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陪寫作業的方式你做對了嗎

2020-09-26 青子說

最近特別流行這樣一句話:「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是的,在過去的這兩個月裡,不知道有多少家長為了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鬧得雞犬不寧。

曾在某短視頻APP看到過這樣一則視頻:媽媽在陪孩子寫作業時,由於孩子不懂以及寫作業拖沓,媽媽惱羞成怒的在旁邊破口大罵,爸爸看不過去了就指責媽媽不應該用這樣的態度。這時換爸爸陪孩子寫作業,沒過幾分鐘,爸爸也被氣得不行。

陪孩子寫作業,真的就那麼難嗎?有很多家長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即使每天陪伴著孩子學習、寫作業,但是孩子的成績竟然沒有一點起色,反倒惹了一身「騷」。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因為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但是你的方法不一定對。

該如何陪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對於不同的專家,不同的書本都給予了不同的答案。在《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這本書中教我們走出陪寫作業的誤區,秒懂孩子的真正需求,為沒辦法,沒時間,沒精力的家長提供解決方案。


陪寫作業的幾大誤區,你中了幾個?

1、你作業寫完了嗎?

鄰居是雙職工,每天下班回到家已經七點鐘了。他們的孩子小兵自從上了小學以後,都是自行回家。鄰居每次一回到家就會詢問小兵:「你作業寫完了嗎?」每次小兵的回答都是:「寫完了」。這樣的回答令鄰居很是滿意。可是時間一長,鄰居卻被老師叫到了學校談話,原來是小兵雖然完成了作業,但是質量非常的差,錯誤非常的多,書寫也非常的凌亂。

後來他的奶奶就告訴他的父母,孩子每天一回到家,第一個任務就是打開電視機,一看就是一個多鍾。我去催他寫作業,他又去逗逗貓。最後才會坐到桌子前寫作業。可是這個時候已經距離爸媽回來的時間不多了,因此,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就會比較匆忙,就會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填滿就算」的形式完成。

是的,為什麼孩子寫的作業永遠不達標呢?原因就在這裡:在孩子的世界裡,父母的詢問就是一次審判,孩子們恐懼怕這種審判的到來,對於後果的承擔,更是沒有勇氣,所以對於父母檢閱的詢問:「作業寫完了嗎?」孩子就會出於自我保護的回答說「是」。

2、拿來籤名

在《你只是看上去在陪孩子寫作業》這本書中提到「拿來籤名」。現在很多學校都要求家長對孩子的作業進行籤名。很多家長質疑:作業都讓家長來改了,還要老師來幹嘛?於是,很多家長對於這種籤名都是以敷衍的形式,拿過來根本不看,直接就籤名了。

因此我們老師就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孩子的作業,家長雖然已經籤名了,但是錯業卻存在很多錯誤的地方,甚至是空白的。雖然孩子的放假通知單上家長已經籤名,但是卻總有一些家長在放假的那一天還專門微信老師:「為什麼今天不用上課?」……


老師為什麼要求家長在孩子的家庭作業上簽名呢?

第一,是為了達到傳達信息的作用。

學生,特別是對於小學和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是不具備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他們需要監護人全方面的去了解孩子的情況,所以老師是有義務去向父母傳達孩子的各種信息。比如孩子的學習情況如何?假期怎樣調休?

第二,教育合力

教育不單單是發生在學校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老師在學校傳授知識,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家長檢查籤名。孩子最終會因為作業會被家長籤名檢查,他們就會認真的去寫,如果沒有家長的檢查籤名監督,那麼他們的作業可能就會是馬馬虎虎。這也就相當於老師藉助籤名的形式獲得父母的支持,達到教育合力。

無論是出於哪一種目的,老師才去家長籤名的,這種形式都是為了更好的去幫助孩子,如果父母一個簡單的「拿來籤名」的動作往往就會把老師的教育需求降到最低點。父母從而就會失去很多了解和幫助孩子的機會,父母的這種陪作業的方式也就沒有真正獲得「陪」的效果。

3、對孩子寫作業過多的幹預。

有些家長巴不得在參與到孩子的每一件事當中,於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就會幫助孩子去收拾書包,但他們從來不覺得這已經是越俎代庖的事;當每次你幫孩子決定希望做哪個作業時,這就會給孩子一種「垂簾聽政」的感覺;當你在孩子耳邊不停的督促,「你快點寫」,「把頭抬高」,「別抄錯了」,「把字寫端正」,這些表現會讓孩子覺得你不信任他。

陪孩子寫作業,本來就是一種很溫馨,能讓孩子得到一種安全感的行為,但是如果家長把握不好這個尺度的話,就相當於用自己的思維綁架了孩子,所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往往就會爆發一場家庭戰役。


怎樣陪孩子寫作業,才能夠讓孩子有所進步?

1、把「你作業寫完了嗎?」作為事件的開頭語。

鄰居每次一回到家就會問孩子:「你作業寫完了嗎?」而他得到的答案永遠是:「寫完了」。這樣的答案令鄰居非常的滿意。也就是因為滿意,所以他們從來不會去檢查孩子的作業,以至於孩子寫作業的質量非常差也不知道。正是因為鄰居把「你作業寫完了嗎?」這句話作為整件事情的結束後,說完就沒有後續了。

其實完全可以換一種方法,那就是把「你作業寫完了嗎?」作為整件事情的開頭語。比方說鄰居一回到家就問孩子:「你作業寫完了嗎?」孩子回答說:「寫完了」。這個時候鄰居最好再去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如果發現孩子的作業寫錯了,或者是寫得非常的凌亂,那麼這個時候都可以及時的改正糾正。孩子也會因為父母有了實際的行動,孩子就會有所顧忌,就不會毫無顧忌地應對敷衍了。

因此,父母在問完「你作業寫完了嗎?」這句話以後最好賦予一定的行動,對孩子的作業逐步的做出評價,並讓他自己去改正,這樣就會減少孩子偷懶的可能性。


2、看得見的時間清單和時間的長度,教孩子管理自己的時間

小兵每次放學回到家,首先的任務就是看電視和玩,到最後爸爸媽媽快回來的時間,匆匆忙忙的去寫作業。結果寫作業的質量非常的差。導致這一現象的發生,最主要是孩子他不懂得如何去管理時間。

時間餅

那麼想讓孩子懂得去管理自己的時間,首先要列一個時間清單。孩子放學到父母回來這段時間大概有兩個小時的時間。那麼我們就可以把這兩個小時畫成一個「時間餅」。

比如說寫語文作業要花30分鐘,寫數學作業要花20分鐘,那麼其餘的時間就可以用來玩和看電視。我們就可以把這幾項內容畫到時間餅裡。

「時間餅」能夠幫助孩子明白一個重要的道理:時間是有限的,自己在這塊「比薩餅」你沒有做完的事,就會佔用下一塊「比薩餅」的時間,就會導致後面的事做不完,或者是做不好。

因此,這個看得見的時間清單,它是能夠幫助孩子規劃哪個時間段應該做什麼事情,並且能夠找出哪個時間段被什麼事情給拖延?這樣孩子在下次的時候就會合理的安排,以及及時糾正。


時間的長度

當孩子理解了時間的分配概念以後,接下來我們就讓孩子了解時間的長度。如果一個孩子只想著看電視,但並不知道一刻鐘和半個鐘長度的區別,那麼他很難發展出到了一定時間就應該停止看電視的自控力。

可以想像,這樣的孩子對時間的安排就會經常出現寫作業時間不夠而導致作業質量不好的情況。比方說你對孩子說看半個小時電視就去寫作業,孩子點頭答應。即使如此,但還經常出現孩子看著看著就看了一個小時的形象。這主要是因為孩子,他對時間的長度沒有實際的認知和感受。

我們可以給孩子購買一些各種時間長度和顏色的沙漏。比如說十分鐘的沙漏是黑色的,20分鐘的沙漏是藍色的,半個小時的沙漏是白色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不同顏色的沙漏來提醒孩子時間的長度。

比如說讓孩子看半個小時電視,那我們就可以用白色的沙漏來提醒孩子。我們還可以按照不同的作業,讓孩子固定使用同一個顏色的沙漏,這樣通過具象的沙漏時間,孩子可以直觀的理解寫作業的進度與時間的長度之間的關係,慢慢的孩子就開始學習控制時間了。


3、提高孩子的內驅力

美國的著名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最早提出了內驅裡的理論,並定義了三種內驅力的類型。他們分別是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和附屬內驅力。

1、認知內驅力,也就是源於興趣的內驅力。孩子天生容易被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驅使,想要獲得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技能或者是能力。從小我們就應該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要讓孩子覺得學到東西會讓他們感覺到特別的有趣,這樣孩子就會不斷驅動自己,持續地深入學習,那麼他的認知內驅力也會不斷的提高。

2、自我提高內驅力。這種驅動力主要是來自於外界環境的正面反饋,也就是別人對自己的讚揚和認可。

有一些家長非常的吝嗇表揚,不管自己的子女學習怎樣,學的再好,他們的子女得到的永遠是父母的貶低與鄙視。比如父親對一個獲得優秀成績的孩子說:「你才考了第四名,怎麼那麼差?」父母的這種行為不但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還會成為孩子自我提高的阻力。

只要孩子有一點點的進步,他們都應該得到我們的讚揚和認可。外界對孩子努力成果的正向反饋,正激發了他的自我提高內驅力,讓他內心升出一段想要把自己變得更好的動力,獲得更多的讚美和認可。

3、附屬內驅力,也就是一種依附於某些條件的驅動力。我們家長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定的學習目標,並且與孩子達成共識,只要他們能夠達到這些目標,真的能夠得到表揚或者是物質獎勵。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不僅出現雞飛狗跳的現象,而且孩子的成績沒有任何氣色,你是否考慮過我是否是自己的陪伴方式不對呢?這時候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方式,從一回到家把「你作業寫完了沒?」這句話當成開頭語,接著要認真地檢查孩子的作業。

對於有拖拉情況的孩子,我們還要教會孩子認識時間清單以及時間的長度,並且提高孩子的內驅力。

相關焦點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家長吐槽「陪娃寫作業...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曝光!還笑嘻嘻地說:「爸爸媽媽,你們餓嗎?一起吃早飯吧。」不誇張地說,就這孩子,沒心肌梗塞算謝天謝地了。「天天陪孩子寫作業,夜夜這樣咆哮、怒吼除了肺活量飆升,其他都衰退了!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神級示範來了
    我想,這才是陪娃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啊,簡直就是神級示範。白永旗為了陪露露考研,自己也報名參加考研,她們兩人備考方法有不同,白永旗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露露也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她們都尊重對方,用自己的方法努力在備考。對於必考科目英語,她們之間做題的方法也有不同,交流閱讀理解和寫作心得的時候,也會有爭執。現實生活中,談到陪孩子寫作業,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那真的是雞飛狗跳啊。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如何讓孩子主動寫作業?
    小學低年級孩子最讓人發愁的就是寫作業,每天的作業量雖然不大,怎奈有些孩子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太差,所以很多朋友抱怨天天晚上陪孩子寫作業陪到半夜,言語中滿是無奈和心酸。我想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一開始家長對孩子比較溺愛,放縱了孩子的懶散本性,沒有讓孩子養成按時寫作業的好習慣。我兒子就是這樣,由於家人對他比較嬌慣,導致他行事任性,稍有不順便又哭又鬧。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老師的話為家長指點迷津
    important}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老師的話為家長指點迷津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句話是大部分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真實寫照。中小學生常常需要家長檢查作業,可是方法不當,檢查就沒有效果,孩子的學習能力難以提高。
  • 輔導孩子作業,媽媽出家?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啊!!!!有的家長陪寫作業陪到心臟搭橋還有網友對圖中家長陪娃讀書的情緒感同身受,表示自己每天在家輔導孩子寫作業同樣很焦慮。照片中,嶽雲鵬露出一臉無奈的表情,和大家熟悉的屏幕上的呆萌態迥然不同。他的身旁是認真埋頭寫作業的女兒。
  • 輔導孩子作業,媽媽出家?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一晃眼孩子已經開學很多天了,想必家長們的生活又開始水深火熱了吧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啊!!!!有的家長陪寫作業陪到心臟搭橋還有網友對圖中家長陪娃讀書的情緒感同身受,表示自己每天在家輔導孩子寫作業同樣很焦慮。
  • 陪小學生寫作業是什麼體驗?沒寫時母慈子孝,寫時雞飛狗跳
    導語:陪小學生寫作業是什麼體驗?沒寫時母慈子孝,寫時雞飛狗跳現在的小學生都要求家庭作業必須家長籤字,像孩子剛進入一年級就寫有課後題。很多字孩子根本都不認識,因此寫作業的時候必須要有家長陪著。在現實裡,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家長對於陪小學生寫作業都是特別的煩惱。我們可以看看這些家長是怎麼說的:01家長:我女兒剛上中班,前幾天作業讓讀一首兒歌,給我氣得頭疼。五點接到她,九點多才讀完,頭疼得吃藥了。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就沒那麼麻煩呢?感覺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輔導作業致崩潰,怎麼辦?
    輔導孩子寫作業,你感覺難嗎?打開搜尋引擎,輸入「輔導作業」,輸入框就會自動彈出不少關於家長輔導作業的描述。諸如:「輔導作業被氣死」、「輔導作業崩潰」,「輔導作業總忍不住想打孩子怎麼辦」等等。這些年,因輔導作業導致父母與孩子之間爭吵、孩子離家出走甚至跳樓的新聞更是不絕於耳。為什麼好好的親子關係,卻因為「作業」的到來,就硬生生地變了味兒呢?
  • 孩子寫作業,母慈子孝就變成雞飛狗跳,怎麼辦?
    「陪寫作業的感覺,就像是背著炸藥包,要上戰場了。」《放學後》第一期節目,浩浩媽媽,這麼形容輔導孩子作業。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據悉,國內近8成父母,每天陪孩子寫作業。陪寫時長,主要分布在2小時內,小學生家長達到72%、初中生家長佔比61%,高中生家長為50%。輔導孩子作業,你遇到過這些嗎?有些孩子寫作業,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去上廁所;或是翻閒書、聽音樂、玩手機。真要靜下來做作業,眼皮已抬不起來了。
  • 陪寫作業傷不起: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要說陪孩子寫作業,可真是個技術活。不僅考驗家長的耐心,還考驗家長的自控能力。有的家長為了控制住自己,把自己的手反綁在身後,深怕稍不注意就棍棒加身。家長表示,我太難了!到目前為止還是很和諧的,誰料女孩抬起頭,一臉天真的問:要是十位數不借怎麼辦?媽媽氣笑了,直接咆哮道:它不借也得借!必須給我借!女孩躲在一旁,瑟瑟發抖,一臉無辜。類似的故事還不在少數,讓人笑出腹肌的同時又替家長和孩子感到心酸。
  • 這樣陪孩子寫作業,母慈子孝
    我:你家孩子讀小學了嗎?小顧:已經二年級了。我:怎麼樣,作業多嗎?小顧:作業倒是不多,就是每天都要寫到晚上8:30左右。我:你們陪孩子做作業嗎?小顧:孩子的媽媽陪,不過沒有耐心,愛吼孩子。......有些孩子不做作業時不喝水不上廁所,一旦打開作業本,就會隔幾分鐘去喝一杯水,再隔幾分鐘又要去上一次廁所,反正就是事多。看到此情此景,一旁陪寫作業的父母,也總是各種提醒:寫作業前,就要把水喝好,以後考試的時候,中途是不可以喝水的;為什麼老是上廁所啊?這個習慣不好;坐好!
  • 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現場: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出門別說我是你爸爸!」這些話可以說是當代父母的真實寫照了,讓人忍不住笑出聲的同時,也感到心疼。現在,就讓我們直擊「家長輔導孩子作業崩潰現場」,領略一下家長們的風採。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寫作業雞飛狗跳」!家長為什麼這麼說?
    教育孩子不簡單常聽身邊的家長朋友抱怨:「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只用了短短1個月的時間,那麼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做到讓寶貝自己寫作業的呢,第一點家長要跟託兒所老師站在同一個戰線上,配合老師每天監督寶貝完成作業,剛開始要教寶貝握筆姿勢,還要養成很多習慣,其實這些在學校老師也會教的,家長朋友們只需要花一點時間陪寶貝完成作業任務就好了,切記不要勉強寶貝,讓他產生畏難情緒,意思就是剛開始的時候寶貝高興了就寫,不高興就不寫,寶貝有情緒的時候也是寫不好的。
  •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陪嗎?陪寫作業你就錯了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一、家長不需要陪孩子寫作業尹建莉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為什麼不要陪孩子寫作業?1、難以保持情緒平和,讓孩子厭煩學習很多家長對於陪孩子寫作業表示要崩潰。
  •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老娘做錯什麼了,要陪你寫作業……
    總第1412期  編輯 / 依依 上方廣告位招租,微信聯絡:ARTFIRE888最近,微博被這件事刷屏了那就是 # 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心梗住院
  • 近7成家長陪寫作業情緒暴躁!如何陪寫作業不生氣?
    結果還沒進門,隔著門就聽見一通劈頭蓋臉的數落:「你那是寫了個橫嗎?都歪到本子外面去了!」「你擦個橡皮那麼用力幹嘛?嫌本子爛的慢是不?」「整天為了這點作業,我得讓你愁死。」可是每次在家陪3年級的女兒寫作業,就會莫名地煩躁,氣不打一處來。其實,這幾乎是每位陪孩子寫作業的媽媽都會遇到的煩心事兒,就像網上的一個笑話說的那樣:「不看孩子寫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看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嗚嗷喊叫,路人恥笑,老人血壓升高,鄰居沒法睡覺。
  • 不陪孩子寫作業,母賢子孝,一陪孩子寫作業,就變成了雞飛狗跳
    俗話說,不陪孩子寫作業,那是母賢子孝,只要一陪孩子寫作業,那就變成了雞飛狗跳。有很多家長都在苦惱怎麼樣去陪孩子寫作業?家長希望每天八九點之前寫完作業,然後我們就睡覺,保證孩子的一個充足的睡眠,但是往往都是事與願違,孩子總是在那磨,磨到11點,這個時候家長也動搖了,你說讓他寫,孩子的睡眠時間得不到保障。如果不讓他寫這個作業沒有完成,他的學習成績得不到保障。進到學校,跟老師也沒法交代,家長說我真是太難了!
  • 不寫作業父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其實是家長沒用對方法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有了一個新的任務叫做作業,這個作業也改變了大多數家庭的生活方式。很多家長為此放棄了大部分的社交,天天陪著孩子寫作業。關於家長陪孩子寫作業這個現象,有一句話描寫的很生動,「不寫作業的時候父慈子孝,一寫作業的時候就雞飛狗跳」。
  • 孩子抄襲同學作業,原因竟然在媽媽身上!陪娃寫作業你做對了嗎?
    陪孩子寫作業,已成為很多家長和孩子的噩夢!經常有家長因陪寫作業著急上火而上熱搜,不是自己被氣病了,就是把孩子打壞了。不陪作業母慈子孝的,一陪作業雞飛狗跳,可以說是熟為人知的共識了。從我自己踩過的坑來看,我覺得家長要想把陪娃寫作業當成一件愉快的事,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一、陪娃寫作業前,家長可以在心裡設定作業出錯率。孩子寫作業免不了錯,因為馬虎而導致寫錯別字或計算錯誤,確定不懂導致不會做或者張冠李戴做錯了,各種各樣的錯只有你想不到的,極少完全不出錯的。孩子一出錯,很多家長就會著急上火,河東獅吼了。
  • 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教導有方》教你正確姿勢
    家長又該如何解決「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教育難題? 愛孩子也有「禁區」?校長黃瑩以古話剖析學習力教育今年,清華大學曬出的一份學生「學習計劃表」,刷屏微博熱搜。從周一到周日,上課、研究、鍛鍊、學習等事項,均被這位清華學霸安排得滿滿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