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之死」後,Facebook捐款扎克伯格發聲,nike、推特等表態

2020-12-18 北晚新視覺網

因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而起的大規模抗議活動席捲了整個美國。臉書、推特、網飛等企業紛紛表態反對種族歧視,向美國黑人社區表達支持。

新華社資料圖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6月1日報導,臉書公司宣布向反對種族不平等的團體捐款1000萬美元。臉書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在5月31日晚發布的臉書帖子中寫道:「我們與黑人社區站在一起」。

除了臉書,推特、耐克、網飛等企業也作出表態。據報導,推特在其官方帳號說明上加入了「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LivesMatter)的字樣,並於5月31日公布了一個帳戶列表,以讓推特用戶能「從邊緣化群體傾聽更多信息」。今年早些時候,推特還承諾將讓其美國公司員工中「代表人數不足的少數族裔」佔比提升至四分之一。

智能家庭健身公司Peloton5月31日宣布,將向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的法律基金捐款50萬美元,以支持黑人社區。NAACP是美國主要的民權組織。Peloton執行長約翰·弗利(John Foley)在給用戶的一封信中引用了「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口號,強調必須確保Peloton是一個反種族主義的公司。

5月29日,耐克公司發布了一則視頻,將標誌性的「Just Do It」口號改寫為「這次,請不要(For Once, Don’t do it.)」。耐克在推特上說:「不要假裝美國沒有問題。不要迴避種族主義。不要接受無辜生命被奪走。不要再找藉口。不要以為這不會影響到你。不要呆坐著保持沉默。」

網飛公司則於5月31日發布推特說:「保持沉默就是同謀」。網飛承諾,它有保證其平臺上的黑人成員、員工、創造者和才幹發聲的責任。

延伸閱讀:

美國騷亂愈演愈烈,四大社會頑疾凸顯!

美國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由此引發的抗議示威活動連日來在全美持續蔓延,多地發生騷亂和暴力衝突。

分析人士指出,種族問題、暴力執法問題、貧富差距及社會不公問題、黨派相爭問題……弗洛伊德事件猶如導火索,點燃了美國民眾壓抑已久的不滿和憤怒,揭開了美國社會多重頑疾。

種族問題根深蒂固

「我不能呼吸」,「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黑人的命也是命」……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大規模抗議活動蔓延至華盛頓、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亞特蘭大等全美數十個城市,已經有至少40座城市實施宵禁,首都華盛頓和17個州出動國民警衛隊。「美國被火與怒籠罩。」《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31日刊文寫道。

在美國,種族歧視一直深深植根於歷史與現實之中,少數族裔在各領域遭受全方位的歧視。近年來,美國的種族問題愈演愈烈,反種族歧視憤怒一次次被引爆。

此間公布的一份最新民調顯示,61%的受訪者認為種族歧視是弗洛伊德之死所反映的突出問題。57%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種族狀況總體較差,45%認為過去10年來種族狀況變得更差。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發表媒體聲明,譴責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非洲裔男子死亡,呼籲美國當局在調查這一事件時正視種族歧視這一「根深蒂固的問題」,並採取切實措施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暴力執法屢見不鮮

弗洛伊德事件暴露出美國執法系統過度和濫用暴力的嚴重問題。據《華盛頓郵報》統計,自2015年至今,已有超過5000名平民喪生警察槍下,僅去年就有1011人在警察執法過程中被打死。

美國媒體報導,隨著此次全美抗議浪潮不斷升級,多個城市的警方加大了使用暴力的程度,美國民眾拍下警察種種「暴力執法現場」:動用警棍、橡皮子彈對付示威者,甚至旁觀者和記者也未能倖免;推倒婦女和老人;警車衝入人群……

《紐約時報》網站5月30日文章披露,涉事警察所在警察局被控暴力執法時日已久,但多年來只有少數幾名警察因此被停職或受罰。儘管在美國警察執法致人死亡事件屢屢引發眾怒,但追究警察責任十分困難。

社會不公日益嚴重

美國各地愈演愈烈的騷亂除了反種族歧視、抗議暴力執法外,也反映了民眾對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社會長期存在不平等的嚴重不滿,這成為抗議浪潮的疊加因素。

美國貧富差距問題異常嚴重。過去30年間,美國最底層50%的家庭財富淨增長基本為零,2018年貧富差距創50年來新高,最富有的10%家庭佔有美國全部家庭淨資產的近75%。美國有3970萬貧困人口,每晚至少有50萬美國人無家可歸;有6500萬人因醫療費用過高而放棄治療。

新冠疫情防控不力使得美國經濟陷入停滯,也讓美國社會和階層分化更加鮮明。據美國媒體報導,弗洛伊德被捕前處於失業狀態,警方當時逮捕他的理由就是他被控用20美元偽鈔消費。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累計已超過4100萬。缺乏社會保障的底層人群及失業者的憤怒情緒越來越強烈,弗洛伊德之死更加激化了他們的不滿情緒。

美國賴斯大學教授道格拉斯·布林克利說:「我們的市民生活可能會開始分崩離析,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火藥桶裡。」

政治撕裂火上澆油

種族問題向來是美國大選的議題之一。發生在大選年的弗洛伊德事件自然成了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博弈的戰場。

連日來,白宮方面極力將騷亂責任推向民主黨人和極左翼。總統川普在推特上公開批評民主黨籍州長、市長對平息抗議活動處理不力。美國媒體則報導說,一些騷亂現場疑有白人至上主義者蓄意擴大事態。

民主黨資深政治人物利婭·多特裡警告說,川普一系列推特言論是「有意煽動他的支持者群體,而不是推動團結或緩解緊張局勢」。

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表示,弗洛伊德之死不是偶發事件,說明美國社會存在「系統性非正義」。拜登還到抗議現場與非洲裔民眾交流。非洲裔是民主黨的傳統票倉。

英國《衛報》網站5月30日文章指出,美國兩黨人士對此事作出了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表明,未來幾個月,關於種族關係以及民主黨與共和黨關係的政治辯論將會更具分裂性。

美國威斯康星州副州長曼德拉·巴恩斯表示,美國高層政客在弗洛伊德事件中未展現團結,讓民眾更感沮喪和憤怒。

來源:綜合澎湃新聞 新華社

流程編輯:TF020

相關焦點

  • 扎克伯格首次發聲是怎麼回事 FacebookCEO扎克伯格首次發生對用戶...
    扎克伯格首次發聲是怎麼回事_扎克伯格為什麼發聲,3月22日凌晨,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在洩露醜聞後首次發聲,他承認對Facebook數據洩露事件負有責任,並表示:「我們有保護用戶數據的責任,正打擊平臺對數據的濫用。
  • EA B社均通過其官方推特發布公告:為黑人權益發聲!
    EA與貝塞斯達(B社)今晨均通過其官方推特發布公告,內容如下:  B社表示,他們將與黑人群體站在一起,去傾聽、發聲;並反對不平等、壓制與種族歧視;而且不僅僅只是現在,而是一直如此。
  • Facebook醜聞後扎克伯格首次發聲 承認對洩露事件負有責任
    用戶們在該社交媒體上發洩了他們的憤怒,使用#deletefacebook(刪除Facebook)作為標籤。周二晚些時候,WhatsApp(Facebook 2014年收購的一個聊天軟體)的聯合創始人布萊恩-阿克頓(Brian Acton)似乎也加入了進來,他的推特帳戶上發表了一條消息稱:「是時候了。#deletefacebook」記者未能立即聯繫到阿克頓置評。
  • 庫茲馬公開為「黑人之死」發聲,發布的圖片引發外界熱議
    近期,最被外界所關注的兩件事情就是疫情以及美國暴亂,弗洛伊德之死引起了外界熱議,無數美國人加入到抗議遊行的隊伍中,情況一度變得十分混亂。值得一提的是,NBA很多球員也對本次事件發表了觀點,詹姆斯多次在社交媒體上表態,希望他們能被平等對待。
  • 繼谷歌、Netflix後,FB和Snapchat公開譴責美國種族歧視
    兩家科技公司緊隨英特爾(Intel Corp)、Netflix、Alphabet、谷歌、IBM和耐克,公開表態譴責弗洛伊德遇害,呼籲反對針對非洲裔美國人的歧視。但是,Facebook和谷歌等科技公司常年來努力平息在本公司範圍內針對非洲裔美國人的歧視,相對於美國人口而言,黑人工程師的代表性不足。
  • 詹皇三天內三度發聲AI爆粗口不滿,喬丹破天荒表態
    北京時間5月30日,明尼阿波利斯白人警察跪壓,導致黑人喬治-弗洛伊德死亡引發美國大亂。目前,整個NBA都憤怒了,不斷有現役、退役球員站出來表達不滿,球隊教練也站出來發聲,抗議種族歧視。今天,詹姆斯再度發聲,這是他三天內第三次就此事表態了。
  • 扎克伯格因捐款遭受非議 目前已為舊金山灣區捐贈超10億美元
    提出這一動議的舊金山市議員戈登·馬爾(Gordon Mar)毫不掩飾他對扎克伯格的鄙夷,他公開表示:「舊金山公立醫院不應該以這樣一個要對危害美國乃至世界公眾健康負責的人命名。」另一位市議員馬特·哈內(Matt Haney)則說得比較委婉:「我們對扎克伯格夫婦的捐款表示感激,但這所醫院值得擁有一個體現他們工作價值的名字。」
  • 川普女兒也發全黑圖片為黑人發聲了
    當美國總統川普還在推特罵罵咧咧喊軍隊來鎮壓示威活動時,他女兒卻唱起了反調,加入了為黑人發聲的隊伍。當地時間6月2日,川普與第二任妻子的女兒蒂芙尼·川普(Tiffany Ariana Trump)Instagram更新一則全黑圖片,並附上「blackoutTuesday」和「justiceforgeorgefloyd」的話題標籤,為因警察暴力執法而死的黑人弗洛伊德伸張正義。
  • 弗洛伊德之死過去不到3個月,另一黑人名字登上推特「熱搜」第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引發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的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剛剛過去不到三個月,又一起黑人遭受警方暴力執法的視頻出現在社交媒體上。視頻中,警察向一名黑人男子背部至少開了7槍。示威者的怒火再一次被點燃。
  • 社交網絡電影經典臺詞語錄 扎克伯格facebook名言解讀
    大衛·芬奇所執導的這部《社交網絡》講述的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扎克伯格從哈佛裡的一個普通大學生後來創業成功,他和朋友也經歷了各種考驗,電影《社交網絡》當中有很多經典的臺詞語錄,還記得扎克伯格關於facebook的那些名言嗎?
  • 短短24小時,詹皇再次為暴力執法去世黑人發聲,憤怒寫下5個字母
    北京時間5月28日,湖人老大勒布朗-詹姆斯一直很關注社會現象,這也是為什麼他經常會被稱為NBA第一人,因為在面對一些尖銳問題的時候,詹皇比任何人都敢於發聲。經常喬丹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就陷入了沉默,但是詹姆斯絕不會閉嘴。
  • 林書豪再度呼籲:為何為黑人爭取正義如此重要 希望所有人做好人
    北京時間6月2日,當美國黑人男子因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持續發酵,已經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作為美籍亞裔籃球明星代表的林書豪,他再一次站出來公開發聲,呼籲向所有人解釋為什麼為黑人爭取正義如此重要,並希望所有人要做一個好人。
  • 92年洛杉磯事件,喬丹沒有發聲被斥懦夫!如今黑人死亡他不再沉默
    悲劇最終發生,弗洛伊德被救護車送往醫院後不治身亡。之後全美震驚,大批民眾走上街進行遊行抗議活動,而加拿大英國等國家也追隨著美國民眾的腳步開始了抗議活動。在以黑人球員為主的NBA,這件事也成為了近日除了複賽之外最熱議的事情。聯盟很多NBA球星都紛紛發文,為這名黑人青年發聲。
  • 伯格首次發聲回應 Facebook用戶數據遭洩漏黑幕
    扎克伯格首次發聲是怎麼回事_扎克伯格為什麼發聲,3月22日凌晨,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在洩露醜聞後首次發聲,他承認對Facebook數據洩露事件負有責任,並表示:「我們有保護用戶數據的責任,正打擊平臺對數據的濫用。
  • 幼稚園殺手為美國黑人發聲:我有一個夢
    由黑人George Floyd之死引發的美國暴亂仍在持續,Hip-Hop發源於美國黑人族群,國內卻鮮有說唱歌手為他們發聲,不過這也能理解,畢竟是個敏感話題。一周前天府事變寫了首《I can't breathe》diss美國,而在幼稚園殺手昨日發布的《我有一個夢》裡,我聽到的不是憤怒,而是悲憫與理性。
  • 「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變臉比翻書快,暴露其唯利是圖的本性
    扎克伯格從哈佛大學輟學,創辦臉書Facebook,一度風靡,成為廣大網友首選社交軟體。從扎克伯格輟學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為了達到目的,不走尋常路的人。他輟學的時候,與比爾蓋茨那時不同。他已經看到了前輩抓住了商機成為富翁,迅速走向人生巔峰的過程。
  • 矽谷科技大佬紛紛就美國抗議發聲:反對種族不平等和警察暴行
    我對美國對待黑人和有色人種的方式感到心碎和憤怒。」 斯皮格爾呼籲在政府層面進行改革,敦促成立一個無黨派的賠償委員會,並修改稅法,對富人徵收更高的稅率。他還表示,雖然Snap將在財政上向支持種族平等的組織捐款,但慈善事業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起到更大的作用」。斯皮格爾寫道:「私人慈善可以修補漏洞,或者加速進步,但單靠它不能跨越又深又廣的不公正鴻溝。
  • 黴黴之後,LadyGaga也向川普「開火」:在黑人生命不斷被剝奪之際...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美國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涉嫌暴力執法致死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引發的抗議示威持續升級,目前全美至少30座城市爆發抗議活動。剛剛,美國流行歌手Lady Gaga也就此事發聲。我對喬治·弗洛伊德的死感到憤怒,就像我對數百年來我們這個國家越來越多的黑人被奪去生命(所感受到憤怒)一樣,(而這些)都是源於根本性種族主義(觀念)和支持種族主義的腐敗制度。」(Lady Gaga推特截圖)接下來,她進一步表示,「黑人社區的聲音已經沉默了太久,這種沉默一次又一次被證明(其結果)是致命的。
  • ...Gaga也向川普「開火」:在黑人生命不斷被剝奪之際,他提供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美國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涉嫌暴力執法致死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引發的抗議示威持續升級,目前全美至少30座城市爆發抗議活動。剛剛,美國流行歌手Lady Gaga也就此事發聲。我對喬治·弗洛伊德的死感到憤怒,就像我對數百年來我們這個國家越來越多的黑人被奪去生命(所感受到憤怒)一樣,(而這些)都是源於根本性種族主義(觀念)和支持種族主義的腐敗制度。」(Lady Gaga推特截圖)接下來,她進一步表示,「黑人社區的聲音已經沉默了太久,這種沉默一次又一次被證明(其結果)是致命的。
  • Facebook遭遇集體抵制 CEO身價大跌70億美元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湯藝甜)由美國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反思種族歧視浪潮在全球愈演愈烈,已經蔓延到了商業領域。當地時間26日晚間,可口可樂公司宣布,由於社交平臺上政治不正確信息傳播的問題,將暫停在全球社交媒體平臺上投放廣告至少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