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書評:讓閱讀和寫作成為呼吸一樣的本能

2020-08-28 木右木

大概每一個對寫作文感到畏懼的學生,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多看書就好了,看得多了,就會寫了。」由此可以看出,閱讀與寫作是多麼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在告別學生時代前,我一度以為,這兩件事不會出現在我以後的生活中。但參加工作以後,我被這種想法啪啪打臉。當下的社會,不管科技水平如何發展,文字交流依舊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管是閱讀專業書籍來提升競爭力,還是看小說打發時間;也不管是寫工作總結,還是寫日記。閱讀寫作的能力與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然而縱觀整個學生時代,似乎很少有專門教授這兩項能力的課程。



《文心》一書就彌補了這兩項的不足。這本書是夏丏(miǎn)尊、葉聖陶兩位先生根據多年初中語文教學經驗編寫而成,是一本專門談論如何「讀」怎樣「寫」的書籍。

一、關於讀書

「勿只把文字當文字而讀,勿只從文字上學文字」。

我們在動筆時經常會抱怨沒內容寫、不知道寫什麼,事實上,寫作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而寫好一篇文章的前提,就是要多讀書。因為當我們在閱讀別人的文章時,總會自然而然的勾起自己的回憶與想法。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是在書中讀自己,只是在書中發現自己,檢查自己。」


同樣是漫天飛舞的大雪,有人描繪成「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還有人會形容成「未若柳絮因風起」。那麼當我們讀到這些文字時,如果換成自己,又該如何闡述表達呢?

《文心》提出,讀書不僅要用眼看,還要用腦學,用心感受。閱讀一本書,就是要學會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去感受書中人物情緒、學習他人的經驗,從文字中獲取寫作的素材。

就像魯迅先生提倡的:「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任何文學作品都具有時代性,我們在閱讀時應留心作者所處的時代。

「好的文章不僅在於文法,更要有其它領域的涉及。」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文心》中也指出讀書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博覽群書,多多涉及其它領域。這樣才能開闊視野,勤於思考,提高寫作格局。



二、關於寫作:

1、端正態度、有感而寫

隨著自媒體日益發展,越來越多人把寫作當做賺取外快的新途徑。有些人急於求成,靠套路寫出粗製濫造的內容、為了寫而寫。

《文心》中提出,想要寫好文章,一定要先端正態度,有感而發。寫作應當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玩意」。不管是日常記錄生活瑣碎的寫作,還是工作上的總結報告,這項輸出技能,不僅可以倒逼我們主動學習,更可以鍛鍊我們的思維模式,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

在寫作前,一定要端正態度,有感而發。把寫作當做為人生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成長機會的方式



2、作文章法

首先不管是寫文章還是說話,都要在承接、轉折的地方留心。有時用錯一個連接詞會把一整段的意思攪糊塗。

這點在《一本小小紅色寫作書》也提到過:正確使用連接詞,避免文章內容的錯誤引導.

其次我們在使用字詞時,要知曉其準確意思,絕不可以望文生義、斷章取義。

比如「萬人空巷」這個詞。

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娛樂新聞,為了標榜某部熱播劇的收視率之高,常用播出時間「萬人空巷」來形容。表面上看,似乎是街上一個人都沒有,大家都回家看這部劇了。

但實際上「萬人空巷」是指成千上萬的人湧向某處參加盛典或觀看熱鬧兒,正確用法應該和「人山人海」一樣。


除此以外,還要在寫作中明確「知、情、意」。對於一件事物,「知」指它是什麼,與別物的關係;「情」指對其發生的任何情感;「意」指如何將其處置。

任何一篇好文章都包含了知情意得三部分,都要有作者自身的認知、思考、總結。一篇文章若沒有知的駕馭,只有情,那變成了空洞乏味的口號。

《文心》中提到,關於寫作,最重要的一點是「觸發」。

所謂觸發就是由一件事聯想、感悟到其他事。讀書時的一句話,與自己生活有所交涉就是觸發。對於目前的經驗,又發現了旁的意思也是觸發。我們在讀書時,常常會覺得書中某一個點與作者產生共鳴,這也是觸發。

寫好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觸發的功力。當作者寫的某句話、某件事觸發你去思考,於有字書外讀無字書,那這就不失為一篇好文章。

正所謂「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觸發也要有自己的新味,切忌拾人牙慧。


《文心》一書最初連載於《中學生雜誌》,但讀者並不僅限於學生。讀書和寫作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但《文心》中提出的「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卻是大多數人忽視的。因此這本書算是彌補了應試教育中如何讀書、寫作的空缺。希望讀過此書的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新得、新味。

相關焦點

  • 淺析《文心》中寫作與生活的觸發
    這句話可謂《文心》的邏輯起點,以生活來結構關於作文的全部認識,是喚起寫作意識的最樸素、誠摯的真理。在《題目與內容》開展了第一堂作文課,老師王仰之先生沒有讓等待作文題目的學生直接寫作,而是問道我們在怎樣的情況下需要提筆寫作?
  • 《文心》|86年前,32堂寫作課,兩位教育家寫給中學生的作文經驗
    撇開生動的故事,單單就寫作而言,有寫作心理認知的矯正,有具體的寫作技巧和方法,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一級棒。 第一、寫作是生活的一種方式,應該像呼吸一樣自然。想要把寫作煉成一項,像熟練駕駛汽車一樣的能力,天天練筆必不可少。這樣假以時日,才能成為熟練應用和深度創作的的基礎。 第三,停「學」不停「學」,寫作是一輩子的事情。
  • 書評|《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快樂閱讀,開心寫作
    我喜歡閱讀和寫作,業餘時間樂此不疲地看書、寫書評,從不覺得辛苦,但很多人覺得這是苦差事,可能這就是興趣的重要性吧。書評寫了一年多,這當中不斷有人問我寫作的問題,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有些是他們自己寫作時遇到的,有些是孩子寫作時碰到的。
  • 書評 |《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快樂閱讀,開心寫作
    我喜歡閱讀和寫作,業餘時間樂此不疲地看書、寫書評,從不覺得辛苦,但很多人覺得這是苦差事,可能這就是興趣的重要性吧。 書評寫了一年多,這當中不斷有人問我寫作的問題,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有些是他們自己寫作時遇到的,有些是孩子寫作時碰到的。
  • 如何寫書評
    我個人感覺這項技能就像騎自行車一樣,其實不會也不影響生活,但是真要有事,大家都會你不會,這就不方便。你看地鐵口現在都有租賃自行車的,你出了地鐵,要去的地方離著有點遠,你會騎,騎上就走了。可是你不會,那你就得走著。磨刀不誤砍柴工,在大量閱讀之前,學習寫書評是件很能提高效率的事。跟書評有關的有4個重點:語文思維、閱讀速度、讀書筆記、寫作邏輯。
  • 《文心》:教育大家葉聖陶先生教你如何生活和寫作
    哪怕想要留出一點點時間給自己,安安靜靜地思考,讓自己和自己對話,都是一種奢侈。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本好書:《文心》,這本好書讓大家知道應該如何更好的生活,也能在其中得到很多的啟發。《文心》這本書是教育家夏丏尊和葉聖陶兩位先生,憑藉多年的教學經驗,將學習、寫作、生活用32個小故事編寫出來。《文心》在豆瓣中的評分高達9.4分,語句平易近人、寓教於樂,像是一位老先生將一個個民國時期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故事娓娓道來一樣。
  • 學習書評寫作兩個月,收穫超出想像
    關注「笑薇讀書」,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本文是【笑薇書評私教寫作課】二期結營時,優秀學員呆呆和柴易粟的分享內容~呆呆大家好!後來發現,堅持寫讀書筆記、輸出思考,一篇讀書筆記也可以成為書評裡的一個亮點解讀。3.思考和輸出我們讀書的目的都不一樣,有人是消遣,有人是為了解決問題,但多數人看完就忘記了。
  • 20本閱讀和寫作書籍的精華內容解讀:幫你構建更全面的讀寫技能
    直到後來我聽到了一個詞,那就是「主題式閱讀」。從那以後,這個詞就成為了我打開日後學習之路的鑰匙。只要我想學習一項技能,我就會買1-3個比較全面的課程。然後選購十本左右的同主題書籍來讀。學習的時候,無論的課程還是書籍,我全部都會記筆記,書看完還會寫書評。這個習慣的養成,為我的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
  • 寫作時先有題目還是先有內容?聽聽《文心》怎麼說
    最近讀《文心》,讀了第三章《題目與內容》後,才明白寫作先有題目還是先有內容,對於寫作者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關係到寫作的立身之本。只有處理好這個問題,才能長久的輸出好的文字。《文心》是著名教育學家夏丏尊和葉聖陶二位先生合著而成,將他們多年的教學經驗運用到書裡面,指導當時的青年人寫作和閱讀。
  • 想提高寫作能力,不僅需要多寫多看,有哪些提高閱讀能力的書籍?
    同樣是讀書會閱讀的人花一周的時間才能看完一本書,可能理解得還不怎麼樣,囫圇吞棗的,這種閱讀其實是無效閱讀;而有的人三四個小時就能看完一本書,完了還做筆記,化思維導圖,寫書評,相比起來,一定是第二個人理解和消化得更好一些。那麼有哪些提高閱讀能力的書籍呢?
  • 《文心》:真正文學大師聯袂,「聖經」級別的寫作指導
    在各個平臺一生必讀推薦書單中,《文心》這本書必有一席之地。這本本意是寫給中學師生指導寫作的書為什麼近一個世紀經久不衰,得到不分行業、不分年齡的廣大讀者的喜愛和推薦呢?《文心》是我國教育家、文學家夏丏尊和葉聖陶二位先生合作撰寫的,於1934年出版。
  • 書評寫作方法及投稿方向
    上一期,我們側重談書評寫作的準備工作,這一期我們從注意事項、寫作方法與投稿方向三個方面來談談書評寫作。一、注意事項很多人寫書評往往會走偏,或者寫成了讀後感,或者摘抄太多。那麼,要寫好書評要繞過哪些坑呢?1、書評重在評,而不在書。絕大部分內容是作者自己的觀點,因而,不要大段摘抄。
  • 4個原則,讓正念像呼吸一樣成為孩子的本能
    important}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正念對現代快節奏生活中的成年人有很多好處,許多成年人通過正念和冥想訓練,舒緩了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淨化自己的心靈,正念冥想日益成為自我身心訓練的有效途徑
  • 寫書評讓閱讀更專注
    另一類同是「閒書」了,對于于學術研究而言,主要是一些社科類的書和小說等等。讀完後有時會寫下三言兩語,說說自己的感受,有時也會對全書的內容簡單評價一下。還有一回,覺得一部小說裡的人物眾多,還專門象畫思維導圖一樣,畫了一個人物關係圖,將眾多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間的關係一一畫成樹狀圖,看上去一目了然。 近年來,又迷上了寫書評。
  • 一本好書《文心》不僅教寫作,也是教學方式與語文知識的枕邊書
    作為一個對寫作有追求的文案,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尤其是通過自學可以提升的,《文心》這本書是豆瓣評分較高的一本書,評論說對於寫作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所以,我在基本沒有多思考,只看到作者是夏丏尊和葉聖陶二位大家的面子上,果斷買了一本。
  • 分享丨學習書評寫作一個月,我都學到了什麼?(上)
    但凡事都是知易行難,寫作也是如此,你必須足夠重視這件事,把寫作當成吃飯睡覺一樣重要,我們才能成為像spenser和笑薇老師那樣的人。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寫作這事沒你想的那麼難,但也絕不是隨便寫寫,甚至說說就能夠寫好的。
  • 兩個月的書評學習,最大的收穫:閱讀在我體內重新被激活
    今天就這次學習做出以下幾個總結,歡迎大家的點評~ 第一,讀書感悟 和大部分同學一樣,以前我的讀書方式就像掃描機一樣,每個字都不想錯過,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才敢說把書看完了。這種方法效率低、進度慢,對於喜好閱讀的同學,可能都有同感。
  • 如何寫書評⑤:虛構與非虛構寫作模板,5分鐘學會寫書評
    #上一期,我們講了寫好書評的六大元素,在最後一期內容中,我將分享書評寫作最最核心,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部分——虛構與非虛構書評的寫作方法。,和成長類書。接下來,你就可以和讀者分享你認為最精彩,最有收穫的部分,並且結合案例進行說明。這裡的案例你可以用書中的,但最好使用離我們生活貼近的案例,因為有時書中的例子年代久遠,或者是國外的,又或者已經被用爛了,毫無新鮮感。與虛構類書評相同,列舉幾個知識點和案例,根據你自己的要求來定。
  • 第4期湯小小書評影評人物稿寫作訓練營開始招募了
    因此我在各個平臺收集了1000篇爆款文章,以及容易得青雲計劃的文章,得到的數據如下:閱讀量過50W的文章,除了時政新聞類,90%都是影評和人物稿。我們自己做了一個新帳號嘗試,權重比較低,文章普遍閱讀量不高,但其中有一篇人物稿達到了近30W的閱讀量。
  • 第3期湯小小書評影評人物稿寫作訓練營開始招募了
    因此我在各個平臺收集了1000篇爆款文章,以及容易得青雲計劃的文章,得到的數據如下:閱讀量過50W的文章,除了時政新聞類,90%都是影評和人物稿。我們自己做了一個新帳號嘗試,權重比較低,文章普遍閱讀量不高,但其中有一篇人物稿達到了近30W的閱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