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天,時光流轉,時間又到了一個學期末。當考試一天天地被提上日程,每個人都多少有些緊張和期待。畢竟考試是未知的,無論事先做了多少功課,總覺不夠;但大家又都期待著,不論是為了讓自己的努力得以被認可,抑或是為著考試後的假期,每個人都期待可以順利完成期末考試。當然作為學生,每一個人也都被期待著做到誠信應考。
何為誠?「誠」是儒家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誠者,真實無妄之謂。」肯定「誠」是一種真實不欺的美德。要求人們修德做事,必須效法天道,做到真實可信,反對欺詐、虛偽。?
何為信?《說文解字》認為「人言為信」,程頤認為「以實之謂信」可見,「信」不僅要求人們說話誠實可靠,切忌大話、空話、假話,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誠實可靠。「信」的基本內涵也是信守諾言、誠實不欺。
古往今來,作為人類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誠信要求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學生,最常談到的便是誠信考試。對於這件事,我們最熟悉的是違背它的種種後果。除去不誠信本身是不道德的之外,從小到大,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常以不誠信的種種惡果警示我們,譬如一旦被發現作弊該科將被判為零分,同時記過存入檔案等等。一次考試不及格你還有許多機會,而一次考試作弊你將失去一切機會。考試沒通過,可以總結經驗,再來一次;但有些過失造成的後果,就要擔負一輩子,在人生中留下痛苦的傷痕。
但誠信考試本身,對於每一位同學而言,其實也有良多益處。對於對自己本學期學習成果缺乏信心的同學而言,頂風冒險或許極具誘惑,那麼這時,堅持誠信考試的準則,將使他守住自己熱血青春的尊嚴;同時,拒絕舞弊也將對他日後人生發展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對於單純希望取得更高分數的同學而言,誠信考試可以確保他們順利通過考;,同時,當內心坦然平靜,他們的潛力將得以激發。對於協助他人舞弊的同學而言,誠信考試使他們的學習成果被充分尊重;或許同時,也能幫他們建立一份正直的友誼。
正如名人楊筒所言, 「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誠信考試,不僅守住了自己的道德;更在無形中造就了公平誠信的考風,而這,將使每一位學子從中受益。
曾經,我們在陽光下的花徑上一路歡笑,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暢談理想,清晨的書聲朗朗中可能有你的一份力量,夜幕下的自習大樓或許因你的熱血奮發更加明亮…那麼多美好的舊時光呵,請不要讓它因為失了誠信而化為一聲嘆息,萬縷惆悵。
莘莘學子,誠信為本。在期盼著回家的同時,我們即將迎來期末考試。誠信考試,人人內心得其安寧,每一份付出都將不被辜負。讓我們將「巧詐不如拙誠,應試考出誠韻」牢記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