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詩人趙翼很傷感的一首詩,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2020-12-20 塵世曉書僮

詩歌從唐朝開始真正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這一時期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每個人都熱愛詩歌,也都致力於詩歌的創作,那是詩歌的黃金時代,也正是唐朝由於唐朝詩人孜孜不倦地推廣詩歌,才讓詩歌深入人心,成為了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直到今天人們提起唐詩依舊是津津樂道,畢竟唐朝的詩歌達到了巔峰,把詩歌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自從唐朝之後的文壇,儘管詩歌依舊佔據了主流,可是很顯然宋、元、明、清,這四個朝代後勁不足,雖然數量更多了,但是論文學性和思想性,自然是無法與唐詩比肩,只有極少部分的作品值得一讀。文學其實也有每個時代的印記,唐朝自然是詩歌,宋朝那就是宋詞,到了元朝也就大家熟知的元曲,明清則是以小說為主,但對於傳統的文人來說,詩歌依舊是屬於上乘之作,人們還是更加偏愛詩歌。

詩歌到了清朝之後很明顯在沒落,儘管這一時期還有像黃景仁和龔自珍這種了不起的詩人,可是總體上來說,清朝詩人的作品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他們想繼承唐詩的文風,同時又學習宋詩的哲理,以至於這一時期的作品比較難以定義,很少有作品可以與唐詩一較高低,只有極少部分的作品稍稍還不錯。

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清朝大詩人趙翼一首經典的七絕《野步》,這也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可能很多人對於這位詩人比較陌生,其實他在清朝名氣很大,有兩句詩相信你一定聽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兩句就是出自於他的《論詩五首.其二》,而且這兩句也是膾炙人口,成為了經典名言。那麼這首《野步》其實也是寫出了新意,同樣是一首很不錯的作品。

《野步》清代:趙翼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遊。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趙翼是清朝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詞人、思想家;他的作品也是很有特色,另外他對於古人的作品也多有評價,一些觀點也是值得參考。詩人所生活的時候是清朝中後期,這一時期也是小說發展的黃金時期,先後誕生了《紅樓夢》和《聊齋志異》這種文學性很強的作品。

那這首《野步》看似隨興之作,其實通篇還是寫得很深刻,同時還有著一種淡淡的憂傷,也是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這樣的作品也是最不容錯過。而且整首詩也是比較好理解,它通篇大致的意思是:只要一到秋天,這天氣就開始逐漸變涼,料峭的寒風催促人們換上厚衣服,這個時候最愛去野外遊玩,拄著拐杖去到近郊,去感受不一樣的秋色。對於我來說最是喜歡秋天,可是秋風最愛多管閒事,只要秋風到了楓葉就變紅了,還把人的頭髮變白了。

如果從字面上來看的話,這就是一首很典型的詠物詩,其實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這首詩不僅寫得巧妙,同時對於節令的感知,還有對於現實的描寫,也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也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從而使得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也有著一種淡淡的憂傷,讀來也是讓人感慨萬千。秋天對於詩人來說,那是一個傷感的季節,正是這源於這種傷感,也讓詩人對於秋天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趙翼也正是在秋風中感受到了一種孤獨,一種無奈之感,所以整首詩寫得也是很感人。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一片楓葉 一首詩詞,在詩詞裡欣賞楓葉的美麗!
    在萬物凋謝的時刻,一片楓葉點燃秋天的熱情。坐在千株萬株楓樹間,看著楓紅層層,楓葉飄飄,楓葉就好像飽含了秋天的味道,盈滿了童話與夢、歌聲與詩。採一片楓葉,讀一首詩詞,我們一起在詩詞裡欣賞楓葉的美麗!江陵愁望寄子安唐-魚玄機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 8首秋詩,8種秋楓,在深秋感受楓葉之美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人們相約去賞楓葉,爬山郊遊,在冬天來臨前,尋找樂趣。古人也一樣,楓葉一直是他們寫詩的對象。紅的似火,紅的似血,豔的如桃李,豔的如驕陽。《長相思·一重山》五代 · 李煜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 詩詞:不同朝代詩人筆下的秋天,究竟會碰撞出什麼樣的詩意所在?
    如果你問小月最喜歡哪個季節,小月也說不上來,但是秋天先來了,那就暫且先喜歡這個秋天吧!不僅小月喜歡秋天,古代的詩人們也喜歡。所以,今日我們便來感受一下古代不同朝代下,詩人們眼中秋天的詩意所在!這,是詩人的一次「驚夢」之感!四季流轉,詩人他還沒有從美麗的春色中一夢醒來,而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裡沙沙作響了。雖然年復一年,秋復一秋,但今日之秋已然不同往日,稍不留神,我們的人生也將會走到「秋季」。
  • 趙翼最經典的一首詩,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偉大的詩人,他們讚美大自然、謳歌勞動者,他們蔑視權貴、無慮安危,成為時代的標杆和楷模。後人學習他們的精神,並激勵自己在各種苦難中砥礪前行。清代一位詩人有一首最經典的詩,曾經讓無數人感動!
  •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詩人尋覓的秋色在哪裡
    客廳裡傳來了女兒背誦唐詩的聲音,細一聽,怎麼這麼巧合,女兒背誦的正是劉翰寫的一首秋天的詩詞: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主人在臥室小睡未起,從半敞的窗戶外,刮進一絲清涼的微風,好像是僕人在用扇子給他扇風一樣。夢裡好像看到滿園秋色,醒來後眼前卻空無一物。起身來到屋外,飛落的梧桐樹葉,鋪滿了院中的臺階,仰頭觀看,一輪秋月還掛在清涼的夜空中。「秋風瑟瑟蝴蝶舞,黃葉片片玉階平」,秋天沒有蝴蝶隨風起舞,而是被風吹起的片片黃葉,像蝴蝶一樣隨風舞動,鋪滿了石頭砌成的臺階。
  • 秋日私語:描寫楓葉的25首詩詞推薦,李白、杜甫、陸遊上榜
    秋風蕭瑟讓人愁緒萬千。楓葉則是秋天最美的一道風景線,自古便有文人墨客留下諸多描寫楓葉的經典,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25首描寫楓葉的詩詞,希望大家喜歡……《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 精選20首絕美秋天的古詩詞,哪一首是你心頭最愛?
    05秋風辭兩漢:劉徹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07夜書所見宋代: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 王安石被罷了官職,內心失落不已,遊玩長江寫下一首很傷感的詩!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他寫過了很多優美的詩作,以及纏綿悱惻的詞作,另外他在散文上的成就,也是令他還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可能有的朋友會認為,入選這八家的那都是詩寫得好,其實並非如此。這位大家的排名,還是以散文來排,並非詩歌,或者是詞作。
  • 一首名詩「霜葉紅於二月花」千古傳頌,杜牧令人讚嘆|百家故事
    最後終於爆發了農民大起義。在晚唐時期,沒有了中唐韓愈、白居易等詩人質樸剛健的詩風,熱衷於李賀豔麗風調,這種詩風是晚唐的主要潮流。晚唐受局勢的影響。詩人都是憂國憂民,感嘆身世,流露出傷感的情緒。比如李商隱、杜牧人稱「小李杜」。這個小字,是為了和詩聖杜甫相區別。今天給介紹的是晚唐詩人杜牧。
  • 興觀群怨劉國勤詩詞集《楓葉紅了》
    劉國勤的詩詞集(四)《楓葉紅了》以秋楓喚醒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回憶。他描寫山川河流的旖旎風光,給我們帶來了自然的氣息,時代的韻味,傳統文化的魅力。他的詩詞奇秀清逸,厥旨淵放,歸趣難求。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杜牧,字牧之,晚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他與當時的李商隱還一起並稱為「小李杜」,意思是兩人的文學成就,完全可以媲美盛唐時期的李白和杜牧。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瑟秋風緩緩吹過,楓葉譁譁作響,讓離人平添多少離情別緒
    魚幼微的這一首詩,內容、韻律、節拍都與這四句詩相仿,只是詩歌的風調不同,相比而言魚幼微的這一首七言絕句,倒顯得略高一籌。現代散文家朱自清評論說:「論七絕的稱含蓄為風調』。有的學者或讀者說,其實魚幼微這一首七言大可不必這麼繁瑣,可以改為五言—「楓葉千萬枝,江橋暮帆遲。憶君如江水,日夜無歇時」。這樣再慢吟起來,雖然感覺既簡潔又明快卻在無形之中感覺缺少了一點什麼,這就是詩歌的風調所致。
  • 杜牧很美的一首詩,從開篇一直美到結尾,寫出了令人驚豔的秋天!
    雖然晚唐時期也有很多著名的詩人,但是杜牧的存在無疑使得唐詩更具有感染力,也更為令人震撼,特別是他的一首《清明》,可謂是膾炙人口,通篇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傷感,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把骨子裡的那份悲痛之感,以一種很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這樣的作品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會念念不忘,同時也會被那份悲傷所感動。
  • 讀讀清朝袁枚的小詩《苔》和當代詩人汪國真的《熱愛生命》
    一2018年的央視春晚節目《經典詠流傳》讓清朝才子袁枚的一首五言小詩火了。這首小詩的名字叫《苔之一》。其一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就算大清朝的袁枚知道也不會開花,一旦袁枚寫出了這首小詩,把花賦予給了青苔,也算是詩人對青苔頑強不屈的生命,給予的一種精神鼓勵吧。人總愛凌駕於萬物之上,但是詩人,能夠俯下身段,近距離的親近青苔這種小生命,本身就是對既輕且微的生命的一種尊重;或者說詩人能明察秋毫,觀物至微。而這些都是比較難能可貴的。同時這兩句,也是給我們讀者一種警策: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生活,在生活裡自強不息的同時,我們更要熱愛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