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思想縱橫:一把手怎樣名副其實

2020-12-12 人民網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於把單位和部門的正職領導幹部稱為一把手。這一稱謂既生動貼切又意味深長。一把手的「把」有什麼深刻含義?怎樣當好一把手?這些問題值得我們仔細琢磨、科學把握。

  「把」好一個舵。俗話說,大海航行靠舵手。對於一把手來說,把舵就是定準方向、明確目標,把所領導的單位帶到應有的位置和高度。可喜的是,當前大多數一把手都能把住勇創先進的航向,只爭朝夕、開拓進取,整個單位呈現一派奮發爭先的景象。可有的一把手卻放棄了「把」舵,隨大流、跟風走,求穩怕「冒」,甘居中遊,整個單位給人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印象;還有的一把手將舵「把」歪了,熱衷於出風頭、出「政績」,導致整個單位浮躁浮誇、華而不實。所以說,一把手的基本功是把舵,只有成為把控單位正確航向的好舵手,才能夯實「把」的基礎。

  「把」好一道關。把關是一把手的重要職責,不會把關就算不上一把手,把關不嚴就不是合格的一把手。能否把好關,反映一把手的政治素質和政治覺悟。一把手應把好政治關,在重大決策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不做違背政治原則的事;把好經濟關,在重大開支和重大工程項目上嚴格執行財經制度,不犯經濟錯誤;把好用人關,憑政績用幹部,不搞任人唯親的小圈子;把好作風紀律關,紀律嚴明,令行禁止,帶頭反對「四風」。一把手把好了這些關口,就能為本單位本部門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把」好一盤棋。能否盤活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的「棋局」,很能體現一把手的領導藝術和領導水平。為此,一把手既要把握好民主集中的「度」,保證權力分配的科學性,實行大膽放權和用權受監督並舉,發揮每一位班子成員的特點、特性和特長,形成班子的合力;又要把握好幹部職工的思想情緒和動態,適時引導、及時提醒,防止出現不利於團結的現象;更要維護單位的整體形象,把握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能因為局部利益損害整體利益,不能因為本單位的問題影響全局發展。

  「把」好一塊陣地。一把手負責的單位好比一塊陣地,黨把這塊陣地交給了自己,自己就要盡心盡責「把守」好。這個「把守」,基本前提是不能出亂子,不能給黨和人民抹黑;基本要求是讓黨的政策落地生根,使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基本定位是創造性地執行黨的方針政策,把黨的原則要求變為與本單位實際相結合的具體措施,彰顯黨的方針政策的巨大威力。

  做好一把手,還必須掌握好「把」的界限,分清哪些能「把」、哪些不能「把」。有的一把手以為自己是「老大」,把單位當成「領地」而為所欲為,把公權變成私權而我行我素,把自己的話當政策而狂妄自大,把單位變成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這種唯我獨尊的權力把持很危險,往往導致一把手「不得善終」。此外,一把手應當抓全局、謀大事,善於抓大放小。但有的一把手生怕大權旁落、顯不出自己的地位,於是「把」權、「把」財、「把」物、「把」人,事無巨細,什麼都「把」,結果什麼都「把」不好。這說明,當好一把手是一門學問,也考驗人格、人品和思想境界。優秀的一把手,都能「把」住紀律的底線和法律的紅線,「把」住執政為民的關口,「把」住黨和人民事業的陣地,從而能創造輝煌業績、得到群眾愛戴,無愧於一把手的稱謂。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13日 07 版)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一把手的「把」有何深刻含義?
    原標題:一把手怎樣名副其實(思想縱橫)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於把單位和部門的正職領導幹部稱為一把手。這一稱謂既生動貼切又意味深長。一把手的「把」有什麼深刻含義?怎樣當好一把手?這些問題值得我們仔細琢磨、科學把握。  「把」好一個舵。俗話說,大海航行靠舵手。對於一把手來說,把舵就是定準方向、明確目標,把所領導的單位帶到應有的位置和高度。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紮實推動共同富裕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探索建立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制度與政策體系。進一步打破城鄉、地區、行業分割和身份、性別歧視,維護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強化對困難人群的就業支持,擴大公益性崗位安置,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業。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正確對待錯誤
    思想方法不同是一個重要原因。當前,全黨都在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之所以問責,是因為出了問題、犯了錯誤。問責的背後,是糾錯防錯。堅持正確問責,就要從思想上解決正確對待錯誤的問題。   以對歷史負責的精神看待錯誤。我們黨自執政以來所犯的錯誤,基本上是在探索推進社會主義事業中發生的,本質上屬於前進中的錯誤。如果不想前進、不敢探索,許多錯誤自然就不會發生。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陣痛期考驗
    怎樣才能經受住這樣一個考驗?根本在於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科學判斷形勢,保持戰略定力,勇於開拓創新,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應當看到,我國發展的大趨勢不會變、基本面沒有變。面對陣痛期,我們完全有條件保持平常心態,用不著因風吹草動而驚慌失措。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鍛造強大的科技支撐力
    這就需要在第一時間開展傳染源、傳播致病機理等研究,儘快弄清疫病從哪裡來、如何傳播、怎樣才能阻斷傳播,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不斷加強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醫療健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儲備能力,掌握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拿出更多硬核產品。只有這樣,面對大災大疫的反應速度才能更快,處置措施才會更得力,科技支撐力才會更強大。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警惕「沙丁魚罐頭規則」
    其中,評價指標一定要因「崗」制宜、量身定製,絕不能搞「大呼隆」;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評價監督作用,將黨員幹部的思想、作風、行為置於人民群眾「雪亮的眼睛」注視下,讓奉行「沙丁魚罐頭規則」的人沒有藏身之地。   幹事創業氛圍要濃起來。用什麼樣的標準選人、選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幹部作風,就有什麼樣的幹事氛圍。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鬆
    教育全體黨員幹部真正樹立執政為民、廉潔奉公的公僕意識,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也教育那些不同程度存在「四風」問題的黨員幹部,黨紀國法,公正嚴明,要按照習近平同志關於「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從思想上築起堅固防線,從而達到預防犯罪、打擊腐敗的目的。   「貪如火,不遏則自焚;欲如水,不遏則自溺。」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理論創新要有問題意識
    現在,我國已經是哲學社會科學大國,研究隊伍、論文數量等均居世界前列,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在學術命題、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學術標準、學術話語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還不太相稱,亟須走出「有數量缺質量、有專家缺大師」的窘境。出現這一窘境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問題意識不強以及由此帶來的理論創新不夠則是主要原因。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更好發揮我國政治制度優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既有科學的指導思想,又有嚴謹的制度安排。   新中國的誕生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中國共產黨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獨立探索自己的政治發展道路,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力戒形式主義的「痕跡管理」
    《 人民日報 》( 2019年04月03日 09 版) (責編:嶽弘彬、王倩)
  • 人民日報思想縱橫:歷史怎麼假設都不如現實這般精彩
    有些人喜歡假設:假設我當時怎樣,現在就可能怎樣。對於這種心理,人們總是奉勸:「世上沒地方買後悔藥」「不能總是異想天開」。如果僅僅是習慣於對個人生活史的假設,也許並無大礙;但有些人還沉迷於對國家和民族發展史的假設,並以此來否定我們正在走的道路,這就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 慎終如始(思想縱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高度警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否則將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前功盡棄。」這一重要要求切中要害,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我們要堅定必勝信念,咬緊牙關,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做到慎終如始,就要堅持防控疫情不出紕漏、深入細緻不怕繁瑣、連續作戰不畏勞苦,以更大的智慧和耐力與疫情作鬥爭。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持習近平法治思想
    在這一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內涵豐富、科學系統的思想體系,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 怎樣激活思想
    事實上,正確的思想不僅要傳授,而且要激活,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思想的引領作用。那麼,思想怎樣才能被激活? 思想來自現實,並在與現實的互動中保持活力。思想作為對現實的反映,在現實中形成,而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自身發展軌跡。思想一旦脫離現實,就有失去活力和生命力的危險。思想的生命活力歸根到底來自它所反映的社會實踐,因而最能激活思想的就是現實因素。
  • 政在去私(思想縱橫)
    魏晉思想家傅玄有言:「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宋朝詩人林逋說:「私心勝者,可以滅公。」對於黨員幹部來說,私心乃百病之根,因為私心膨脹,公私天平就會傾斜,黨性原則就會喪失,甚至忘乎所以、為所欲為。「私」的負能量超出想像、破壞力不可低估。私心重者,或利慾薰心、唯利是圖,道德敗壞、欺世盜名;或目光短淺、心胸狹隘,聽不得批評、見不得先進。
  • 傳承紅色基因 培育時代新人(思想縱橫)
    女高的教育教學實踐,生動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努力把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仰。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深遠影響。處於高中階段的青少年,思想敏銳、可塑性強,正是信仰確立的關鍵時期,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與判斷力,容易學習、接受新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 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思想縱橫)
    我們黨的清醒,首先體現在思想理論上。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群眾作為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裡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這形象地說明了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解釋了為什麼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
  • 人民日報縱橫:禁止語不妨變成「鼓勵語」
    關鍵是要使人們行為的文明成為一種自覺,自覺來自思想認識的提高,思想認識的提高需要文化的薰陶,通過文化素養的培育,也許能從根本上減少不文明的行為。   「有理不在聲高」。威嚴不等於彪悍,禮讓在先也不是軟弱。文明在於敬人尊己的過程,用文明話化解不文明的行為,首先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身學會文明,才能起帶頭作用。
  • 上級一把手對下級一把手的監督最管用、最有效
    各級領導班子一把手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指出,重點加強對高級幹部、各級主要領導幹部的監督,完善領導班子內部監督制度,破解對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對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作出部署,要求推動上級一把手抓好下級一把手。實踐中,各地如何破解一把手監督和同級監督難題,讓監督更聚焦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