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困局:「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

2020-12-16 騰訊網

每一個老師,都希望成為「肯管、敢管、不怕管」的老師。可當前教育的最大困局是: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

把老師當學生管,老師還能好好教?

有人說,做老師不是很輕鬆嗎,上幾堂課就完事兒了。

而我當老師這麼多年,面對這樣的話只能有苦難言。

老師成了寫材料的一把手。

教案、聽課記錄、計劃總結、反思心得、課件、論文、課題計劃、職稱材料、學習筆記、說課評課……

除了上課之外,老師有70%的時間都在寫根本寫不完的材料。

有人質疑,老師不好好上課,光顧著做材料,搏升職嗎?

可是不寫不行啊,任性的話連位置都保不住。

老師成了哄孩子的保姆。

做過班主任的都知道,帶好一個班有多難:

今天這個孩子突然發燒了,要帶他去看病,最好保證能退燒;

明天那個孩子不愛學習了,要給他做心理輔導,甚至要家訪;

後天班裡孩子打架了,要一邊給孩子協調,一邊向家長解釋;

……

每次班上的孩子出了問題,學校和家長第一時間追究的,一定是老師的責任。

老師成了無所不能的超人。

大部分人都覺得年輕老師和科任老師輕鬆,只有他們知道自己其實就是個「跑腿」。

外出教研,派他們去;級組出版報,讓他們做;學校搞開放日,由他們組織;市裡有什麼比賽,叫他們參加……

一個原本只會教書的老師,生生被逼成會攝影、能主持、懂技術、善繪畫的超人。

學校方面,一項項工作不間斷地丟下來。

家長方面,直接將教育孩子的重任丟給老師。

當一個老師要完成的材料、要開展的項目、要參與的活動比學生還多時,還有時間,還有精力好好教孩子嗎?

事又多,錢又少,壓力太大,沒人理解……這是多少青年教師心中的隱痛。

把學生當祖宗供,學生如何能學好?

看過這麼一則笑話:

老師發現有學生上課睡覺,就請他站起來聽課。結果學生回家告狀了,家長就向學校投訴老師不尊重孩子。

老師又發現學生上課睡覺,他就由著學生睡,自己繼續講課。家長知道了就投訴老師管不好孩子,還不好好上課。

老師再次發現學生上課睡覺,為了給學生提神,他組織全班學生進行戶外學習。結果家長就投訴老師玩忽職守,不務正業!

「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這就是當前教育界的最大笑話!

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從小被家長寵著長大,不知道遵守規則。遲到早退、曠課逃學對他們來說是普通事,家長卻怒氣衝衝趕到學校,第一句罵孩子不爭氣,第二句質問老師:「你是怎麼教的,連孩子都管不住!」

被質問的老師只能無奈道歉,事後卻心有餘悸:「我知道,他在我面前故意罵孩子,就是想罵我。」

老師都想教好孩子,可一些老師不知道怎麼管,一些老師根本不敢管。

陝西某中學的女學生遭同學掌摑,明明是典型的校園暴力事件,孩子被家長領回去「教育」了,學校校長、德育主任、班主任卻因為失職而被處分!

湖南某學校的學生只考了3分,老師本著負責任的態度教育了他,沒想到家長聽說後卻對老師拳腳相向,直接將老師打進了醫院!

教育最可悲的是:家長捨不得管孩子,老師卻不敢管孩子。

如今做老師,確實太難了。

既要面對社會的譴責,又要面對家長的責罵,還要面對學校的壓力,以及家人的埋怨。

身為老師,有幾個能真正在太陽底下熠熠生輝?

若老師不像老師,若學生不像學生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些名言曾讓無數教師引以為豪,並以最大的熱誠投入到教育事業中。

可時代變了,教育的風氣仿佛也變了。

當初那些心懷熱誠與理想的老師,早已在教育部門的再三告誡、學校領導的一再警示、家長的埋怨聲中失去了熱情。

當講臺上沒有了戒尺、手中握不住教鞭,多少老師在一再退縮:算了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老師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當老師變得不像老師,當學生變得不像學生,最終傷害的會是誰?

只會是孩子。

著名教授曾仕強說過:威脅教育的最大破壞力,就是扭曲師生關係。

在江蘇,一名小學老師就遭受了不公待遇。

有學生沒完成大部分作業,他只懲罰學生在教室後面站一堂課,沒想到家長就直接來學校鬧事了。

最後,這個懲罰了學生的老師,被迫在全校大會上做了檢討。

曾經問過一個老師,如果懲罰學生反而會被處分,甚至要做檢討,還會罰學生嗎?

她沉默了很久,才很認真地說:「如果連懲戒學生都要冒職業風險,那我寧願不冒險。」

教師也是需要安全感的,若教師背後無人撐腰,教育只會孤立無援。

老師不是保姆,更不是父母,老師只是老師。

老師只是老師,他最重要的職責是教書育人,他最應該做好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傳道、授業、解惑。

老師必須站在主導的位置,才能引導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現在贏過了老師,只會輸掉了孩子

前段時間,河南一位小學老師的「辭職信」刷屏了。

他因為將學生的默寫成績發到家長群,引起部分差生家長的不滿,要求老師上門道歉,否則就告到教體局。

深感惶恐的老師只能一再道歉,最後迫於無奈,放棄了這份曾經熱愛的事業。

所有老師都是普通人,一時犯錯難以避免。

如果家長願意理解,加強溝通,或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老師的教育與懲罰都是為了規範孩子的行為,改正孩子的錯誤,讓他們知錯能改,不斷進步與成長。

家長切勿貪圖一時的勝利,而輸掉了孩子的未來。

還記得同學聚會上,有朋友專門搭飛機趕回學校,就是為了當面感謝師恩。

「幸虧老師當年罵醒了我,我才沒有一直作下去。」

「當年討厭老師的嚴格,如今才明白,都是為了我們好。」

《人民日報》曾經刊登了一位媽媽的信,信上是這麼說的:

孩子,媽媽希望你能遇見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去當一個心懷敬畏、不丟信仰的學生。

你要明白,盲目的鼓勵和寬容,只會培育出溫室裡的花朵。

好的教育,必定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

好的老師,必定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

在老師、家長和孩子之間,家長和孩子的位置,從來都不應該站在老師的對立面。

切記,千萬別贏過了老師,最後卻輸掉了孩子。

只有把老師放在正確的位置,教育才會發揮作用。

只有把老師當人看,老師的壓力才會減少,教育才會真正煥發生機。

當教育有了生機,何愁我們的孩子沒有生機?

文章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教育困局: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先供
    有人說教育最大的困局是: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這話不無調侃之意,卻又很耐人尋味。這裡需要先作出一個界定,此處談的教育僅指學校教育。除此之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都沒有涉及到。再往外擴散,一切關注關心學校教育的人都與之有關。比方說,教育專家、媒體和自媒體以及吃瓜群眾。他們都能對學校教育中發生的事情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而他們的聲音交織在一起後,會形成一個強大的輿論場,將真正的當事人裹挾在其中,掙扎不開來。比如近些天安徽太和李老師被教育局判定體罰學生,在輿論壓力下,教育局作出了嚴厲的處分決定,結果又遭到網絡的一片質疑聲。
  • 教育最大的悲哀,是老師不敢管學生
    從前的老師,學生不完成作業,留堂補做。 現在的老師,學生不完成作業,告訴父母。 從前的老師,學生調皮,罰抄書,留堂,擦黑板。 現在的老師,學生調皮,告訴父母。
  • 教育局:老師停職並道歉!只因用尺打學生的手:別把老師當學生管,別把學生當祖宗供
    難怪有人說,中國社會對老師十分尊敬,其實只是一種集體幻覺。跪著教書,戴著鐐銬跳舞,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是時代的悲哀,更是社會的不幸。家長向教育局狀告:該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課室,未盡到監護義務,應嚴懲。又一日上課,一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害怕他在廁所滑倒,前往陪護。誰知老師離開課堂期間,大量學生在教室打鬧受傷。家長聯名向教育局狀告:該教師上課期間擅自離崗,致使多名學生打鬧受傷,應嚴懲。
  • 教育的怪圈:老師跪求學生,家長投訴老師,學生懲罰家長!
    當今教育,老師、學生、家長成為尷尬的三角關係。教師跪求學生老師云:衣帶漸寬終不悔,為生消得人憔悴。有人說,老師身心疲憊,那是被學生折騰的。現在的師生就是:「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老師即使滿腔熱情,暗送秋波,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來說,就是自作多情。於是,學生就像不喝水的牛,老師使勁按牛頭,直到精疲力盡。老師沒有批評權,沒有懲戒權。為了學生學好,老師就差點下跪叫祖宗了。在這娛樂至死的時代,娛樂明星是孩子的偶像。很多孩子厭學,沒有遠大的志向和學習目標。
  • 教育的怪圈:老師跪求學生,家長投訴老師,學生懲罰家長
    點擊"班主任研究會"關注我們今天,聊聊教育的怪圈——剪刀石頭布。剪刀石頭布,一物降一物。當今教育,老師、學生、家長成為尷尬的三角關係。現在的師生就是「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師生就像彼此折磨的戀人。老師即使滿腔熱情,暗送秋波,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來說,就是自作多情。於是,學生就像不喝水的牛,老師使勁按牛頭,直到精疲力盡。
  • 教育的痛:把刀擱老師脖子上,卻要求他管好學生
    01框框條條把老師當作了犯人管這個社會最大的問題是:把老師當小孩子管,把孩子當寶貝捧,含著怕化,捧著怕掉。你見過有那個社會出臺的規章制度都是把老師往死裡管,哪些制度就如同一把把利刀一樣,老師往哪裡動,一把小心就碰到了刀刃上。
  • 教師奴隸化,學生祖宗化,誰拿走了教師的懲戒權?
    」  關於當下教育,社會上有一種說法:  教師奴隸化,伏案苦掙扎  學生祖宗化,做錯不敢罰  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連適度的懲戒都不敢了。  我們不禁深思:傳道授業解惑的老師,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
  • 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父母喜歡越位,不放手讓孩子獨立,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會幹,也不認為應該自己來幹。久而久之,孩子獨立性差,經受不起一點風浪,成了一個巨嬰。科學家張亞勤在寫給母親的信《放飛的愛》中,他這樣說道:「世上有一種愛,叫『放飛』。母親對我的愛就屬於這種。她不會把我捧在手心,許多事情總讓我親自去做,還說:學會獨立,才能放飛。謝謝母親,謝謝您!
  • 把老師當學生管,沒有管不好的老師
    黃山智音琴行是當地最大最有名氣的培訓琴行,在這裡有個不成為的規定,那就是所有前來應聘的老師必須先學習半年,之後才能帶學生。在學習期間,老師只能領取最基本的生活費,不包吃也不包住,對於學習進度快的可以提前帶學生,但到目前為止,進度最快的也在琴行學習了三個月。
  • 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老師家長需看)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如今的教育,是老師想管卻不能管不敢管。有一位老師曾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班上有個調皮搗蛋的學生,他教育了好幾次,但學生都不聽。最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他罰站了學生15分鐘。結果學生回家之後給家長告狀,說老師打了他。
  • 老師管不住學生,是不是很無能?
    小孫老師趁著辦公室只剩下他和老趙的時候,苦歪歪地湊到老趙跟前,說:老師,我到現在都管不住學生,是不是很無能?小孫去年入職,今年剛當上了班主任,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新教師,他考到的正是當年讀初中的學校,老趙恰好是他當年的班主任老師。所以,作為新手,小孫老師經常向老趙請教。
  • 教育局:老師停職並道歉!只因用尺打學生的手
    教育局本該是老師的「指南針」和「避難所」,可到頭來,委屈和災難也有它的份;父母與老師,本該是愛和信任的邂逅,可一不小心,卻淪為了主權和地位的較量。 難怪有人說,中國社會對老師十分尊敬,其實只是一種集體幻覺。跪著教書,戴著鐐銬跳舞,把老師當學生管,把學生當祖宗供。是時代的悲哀,更是社會的不幸。
  • 「玩中學,學中玩」 一起中學讓學生走出學習困局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所以,寓教於樂成為了很多教育機構的主打法則,西方著名心理學家Piaget在一百年前就肯定了「玩」的重要性,Piaget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認識世界、開發學習能力的工具;玩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智力活動,通過大量的玩耍能夠體驗生活中的科學、培養自信,同時也能學習知識和建立規則。
  • 當前教育問題:如何才能改變教師不敢管學生的現狀
    現在的校園,已經和以前完全不同,教師普遍存在想管卻不敢管的矛盾思想。以前的學生,教師敢管,學生害怕,教學方面也沒存在什麼問題。而現在的學生呢?根本就從心理上不害怕老師,更有甚者,抱有一種思想「反正老師不敢碰我們,不敢罵我們,如果他們敢體罰我們,我們就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 教育最大的騙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帶手機到學校不是錯,上課玩手機那才是錯,可那是你老師的錯,難道我還管孩子上課的事啊。」 「要我管孩子,那我還要你老師有啥用?如果講課講得好的話,孩子還玩手機嗎?」 這位媽媽憤憤不平地抱怨道,另一位媽媽也附和道:「就是這樣,不是有句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 深度: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 不是學生的保姆!
    可是,大家要知道:學校是知識的搖籃,但學生不是襁褓中的嬰兒,老師也不應該是寵愛嬰兒的保姆。教師成了保姆,這是當前教育最大的困局。湖南婁底一所中學,曾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教師下跪事件。譚老師在課堂上制止小白同學和另一位同學玩五子棋,在制止沒有成功的情況下,兩人發生了衝突。小白同學搶過了譚老師手中的教鞭,對譚老師動了手。
  • 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育部門出手了,老師懲戒學生合法
    老師怕他們出事,她只能讓班裡的孩子先自習,自己跟著出去找孩子。第二天,老師便收到一大堆投訴,這個家長說老師丟下孩子不管,不務正業,那個家長說老師放任孩子去網吧,不負責任。學校讓老師先停職,反省一個月。「現在的孩子,說不得,罵不得,管不得,哪像我們當年啊!」
  • 學生、家長、教師、網絡,似乎變得很微妙,老師該不該管學生?
    當然,到了文明的今天,我們不提倡體罰學生。現在網絡信息非常發達,個別教師對學生嚴重的體罰,導致學生受傷,甚至死亡的新聞時有發布。作為家庭,失去孩子的痛苦可想而知,必然找學校討要說法。這種體罰也使得家庭和學校存在這樣的矛盾:學校不敢懲戒學生,但無法保證教學效果和秩序;家長要求孩子學習優秀,但是不能採取懲戒手段。這個矛盾的壓力就壓在了廣大一線教師身上。一些教師只能明哲保身:我只管教,不敢管學生學不學。
  • 像管學生一樣管老師——教師還有自由的精神空間嗎?
    縣管校聘已差不多塵埃落定,快該開學了,很多老師都說自己患上了「開學恐懼症」,尤其是寄宿制初中和高中,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想起接手一個新班,從早六點到晚九點,不停地忙碌,要把幾十個獨具個性的青春期孩子,聚攏到一個班級裡,讓他們按部就班地學習、生活,非常有挑戰性。
  • 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是: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請耐心看一看)
    父母喜歡越位,不放手讓孩子獨立,這樣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孩子什麼都不會幹,也不認為應該自己來幹。久而久之,孩子獨立性差,經受不起一點風浪,成了一個巨嬰。科學家張亞勤在寫給母親的信《放飛的愛》中,他這樣說道:「世上有一種愛,叫「放飛」。母親對我的愛就屬於這種。她不會把我捧在手心,許多事情總讓我親自去做,還說:學會獨立,才能放飛。謝謝母親,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