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父母善用"強化物",巧妙破解輔導難題

2020-09-15 孕媽醬

寫作業可以說是一個世紀難題了,家長們也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相信也有不樂意寫作業的經歷。

到了自己做父母,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看到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的,不免會擔心孩子的未來。而且,發現孩子把作業拖到最後一天,加班加點的趕作業,家長們更是心疼不已。

尤記得這樣一則新聞,因為孩子沒寫寒假作業,父親就大打出手,甚至拿出了菜刀。八歲的孩子是受到所謂的&34;了,小腿被砍傷,而且被嚇得不輕。

家裡老人看到了也嚇了一跳,在勸阻的過程中也被連帶劃傷了。雖然事後孩子的父親非常後悔,可是世界上沒有賣後悔的藥,他造成的傷害也無可挽回。

其實,家長們完全不需要為了孩子的作業問題生那麼大的氣,若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父母可以善用&34;來實行強化理論,來強化孩子寫作業的這一個動作,來巧妙破解輔導難題。

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我們需要的正是正強化,正強化又稱&34;。個體做出某種行為或反應,隨後或同時得到某種獎勵,從而使行為或反應強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過程。其實,相當於一種獎賞的機制,從而讓孩子對寫作業不那麼排斥。

孩子拖拉著寫作業的原因

孩子進入學校之後,家長們無非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學齡期的孩子對學習還處於認知階段,而且,愛玩的心性也沒有改變,讓他安安靜靜坐下桌前寫作業也是需要家長花費一番力氣的。

不是僅僅對其施行&34;就可以解決,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上課沒有聽懂,對問題一知半解,這些都是可能造成孩子作業拖沓的原因

家長們需要對孩子知己知彼,才能夠更有效的解決孩子不願意寫作業這個問題。

1)孩子沒有寫作業的動力

寫作業太乏味了,而且孩子本來就不喜歡,他根本就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或許是為了討好父母嗎?

他們從內心就覺得這是一件為父母做的事,自然不喜歡寫作業,這種情況就需要父母進行合理的誘導,促進孩子的寫作業行為。

2) 孩子在躲避作業完成過程中的困難

雖然說孩子知道寫作業,也想好好寫作業,但是寫作業的過程太吃力,他們不想體會這種壓力,就會把這種痛苦拖到最後一刻,這種趨利避害的心理大家其實都懂得。

3) 家長鼓勵的不合理性

有些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寫作業,就會給孩子一些獎勵機制,其中不免有些物質的成分,比如零花錢。

當這個金額不合理的時候,孩子的心理就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剛開始給兩塊,後面給一塊,他自然會不高興,而且越到後面,他越不願意寫作業,寫作業只是為了這幾塊錢而已。

如何利用強化技巧,讓孩子利落的寫完作業

一,物質上的強化物不長久

為了讓孩子完成作業,強化技巧是一個好方法,它可以快速的對孩子寫作業這個動作進行一個增強。

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就曾經做過強化實驗,就是在籠子的一個部位放置自動取食的裝置,當碰到這個裝置時就會有食物流出,供籠子裡的小動物食用。

當飢餓的小動物在籠子裡四處碰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碰到這個裝置,長此以往,它就知道這個東西碰一下是可以吃到食物,這就對這個動物觸碰取食裝置形成了一個正向的強化。

很多父母也覺得,給孩子過多的物質強化物,對孩子不好,這是因為家長給的強化物都是一些物質上的,比如說更多的玩耍時間,更多的零花錢等。

孩子當然會為了得到這些早點完成作業,這類的強化物確實對孩子不好,而且強化效果也不好。

二,精神方面的強化物更有效

另外的一些除開物質之外的強化,效果也很好,這些強化物可以是讚揚,可以是點頭微笑和撫摸,可以是一次全家旅遊的機會,也可以是孩子自身的成就感。

並不一定只有物質的強化才算強化,而且過於物質的獎勵容易導致孩子的依賴,對於不同年紀的小孩,側重點也不一樣,等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他們就不需要物質的獎勵了,他們可能更喜歡家長的肯定,更注重成就感。

強化方法要巧妙利用

強化並不是一種賄賂,相反,如果家長們能夠好好利用這一工具,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首先,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業計劃,像是寒假作業時間跨度這麼長的東西,就可以每天定一個時間段寫作業,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要讀的書,都計劃好,打出一個表格,讓孩子自主踐行。

其次,家長可以適當選擇合適的強化物,刺激孩子按時完成學習計劃。這也需要父母對孩子有充分的了解,家長首先得知道自家娃最喜歡什麼,拿出什麼樣的東西他就會乖乖寫作業。

比如孩子倍喜歡跟同學出去玩,你卻告訴孩子:寫完作業了爸爸媽媽帶你去哪哪哪玩。這孩子對你的獎勵無動於衷是正常的,因為他根本就不喜歡這些。

在計劃制定之初,孩子可能覺得執行困難,這個時候,父母先不著急給孩子上強化物計劃,而是要用溫柔的語調,鼓勵孩子完成任務,並扮演監督者的角色,提醒孩子按時完成任務。

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們也要及時幫忙充分解決,這樣才能發揮計劃表最重要的作用。如果這些都試了還不行,再考慮強化物的支持。

最後,家長們需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一步一步的變得善於利落的完成作業,畢竟習慣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當一個孩子以前只能在房間裡坐兩分鐘,現在能夠做到十分鐘,那就是很大的進步了,家長們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誇獎,以刺激其良性發展。

寫到最後

說是強化孩子寫作業行為的過程,不如說是讓孩子養成習慣的過程,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強化物只是我們的一個工具而已,重要的還是習慣,當孩子習慣養成之後,家長們要注意及時撤掉孩子的強化物,不要讓他覺得上癮。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會慢慢懂得這些行為的意義,也會更加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及人生的意義追求,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引導,幫助孩子完成人生目標。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你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你應該怎麼辦呢?一個家長說,她的孩子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精通數學,作文也寫得很棒。跟同學、老師相處的都很好,但就是有一個令她頭痛的毛病:作業拖拖拉拉。到了睡覺的時間,作業老是寫不完。有時候學校放學挺早的,作業也不算多,可卻要寫到十一點多。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作為家長你該怎麼辦?
    非常令人頭疼,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沒完沒了。可是,即使你坐在他旁邊,盯著孩子寫,一筆一划指導他寫,孩子未必能改變寫作業磨蹭的毛病。這是怎麼回事?聽聽專家怎麼說。一會找找橡皮,一會找找鉛筆,本來是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作業,他就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而且一會寫幾道語文題,一會再去做做數學題,不按照順序來。
  • 拖拖拉拉、磨磨唧唧……孩子寫作業慢究竟是怎麼回事?
    很多家長可能都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寫作業太慢,老是不能按時完成作業。非常令人頭疼,拖拖拉拉,磨磨唧唧,沒完沒了。 可是,即使你坐在他旁邊,盯著孩子寫,一筆一划指導他寫,孩子未必能改變寫作業磨蹭的毛病。 這是怎麼回事?這是因為很多家長沒有找到孩子寫作業慢的真實原因。
  • 孩子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業完成的也不好,這樣下去怎麼辦?
    我是教小學奧數的課外培優老師,主要的目標人群是有奧數學習需求,有一定奧數學習能力和意願的孩子,這類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專注力比較強,頭腦比較靈活,基礎還算不錯,而且家長的教育意識和教育理念也很先進,因此,我可以在上課的時候「肆無忌憚」的講難題,因為學習難題是他們來我這裡接受輔導的初衷。
  • 寫作業拖拖拉拉,二年級小學生如何提高書寫速度?老師道出實情
    不少低年級的家長,最常遇到的語文學習問題就是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的,明明15分鐘可以寫完的作業,要拖到1個小時。家長們非常焦慮和痛苦,到底怎麼才能讓學生回家以後乖乖寫作業,快點寫完呢?那些所謂的自律的孩子、專注度高的孩子、寫作業不用家長陪的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只要是自己家的孩子,全都有寫作業的問題。
  • 從「雞飛狗跳」到「母慈子孝」,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可巧用4C法
    案例剖析同事最近也和我抱怨了關於給孩子輔導作業的問題,朋友的孩子現在正在讀小學五年級,每天晚上朋友下班之後都會去輔導孩子寫作業。而下班接孩子回家讓孩子吃飯,就開始催促孩子寫作業,但是每一次孩子都是慢慢吞吞的,要拖延很久,左看看右看看才會進入書房。
  • 孩子不想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怎麼辦?(上篇)
    孩子總是不願意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為家長不能只簡單地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厭學」、「貪玩」等。事實上,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有多種,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原因1、學習動力不足:沒有學習動力的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會表現出很多問題,比如寫作業很被動,拖拖拉拉總要大人督促
  • 孩子不想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怎麼辦?
    孩子總是不願意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作為家長不能只簡單地認為,這是因為孩子「厭學」、「貪玩」等。事實上,孩子不想寫作業的原因有多種,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上次說到了學習動力不足是原因之一,接下來我們再繼續分析其他原因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怎麼辦?這幾點建議送給家長,非常有效
    很多父母反饋,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摳摳橡皮,一會兒託著腦袋發呆,半天不見下筆寫作業。父母看著就來氣,恨不得把孩子打一頓,確實很多父母也嘗試了這種辦法,挺有效,用他們的話講,沒什麼是一頓打罵解決不了的,有的話,那就再打一頓。但久而久之,父母就發現,暴力式育兒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越來越差,孩子越來越反叛,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 媽媽被兒子作業氣哭,網友:輔導缺乏專注力的孩子寫作業,更崩潰
    此視頻發出後引發了不少家長的共鳴,短短兩天時間就贏得了112萬人點讚,很多網友留言表示自家孩子寫作業也是這樣,磨磨蹭蹭崩、拖拖拉拉,自己比這位媽媽還崩潰!,而是回到家輔導孩子寫作業!其實在這之前也有不少因為輔導作業而上熱搜的父母們。吳先生怕輔導作業時忍不住打兒子,自創了輔導作業新姿勢:「捆綁式」。
  • 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過來人告訴你,這幾個方法讓孩子改頭換面
    同班同學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的作業,自己家的孩子卻要一兩個小時;放學回家從不準時寫作業,沒有大人的督促從不按時完成;寫字速度慢,態度不端正,寫完的答案自己都不認得……諸如此類,孩子拖拖拉拉的現象不僅在困擾著每一位認真負責的好家長,同時也給孩子的學習成績帶來不小的隱患。
  • 這樣輔導孩子寫作業,孩子成績提升得快
    ·指導孩子寫完作業要檢查和善後·讓孩子愛上寫作業的技巧——肯定、表揚、示範等、·注意其他問題,全面提升作業輔導的效果所以,只要媽媽們能夠活學活用這些方法技巧,輔導孩子寫作業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讓孩子吃點苦吧》入選「2011—2012年中國十大家庭教育圖書」。《我家孩子愛學習》入選《中國教育報》「2011年教師暑期閱讀推薦書目」,向全國教師推薦閱讀。而且《孩子總是拖拖拉拉,媽媽怎麼辦》《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等多部作品版權輸往韓國、越南、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 作業不管多少娃都寫一晚上?除了催和吼,善用三隻青蛙法則是關鍵
    輔導孩子寫家庭作業始終是一個令許多家長都感到頭疼不已的問題,孩子態度端正、寫作業認真,哪怕孩子錯的比較多家長也要好受許多,覺得還可以慢慢教導他們。然而最讓家長們生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的就是因為孩子們寫作業時的不良態度,孩子們對待自己的作業和學習任務一點也不上心,做事情拖拖拉拉,不端正、不認真的學習態度使得家長們大動肝火。
  • 輔導孩子寫作業的7個小技巧,讓家裡再也不「雞飛狗跳」
    整個小區頓時都被這位媽媽的咆哮聲填滿,變成了「一娃寫作業全小區被訓」。鄰居表示,從夏天開始,這個媽媽就開始這樣輔導孩子。「家長狂吼式輔導孩子作業」頓時被刷上熱搜。許多網友在看了視頻過後,都心有戚戚焉。他們有的是自小父母這樣輔導作業過來的,有的就是現在每天要這麼輔導自家小孩的家長。
  • 小孩子做作業老拖拖拉拉,教你三招,瞬間改變孩子的一生
    我們來聊一聊孩子做作業拖拖拉拉怎麼辦,有一次我跟朋友聊天,她的孩子小學三年級,詢問你家小孩幾點睡覺,我說差不多八點半吧八點半開始洗漱,九點鐘啊肯定在床上,他卻說現在作業其實也不是很多,可是小孩總是拖拖拉拉的每天都要拖到十點多,這以後作業肯定是越來越多,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
  • 指導孩子寫家庭作業,用這幾招,比吼孩子管用!
    有了孩子,才知道做父母不容易;孩子上學後,才知道做父母更不容易!每天陪孩子寫作業是父母最頭疼也最煎熬的事。如果孩子聽話、坐得住還好,作業很快也就完成了。可有的孩子並不是這樣省心,什麼事都愛拖拉磨蹭。每次寫作業,不是吃東西、喝水,就是上廁所,或者說屁股坐疼了,各種理由輪番上陣,簡直就是十足的「小戲精「!
  • 家長應該怎樣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三條值得參考
    很多家長都有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經歷。「輔導」顧名思義是輔助和指導的意思,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但是,家長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起到真正的輔導作用呢?有關專家總結了三個方面,值得家長朋友們參考。
  • 做作業拖拖拉拉,家長需注意孩子是否有這個毛病
    三湘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 田甜 通訊員 高新華 石榮 )8歲的男孩多多(化名)升入二年級以後,做作業越來越慢,說好的7點開始寫作業,最後9點才願意動筆,且一遇到難題就叫父母,一道題可以磨蹭半小時!好不容易寫完了作業,可父母一檢查又發現一大堆錯別字,就這麼塗塗改改,一小時又過去了。
  • 輔導孩子作業需要對「對症下藥」
    有父母就戲謔「母慈子孝和雞飛狗跳只差一個作業的距離」!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每次輔導作業,大部分父母會忍不住發脾氣、打罵孩子?比如孩子的專注度時間短、知識面窄,自制力差等等,這些都容易導致孩子做作業時,小動作多、拖拖拉拉、心不在焉!
  • 習慣的力量之做事拖拖拉拉
    拖拖拉拉的行為,其實隱藏著孩子對父母總是「催促」的不滿與報復。  張老師的小叮嚀  父母的行為模式決定著孩子的行為表現。因此,要改變孩子拖拖拉拉的習慣,父母首先應正視自己的行為方式。  「孩子為什麼拖拖拉拉?」「怎樣幫助孩子改掉拖拖拉拉的壞習慣?」這是令許多父母都頭疼的問題。  其實,孩子所有的行為問題,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反映著我們父母的行為方式。  孩子出生時,如果我們把他們看成是一張白紙,那麼,最早在白紙上面畫圖的就是父母。白紙上逐漸增多的圖案,就是孩子逐漸表現出來的行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