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基本矛盾
社會基本矛盾包括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
(一)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辯證關係
1.生產力
生產力是人們解決社會同自然矛盾的實際能力, 表示人和自然的關係。
生產力的基本要素包括:(1) 勞動資料;(2) 勞動對象;(3) 勞動者。
勞動資料裡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 它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客觀尺度, 是區分社會經濟時代的物質標誌。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合稱生產資料。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只有把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相結合, 才能變成現實生產力。
生產力的重要要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是第一生產力。
2.生產關係
生產關係是在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生產關係表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
生產關係是社會關係中最基本的關係。
從靜態上看, 生產關係是由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產品分配形式等方面構成。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區分社會制度的根本標誌,是一切社會關係中最本質、最基本的關係。
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歸根到底還是由生產力決定的, 取決於生產關係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狀況。
(二)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
1.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是指由社會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又稱基本經濟制度。
經濟體制是基本經濟制度採取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形式, 是生產關係的具體實現形式。
2.上層建築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以及相應的制度、組織和設施。
上層建築包括意識形態(又稱觀念上層建築) 和政治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或者觀念上層建築又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思想觀點。政治上層建築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和政治組織, 如國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 以及國家政權機構、政黨、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政治組織形態和設施。
在整個上層建築中, 政治上層建築居主導地位, 國家政權是指代不明, 建議明確是「上層建築」 還是「政治上層建築」 的核心。
3.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反作用的性質,取決於它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 歸根到底取決於它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
4.社會形態
社會形態=社會制度=經濟基礎+上層建築
(三) 社會基本矛盾的關係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是最根本的。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 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 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辨析: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
二、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我國的主要矛盾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其演變歷程為:
1840~1949 年: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1949~1956 年: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1956~1981 年: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1981~2017 年: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2017 十九大~至今: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三、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
1957 年2 月, 毛澤東發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 系統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
(一) 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存在兩種不同性質矛盾的理論
敵我矛盾———性質:對抗性。
人民內部矛盾———性質:非對抗性。
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是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二) 關於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社會矛盾的基本方法
解決敵我矛盾的方法:專政。
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法:民主、說服教育。
1. 【單選】近年來, 我國不斷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依據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國務院組成部門減少至25 個。這一改革的主要哲學依據是( )。
A. 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B. 事物是普遍聯繫的
C. 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
D. 意識具有主觀能動性
2. 【單選】生產關係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 )。
A.產品如何分配
B.生產資料歸誰所有
C. 生產方式
D. 人們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和關係
3. 【單選】中共十九大召開後, 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 )。
A. 人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C. 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
D. 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單選】近代中國社會矛盾重重, 各種矛盾錯綜複雜。其中最主要的矛盾
是( )。
A. 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
B. 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C. 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
D.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1.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哲學常識。國家政權機構屬於政治上層建築, 本次機構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範的政府行政管理體系, 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 建設高素質的專業化行政管理幹部隊伍, 逐步建立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體現了上層建築要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故選C。
2.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哲學常識。生產關係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生產資料歸誰所
有。故選B。
3.【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哲學常識。中共十九大召開後, 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故選B。
4.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哲學常識。近代中國社會的矛盾有兩個: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故選D。
如果你今天學習了,就「留言」打卡告訴我們,讓我們一起見證學習的力量!
✎
你的對手還在努力學習呢2020公基全程直播班:
在這裡找到我們:
「一起考教師」APP——課程——公基專區——系統班
「一起公考」APP——課程商城——2020公基專區——系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