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可以說是一個世紀難題了,家長們也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相信也有不樂意寫作業的經歷。
到了自己做父母,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看到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的,不免會擔心孩子的未來。而且,發現孩子把作業拖到最後一天,加班加點的趕作業,家長們更是心疼不已。
尤記得這樣一則新聞,因為孩子沒寫寒假作業,父親就大打出手,甚至拿出了菜刀。八歲的孩子是受到所謂的&34;了,小腿被砍傷,而且被嚇得不輕。
家裡老人看到了也嚇了一跳,在勸阻的過程中也被連帶劃傷了。雖然事後孩子的父親非常後悔,可是世界上沒有賣後悔的藥,他造成的傷害也無可挽回。
其實,家長們完全不需要為了孩子的作業問題生那麼大的氣,若孩子寫作業拖拖拉拉,父母可以善用&34;來實行強化理論,來強化孩子寫作業的這一個動作,來巧妙破解輔導難題。
強化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我們需要的正是正強化,正強化又稱&34;。個體做出某種行為或反應,隨後或同時得到某種獎勵,從而使行為或反應強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過程。其實,相當於一種獎賞的機制,從而讓孩子對寫作業不那麼排斥。
孩子進入學校之後,家長們無非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學齡期的孩子對學習還處於認知階段,而且,愛玩的心性也沒有改變,讓他安安靜靜坐下桌前寫作業也是需要家長花費一番力氣的。
不是僅僅對其施行&34;就可以解決,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上課沒有聽懂,對問題一知半解,這些都是可能造成孩子作業拖沓的原因。
家長們需要對孩子知己知彼,才能夠更有效的解決孩子不願意寫作業這個問題。
1)孩子沒有寫作業的動力
寫作業太乏味了,而且孩子本來就不喜歡,他根本就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麼,或許是為了討好父母嗎?
他們從內心就覺得這是一件為父母做的事,自然不喜歡寫作業,這種情況就需要父母進行合理的誘導,促進孩子的寫作業行為。
2) 孩子在躲避作業完成過程中的困難
雖然說孩子知道寫作業,也想好好寫作業,但是寫作業的過程太吃力,他們不想體會這種壓力,就會把這種痛苦拖到最後一刻,這種趨利避害的心理大家其實都懂得。
3) 家長鼓勵的不合理性
有些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寫作業,就會給孩子一些獎勵機制,其中不免有些物質的成分,比如零花錢。
當這個金額不合理的時候,孩子的心理就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剛開始給兩塊,後面給一塊,他自然會不高興,而且越到後面,他越不願意寫作業,寫作業只是為了這幾塊錢而已。
一,物質上的強化物不長久
為了讓孩子完成作業,強化技巧是一個好方法,它可以快速的對孩子寫作業這個動作進行一個增強。
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就曾經做過強化實驗,就是在籠子的一個部位放置自動取食的裝置,當碰到這個裝置時就會有食物流出,供籠子裡的小動物食用。
當飢餓的小動物在籠子裡四處碰的時候,就會很容易碰到這個裝置,長此以往,它就知道這個東西碰一下是可以吃到食物,這就對這個動物觸碰取食裝置形成了一個正向的強化。
很多父母也覺得,給孩子過多的物質強化物,對孩子不好,這是因為家長給的強化物都是一些物質上的,比如說更多的玩耍時間,更多的零花錢等。
孩子當然會為了得到這些早點完成作業,這類的強化物確實對孩子不好,而且強化效果也不好。
二,精神方面的強化物更有效
另外的一些除開物質之外的強化,效果也很好,這些強化物可以是讚揚,可以是點頭微笑和撫摸,可以是一次全家旅遊的機會,也可以是孩子自身的成就感。
並不一定只有物質的強化才算強化,而且過於物質的獎勵容易導致孩子的依賴,對於不同年紀的小孩,側重點也不一樣,等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他們就不需要物質的獎勵了,他們可能更喜歡家長的肯定,更注重成就感。
強化並不是一種賄賂,相反,如果家長們能夠好好利用這一工具,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首先,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業計劃,像是寒假作業時間跨度這麼長的東西,就可以每天定一個時間段寫作業,把每天要做的事情,要讀的書,都計劃好,打出一個表格,讓孩子自主踐行。
其次,家長可以適當選擇合適的強化物,刺激孩子按時完成學習計劃。這也需要父母對孩子有充分的了解,家長首先得知道自家娃最喜歡什麼,拿出什麼樣的東西他就會乖乖寫作業。
比如孩子倍喜歡跟同學出去玩,你卻告訴孩子:寫完作業了爸爸媽媽帶你去哪哪哪玩。這孩子對你的獎勵無動於衷是正常的,因為他根本就不喜歡這些。
在計劃制定之初,孩子可能覺得執行困難,這個時候,父母先不著急給孩子上強化物計劃,而是要用溫柔的語調,鼓勵孩子完成任務,並扮演監督者的角色,提醒孩子按時完成任務。
在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們也要及時幫忙充分解決,這樣才能發揮計劃表最重要的作用。如果這些都試了還不行,再考慮強化物的支持。
最後,家長們需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一步一步的變得善於利落的完成作業,畢竟習慣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當一個孩子以前只能在房間裡坐兩分鐘,現在能夠做到十分鐘,那就是很大的進步了,家長們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誇獎,以刺激其良性發展。
說是強化孩子寫作業行為的過程,不如說是讓孩子養成習慣的過程,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強化物只是我們的一個工具而已,重要的還是習慣,當孩子習慣養成之後,家長們要注意及時撤掉孩子的強化物,不要讓他覺得上癮。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會慢慢懂得這些行為的意義,也會更加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及人生的意義追求,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引導,幫助孩子完成人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