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臺需要隨時聯網才能工作的翻譯機,我的內心是拒絕的。所以,當科大訊飛官微表示曉譯翻譯機將於9月15日新增中英離線翻譯的神技能時,我不禁跟留言中的讀者一樣,對這項新技能滿懷期待。
當前網絡不佳請稍候使用
科大訊飛在年中報指出其曉譯翻譯機已在報告期內賣出6萬多臺。但在受消費者熱捧的同時,也掩蓋不了其適用環境的缺陷:需要聯網方可使用。它變成了擺在用戶面前的首個阻礙:連接Wifi,信號不穩定老掉詞;連接網絡,手機流量不夠用……
不得不指出的是,曉譯翻譯機針對以下三大應用場景:出國旅遊不會說英語、出國購物不順心、英語翻譯課題無法下手。在國內環境,使用英語進行溝通的頻率本就不大,其主要使用場景反而是在國外。
於是,上述問題就變成了:
用國內電話卡帶國際漫遊的,到了國外一點用都沒有!用熱點連結也無比麻煩,每次用都要連結一次。還大多時候不能用!在英國使用國內帶去的攜帶式wifi,經常被提示:網絡不給力。我在英國旅遊,用過本地流量卡使用移動數據不行,必須換上國內的手機卡,並開通國際漫遊,而且必須在信號很好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用酒店的WIFI正常可以使用。
無法使用離線翻譯帶來的問題可見一斑。在這次更新升級後,此前的手機熱點、WIFI、SIM卡統統都可以放棄了,真正實現「沒網絡,照樣譯」。而消費者也終於可以跟「當前網絡不佳請稍候使用」說再見。
感覺有其它語種就更好了
是不是有了離線翻譯功能就OK了?身為消費者並不能苛求一款特定的產品具備所有的功能,但是消費者卻可以對翻譯機有著自己的訴求。在大多數都合理的訴求裡,離線翻譯功能僅僅是其中之一。
針對於當前市面產品單一的語種(較常見的為中英互譯)翻譯,顯然已經很難滿足人們的需要了。所以,在曉譯翻譯機僅能提供中英互譯的功能下,不少用戶表示「感覺有其他語種就更好了」。此外,尤為惹眼的是其重量,400g的重量顯然是可以再降低的。
但這些問題並不是全部。在討論區,有人曾質疑產品好評度低為何還會有那麼多人購買。得到的答案卻是現在的產品雖然一般,但仍舊有著一定適用性。尤為值得注意的則是,回答中一再重複的是日常短句交流。對於較長的從句,翻譯機是否能夠很好的處理,顯然還是一個問題。
科大訊飛離線翻譯僅是其做出的進一步的改進,以確定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效果。或許其正在進一步提高翻譯的準確性。但是在這個翻譯開始被熱炒,並被技術顛覆的時代,科大訊飛的方案僅是其中之一。
一顆尚未啟動的按鈕
仍舊在使用百度翻譯的人,或許會很好奇百度似乎在這場翻譯之爭中銷聲匿跡。但百度的野心可能更大。近日,有爆料表明百度正在進行其翻譯機的非公開路測。據稱,設備配備一鍵翻譯、語種智能識別、自帶WIFI熱點等功能。
甚至無需使用App進行網絡配對,其內部帶有全球超過60個國家的網絡設置,開機後自動配置聯網,無需插卡,還可以為用戶手機或其他行動裝置提供無線上網服務。
在某種程度來說,百度較科大訊飛更近了一步。語種智能識別,也意味著百度或許不止於英中互譯。據稱其也表示將逐步推出中英日韓等多種語言的翻譯功能。
甚至,熱潮已經不再局限於翻譯機硬體之爭。各個瀏覽器,如搜狗瀏覽器等也開始推出「智能翻譯」等功能。各大網際網路公司也在自己的產品中集成翻譯功能。原本作為金山詞霸、有道辭典等專業翻譯軟體的業務,如今已開始漸漸趨於分散。但翻譯機硬體仍舊存在優勢。
傳神語聯網創始人何恩培認為「外界過高地看待了人工智慧對翻譯的顛覆能力,取代人工翻譯並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或許也正因此,科大訊飛的曉譯翻譯機,在誕生之初便擁有一顆尚未啟動的按鈕:人工翻譯鍵。
零鏡觀點
用戶想要的翻譯機絕非僅僅能夠離線翻譯這樣簡單,訴求可能是多方面的:多語種翻譯;同傳;專業會話場景等等。對於一般人來說,簡單的日常交流可能便已經足夠,但是也會希望翻譯機能夠解決一些從句,讓翻譯真的成為翻譯。而其他訴求目前似乎只能由專業翻譯完成。在翻譯機上的人工翻譯按鍵,不失為一種調和。但是尚未開通的按鈕,顯然需要更多廠商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