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教育很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

2020-08-09 畫伴兒少兒美術


01

老師不敢管


今天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要是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第一個不答應。


所以今天99%的老師是不敢打學生的老師打了學生,哪怕很輕微,家長就會找到學校、教育局,要求老師賠禮、賠償,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


更有甚者,連說也不能說。


身邊還有個這樣的例子:


有個學生在課堂調皮,老師說了他幾句。結果孩子回家之後給家長告狀,說老師打了他。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跑到學校來找老師麻煩,更是告到了教育局。


雖然最後真相大白,老師沒有受到懲罰,但是這個年輕老師學乖了,以後再也不用心管學生了,因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並不是贊同暴力餵養的棍棒教育,更反對變態兇殘的體罰教育,但我們應該支持有理有度的懲戒教育。



中國人過去常講師道尊嚴,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敬畏的是先生,更是敬畏先生所承載的知識和讓孩子成人的道理。


過去私塾裡,先生是有戒尺的。學生不聽話,是可以打手心、打屁股的。


打完之後,還是要請家長的,而那時候的家長無一不是心悅誠服地感謝老師,按著孩子的腦袋給老師賠不是,臨走特意囑咐老師,「以後他不聽話,您就管教、您就打!」。當然,回家後多數孩子,還得再挨一頓巴掌。


古人說得好,嚴師出高徒,嚴格管教你的才是好老師。一個老師,如果看見學生錯了而不管,那就是失職,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只要批評得對,家長就應該支持老師。很多人長大後對老師充滿感激,就是因為老師及時給出批評,「懸崖勒馬」,避免了更嚴重的後果。更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師感慨,畢業後真正感恩老師者,往往是那些受批評多的學生。


但是今天,老師被家長和孩子整的無所適從,怎麼可能還會用心管教孩子呢?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又怎麼會懂規矩,明事理呢?


02

家長捨不得管


老師不敢管的根源還是因為家長捨不得管,俗話說的好,溺子如殺子,自古以來,還沒有哪個孩子是被寵溺成材的。


有人曾問李雙江打孩子嗎?李雙江說:「不打,捨不得,有時真想打,但不能打,勸說,我們嚇唬一下。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了……」


很多家長都是這種心態,偶爾因孩子頑劣發了回火,過後還懺悔不已。


家長捨不得管,但是社會會幫你管,你可以慣著孩子,但是社會不會。



有個熊孩子,在家的時候喜歡在牆上亂塗亂畫,跟著父母走親訪友的時候,也喜歡在別人家裡亂劃亂刻,父母非但不制止,還對朋友說,孩子還小,別跟他一般見識。


結果後來這個孩子在陪父母去超市的時候,在車座上等著無聊,就下車把停車場的一輛豪車劃了。這下父母傻眼了,因為平時的疏忽,他們面臨的是幾十萬的賠款。


舊時中國,家有家規。家規會刻在戒尺上,子弟一旦違反,戒尺伺候。古人懂得,無規矩不成方圓,立規矩須有懲戒。沒有懲戒,規矩形同虛設。


孩子不能在蜜糖和讚美中長大,適宜的批評有百利而無一害。孩子如同樹苗,如不及時修枝剪杈,極易長成「歪脖子樹」。


小孩子都是家長放起來的風箏,線往哪牽,孩子就往哪飛,至於最後到底是騰空而起還是半米即落,考驗的,都是家長的本事。


現在,許多獨生子女的父母該教育孩子不捨得教育,該放手時也不懂得放手,硬生生地把孩子養成了媽寶男、媽寶女,到頭來指責孩子是個「白眼狼」。


03

外人不方便管


每逢過年過節,大家走親訪友,網絡上都會怨聲載道,大多都是在吐槽親戚家的熊孩子。


久而久之,每到過節,朋友圈裡甚至會流傳「防熊孩子攻略」,比如拔掉自己電腦網線,貴重物品鎖進衣櫃,手機調成飛行模式。


但是,這些都是無奈的下下之策。



大家在網絡上吐槽有多兇,在現實裡就有多慫。


因為這些熊孩子都是隨著長輩一起來的,大家根本不可能劈頭蓋臉的把這些孩子教訓一頓。


教育別人家的孩子,傷害的是他們父母的面子。往嚴重裡說,管教別人家的孩子,容易傷了兩家的和氣。


所以碰到「熊孩子」,大部分人除了選擇忍之外,別無他法。


而在公共場所,一旦有孩子吵吵鬧鬧,嚴重到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大部分也只能選擇忍了。


臺灣作家龍應臺前一段時間乘飛機的時候也遇到這樣的情況,身邊的孩子嘰嘰喳喳說個沒完沒了,她的做法也不是站出來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或者試圖和他的父母溝通,而是選擇戴好耳機,一忍了之。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替別人管教孩子等於犯了家長的忌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真正聰明的父母懂得賦予外人教育自己孩子的權利。


前一段時間有個視頻在網上熱傳,孩子調皮,不停地用購物車撞前面的陌生人,連著撞了幾十下之後,陌生人無奈向孩子的母親表達不滿,孩子的母親是這樣回答的:「他太調皮了,麻煩你給他點教訓,讓他學會尊重別人……」隨後陌生人出手,把一瓶水倒在了孩子頭上,然後孩子母親抱著哭泣的孩子走到一邊。


因為這位母親知道,一千句溫柔的嗔怪不如讓孩子見識一次真正的社會,所以看似莫名其妙的做法,其實恰好說明了一個負責任的家長是怎樣聰明的教育熊孩子的。


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是非分明的好孩子,也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人見人厭的熊孩子……


重要的是,家長到底要如何去教育。


好好的風箏,放的時候不認真,放飛的時候自有人替你剪斷它;好好的孩子,你不教育他,日後自有人替你教育。


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如果孩子被溺愛到碰不得、摸不得,那孩子遲早會闖出潑天大禍。


—end—


相關焦點

  • 教育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
    老師不敢管現在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要是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第一個不答應。所以今天99%的老師是不敢打學生的。
  • 現在教育很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
    要是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第一個不答應。所以今天99%的老師是不敢打學生的。老師打了學生,哪怕很輕微,家長就會找到學校、教育局,要求老師賠禮、賠償,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更有甚者,連說也不能說。
  • 世博陽光《孩子無法無天,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將來社會管!》
    教育最可悲的現象:孩子無法無天,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將來社會管。校園之外沒有溫室,長大之後沒有兒戲。外面的世界,不會輕易原諒那些無法無天的孩子!與其等待孩子將來被社會敲打得頭破血流,不如從小教孩子有所敬畏,敬畏生命,敬畏尊長,敬畏規則。今天,大多數老師是不敢懲戒犯錯學生的。
  • 教育最可悲的現象:孩子無法無天,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將來社會管!
    今天,大多數老師是不敢懲戒犯錯罰學生的。老師懲戒了學生,稍顯嚴厲,有些不明事理的家長就會找到學校、教育部門,要求老師道歉、賠償,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老師在「一朝被蛇咬」後,對無法無天的學生只好不聞不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 教育孩子最可悲的是:家長不捨得管,老師不敢管!
    【唐七專欄】教育孩子最可悲的是:家長不捨得管,老師不敢管!原創作者|唐七(前線在任幼師)我曾經看過一個視頻,教師在教育自己的學生,學生頂撞老師,老師被激怒猛扇學生一耳光,學生也不甘示弱,回敬老師一耳光。
  • 家長必讀丨教育最可悲的現象:孩子無法無天,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將來社會管!
    1  大多數老師是不敢懲戒犯錯學生的。老師懲戒了學生,稍顯嚴厲,有些不明事理的家長就會找到學校、教育部門,要求老師道歉、賠償,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老師在「一朝被蛇咬」後,對無法無天的學生只好不聞不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 教育最悲哀的是: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
    家長不忍心說、不忍心罰、不忍心管,但要是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第一個不答應。老師教育學生,引起學生、家長的不理解,以至於讓老師出現不願管、不想管的現象。學生犯錯,老師不能管,不能罰,不能罵,似乎已經成了教育的一種常態。
  • ​孩子無法無天,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將來社會管!
    在學校,老師不敢管。在家裡,家長則捨不得管!李雙江的兒子李天一,2013年因涉嫌輪姦被判刑10年。有人曾問李雙江打孩子嗎?李雙江說:「不打,捨不得,有時真想打,但不能打,勸說,我們嚇唬一下。「還沒有打,自己的眼淚先掉下來了……」很多家長都是這種心態,偶爾因孩子頑劣發了回火,過後還懺悔不已。父母管教孩子,老師管教學生,自古以來天經地義。初會學話的小兒都會念「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是現在,父母不願教,老師不敢嚴,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徹底扭曲。
  • 【每日佳國際英語】教育最可悲的現象:孩子犯錯,老師不敢管,家長捨不得管,將來社會管
    今天,大多數老師是不敢懲戒犯錯學生的。老師懲戒了學生,稍顯嚴厲,有些不明事理的家長就會找到學校、教育部門,要求老師道歉、賠償,老師輕則顏面無存,身敗名裂,重則開除教職,丟掉飯碗。老師在「一朝被蛇咬」後,對無法無天的學生只好不聞不問。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 現在的教育真的很可悲
    現在的教育真的很可悲,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外人不方便管。為什麼會這樣說呢?1.老師不敢管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不僅是爸爸媽媽的寶貝,還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寶貝,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如果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肯定是不允許的。所以,現在的老師都不敢打學生。
  • 河北一學生因偷東西被班主任批評後跳樓身亡,家長索賠150萬!中國教育最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
    現在的教育貌似存在很大問題,老師對於學生的一些違規行為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非常的尷尬,因為如果管得嚴格了,學生叛逆可能做一些輕生舉動,如果不管,家長又不樂意,所以這就非常尷尬了。在的孩子就是太嬌慣了,捨不得打捨不得罵,趕上人家小品說的:走大街上人家瞪他一眼自己就氣死了。80後小時候不聽話家長哐哐一頓揍,學校裡同學不聽話老師也能踢幾腳家長還得說使勁揍,長大了三觀正尊老愛幼,敬愛師長。六七歲就開始幫著燒水做飯跟著燒火,做家務是應該的看到父母辛苦也跟著心疼,現在的孩子不做家務都像太子公主養著,心裡沒有家人父母,只要不依他那就是對他不好。
  • 老師不敢管家長管不了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二、同時又有家長紛紛訴苦說孩子自己管不了,請求老師管這種現象也比較普遍。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家長與孩子之間天然的親近感讓孩子可以撒嬌,耍賴,無所顧忌的對抗家長,如果家長心軟遷就就會更加助長孩子的這種行為,變本加厲的與家長對著幹, 導致家長管不下自己的孩子。
  • 現在的老師為什麼不敢管孩子?
    近幾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老師不敢管,家長不捨得管",顯示著現在教育的狀態。一些老師"不敢管"孩子,是源於"賞識教育"的引導,擔心批評會影響孩子自信,只敢運用"鼓勵""表揚"作為教育手段。還有一些老師是擔心孩子在學校被批評後,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和老師理論,越辯越不明,一番苦心無人懂。一、"我真的很想教好孩子,可我不敢管啊!"小時候,上課不聽話,老師該打打該罵罵,打疼了罵醒了開始知道用功學習了。
  • 孩子在學校不聽話,為什麼要請家長?是老師不想管還是不敢管
    我想,這其中肯定周折,如果張某平時很聽話、愛學習、遵守課堂紀律和學校規章制度,偶爾犯點小過小錯的,只要老師一點撥或者教育就能恢復正常的,我想老師也不至於大動幹戈請家長。著名心理學家李玫瑾說過,不給6歲前的孩子立規矩,以後想立規矩都難了。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老師不敢管,家長管不了?家長快哭了
    老師不敢管家長管不了的孩子也只是極少數,大可不必憂心,更何況這所謂的管之中還有些悖論在裡面。就整體而言,題主所說的現象看起來普遍,但涉及的孩子數量應該不是太多,只是因為他們影響大所以覺得處處是,但處處是並不代表很多。
  • 孩子犯錯,老師「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 重拾「戒尺」,能否讓...
    孩子犯錯,老師「不想管、不能管、不敢管」?重拾「戒尺」,能否讓教育更完整?關於教育懲戒權的討論,是近年來的社會熱點,甚至出現怪象:管理部門希望將戒尺交給老師,老師們卻擺擺手、搖搖頭,不願接過戒尺。「懲戒是人生成長的一味良藥。沒有懲戒的教育,是缺鈣的軟骨教育。」有老師這樣說道。然而,現實中面對教育懲戒權,他們又為何退避三舍?
  • 教育最大的悲哀,是老師不敢管學生
    從前的老師,學生不完成作業,留堂補做。 現在的老師,學生不完成作業,告訴父母。 從前的老師,學生調皮,罰抄書,留堂,擦黑板。 現在的老師,學生調皮,告訴父母。
  • 教育最大的困局:「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
    每一個老師,都希望成為「肯管、敢管、不怕管」的老師。可當前教育的最大困局是: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 看過這麼一則笑話: 老師發現有學生上課睡覺,就請他站起來聽課。結果學生回家告狀了,家長就向學校投訴老師不尊重孩子。 老師又發現學生上課睡覺,他就由著學生睡,自己繼續講課。家長知道了就投訴老師管不好孩子,還不好好上課。
  • 敢管的老師才是好老師。
    有時候真會動手,一見你不專心聽講,輕則粉筆飛來,重則粉筆刷子飛來,打手心都是幾千年傳下來的傳統,教尺就是經常用到的武器,幾乎班裡的學生沒哪個沒被打手心的。那個時代大部份家長居然還支持老師這麼做。經常說道:老師我家娃兒聽不聽話呀?不聽話你罵他打他都可以,在學校就交給你們管了我們很放心。你看看,一是家長不溺愛不護短,二是家長對老師完全信任尊重。
  • 教育懲戒權界限不明 部分教師「不敢管」「不願管」
    不久前,廣州一家長在微博上用「血衣」炒作班主任體罰孩子,隨後事件反轉證明為造謠,但相關教師已遭受嚴重網絡暴力。公眾關注平臺網絡暴力的同時,也對教育懲戒權話題熱議。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面對手中的「戒尺」,部分老師「不敢接」「不會用」「過度用」的情況均不同程度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