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寫作業拖拖拉拉不自覺的熊孩子 | 《做守信的家長,培養自律的孩子》

2021-02-23 張怡筠情商教育

來源於公眾號:京師心理大學堂(bnupsychology)

作者:KateChang

寒假到,親戚把他們家的10歲小孩送到專欄君家小住幾天,帶了很多作業。督促寫作業、檢查作業的任務自然落到了放假回來的專欄君頭上,不禁忐忑不安。過去督促熊孩子寫作業的要命般的痛苦又起心頭,提早讓專欄君感到了為人父母的一大頭疼體驗:盯著孩子寫作業。

很多家長關於怎麼管孩子的問題而頭疼不已:寫作業拖延、玩遊戲帶勁、情緒容易失控說不得、作息變得不規律讓親人擔心,屢教不改自己管又管不好,不管又不行,有時被孩子氣到內傷,可又沒法把孩子塞回到肚子裡去……怎麼辦?

其實,假期和孩子相處,不需要什麼大智大勇才能管好孩子。面對自家不服管教的孩子,不需要吼,不需要罵,不需要打,你需要的是行為契約法的魔力。

行為契約法是行為主義心理學中常用的改變行為的方法之一,它依據強化理論設計而來。強化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和行為科學家斯金納等人提出的一種理論,也叫操作條件反射理論、行為修正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們作出某種行為或不做出某種行為,只取決於一個影響因素即行為的後果。行為結果有利時,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若不利,這種行為就減弱或消失。所以人們可以用獎勵和懲罰來影響行為的後果,從而修正行為。這種方法在美國課堂教學中經常被用於改變學生的不良自律行為,我國部分中學也開始嘗試「學生行為契約活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具體的來說,行為契約是一份具體的書面協定,它把改變的行為、要養成的習慣做成契約的條款,完成了就可以獲得獎勵,失敗了則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在行為契約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要非常重視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強調孩子的內在動力,不能家長一言堂,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在契約中需要明確孩子應當改變、矯正或保持的行為,以及這些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以下是行為契約的模版,僅供參考。

使用行為契約能夠培養孩子的自律精神,讓孩子變得獨立自主,引導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樣孩子就不會遇到事兒去抱怨別人,轉嫁責任,變得更有擔當,家長就不需要跟著孩子屁股後面盯著TA寫作業了解放啦。這種方法也可以幫助減少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行為,預防不良行為的發生。

這麼好的辦法,家長們是不是躍躍欲試,想把自家娃抓過來談談「你覺得你有哪些壞習慣要改」了呢?

先別著急。制定行為契約前,先要做的不是讓孩子來反思,而是反省自己,你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說話算話嗎?

有的家長著急孩子寫作業、學習不積極,經常會對孩子說「不寫完作業就不能吃零食」,「你再不乖就不要你了」,「你這麼不聽話我以後再不會管你的」。然後……分分鐘打臉,零食照吃不誤,孩子也不可能不管。如果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無論出發點是什麼,都會讓孩子覺得家長說的話不算數,這樣的觀念就會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導致家長的管教難有效果。

所以,在嘗試訂立契約之前,首先需要培養說話算數的氛圍。像對待客戶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把他們真正當做籤訂契約的客戶,以「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的態度對待孩子,這樣孩子一定會感受到家庭氛圍的變化。

制定一個適合的目標是行為契約日後能順利執行的第一個關鍵。這個目標必須要恰當。要能激發孩子的行為動機,培養良好習慣,也有利於親子溝通。

好的目標有三個標準,那就是要做到:

工作過的人都知道糟糕的獎懲制度會抹殺我們的工作積極性。同樣的道理,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是可以通過獎懲制度進行影響。而有吸引力的獎懲一般會有四個特點,即投其所好(孩子喜歡才是對的獎勵),物質和精神並用(物質上和精神情感上的獎懲相結合),及時獎勵(孩子完成目標後要立即變現獎勵,不要拖)和切實可行(孩子喜歡名車,一個工薪家庭總不能在行為契約中約定認真寫完寒假作業後給孩子買蘭博基尼是不是)。

行為契約做的再完美科學,實際行動中卻「偷工減料」,emmmm……

契約執行過程是否有力度是行為契約法能否有效的又一關鍵點。如果籤訂契約之後,孩子耍賴怎麼辦呢?

家長們要努力做到這幾點:

溫和而堅定地執行,不要為不執行而發生家庭衝突,回憶一下又不是沒有使用打罵的策略但並沒有效果,自己還因為打小孩打得自己手疼;

擺正父母的角色,讓孩子明白那是自己參與制定的契約,孩子自己才是契約的主角,父母只是協助者;

創造大氛圍,熊孩子間也有圈子、有比較、有壓力,聯合自己孩子的朋友的父母也在家庭中開展行為契約活動,「敵人的朋友的敵人是朋友」,孩子們間的比較和較勁用到培養好習慣上,挺好的。


現在不少家長仍然會花很大的精力去培養自己的孩子,給他們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培養他們各種各樣的才藝,花錢更花精力。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過人,但大量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只有20%來自其智力的作用,而80%是來自非智力方面的貢獻。21世紀,非智力因素已經成為人才最核心的素養。掌握知識重要,而擁有掌握知識的學習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

而如何獲得學習的能力呢?靠的就是良好的自律習慣。行為契約用得好,可以培養孩子終身的自律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今日互動

你覺得家長守信還有什麼其他好處?

歡迎和我們分享,很高興看見你的態度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你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你應該怎麼辦呢?一個家長說,她的孩子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精通數學,作文也寫得很棒。跟同學、老師相處的都很好,但就是有一個令她頭痛的毛病:作業拖拖拉拉。到了睡覺的時間,作業老是寫不完。有時候學校放學挺早的,作業也不算多,可卻要寫到十一點多。
  • 心理學家:不要老陪孩子寫作業,培養孩子自律才是重要的
    心理學家:不要老陪孩子寫作業,培養孩子自律才是重要的很多家長抱怨陪孩子寫作業累,一天上班夠累了,回來要做飯洗衣服,還要陪孩子寫作業,不陪孩子孩子不好好寫,總是玩著玩那,拖拖拉拉,陪著一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他要寫好久才能完成,質量也不怎麼樣。
  • 寫作業拖拖拉拉,二年級小學生如何提高書寫速度?老師道出實情
    不少低年級的家長,最常遇到的語文學習問題就是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的,明明15分鐘可以寫完的作業,要拖到1個小時。家長們非常焦慮和痛苦,到底怎麼才能讓學生回家以後乖乖寫作業,快點寫完呢?那些所謂的自律的孩子、專注度高的孩子、寫作業不用家長陪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只要是自己家的孩子,全都有寫作業的問題。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作為家長你該怎麼辦?
    非常令人頭疼,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沒完沒了。可是,即使你坐在他旁邊,盯著孩子寫,一筆一划指導他寫,孩子未必能改變寫作業磨蹭的毛病。這是怎麼回事?聽聽專家怎麼說。一會找找橡皮,一會找找鉛筆,本來是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他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而且一會寫幾道語文題,一會再去做做數學題,不按照順序來。
  • 孩子放學不做作業,做事拖拖拉拉,媽媽知道這些,就不用愁了
    教出自立的孩子,是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想要的,但偏偏你的孩子總是缺少時間觀念,拖拖拉拉,凡事要提醒。處罰無用,獎勵無用。如果你的孩子總是這樣的話,有什麼方法可以改變這種現狀呢?比如小孩放學回家,他不做作業,總是讓大人提醒,有時直到爸爸媽媽吼叫,才去不情願地去做作業。其實孩子很看重玩兒這件事情,沒有一個孩子回家之後就會主動想要學習和主動想要做事情的。我們可以利用孩子喜歡玩來改變孩子。有時父母要進行逆向操作。就是先跟他制定一個玩的時間。我們可以教孩子自己去設計自己的自由時間,這自由時間非常重要。
  • 孩子寫作業不自覺?家長可以這樣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尤其是做了媽媽以後,遇到孩子拖拉、早上不起床、孩子太粘人、孩子不睡覺、孩子不學習.....這些時候都會瞬間點燃家長的心頭之火。幾乎每個父母都有輔導孩子的經歷,孩子自覺能力強的父母操心比較少。如果是自覺能力差的孩子,也許會讓你精神崩潰。其實我們都知道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不好。
  • 孩子不想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怎麼辦?(上篇)
    孩子總是不願意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為家長不能只簡單地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厭學」、「貪玩」等。事實上,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有多種,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因1、學習動力不足:沒有學習動力的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會表現出很多問題,比如寫作業很被動,拖拖拉拉總要大人督促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怎麼辦?學會這幾步,讓你輕鬆由陪到不陪
    孩子不寫作業時,母慈子孝;一到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常常是家長著急上火,血壓飆升,孩子慢悠悠、茫茫然。今天跟大家聊聊陪孩子寫作業這個世紀難題,怎樣由陪到不陪,不貳媽媽結合自身體會,整理了以下這幾個方法。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怎麼辦?這幾點建議送給家長,非常有效
    很多父母反饋,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摳摳橡皮,一會兒託著腦袋發呆,半天不見下筆寫作業。父母看著就來氣,恨不得把孩子打一頓,確實很多父母也嘗試了這種辦法,挺有效,用他們的話講,沒什麼是一頓打罵解決不了的,有的話,那就再打一頓。但久而久之,父母就發現,暴力式育兒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差,孩子越來越反叛,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 孩子不想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怎麼辦?
    孩子總是不願意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為家長不能只簡單地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厭學」、「貪玩」等。事實上,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有多種,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上次說到了學習動力不足是原因之一,接下來我們再繼續分析其他原因
  • 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業完成的也不好,這樣下去怎麼辦?
    我教了10幾年中小學數學,確實有一些學生作業總也完成不好,每次留完作業,班上總有幾位同學,要麼交作業交得很遲,要麼作業做的不規範,錯誤率很高,甚至有的學生乾脆就不交作業,我相信很多老師也家長對這類學生也是很頭疼的。
  • 小孩子做作業老拖拖拉拉,教你三招,瞬間改變孩子的一生
    我們來聊一聊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怎麼辦,有一次我跟朋友聊天,她的孩子小學三年級,詢問你家小孩幾點睡覺,我說差不多八點半吧八點半開始洗漱,九點鐘啊肯定在床上,他卻說現在作業其實也不是很多,可是小孩總是拖拖拉拉的每天都要拖到十點多,這以後作業肯定是越來越多,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 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孩子寫作業慢究竟是怎麼回事?
    很多家長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寫作業太慢,老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非常令人頭疼,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沒完沒了。 可是,即使你坐在他旁邊,盯著孩子寫,一筆一划指導他寫,孩子未必能改變寫作業磨蹭的毛病。 這是怎麼回事?這是因為很多家長沒有找到孩子寫作業慢的真實原因。
  • 孩子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家長催著盯著,是該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了
    如果家長平時是一個生活習慣差,並且自律能力差的人,那麼他的孩子,也會成為和家長一樣的人。因此,家長以身作則地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並且督促孩子從小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今天的事情就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並且要讓孩子擁有獨立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過來人告訴你,這幾個方法讓孩子改頭換面
    同班同學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自己家的孩子卻要一兩個小時;放學回家從不準時寫作業,沒有大人的督促從不按時完成;寫字速度慢,態度不端正,寫完的答案自己都不認得……諸如此類,孩子拖拖拉拉的現象不僅在困擾著每一位認真負責的好家長,同時也給孩子的學習成績帶來不小的隱患。
  • 孩子學習不自律,作業拖拖拉拉,家長該怎麼做?
    整天不做作業,一談到家庭功課孩子就找各種藉口,家長在輔導他們做作業時也是無限煩惱,而有些家長甚至無奈到直接把孩子丟給補習老師了。而想看到孩子主動做作業或者學習,不知道需要家長和老師付出多少精力和耐心,那麼我們其實首先需要知道為什麼孩子就是不做作業。作業一般是上了小學才會有的東西,那麼為什麼偏偏是這個時期呢?
  • 孩子不寫作業怎麼辦?「硬核家長」通常用這3招,一治一個準
    孩子上學後,輔導孩子寫作業就成了家長的頭號難題,然而很多孩子卻不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寫作業拖拖拉拉、粗心大意就算了,有的孩子甚至直接拒絕寫作業,總是通過各種藉口來逃避自己的應盡的義務。有說忘記寫作業的,有說沒聽到老師布置任務的,還有說作業本丟了的,總之花樣百出。
  • 孩子不愛學習?一寫作業拖拖拉拉!這五點原因家長要重視
    很多家長會問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呢?孩子一寫作業就犯愁,總是拖拖拉拉!其實,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有很多,下面這五點原因值得家長重視!當孩子學習時要儘量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安靜的學習環境可以讓孩子更加專注利於思考。嘈雜的環境使得孩子容易分神無法專注,孩子學習時家長最好不要看電視玩手機,更不能讓其他人去打擾。從自身做起,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父母善用"強化物",巧妙破解輔導難題
    寫作業可以說是一個世紀難題了,家長們也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相信也有不樂意寫作業的經歷。到了自己做父母,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看到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的,不免會擔心孩子的未來。而且,發現孩子把作業拖到最後一天,加班加點的趕作業,家長們更是心疼不已。尤記得這樣一則新聞,因為孩子沒寫寒假作業,父親就大打出手,甚至拿出了菜刀。
  • 孩子寫作業說手疼,我這樣做……
    我說:因為媽媽相信你會自己把作業做完,而且你也確實每次都自覺做完了。媽媽相信你還會自覺做得更好!女兒開心地擁抱了我。與其用權威、嚴厲、批評迫使孩子寫作業,不如用信任和鼓勵給孩子輸入心理營養,更有動力自覺寫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