育最大的焦慮就在於,別人都做,我不做不行...

2020-12-12 騰訊網

這屆家長太難了!

江西南昌有一位34歲的單親媽媽明俐(化名),因為工廠很忙,

沒有批改孩子的家庭作業,老師要求她手寫一份情況說明,解釋沒有批改作業的原因。

事發當天,明俐晚上八點還在工廠加班,接到兒子豆豆帶著哭腔的電話,

兒子說老師讓家長提交一份手寫版的情況說明。

明俐想給老師發信息說明情況,可豆豆說不行,這個說明必須手寫。

豆豆知道媽媽工作比較忙,還幫媽媽出了主意,讓她把信息發到奶奶手機上,自己可以幫媽媽抄上去。

兒子這一句體貼的話讓明俐淚崩,因為她知道繁重的作業已經讓孩子每天寫到深夜,哪有時間再去幫她抄寫一份毫無意義的說明?

豆豆上小學三年級,每天的作業都需要家長輔助才能完成。

語文朗讀課文,需要視頻打卡;

背誦古詩,背過了家長要籤字;

數學試卷,做完了需要家長訂正;

語文和數學兩門課的一號作業、二號作業、三號作業,大作文、日記本和糾錯本,還不算課內、課外練習冊。

明俐說輔導作業以來,變成了不完美的媽媽。

經常衝兒子拍桌子、吼叫、甚至告訴孩子「寫不完作業,不準睡覺」。

當她聽到孩子想盡辦法,也要讓她在老師面前做一名「完美媽媽」時,她崩潰了!

原來壓倒單親媽媽的,不是生活的艱辛、工作的辛苦,而是一份來自學校的負重。

孩子才是壓垮成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前兩天,看了一位單親父親的視頻,視頻的內容句句戳心。

單親爸爸喊話老師:「能不能把作業寫到黑板上?」

原來孩子上學經常完不成作業,老師每天把布置的作業發到微信群裡。

但他整日為生活奔波忙碌,顧不上孩子的作業,因此經常能接到老師的電話。

他是一名賣水果的爸爸,每天早上六點出門,晚上十二點才能回到家裡。

家裡的老人年齡已大,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更別提看家長微信群老師布置的作業了。

之前試過給孩子配部手機,可他自控能力又不夠,常常不由自主地玩起了手機。

這位父親不得已,將訴求發到網上,懇求老師把作業寫到黑板上,好讓孩子自己記下作業,回家後認真完成。

太心酸了。

這位父親該是有多無奈,才會以這樣的形式喊話老師啊!

前段時間,我代替鄰居去了趟學校。

鄰居的兒子帥帥上一年級,鄰居和愛人開的工廠出了問題,二人一起去了離家近百公裡的事發地。

可就在那幾天,他們的兒子闖禍了!

帥帥因為調皮和同學打了架,老師給鄰居打電話,讓她務必到學校一趟。

鄰居問老師,能不能讓老人去學校處理,沒想到被老師一口回絕。

鄰居二人孤立無援,在這個城市又沒有親戚,無奈之下就給我打了電話,讓我代替她去學校處理這件事。

我能感受到的是電話那頭的孤立無助,那種叫天不靈,叫地無門的焦急。

所以,我便代替鄰居,去學校處理了這件事。

鄰居回來後,對我萬分感激。

她告訴我:

比起生意的意外,他更怕接到老師的電話。生意賠了可以再來,但孩子的事真的拖不起。

原來孩子的風吹草動,才是壓垮中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家長的心理狀態決定了教育的成敗

最近,「教育內卷」火出了圈。

教育內卷是指高度單一化的競爭方式,分數、成績成了衡量教育成功與否唯一的測量器。

有人說:

教育內卷之下,扭曲成了各方利益博弈的賭場,賭資是孩子的成績和成就,氣候是家庭的投入、經營以及相應的社會資源。

深以為然。

最近看了一部叫《中國少年故事》的紀錄片。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叫汪禹晟的10歲男孩。

小禹晟的年紀不大,取得的榮譽可不少。

海澱區中小學生師生電腦作品評選活動小學組「電腦程式設計」三等獎;

青少年軟體編程等級考試C++一級;

CPA編程考級 圖形化編程一級;

CPA編程考級python一級。

除了被認可的計算機級別,還學過圍棋、機器人、美術、架子鼓、西班牙語、書法、籃球、橄欖球、滑雪、遊泳、編程。

禹晟的媽媽說,只要是兒子有興趣的,都要讓他試一試。

但網友們看了禹晟的課程後,屏幕上儘是滿滿地感慨和心疼,

這哪是開發孩子的興趣,分明是把孩子當成了一部高速運轉的機器啊!

樊登老師也曾講過一個故事。

他在周末帶兒子嘟嘟出去玩的路上,經常能看到一些家長,騎著電動車,風裡來雨裡去地送孩子上課。

家長們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拼盡了全力。

可是,跟風式的補習班,到底適不適合孩子?

補習班能為他們的學習助力,是「揠苗助長」,還是只為了緩解家長的焦慮呢?

我們該如何面對教育內捲化?

面對教育內捲化,我們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置之不理。

畢竟,這關係到孩子的未來,踏錯一步,都可能跟不上現在教育的快節奏。

不能逃避,這是家長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1.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正確面對「損失厭惡」

開頭新聞裡,豆豆媽說,運用「損失厭惡」定律,可以把孩子討厭做作業的心理引導到「下一個興趣點」上。

(圖片:豆豆的作文)

這就像是在孩子面前放上了一個他更感興趣的事物,把他的興趣點提升到更高的目標物上。

這樣「寫完作業」就不再是他頭疼的事,而是可以輕鬆跨過的小障礙物。

因為前方有更吸引他的事,所以跨過作業這個環節,也就不是難題了。

我把這個方法運用在兒子身上屢試不爽。

首先我找準兒子的「命門」,他喜歡看各種課外書,經常為了偷偷看書不寫作業。

於是在早上的時候,我和他約定好,如果他今天可以在20點前寫完作業,我就買給他最喜歡的那本書。

果然,晚上他光速般寫完了作業,美滋滋地捧起他朝思暮想的書翻看起來。

作為父母,可以仔細觀察孩子的興趣點,把興趣點放在完成作業或學習任務上,這樣可以推動孩子學習的進度。

2.成績雖重要,可親子關係也不能荒廢

雖說,現在的孩子學習時間緊張任務繁重,除了周一到周五的作業,還有周末的各種「加餐」。

只有我們想不到,沒有學生報不到的補習班,各種五花八門的課外班,大大壓縮了親子時間。

父母和孩子沒有心理上的溝通和精神上的共鳴,很難彼此相互理解,更別說相親相愛了,常見的就是劍拔弩張。

長此以往,孩子和父母真的會成為漸行漸遠的陌生人。

想想除了和他們說學習的事,我們還有什麼共同語言呢?

況且成績這個話題是他們最不想提的「傷心事」。

表姐就是這樣和兒子慢慢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但她最近和兒子提出了一個好玩的計劃。

表姐和兒子在紙條上寫下「最想做的3件事」,放在抽籤盒裡。

倆人分別抽取,無論抽到誰的心願,對方都要陪同一起完成。

沒想到,她和兒子完成幾件事情後,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雖說沒有徹底和解,但也比以前相處更融洽了。

所以建議父母們多抽空和孩子以玩遊戲,旅遊或參加活動的方式,多多加深聯結,鞏固關係。

所有的關係都需要用心去改善和經營,只要你還有期待。

有人說,改變我們能去改變的,接受我們改變不了的。

無論是現在的教育內捲化,還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教育問題。

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是,儘可能和孩子成為「好搭檔」,共同面對教育難題。

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需要超強的忍耐力,合理分配時間的整合力,和孩子鬥智鬥勇的戰鬥力等等。

最重要的是,記得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解決所有的難題,而不是解決孩子。

最後,讓我們一起點亮【在看】,分享出去,我們所做的一切協商和改變,不過都是為了孩子。

*作者:小宇宙。來源:智慧父母V(ID:zhfm831),智慧父母是木棉說旗下的親子教育號,關注0-15歲孩子的成長教育,旨在幫助有遠見的父母養育終生成長的孩子。*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就給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單親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從此前的家長退出家長群,再到如今受關注的「學生作業家長改」,家校關係中脆弱的一面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作為其中的親歷者,明琍如何看待家校關係?一位單親媽媽,怎樣兼顧家庭教育與個人工作?近日,明琍向澎湃新聞講述她陪伴孩子做作業以來的心路歷程,其中包含了一位普通母親對於自身教育方式的反思、母職的探討以及教育內卷等話題。
  • 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 當事媽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從此前的家長退出家長群,再到如今受關注的「學生作業家長改」,家校關係中脆弱的一面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作為其中的親歷者,明琍如何看待家校關係?一位單親媽媽,怎樣兼顧家庭教育與個人工作?近日,明琍向澎湃新聞講述她陪伴孩子做作業以來的心路歷程,其中包含了一位普通母親對於自身教育方式的反思、母職的探討以及教育內卷等話題。
  • 口述|「家長不改作業要寫說明」當事單親媽:教育內卷讓家庭疲憊
    從此前的家長退出家長群,再到如今受關注的「學生作業家長改」,家校關係中脆弱的一面再次呈現在人們面前。作為其中的親歷者,明琍如何看待家校關係?一位單親媽媽,怎樣兼顧家庭教育與個人工作?11月3日晚大概8點鐘左右,我正在工廠裡上班,突然接到豆豆的電話,告訴我數學老師需要提交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解釋昨晚為什麼沒有幫他批改作業。電話裡,豆豆的聲音聽起來有哭腔。我告訴豆豆,等下會直接給老師發簡訊說明情況。但豆豆堅持說,不行,老師說了必須手寫。
  • 陳默:不做焦慮的學生家長
    你要知道,媽媽焦慮會給孩子帶來禍害,我用了這個詞「禍害」,我們非得解決這個問題,我現在在臨床上接觸的這種病例,很大一部分是在治療他媽媽的焦慮。這個禍害如果靠一個人一個個來治療是不行的,必須做預防性的工作,所以我要講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老師的話為家長指點迷津
    老師的話為家長指點迷津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句話是大部分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真實寫照。中小學生常常需要家長檢查作業,可是方法不當,檢查就沒有效果,孩子的學習能力難以提高。重點檢查,作業寫了沒有,該寫的空格是不是都寫了?寫的字怎麼樣?要是孩子該寫的空都寫了,寫的字還不錯,那就說明你的工作完成了,至於對錯交給老師!分工明確,這樣大家檢查作業,也比較方便快捷,每天花個5分鐘就足以檢查完孩子所有家庭作業!
  • 快快評|家長不批改作業要寫情況說明,這道題怎麼解?
    明女士叫苦,自己是單親家庭,在外工作回到家中已經到晚上十點多,再按照老師要求還要批改孩子作業,自己「身心俱疲、力不從心」。 對此,布置作業的數學老師回應稱,平日老師工作量飽和,讓家長改能提高效率,節省一些時間。
  • 美國都是快樂教育?不!(解碼·教育焦慮)
    當中國家長的焦慮與日俱增,美國的家長和孩子狀態如何?   美國家長也重視教育,為擇校搬家很常見   下午4點,伊藤小學三年級學生凱莉剛剛結束1小時的數學興趣小組課程,正坐在街邊的臺階上一邊幫助剛上一年級的朋友寫作業,一邊等朋友的媽媽來接她們一起回家。「昨天老師留了作業,今天沒留。」
  • 家長批評老師不批改作業,是不是偷懶?老師回應那是互批互改……
    但是如果該老師什麼作業都讓孩子們自己改,而自己則什麼也不改,家長就要和老師溝通了,實在不行就找校長反映情況……對互批互改部分教師這麼講:1.學生其實更有興趣,發現別人的錯誤避免自己犯錯,但教師批改作業應該佔大部分,而且也分什麼作業,有的作業不適合學生批改,甚至有的作業學生批改後老師還要復批……老師必須復批,學生之間批改錯了,孩子就會混淆。我讓孩子先做,再自己劃對錯,還要組織同學,對他們的練習冊進行糾錯……2.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為何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痛」?
    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 輔導一年級孩子做作業,關鍵不在於做對題,而在於寫好字
    世上最難做的職業是家長,家長最難做的事是陪娃寫作業。最近,網上爆料,又有一名爸爸陪娃陪出了新花樣——輔導孩子做作業時,把自己雙手用繩子綁在身後……為什麼要綁?因為,孩子做題,你反覆給他講,他還是一遍遍地錯,心裡那個火氣自然上升,忍不住就想掄巴掌。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寫作業的方式你做對了嗎
    最近特別流行這樣一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是的,在過去的這兩個月裡,不知道有多少家長為了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鬧得雞犬不寧。曾在某短視頻APP看到過這樣一則視頻:媽媽在陪孩子寫作業時,由於孩子不懂以及寫作業拖沓,媽媽惱羞成怒的在旁邊破口大罵,爸爸看不過去了就指責媽媽不應該用這樣的態度。這時換爸爸陪孩子寫作業,沒過幾分鐘,爸爸也被氣得不行。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 孩子做作業拖拉?最大原因可能家長自己都不知道
    陪孩子寫作業前:如果連我們親爸親媽都做不到對孩子有耐心,又怎麼希望其他人對孩子溫柔呢? 陪孩子寫作業後: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要陪孩子寫作業! 只是孩子寫作業總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其中一個最讓家長上火的——拖拉。 孩子做作業拖拉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孩子寫作業拖拉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最大一個原因,很有可能是——家長。
  • 孩子不做作業怎麼辦?教你6招孩子煥然一新,自覺寫作業
    很多孩子都不喜歡做作業,每次都要家長三聲五令,然後寫作業的時候又很拖沓,或者就是拿著筆饒頭,遲遲不肯下筆,家長應該如何輔導孩子做作業呢? 家長首先要樹立一個觀點,作業不是家長的職責,是孩子自己的責任,孩子需要為自己的作業負責。很多家長沒有注意到的是,多數時候孩子有不做作業的習慣,是因為家長自己的原因。
  • 專治寫作業拖拖拉拉不自覺的熊孩子 | 《做守信的家長,培養自律的孩子》
    督促寫作業、檢查作業的任務自然落到了放假回來的專欄君頭上,不禁忐忑不安。過去督促熊孩子寫作業的要命般的痛苦又起心頭,提早讓專欄君感到了為人父母的一大頭疼體驗:盯著孩子寫作業。很多家長關於怎麼管孩子的問題而頭疼不已:寫作業拖延、玩遊戲帶勁、情緒容易失控說不得、作息變得不規律讓親人擔心,屢教不改自己管又管不好,不管又不行,有時被孩子氣到內傷,可又沒法把孩子塞回到肚子裡去……怎麼辦?其實,假期和孩子相處,不需要什麼大智大勇才能管好孩子。面對自家不服管教的孩子,不需要吼,不需要罵,不需要打,你需要的是行為契約法的魔力。
  • 上初中了,寫作業慢,成績不好,家長焦慮,該怎麼辦?!
    要保證睡覺,就完不成作業,該怎麼辦?上了初中,作業增多是事實,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做事效率,就相當於節省了時間。為了早睡的目標,家長一定要學會倒逼孩子,如果孩子能自己倒逼自己,把白天的空餘時間利用起來,完成部分作業,就更好了。但通常情況下,很多孩子不願意配合。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先堅持一段時間,如果效果好,就繼續。
  • 心疼孩子熬夜,家長撕了作業本!孩子不寫家庭作業不行嗎?
    這位爸爸認為這樣壓抑孩子的天性,讓孩子成為一個寫作業的機器,是學校和老師的失職。對於家庭作業,除了跟老師提出質疑的家長,更多的家長感受還是挺複雜的。一方面,心疼孩子作業太多,晚上做作業要到半夜,嚴重影響了孩子的睡眠和身體健康。
  • 家長不改孩子作業,要手寫證明解釋原因:原來退出家長群,並沒有用
    她的孩子,每天自己的作業都多到寫不完,竟然還要擠出時間,幫她去抄一份意義不大的說明,實在心疼。 再想起平時籤不完的作業本、拍不完的朗誦小視頻、打不完的各種活動卡,更是令人頭疼。 最後,這位媽媽「不堪其擾」,選擇向媒體爆料了這件事情。
  • 孩子要不要做作業?做多少?我有好辦法
    當我偶爾需要馬上記住事情時,會使用這個方法。當然,我重複得不夠,訓練得不夠,水平很低。在記憶術上下了苦功的人,能很快記住幾百件事,上千個單詞。為了得到記憶術,也離不開大量的重複訓練。若輕視重複訓練,記憶能力就低;記憶能力低,空空的素材庫,思維創造不起來。
  • 如何做不焦慮的家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家長們發現,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很難培養出好孩子,讓孩子快樂就好,但是快樂也不能解決問題,這兩條路都行不通,不能解決孩子要往上走的力量,因為往上走需要累積,所以我們需要走一條中間的道路。於是,經過不斷的探索,教育專家也好,心理學專家也好,都相繼提出了新的育兒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