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形式被「群嘲」 芭蕾舞劇《敦煌》如今「真香」

2020-12-13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說起敦煌舞,人們第一時間會想起《千手觀音》、《反彈琵琶》、《飛天》等經典節目,扭出「S形三道彎」的嫵媚飛天等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珠玉在前,於是當中央芭蕾舞團攜手北京舞蹈學院,在2019年央視春晚上帶來《敦煌·飛天》時,背負眾望。不過這個改編自芭蕾舞團原創舞劇《敦煌》的節目,首次將中國敦煌文化與西方芭蕾藝術大膽結合,在當時褒貶不一。

直到昨天(15日),完整版芭蕾舞劇《敦煌》拉開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演出序幕,在上海再次開跳,看完整場並了解其背後故事的觀眾們不由得感慨一句:「真香!」

《敦煌》劇照

婆娑曼妙,飛天翩躚舞出宇宙玄奧。長期以來,敦煌石窟中優美的飛天壁畫,引得無數舞蹈家們模仿創造。

前有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的《千手觀音》登上2005年的央視春晚,21個聾啞演員將舞蹈營造出層出不窮、千變萬化的視覺衝擊力,成果不易感動全中國。

後有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文工團的《飛天》在2008年的春晚上驚豔亮相,七名舞者的右腿套在固定於舞臺上的「鐵靴子」,僅用上半身和另一條腿跳著輕盈的飛天舞蹈,打造出敦煌壁畫中仙女飛天的獨特造型。

這些精彩的傳統敦煌舞蹈頗得民心,以至於今年春晚上,許多觀眾無法接受中央芭蕾舞團和北京舞蹈學院帶來的芭蕾舞版本《敦煌·飛天》。

用芭蕾演繹敦煌風情,引起很多觀眾質疑,講究「開、繃、直、立」的芭蕾,無法完美體現出敦煌舞的曲線美。

而當曾經有著類似想法的觀眾們,昨天觀賞完完整版的原創芭蕾舞劇《敦煌》,步出劇院的瞬間,這樣的想法煙消雲散。

從一代代為敦煌藝術而堅守與奉獻的「敦煌人」的視角出發,《敦煌》引領觀眾遊歷大漠寶藏,更在古今交匯的穿越中,體會在石雕斧鑿的重層壁畫前,「敦煌人」用一筆一畫來傳承信念與執著。

全劇近兩個小時,分為兩幕七場。一片靜默開場,畫僧手持明燈,與飛天的影像交錯而過,隨即一切都埋入了歷史的深處。

樂曲在千年後奏響,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法國巴黎,女主角音樂家「念予」翩然起舞,她正處在對藝術前途的迷茫、困惑中。

敦煌畫冊慢慢打開,隨著排簫與鐘琴合鳴的曲韻,念予找到了自己嚮往的所在,去往敦煌尋找創作音樂的靈感。

大漠深處有著燦爛的藝術瑰寶,有著一群不畏艱苦的生活「勇士」,更有著一群執著藝術的敦煌「守護神」。

念予被這裡的人、這裡的藝術所感染,更與男主角壁畫保護者「吳銘」一見鍾情。

二人徜徉在千年藝術聖殿,生動的壁畫形象化作念予筆下跳躍的音符,斑斕的色彩滋養了荒漠中的「愛情之花」。

音樂創作接近尾聲,念予興奮地提議吳銘一同前往巴黎繼續創作。然而,面對敦煌刻不容緩的保護工作,吳銘猶豫了,掙扎後他選擇留在莫高窟繼續臨摹和保護壁畫。

念予傷心獨自離去,吳銘廢寢忘食工作,而他的臨摹速度根本追不上壁畫逐漸暗淡的色澤。

積勞成疾的吳銘,竭盡全力用生命留住敦煌的美好,最後將生命獻給了敦煌藝術。

貫穿全劇的一盞「心燈」,指引著千千萬萬的敦煌藝術守護者們。

近60年的歷史裡,中央芭蕾舞團積累了近300部保留劇目,用西方芭蕾講好中國故事,舞團曾推出過《大紅燈籠高高掛》《牡丹亭》《過年》《鶴魂》等「中味十足」的舞劇。

《敦煌》由中央芭蕾舞團修改28稿,歷時7年籌備而成,別出心裁把絲路文化與芭蕾藝術相結合,舞者們用芭蕾的肢體追尋充滿生機與靈動的東方線條,讓觀眾看到了歷史文化的傳承之美。

以敦煌壁畫形象衍化而來的芭蕾動作,優美流暢,獨具舞韻。就像敦煌的歷史由來一樣,東西方文化交融於此,藝術也因不同而煥發生機。

文化部副部長董偉在2017年《敦煌》首演時大力肯定了這種突破界限的創新,著名敦煌舞專家、敦煌舞《絲路花雨》編導、甘肅敦煌歌舞劇院原院長許琪更是泣不成聲。

許琪老師說,芭蕾舞大多是跳抒情的,多表現愛情的主題和內容,而這些青年舞者們成功擔住了「敦煌人」這個厚重的歷史主題。中國的芭蕾就要跳出與世界上其他的芭蕾不一樣的東西,能夠將《敦煌》搬上舞臺,這一步已經是非常非常大的成功。

「看你們這部戲的時候,我跟別人感受不一樣。因為我在工作過程中,接觸過這些保護者,他們中很多人都已去世。」許琪老師說。

舞劇背後,讓觀眾深受震撼的,是真實的艱險大漠中,有擔當有責任的人們對守護美好的執著從不曾被遏止住。

《敦煌》將「念予」和「吳銘」兩個主人公作為千萬「敦煌人」的化身,展現在戈壁大漠中孕育的那份甘於奉獻的「敦煌大愛」。

建國70年來,一代代「敦煌人」在千年莫高窟獻出青春甚至獻出生命。

這些在藝術寶庫背後創造歷史、創造燦爛藝術的古今「敦煌人」,或提記於壁畫中、或淹沒於沙丘下、或銘刻歷史、或默默無聞地與敦煌一生相守。

《敦煌》的導演、編劇及編舞費波,早在2012年第一次去到敦煌時,就被一生致力於敦煌藝術研究保護的著名美學家常書鴻等幾代「敦煌人」的故事所觸動。

「我發現敦煌人的精神很簡單,就是對藝術無條件地熱愛。來到這裡時他們都是意氣風發的年輕男女,最終選擇在這凜冽乾涸、荒無人煙之地,樂此不疲地將殘破的洞窟一點點修復起來。這種簡單的投入,讓人動容。」

他們就像中央芭蕾舞團團長馮英對舞劇別名「心燈」的解釋——「追求心中的不滅之光」。

費波認為,表現「敦煌人」的執著、堅守與奉獻一生,要比表現敦煌壁畫的色彩斑斕更有意義。

常書鴻臨摹第103窟

隨著中央芭蕾舞團巡演的足跡,敦煌瑰寶的璀璨魅力一路播撒傳揚。

在劇院前廳,舞團和敦煌研究院還舉辦了「行走的芭蕾,流動的敦煌」圖片展,展示舞劇創作採風的全過程,也介紹了敦煌偉大藝術、以及古今「敦煌人」獻身莫高窟、守望信念與理想的感人故事,吸引許多觀眾駐足停留。

特地從南京趕來觀賞的吳小姐久久停留在常書鴻先生的照片前,她告訴觀察者網,當看到舞劇裡本就感人的情節,其實是真實存在的,心裡更為震撼,同時也深受鼓舞。「這種死磕到底的精神,無論什麼時候都是需要的。」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芭蕾舞劇《大夢敦煌》亮相 「飛天」旋轉足尖輕盈飄逸
    芭蕾舞劇《大夢敦煌》亮相 「飛天」旋轉足尖輕盈飄逸 2018-01  「芭蕾版《大夢敦煌》,是舞劇《大夢敦煌》劇組的一次華麗轉身,為該劇『走出去』又增添了一張國際標籤。」載譽歸來的甘肅省文聯副主席、蘭州演藝集團董事長蘇孝林介紹,當身著華美東方古典服飾的「飛天」們以芭蕾舞步出現在舞臺,講述一幕幕極具中國特色的敦煌壁畫故事時,這種東西方文化間的「碰撞」中讓所有人眼前一亮。
  • 曾遭「群嘲」的腰果花,如今又讓多少玩家大喊「真香」?
    ▲吳亦凡在節目中上腳了兩款腰果花潮鞋 當然,品牌們大量的腰果花新品,也推動著這一圖案的大熱,並隨之俘獲了更多玩家。其中,常印製著腰果花的Bandana方巾,更受到Fuccboi們的追捧,而在此前被國人群嘲過的「亞逼風」中,也出現了不少系帶著腰果花Bandana的造型,無形中讓腰果花逐漸地土味化。
  • 《中餐廳》曾因「明言明語」被群嘲的黃曉明,如今不證自清
    而此次他加盟本季《中餐廳》,榮登了店長的寶座,從播出的這幾期節目來看,黃曉明製造的話題數量非常豐富,他的「明言明語」更是成了現在的網絡流行詞彙,同時也因此被群嘲。黃曉明在中餐廳扮演的角色,頗有當年許文強的影子,「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一舉讓他成為了霸道總裁的代名詞。
  • 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燃爆蘭州音樂廳(圖)
    ……」半個多世紀以來,這段歌頌「白毛女」的經典旋律從1964年開始就家喻戶曉,如今依然傳唱不休。  芭蕾舞劇《白毛女》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對中國舞蹈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
  • 芭蕾舞劇《仙女》《阿萊城的姑娘》《卡門》國慶亮相東藝
    從煥發著瑰麗民族色彩的芭蕾舞劇《敦煌》,到極具中國特色的《紅色娘子軍》,再到融合東西方文化的中國版《胡桃夾子》,中芭帶著上海的觀眾們逐一領略芭蕾藝術的東方之美。 成立於1959年的中央芭蕾舞團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芭蕾舞團,長期活躍在世界芭蕾舞壇前沿,代表著中國芭蕾藝術的最高水準,曾推出過原創芭蕾舞劇《牡丹亭》《鶴魂》《敦煌》等,更與張藝謀導演合作原創了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也因此首次被英國著名的舞蹈大獎、有著國際舞蹈界「奧斯卡獎」之美譽的「國家舞蹈大獎」提名為三大最佳外國舞蹈團之一。
  • 除了《天鵝湖》,你還需要了解這些國產經典芭蕾舞劇!
    今天來跟大家聊一下經典芭蕾舞劇!說到芭蕾舞劇,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等等…但是除了這些世界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用芭蕾藝術展示革命戰爭,傳承紅色基因,是世界芭蕾藝術的首創。
  • 敦煌齊舞美炸了?節目背後的這些大神舞團你還知道多少?
    (紙扇書生&Mister Miss《石壁絕響》)或許有些人還對這個節目不太熟悉,畢竟從「國內首檔極致團體齊舞競演節目」這個頭銜,就能看出它的概念有多創新。《起舞吧!若不是他們用燃爆舞臺的表演震懾全場,成功顛覆形象,還真要錯過了這支看似青銅實際是王者級別的寶藏舞團。如果你之前曾在抖音看過人人爭相模仿的魔性電擺舞,那麼他們帶來的「官方正版」想必更讓你覺得親切。在他們洗腦又歡樂的舞步之下,誰又能保證自己不像金星一樣上演大型真香現場,嘴上說著「矜持」,不自覺搖擺的動作卻很誠實呢?
  • 敦煌》為敦煌賦予青春活力
    在中國漢唐時期,敦煌是中原與中亞、南亞以及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是著名的「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登場了!敦煌》正是著眼於這座神秘又神聖的藝術寶庫,以「探索團」的形式,向廣大觀眾展現敦煌文化的魅力,寓教於樂,讓千年文明「高而不冷」。
  • 梅見青梅酒成功出圈,國貨界也難逃真香定律?
    這和如今的國貨,更會與年輕人打交道有很大關係。國貨品牌腦洞大開,越來越會玩。故宮作為國民大IP不再滿足於文創,做起了口紅、眼影、腮紅。大西北的敦煌博物館,也坐不住,趕緊學會了跨界聯名。把「飛天」變作滑板,送給了「有緣人」王一博。
  • 日本一女星節目中公開親姐姐的身份,引日本網友群嘲!木村拓哉的兩...
    提起堀北真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陌生!她曾經和新垣結衣、長澤雅美、戶田惠梨香一起被網友並稱為「日劇四大臺柱」。堀北真希1988年出生於東京,因顏值高,氣質清純,很快就被星探發掘,於2003年正式出道。
  • 現代芭蕾舞劇《白毛女》中的大春哥,如今77歲仍像王子
    比如現代芭蕾舞劇樣板戲電影《白毛女》中的大春哥,就是這樣。他的扮演者是凌桂明。直到現在,仍有太多的影迷和劇迷,通過後臺給我留言,希望我專門介紹一下凌桂明——因為,他一直都是大家心中的大春哥和「白馬王子」,大家一直都沒有忘記他。
  • 走進格林童話,蘭州版芭蕾舞劇《灰姑娘》連演兩場以饗金城觀眾!
    11月26日、27日,蘭州芭蕾舞團版芭蕾舞劇《灰姑娘》連演兩場。動人的童話故事,輕盈的足尖藝術。26日晚,由省文旅廳、蘭州市文旅局主辦,蘭州大劇院承辦,國際知名「芭蕾大師」、蘭州芭蕾舞團藝術總監蔣齊與蘭州芭蕾舞團聯袂帶來的芭蕾舞劇《灰姑娘》驚豔亮相蘭州音樂廳,以唯美浪漫的愛情故事和足尖的輕盈藝術,溫暖金城冬夜。
  • 當初嫁給「又老又醜」的男人遭群嘲,如今38歲被丈夫寵成公主
    01當初嫁給「又老又醜」的男人遭群嘲 在節目中,二人的小互動自然甜蜜,就連許富翔每次看向陳意涵的目光中都充滿了寵溺與愛意。兩人的性格恰好互補,一個活潑好動,一個沉穩體貼。
  • 辛麗麗:新時代更需要有講述中國故事的芭蕾舞劇
    辛麗麗:新時代更需要有講述中國故事的芭蕾舞劇 2019-08-23《閃閃的紅星》分享會 索有為 攝   中新網廣州8月23日電 (記者 索有為)「新時代更需要有講述中國故事的芭蕾舞劇。」
  • 《變形計》讓「真香」王境澤如今搖身一變成老闆,也讓她毀了一生
    還有很多的貧困的小孩因為這檔節目走上了歧途,但是也不是沒有因為這檔節目變好的,比如就像王境澤。 但是轉身,王境澤就因為餓得受不了捧著一碗飯,吃得津津有味,還來了一句「真香」,後來這一行為就被網友們稱為:「真香定律」。
  • 【敦煌潮流】包羅萬象的敦煌,才是當代人復古的潮流寶庫
    不信,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過去的和現在的潮流元素……從建國初期到90年代,布拉吉、列寧裝、海魂衫、波西米亞風,塗鴉風、迪斯科、喇叭褲、踩腳褲、一步裙……在如今的潮流圈子,這些服飾再度掀起一波波的流行浪潮;再追溯得久遠一點,2000多年前的漢唐潮流服飾在今天也十分流行……辦公室、大街上、名勝古蹟裡隨處可見的漢服小姐姐們就是最好的證明。
  • 中國芭蕾舞劇經典《紅色娘子軍》回歸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如這首歌都是經典,面世已有五十多年,依舊曆久彌新,其藝術魅力、創造力、生命力、感染力激勵了無數人。它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綻放出中華民族芭蕾藝術之花的獨特魅力;它是東西方文化藝術成功融合的典範,也是中國芭蕾創作史上的裡程碑作品,如今已成為中央芭蕾舞團代代相傳的一面旗幟。
  • 敦煌》:穿越千年探索敦煌,「復刻」敦煌
    11月18日,首檔聚焦敦煌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上線。《登場了!敦煌》由「探索團團長」汪涵,「敦煌實習生」THE9-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共同組成「敦煌探索團」,在十期的節目中,從探秘敦煌一些石窟內部的神秘,到了解敦煌工作的日常以及尋找飛天的元素和演繹飛天。
  • 他曾桀驁不馴,因「真香」走紅,如今的選擇網友感慨:成長要歷練
    比如火遍全網的「真香」表情包的主人公——王境澤。01他曾桀驁不馴,因「真香」走紅,如今的選擇網友感慨:成長要歷練讓王境澤走紅的表情包出自於他參加的《變形計》節目,他在節目中曾表示自己不會吃農村阿伯家的一口飯
  • 有了這臺芭蕾舞劇,我們的芭蕾作品才開始民族化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北風那個吹啊,雪花那個飄啊……」相信很多人對這句《白毛女》裡的唱段耳熟能詳,而《白毛女》的故事,也在一代中國人的心裡烙下了深深的印記……11月5日至7日,由上海芭蕾舞團帶來的經典芭蕾舞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