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很生氣:老師不批改作業就是敷衍塞責

2020-12-17 新東方網

  老師親自改作業,真的會越來越少?

  如今批改作業減少,是老師懶了嗎?家長曾女士認為,老師確實是「懶了」,連作業都要讓家長來幫忙批改。雖說教育是學校和家庭雙方面的事,但是她覺得老師明顯在推卸責任。「老師不改作業,總是讓學生核對答案,那怎麼知道學生的對錯?怎麼掌握教學進度?怎麼進行因材施教呢?」家長馮女士質疑道,「如果什麼都推給家長,現在的老師確實太偷懶了,也太好當了。」

  不但家長生氣,越秀區一名中學生小向抱怨道:「英語老師總是叫我幫他批改聽寫本,我們本來作業就很多,現在他總是把英語聽寫本給我批改,一改就是十多二十本。因為我英語成績較好,改出來的本子又快正確率又高,所以他經常拿本子給我。」

  學校有規定

  部分小學不允許學生批改作業

  記者發現,無論是小學、中學或者高校,都對批改作業有嚴格的規定。

  多所小學都要求不允許由學生批改作業。記者隨機調查的廣州大道南小學、昌樂小學、八一實驗學校均是如此。廣州大道南小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明確要求,「教師布置的書面作業應由教師批改,不能由學生代改或學生互改,更不能由家長代改。」但是「堂上輔導練習作業可由學生自改、互改。對於學生做錯的作業,教師可先批改,再要求學生重做,或集體訂正後讓學生重做,然後由老師批改、給分。而作業批改評價一般用「A、B、C、D」等級制度。

  在八一實驗學校,對於教師批改作業的方式、時間等有更細緻的要求,並制定十條規範。如作業必須及時批改,一般應在作業交來後兩天內或下次上課前批好發出。作文必須在下次作文前批好發給學生,並要講評。學生的習作,教師要精批細改,改造句子,理清層次,根據作文內容寫出眉批、總批。對書寫整潔、解題具有獨到之處的學生,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批註,教師的批語,書寫要工整等等。

  許多人都會認為上了大學老師改作業就會很少,但是記者發現不少高校都有教師課外作業布置和批改指南。 如廣州華立學院就做出明確要求, 教師對所布置的作業要提出明確要求,規定完成的時間,並要求學生書面作業的形式要規範化; 對學生的實踐性作業,教師也要及時檢查指導並進行評價,不能放任自流;對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或敷衍應付、抄襲作業的學生要及時教育,追交或令其補做等等。

  專家有說法

  「教無定法」可有多種方式

  廣州市教育科研所副所長梁東標告訴記者,從行政規範而言,並沒有對於老師批改作業的多少有死板的規定,因為老師教學有靈活性,只要老師及時認真細緻,學生反饋進步、達到鼓勵、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就可以了。

  目前並不存在老師批改作業減少的情況,主要是「教無定法」,不同的老師按照教學對象有選擇地批改作業。比如低年級的孩子,可能老師全批全改更多一點,因為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好為他們制定教學計劃作出準備。比如在華附,學生都自覺核對答案,超過一半學生都不懂的題目老師才講解,老師作業批改看似少了,但其實這是避免大量重複,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方式。批改作業多寡也看什麼樣的學生,有的學生不太自覺,作業就要批改得細一點,有的學生很自覺,老師打一個問號,打一個圈就能啟發學生了,這比直白批改更好。

  對於批改作業的呈現方式也沒有固定。不管優良等級也好、網絡互動也好,只要是有利於鞏固知識,提高成績就可以了。新課改之後要求的彈性的東西更多,批改的作業量更大了。如研究型作業的主觀性更多了,特別費勁。改這些作業很費精力。新課改後,老師課後的功夫大於課前功夫,對於作業的挑選要求也更大。所以,問題並非批改作業的多少和批改方式,而是在於選擇的作業能夠適用不同學生的水平。

  對於老師發包作業、沒有按時批改作業,梁東標說:「如果偶爾出現可以理解,但是經常這樣就是教學態度的問題。」如果學生真的會有意見,每到年底學校都會有老師意見調查表,「老師批改作業認不認真」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反饋意見提交上去,所以,基本上大部分老師都不敢隨意這樣做。

  「幫改」是換位思維可行但應適量

  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辦公室主任鍾陽也表示,教育部門對老師批改作業情況沒有嚴格規定,這種規定在學校更多一點。老師批改作業,有的老師批改多一點,有的讓學生來批改,主要是讓學生換位思考,培養學生的能力。家長批改,可能讓他們了解子女情況。「但是過多了也不好,適當轉換就可以了。」

  不同學校和學科之間不一樣,作業量跟老師布置多少,批改方法有關係。義務教育可能會少一點,因為新課改之後強調減負,不要過分關注分數。 每個年級作業量都有不同的要求,但問題是課後一小時很難界定呢?只能夠說是一種提倡。新課改之後更多老師使用等級制度,也有網上批改作業,但網評只是少數班級,因為這要求有硬體支持。

  與義務教育不同,因為要應付高考,所以作業量會大增。市教研室制定了新的《學生學業標準》對學生達到什麼程度的標準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對作業量沒有嚴格限制,自然也不會涉及老師改作業的多少。

  老師有話說

  新課改和高考加碼壓力更大

  對於家長和學生口中的懶,機場子弟學校初中生物老師李穎斕解釋說:「其實有時候批改作業的方式比較靈活,看自己用什麼標準,如果是精確就每題計算分數,如果不需要這麼精確,就採用評級的方式,學生之間相互批改也有,既可以減少老師負擔,更重要的是鍛鍊學生的能力,怎麼改作業不要太死板。」

  李穎斕說,「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也要體諒老師的工作。按廣州學班標準,初中每班40多人是正常的,每個老師帶3個班,一個人要帶100多人,老師怎麼能忙得過來呢?而且,新課改之後,標準答案變成參考答案,靈活性更大了,對老師要求更高了。雖然說要求對學生減負,但是高考指揮棒沒變,作業量一直不敢少。」

  事實上,多位受訪老師均感受到,和批改作業多少相關的作業量,在新課改和高考指揮棒的雙重夾擊下顯得「非常矛盾」。2001年實施新課改之後,對於學生作業布置量非常嚴格:例如1~2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5年級的課外作業不超過1小時等,「老師都被嚴格要求,按照班上20多名中等學生完成作業的速度布置作業的。」培正中學初中老師郭嘉敏說。因此,理論上來說,新課改之後義務教育階段的作業量也該減少,老師批改作業也隨著減少的。

  然而,高中新課改之後課程量大,對知識要求更高,要教懂學生並非易事。加上高考指揮棒發揮作用,從省到市到區層層下硬指標,每位老師壓力巨大,教學質量要求更高,既要打牢基礎,又要提高水平。分身乏術的老師只能把基礎性作業「分包」給學生和家長,依靠更多教學手段以提高效率。表面上看,學生覺得老師改作業少了,而實際上並無太大改變。

  「每天批改作業2小時是常有的事。」一些語數科的老師如是說,而綜合科的老師每天改作業的時間也在1個小時左右。

  換了方式改作業

  其實沒少改

  現在,在教學一線的大都是80後的年輕老師,傳統的改作業方式有所改變,「作業沒少只是花式更多了。」三中80後老師錢佳告訴記者,平時作業不會太多,因為要應新課改要求,有重點、有選擇地布置作業,但是對於作業量應保持在一定的度上。閱讀、作文類啟發性的作業堅持自己改,特別是作文,自己都會認真地看和寫評語,或者選擇另一種更能培養學生的能力的方式:先對作文打分,再發下去給同學們,請他們分組對不同的作文進行討論、分析和評分。看似發包作業給學生,但是這種「同伴教育」往往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在呈現方式上,優良中差顯得有些老土,錢佳就會在作業本上貼上印有名字和卡通的小貼紙,吸引學生的興趣。

  在校訊通的普及下,老師也運用簡訊的方式讓家長核對作業。另一位80後的老師郭嘉敏告訴記者,到了初三,作業量和複習量大增,一些卷子來不及對答案,就會把答案通過簡訊的形式發給家長,讓家長幫忙完成。「家長從來沒有因此投訴,倒是覺得老師的做法很負責任。」她說。

  在網絡時代,老師以開網站博客吸引學生興趣的情況日漸增多。在天河教育局有一個著名的教研平臺「天河部落」,部落中有一個「魔燈」博客,學生可以在上面進行作業提交、作業展示等活動,而老師則會安排一些閱讀和綜合實踐課程,並在上面批改作業或講評,以提高學生參與的興趣。

(責任編輯:曾鵬飛)

相關焦點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為何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痛」?
    1 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 叫停家長批改作業後老師就會批改作業嗎,你錯了!
    自從那位哭著喊著退家長群家長的視頻在網絡上熱搜後,很多地區的教育主管部門紛紛出臺規定,叫停讓家長批改作業。那麼,叫停家長批改作業,老師就會批改作業嗎?這是課堂作業與家庭作業的區別與作用。| 作業批改課堂作業老師會自行批改,這是教學規定的內容,也是考核老師教學質量的指標,這個不用擔心,肯定不會讓家長批改。
  • 孩子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你怎麼看
    一市民近日發微博吐槽:孩子的家庭作業如今讓家長批改,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怎麼辦?針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怎麼看的呢?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學生作業誰批改?  家長角色變化快!  反對意見  家庭作業讓家長批改  老師咋掌握學生學業  在持反對意見的家長中,絕大部分認為作業由家長批改,老師難以掌握學生的學業情況。
  • 「家長退群事件」引發教育爭議:作業家長都批改了,老師幹啥?
    「硬核爸爸」說出學生家長心聲:作業家長都批改了,老師幹啥?這位「硬核爸爸」退群的起因,是當天老師在家長群裡,批評了昨晚沒有批改孩子作業的家長,並表示:認真批改的家長,老師看到了家長對孩子傾注的心血,自然會多加關注,而那些不批改、自己放棄孩子的家長,老師也自然也沒必要認真對待了。
  • 河南省教育局通知,嚴禁家長批改學生作業,學生和家長歡呼雀躍
    由於學生們的學習深受家長們的重視,學生們每天的學習知識量也在增加,學生們不僅僅要學習學校的知識,同時學生們還要培養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等等,那麼,家長們為學生們的各種興趣班或者是補習班等,自然是少不了的。現在的家長們為了能時刻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家長們不知不覺就肩負起了批改學生作業的職責。
  • 你怎樣看待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
    對於讓家長批改作業這件事,也許由於思想守舊、趕不上時代潮流,我持有不同意見。作業是檢測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途徑和方法。教師教學的內容,學生學會沒有,哪裡掌握的好,哪裡掌握的不好,教師只有通過對學生作業的批改才能了解實際具體的情況,從而夯實教學內容,改進教學,以利因材施教。
  • 10省份「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最好的教育:家長配合老師,老師...
    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據澎湃新聞報導,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陝西等至少十個省份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的地方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 剛剛幼兒園老師讓寶寶帶話:今天不批改作業了,讓家長自己批
    剛剛幼兒園老師讓寶寶帶話:今天不批改作業了,讓家長自己批!在孩子作業登記本上或者家長微信群裡,越來越經常看到老師明確要求孩子做完作業後要求家長用紅筆批改,第二天再上交給老師。這樣老師似乎是就能夠輕鬆很多了,起碼不用一個一個去看學生做的作業是否正確,只需要檢查家長批改後的作業,了解一下學生作業情況就可以了,一般寫個日期或者批個「閱」字。這樣真的減少了老師批改作業的時間。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要寫情況說明?老師:能提高效率節省時間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要寫情況說明?不少網友抱怨,自己平時工作繁忙,還要應付家長群中老師給家長布置的各種任務,壓力太大。11月4日,江西南昌的明女士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爆料稱,自己家小朋友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批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
  • 為什麼現在的老師喜歡讓家長批改作業?我來告訴你吧!
    學生改過後,老師第二天批改的速度也會加快,主要看孩子們是否有批改錯誤的現象,另外看共性的出錯的地方,然後集中講解。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學習效率提高了,老師的工作效率額提高了。原來一節課老師可能也改不完一班的作業,現在老師也能輕鬆批改完了。
  • 家長批評老師不批改作業,是不是偷懶?老師回應那是互批互改……
    這個現象太普遍了,為什麼家長意見大呢?老師不能讓學生互批作業!作業讓學生改,布置作業讓家長監督?老師做什麼?本來老師可以通過改作業看到學生的差距,加以提醒促進步,現在老師成「甩手掌柜」啦?2.如果老師不親自批改作業,讓學生互批!
  • 小學語文家庭作業家長批改合適嗎?老師是幹什麼的?
    所以我估計是孩子的語文老師真的有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但是遺憾的是這位家長並未說清楚孩子語文老師要求家長批改的是什麼作業。 這點很重要。
  • 放學後孩子的作業,到底應該老師來批改,還是有家長來批改?
    孩子上學,放學後,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qq群,教師通過微信QQ布置作業,孩子作業、糾正孩子作業錯誤,作業批改必須家長完成 !杭州蕭山,有家長網絡問政教育局,得到回覆如下: 真的,不知道怎麼了,就我身邊的孩子來說,剛上小學,老師天天在微信上布置作業,經常讓家長自己列印去題目讓孩子做題
  • 教育部表態:禁止教師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老師必須親自批改
    12月10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表示,對於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等明令禁止的行為,發現一起,嚴處一起。【律師點評】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孩子批改作業已經成了學生家長的義務和任務。如果有哪位學生家長沒有完成批改作業的任務,還會被老師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這種情況在我們讀書的那個年代,是老師想都不敢想的!因為給學生批改作業本來就是老師履行教育職責的應有之義,是老師的法定義務。
  • 老師用「簡筆畫」批改小學生作業,滿滿正能量,家長:給老師點讚
    今天筆者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老師,不單單負責任,更是用奇思妙想的「簡筆畫」風格為小學生批改作業,引得家長連連為老師點讚,久而久之學生們越來越願意學習了,成績想不提升都難。老師拿到作業後,在作業本上畫了一隻兔大仙,故意擺出「能掐會算」的樣子說:就知道這個答案不準確。當小學生拿回作業本後,還很配合在的旁邊畫了一個小人,將答案改成了「料事如神」,老師自然能「不甘示弱」的讓兔大仙豎起了大拇指。看到你的作業,老師吐血了,你忍心嗎?
  • 義烏家長吐槽:現在老師怎麼了,都喜歡作業帶回家讓家長批改!
    那就是自己在工作忙了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結果孩子家長群裡刷刷的布置了家庭作業,更有甚者還需要在群裡面確認看到這些流程,作為一個工作一天好不容易有一些休息時間普通人,還的繼續在家裡面補習批改孩子作業,隨著這幾年素質教育下來,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
  • 鄭州一小學批改老師「批改過的作業」 這事新鮮不
    老師批改作業是整個求學生涯最常見的場景,可這個學校搞得不一般:他們對老師「批改過的作業」又批改了一番,並劃定了等級,給了評語,感覺小時候想給老師批改作業的夢想實現了。一個讀者留言表示:小時候寫作文,要是老師在某些精彩語句下畫了波浪線,我能捧著看一天,如果沒有,作文本直接扔一邊……對於老師批改過的作業、寫的點評,學生們簡直「奉若神明」,被老師表揚會偷偷開心,如果被批評了,會好幾天都很難過。鄭州市二七區大學路第二小學就搞了「批改老師批改過的作業」活動。這個活動對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規範化、有序化,有不小的作用。
  • 批改作業?老師和家長的真正矛盾是什麼?(附教師真實工資)
    這一段時間,很多自媒體平臺上突然出現了很多關於說現在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的段子,有些是家長痛斥現在的老師不負責任的;有些是老師為自己的辛苦鳴不平的;也有些甚至調侃說80後作為悲慘的一代,小時候被老師管,長大了被自己孩子的老師管……(向下看,附老師真實工資)這場家長和老師的網絡pk,最後伴隨著各省教育部門先後發文說老師不批改作業取消評優評先資格而告終
  • 家長沒批改孩子作業,在群裡被老師猛懟 網友稱:要老師幹什麼
    記憶最深的就是那麼熱的夏天,我睡覺的時候居然都沒有吹過風扇,那是窮的沒辦法,不能說窮,因為我也不算真正的就業,只能說自己不捨得花錢,可是想想,自己還是挺過來了。仔細對比一下,這些工作跟教師來比,教師這個行業是多麼的幸福,而現如今的社會,教師這一職位,讓我看到了太多的事情,比如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件事,孩子的父母沒有按時或者說沒有去批改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被那個班級的幾位老師進行攻擊,猛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