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是實踐的前導。指揮員只有具備「一體化」意識,才能產生對一體化聯合作戰的執行力。因此,必須在指導上貫徹聯合作戰和整體制勝的思想觀念。
必須在院校教學和部隊訓練中,突出「一體化」的內容,推動思想觀念由合同作戰向一體化聯合作戰轉變。
一是樹立協同主體多元化觀念。在多維空間同時展開的一體化聯合作戰中,應根據不同的作戰目的、階段、樣式,確定不同的協同主體,各軍兵種都可以擔當主角,陸、海、空、電等戰場空間都可能成為主戰場,各軍兵種都應摒棄「以我為主」的觀念,樹立整體意識,增強主動協作精神。二是強化臨機協同觀念。應根據不斷變化的戰場情況及時下達協同指令,以適應一體化聯合作戰節奏快、情況複雜的需要。三是強化信息協同觀念。應綜合使用並提高軍兵種部隊之間獲取、處理、交流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歷史反覆證明,現代戰爭中,只有思想觀念先進、思想認識統一,才能佔據主動,才能把握先機。
作戰力量「一體化」作戰力量的整體性,要求內部諸力量結構有序、編配合理,防止力量之間相互掣肘造成內耗。為此,應按照一體化聯合作戰的需要,對作戰力量進行模塊組合,將具有不同作戰功能的作戰單位科學編組,實現功能互補,發揮1+1>2的功能。
通過聯合編組實現聯合用兵,是一體化聯合作戰對集中兵力的客觀要求。貫徹「聯合編組」的原則,應把握以下幾點:一是依據一體化聯合作戰任務,敵情和戰場環境等情況,合理抽調作戰力量,進行一體化聯合編組。二是按照統一的意圖與目的,從多維一體化戰場和一體化作戰進程上,統籌計劃各種作戰力量主要任務、主體行動,使參戰部隊緊緊圍繞作戰重心實施聯合行動。三是順應指控系統網絡化、信息資源共享化、火力與機動精確化的趨勢,按信息、機動、火力等戰鬥力要素進行有序編組,使之能充分發揮軟打擊與硬摧毀的雙重效能。四是針對各軍兵種部隊和地方武裝的實際能力,有機組合各種作戰力量,充分發揮各自優長,增強一體化聯合作戰的實戰能力。同時還應看到,隨著戰場情況的變化,作戰力量中各要素所佔的比例、所處的地位始終處於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應注意在「動」中快速形成合力。
指揮機構「一體化」必須按照一體化聯合作戰的要求,確立一體化的指揮體制,設置一體化的指揮機構,為統一指揮和協調各軍兵種行動創造必要的條件。(一)指揮機構是作戰集團的「大腦」,必須根據一體化聯合作戰需要,從結構形式入手,按照權威、聯合、精幹、高效的原則搭建。維護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的權威,是順利實施一體化聯合作戰的關鍵。(二)高技術局部戰爭具有目的有限、規模有限、節奏快速,戰略、戰役和戰鬥指揮趨向一體等特點。必須建立融戰略、戰役、戰鬥指揮於一體,各軍兵種作戰指揮於一體,作戰指揮與指揮保障於一體的作戰指揮機構,形成指揮合力。(三)科學確定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的內部結構與人員構成,提高作戰指揮的整體效能。(四)按照整體作戰要求,賦予主要指揮員統一指揮所有參戰軍兵種的權力,實現諸軍兵種作戰行動的協調一致。(五)建立橫向聯通、縱橫一體的扁平化指揮體系,形成簡捷快速的指揮機制,為在一體化聯合作戰中實現實時化指揮創造條件。
信息系統「一體化」在聯合作戰體系中,最本質、最核心的要素是網絡化的信息系統。這是聯合作戰體系的基礎和支撐,也是奪取制信息權的基本保證。
奪取和保持制信息權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貫穿於聯合作戰的始終。指揮控制、情報偵察、預警探測、通信導航、電子對抗和安全保密等,是指揮信息系統的分系統。必須通過綜合集成等手段,加速推進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建設。一應加強統一規劃和集中領導,從根本上解決各自為政、條塊分割、上下脫節等問題,使指揮信息系統真正成為各要素、各部門、各軍兵種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協調運轉的作戰指揮系統。二應建立標準化應用系統,為建成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應用平臺奠定基礎。三應突出系統的分布交互性,使相對獨立、分散配置的應用系統實現功能性融合,提高指揮決策的時效性和科學性。
武器裝備「一體化」一體化聯合作戰是信息技術和武器裝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取決於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發展水平,又對武器裝備從結構、功能、指揮控制與保障上提出了一體化的要求。一方面,一體化聯合作戰力量構成的整體性,決定武器裝備必須高度一體化。另一方面,一體化聯合作戰戰場空間的多維性決定武器裝備必須高度一體化。
由於信息是支配未來作戰的主導和核心因素,因而在客觀上決定了武器裝備體系建設必須以信息化為支撐,以信息化建設為重點。沒有信息化,就談不上一體化。實現武器裝備體系的信息化,關鍵是加強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建設。此外,還應大力發展多平臺、多手段的信息獲取裝備,提高全天候、全天時的戰場感知能力;加強武器平臺信息化建設,提高打擊武器的作戰效能;大力發展信息攻擊武器,增強電子信息裝備的防護能力;研發空間信息裝備,構建天地互通的信息系統;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改造老舊裝備,不斷提升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水平。
後勤保障「一體化」一是實行聯勤機構的一體化編成,真正具備對三軍部隊實施全方位、全要素保障的組織協調功能,真正建立一個機構健全、關係順暢、運轉高效的聯勤保障領導指揮體制。二是建設集約化的聯勤力量體系,按照大聯勤的需要,統一融合保障力量,合理調配保障資源,真正實現統管共用、收縮攤子、提高效益的目標。應根據軍兵種部隊後勤保障的特點,統一組織海空防工程保障、特勤保障和海上醫療救護等保障力量建設,推動戰場設施布局優化、完善配套、軍民兼容,使之真正具備保障三軍的能力。
人員素質「一體化」只有依靠高素質的「一體化」的人才,一體化聯合作戰體系才能順暢有序地運轉。無論戰爭形態如何變化,人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永遠不會改變,官兵素質的高低始終是戰爭勝負的主導因素。
基於信息主導的一體化聯合作戰,從物質屬性上講,就是高新知識和信息技術在戰爭中的綜合運用。與機械化戰爭相比,科技知識含量更高的一體化戰爭,必然需要高素質的新型指揮人才、高素質的參謀人才、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高素質的士官隊伍。因此,大力加強一體化聯合作戰人才隊伍建設,克服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才是提高諸軍兵種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的根本大計。必須把人才隊伍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覺做到提高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先抓人才,謀打贏先謀人才。
教育訓練「一體化」有什麼樣的作戰形式,就應該有什麼樣的訓練形式。適應未來作戰要求,深入探索開展諸軍兵種一體化聯合訓練,紮實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是我軍面臨的重大現實課題。
軍事訓練在突出實戰性、增強科技性的同時,特別應強調整體性。一是突出官兵的信息作戰意識,突出聯合作戰意識,突出知識和能力的訓練與培養。應把官兵的綜合素質特別是掌握信息裝備的能力,作為一體化訓練的基礎工程,打牢一體化訓練的個體基礎。二是突出指揮控制要素訓練,指揮控制要素是提高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的關鍵,必須作為訓練的重點突出出來。三是突出諸軍兵種聯合演練,應利用各種條件,儘可能把合同戰術訓練轉變成聯合戰術兵團訓練,把單一軍兵種的訓練提升為聯合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