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後,輔導孩子寫作業就成了家長的頭號難題,然而很多孩子卻不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寫作業拖拖拉拉、粗心大意就算了,有的孩子甚至直接拒絕寫作業,總是通過各種藉口來逃避自己的應盡的義務。有說忘記寫作業的,有說沒聽到老師布置任務的,還有說作業本丟了的,總之花樣百出。
而面對這種情況,家長的反應就很重要了,因為不認真對待作業,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那麼,如果自家孩子不願意寫作業,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01孩子不願寫作業的主要原因
1、孩子對學習沒興趣
對於愛學習的孩子來說,不用家長多言,放學後他們會自覺地打開書包、拿出作業本來完成任務,這是因為他們對學習有興趣,願意學習。
而對學習不感興趣,甚至感到厭煩的孩子來說,做作業就等於是一種折磨,所以,自然能不做就不做了。
2、家長的高要求、高期待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成才,但是,孩子將來會不會有出息,能不能有建樹,並不是說期待了就能實現的,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真實能力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培養孩子。
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總是拿孩子跟成績優異的孩子作比較,藉此逼孩子努力奮鬥。而孩子因為承受不了壓力,所以才會下意識地「逃避」,逃避寫作業也是表現方式之一。
3、孩子心情不好
生活中碰上的一些瑣事,也可能導致孩子不想寫作業。比如碰上了不喜歡的老師、不喜歡的學科,孩子就可能產生厭煩心理,對於與之相關的作業,也會唯恐避之而不及。家長需要學會分辨孩子不寫作業的具體原因,對症下藥。
4、自律性不夠
不管是成年人還是小孩子,都喜歡享受,沒有誰天生喜歡做事情的、喜歡勞動的。但是,自律性高的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也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選擇逼自己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不自律的人則恰恰相反。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自律性不夠,總是抱著貪玩享受的心理,那麼對於做作業這種「苦差事」,就會下意識地逃避。
5、孩子的叛逆心理
每個人的忍耐力都是有限度的,倘若超過了極限,那麼就可能衍生出叛逆心理。倘若家長總是催促、逼迫孩子學習、寫作業,孩子聽多了,厭煩了,就可能選擇反其道而行,故意跟家長唱反調。
也就是說,對於孩子的學習問題,家長不能逼得太緊,否則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02孩子不願寫作業的後果
1、成績下降
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後寫作業鞏固,這樣孩子才能更快更牢固的掌握知識,缺少了寫作業這個步驟,那麼孩子對於知識的掌握就會是「半吊子」,可能表面上掌握了,但後期一旦考試、檢驗了,反而經不起實戰。
這樣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學習成績下降都是有原因的,家長不能縱容孩子的這種行為。
2、缺乏責任感和擔當
作為學生,學習、寫作業是學生的責任和義務,不要求完成的多好,考試分考的多高,但最起碼要按時完成任務,這也是一種盡職盡責的表現。
而孩子不寫作業,就是一種逃避責任的表現,如果家長放任不管,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變得沒責任心也沒擔當。
03孩子不寫作業,硬核家長學會3招,一治一個準
1、不當「監視器」,有包容心
最怕家長緊盯著孩子不放了,跟「監視器」一樣死死看著孩子做作業,給孩子造成很大壓力。
就像家長工作,也不希望老闆時時檢查自己的工作進度一樣,孩子也不會喜歡家長不停地看著他們。
並且,如果孩子不小心做錯了作業,家長最好也不要又打又罵的,出錯了很正常,只要後期改正就可以。如果家長太嚴格,反而會讓孩子恐懼寫作業。
2、做好規劃,賞罰分明
不少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要麼不願做,要麼拖拖拉拉的,結果效率低質量還不好。為了改正孩子的壞毛病,建議家長幫孩子做好時間規劃,什麼時間幹什麼事情,按時完成了就有一定的小獎勵,反之就要接受懲罰。有了「獎勵」,也有了規劃,就能大大提高孩子做作業的興趣和效率。
3、學會「拆分」,循序漸進
現在的孩子任務重、作業多,因為壓力過大,所以不少孩子就會下意識地逃避,不想寫作業。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教孩子「拆分」作業,將所有作業劃分等級,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然後鼓勵孩子挨個完成。
因為小目標完成容易,所以這種做法能很好地調動孩子做作業的興趣,也會讓孩子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