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滿,老師無奈,教育發展到現在似乎越來越迷茫了

2020-12-11 老張教育說

是什麼導致老師和家長矛盾不斷深化,老師無奈,家長不滿

最近這段時間教育界發生的兩件事情引爆了家長們的討論和共鳴。一個是江蘇一家長怒退家長群的消息刷爆網絡,一個是部分地區出臺政策,開始把作業批改回歸老師。

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家如此參與討論的熱情,我們可以看出不僅僅是個別家長面對這種情況,而是「天下父母苦作業久矣」。

在各種各樣的討論之中我們似乎得到了一個共識:現在老師沒有以前老師負責了,打著教育改革的幌子,實際上不斷的把教育責任轉移給家長。

得出這個結論之後我們隨之就是改變和老師學校的關係,以往和諧的家校關係矛盾越來越突出,家長對老師的不滿積累越來越多。

老師們也很快發現自己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的權威越來越弱,甚至開始直接影響到了教學工作。

於是老師和家長之間相互抱怨,相互牴觸和不滿。

這也就造成了當前比較火熱的「退群事件」。

其實雙方冷靜下來,不妨思考一個問題:老師權威弱化,到底是家長的牴觸還是老師自己錯位而丟掉了自己權威?

或許每一個人的答案不一樣,可是如果我們跳出狹隘的思路去看,你或許能夠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對比以前和當代的學生受教育和社會環境來看,我們可以得到部分更冷靜的結果。從家長和老師角度來說,以前的家長普遍受教育程度低,自身對於孩子的學習並沒有什麼所謂的方法,而是把學習方面最大的權力放給老師,老師可以放心大膽的管理,家長也能給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而現在家大多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這樣在教育子女參與度方面大幅度增強,甚至直接進行管理和控制。這樣家長更能夠深入體會和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對老師教學也會提出更有針對性的要求和意見。這一定程度上賦予了他們教育子女的能力和信心,至少教師作為教育權威者這一身份消失了,基本的表現是家長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高低做出評價,無形之中壓縮了老師管理的空間後權限。

另一個是社會和教育政策的變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教育政策也隨之摸索著前進。我國是人口大國,又有自己的特殊國情,因此教育改革並沒有好的參考對象,只能不斷試錯。試錯的結果加劇了社會上對於教育理念的分化,教育理念的分化又刺激了本就出現危機的家校關係。

再加上國家政策在變革過程之中越來越強調素質教育和多樣化發展,教師面臨的學生越來越複雜而管理權限越來越狹窄,甚至矯枉過正,一些正常的教育手段被曲解為「體罰」。久而久之老師對學生沒有有效的管理方法,學生和家長逐漸的開始輕視老師,惡性循環不斷進行,老師為了自身安全考慮,索性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這或許也是老師逐漸把作業轉移給家長,不管學生管家長,倒逼家長自己管孩子的原因之一。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當前這種教育現狀,家長和老師都在抱怨的局面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動員初中畢業「差生」上職校,老師有多無奈,家長有多迷茫
    此外,為完成職業教育招生任務,就把指標硬性分解到學校,學校再一次把職校招生指標分解到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動員「差生」上職校,老師真的很無奈。不客氣點的,對你的態度冷冰冰的,甚至還有家長找到教育局,狀告老師歧視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報考職業學校。自己的孩子上不上職校,家長真的很迷茫按理說,孩子成績差,考不上高中,上職校是最好的選擇。現有普通高中的校舍、師資狀況無法滿足所有初中生都上高中的願望。
  • 考試後老師在家長群曬成績單 家長不滿:助長攀比
    因為這位老師將學生默寫古詩的情況發在了班級群裡,引得家長向教育主管部門投訴,無奈之下,老師被逼寫了辭職信。從辭職信看,投訴老師行為失當的是在默寫時表現欠佳的學生家長,他們說:老師的做法,傷害了家長和學生的自尊心。當事學生受到了傷害,有自殘的可能。
  • 作業越來越多,學生負擔越來越重,家長抱怨越來越多,老師也無奈
    我是老師。一個同行的朋友告訴我,他的孩子在一所中心小學就讀,每天晚上做作業會一直做到十一點半左右。老師的孩子做作業做到那麼晚才休息,其他的學生又是怎樣的情況?估計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這麼多年來,減負的聲音越來越響,但是學生的作業卻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抱怨自然也越來越多。
  • 為什麼在教育機構裡,男老師越來越受媽媽們歡迎,說到原因很無奈
    文/美猴說教育隨著「全職媽媽」的比例越來越高,爸爸對家庭的付出和對孩子的教育顯得更加微乎其微,似乎教育孩子交給媽媽就可以了,而爸爸只要負責「賺錢養家」。這時在一旁的其他家長也笑著說:「你還打電話問一問,我現在都不問了,知道問也沒用,我老公現在都不知道我給兒子報了哪些興趣班,更別說接送了。」兩位媽媽的對話瞬間引起了其他家長的熱議,大家都表示:有同感,給孩子報的所有興趣班基本都是媽媽的責任。
  • 教育孩子,為什麼老師和家長感到越來越累?
    作者是一個三年級孩子的媽媽,她寫了孩子上學後,所經歷的一次次被迫完成老師布置的看似是給孩子,卻是給家長的作業的事情。一方面她感到不滿,一方面為了孩子又不得不做。這讓我不禁去思考:孩子累,老師累,家長累,現在的教育怎麼了?
  • 直升機育兒到鏟雪車式育兒觀念的轉變:家長給老師送禮熱潮
    而這種家長給老師送禮的目的就是要投機取巧,甚至理所應當的認為這種做法是正確的。當然,如果結果並不能讓家長滿意,那麼家長就會在孩子面前講老師和學校的壞話,讓孩子對學校產生不滿,影響孩子的學習。2.被逼無奈⑴不送禮孩子會遭到不公正的待遇。
  • 中學老師怒斥學生不做作業引家長們不滿,難道老師就不能「怒」?
    看到這句話,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是不是為自己選擇從事老師這個光輝的職業而驕傲呢?然而,現在的老師已不能感受到這句話所描述的美好了。教師這個職業已經成為大家挑剔的對象,任何人都可以對教師「評頭論足」,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大家的「不滿」。這不,一位負責任的老師又引起了家長們的不滿了。
  • 不滿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老師發飆向學生吐口水,都是家長慣的?
    近日,山西朔州某小學畢業典禮上,代課老師不滿學生只給班主任送花,當學生的面發飆怒砸花束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造成極大的社會負面影響。老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就是我們靈魂的工程師卻因未收到學生鮮花,而當著全班學生的面發飆,還讓全班起立罰站 ,並批評送花同學且多次向其吐口水。
  • 為什麼現在的老師都是熱衷各種打卡,老師:我們也很無奈
    現在的孩子讀書,家長任務更重了,不但背書要錄視頻,作業還要上傳,家長都覺得累。還記得疫情期間討作業的老師嗎?有一些家長不理解,覺得老師矯情,大半夜在群裡催作業,老師也是各種無奈,誰不想好好休息呢為什麼現在的家長普遍覺得家有讀書的娃很心累,不乏氣到送醫院的家長。
  • 培養孩子越來越像「軍備競賽」,變味的教育,無奈的現狀。家長叫苦,孩子受罪。
    ——陶行知現如今教育孩子越來越像軍備競賽,比花錢比投入,然而教育卻不是一場只有投入就有產出的競賽,有家長只管花錢不問過程,為了孩子學習可以傾盡所有,唯一沒有考慮的就是孩子願意不願意,這樣培養孩子的結果最終也只能落得一場空
  • 幼兒園變交易市場,家長抱怨,老師無奈、園長悶聲不響
    導讀:幼兒園變交易市場,家長抱怨,老師無奈、園長悶聲不響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變交易市場,家長抱怨,老師無奈、園長悶聲不響!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年換8位主課老師,家長憤怒學校無奈!漠視教育的報應果真來了
    2年連換8位主課老師,家長憤怒學校無奈!漠視教育的報應果真來了!剛開學,杭州一所小學新三年級一個班的家長傻眼了,班主任任課老師又換了。想想進入小學才2年,這個班級就換了5個班主任(語文老師)、3個數學老師,這樣的教學怎能讓家長放心?家長憤怒了,於是一大幫子家長聚集在一起,跑到校長室討說法。
  • 現在教育很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
    身邊還有個這樣的例子:有個學生在課堂調皮,老師說了他幾句。結果孩子回家之後給家長告狀,說老師打了他。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跑到學校來找老師麻煩,更是告到了教育局。雖然最後真相大白,老師沒有受到懲罰,但是這個年輕老師學乖了,以後再也不用心管學生了,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現在教育很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
    身邊還有個這樣的例子:有個學生在課堂調皮,老師說了他幾句。結果孩子回家之後給家長告狀,說老師打了他。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跑到學校來找老師麻煩,更是告到了教育局。雖然最後真相大白,老師沒有受到懲罰,但是這個年輕老師學乖了,以後再也不用心管學生了,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為什麼家長和老師都覺得教育孩子越來越累了?
    想說吐槽一下,結果問了一些做老師的朋友發現老師也挺累的,有的要帶好幾個班,還經常有不配合老師工作的家長出現,甚至有時候被投訴要背鍋。想問一下大家有沒有家長和老師之間比較好的配合方式,可以減輕雙方負擔的?
  • 小學生上課睡覺,老師把照片發到家長群,家長怒斥:你不配做老師
    然而這種學生上課睡覺的行為,對老師們來說卻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學生睡覺的行為不僅會擾亂課堂紀律,而且還會打亂老師的上課節奏。為了制止這種行為,很多老師都會用手機把學生睡覺的圖片拍下來發給學生家長,讓家長自己來管教這些上課睡覺的孩子。然而老師的這種做法引起了某些家長不滿,甚至還引發了網絡熱議。
  • 老師很欣慰,家長、校長很無奈
    長此以往,老師的心理壓力會增大,進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最終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而老師一旦返回到家鄉任教,則就不受這些因素的影響,沒有了心理負擔,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編教師返鄉任教政策讓無數老師倍感欣慰,但卻讓很多校長和家長感到無奈。二、校長和家長為何感到無奈1、農村學校缺少老師的現狀其實,被在編教師返鄉政策覆蓋的多是鄉村教師。
  • 女老師穿得太「清涼」,引起家長們不滿,老師回應:孩子喜歡就好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就數老師和孩子們待得時間最長久了。所以,老師的言行舉止例如穿著都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影響。如果老師穿著不當的話,不僅會影響孩子審美觀的正常發展,還會影響到他們的生長發育。
  • 班主任換座位看似公平,背後其實都是「套路」,學生家長:太無奈
    隨著現代家長對孩子成績越來越重視,班級裡一點點不公平的事情,也會導致老師和家長之間的矛盾更激化。因此學校也會嚴格要求老師多調動座位,儘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坐到最前面或者最後面,這樣才顯得公平。一般來說,老師調動座位,確實也能讓家長和孩子都比較滿意。
  • 孩子脾氣變得越來越犟,可能是他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很無奈,為什麼孩子都這麼犟呢,知道孩子這麼犟,以後可怎麼辦呢?其實,三四歲的孩子似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任性、不講道理、什麼事情都得按照他的意願來,不按他的就大哭大鬧,對家長的一切幹預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