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句話,就是讓咱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現在咱們議一議,怎麼學習上級精神,立足現有優勢,讓全會精神在咱村落地。」說話的人叫陳海飛——武強縣東中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近日,東中旺村「兩委」和黨員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和全會公報,隨後他們把討論地點從村會議室搬到了村西頭的集體用地,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現場辦公。
武強縣東中旺村兩委和黨員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董長偉攝
東中旺村位於武強縣城東北3公裡處,曾經是問題重重的上訪村。2015年原本在保定經商辦企業的黨員陳海飛回村參選,毅然挑起了村黨支部書記的擔子。為了解決村內百姓反映強烈的出行、用水、治安等問題,他團結村「兩委」和25名黨員,帶領全村搶佔了一個又一個先機,先是硬化村內主街道,改造了自來水管網、灌溉機井;拆除斷壁殘垣,整合村內閒散地修建了小公園;組建了治安巡邏隊,街道安裝了攝像頭,為村民統一繳納了家庭財產保險;發展休閒觀光農業,村集體每年收入20萬元以上;村班子和10名黨員骨幹公布聯繫方式和職責分工,發放了便民服務卡,隨時為村民提供服務……經過6年時間,東中旺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問題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模範村。當家人陳海飛還被評上了「河北省千名好支書」。
村西休閒廣場是村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董長偉攝
「這些年,咱們村確實變化比較大,群眾也滿意。面臨新的起點,可不能吃老本,必須借著全會東風,重整旗鼓再出發。要讓大家的日子更紅火、更舒心,就要在這些土地上做文章,如何使這些土地效益最大化,這是我們大傢伙要思考的問題」。陳海飛指著眼前的土地開始「拋磚引玉」。
陳海飛(右二)、李守信(右一)同村民一起灌溉月季花苗 李影攝
村委會副主任李守信指著正在灌溉的月季苗圃說,「咱村的月季苗圃還要擴大,一來是它的門檻低,不需要多高的技術水平,普通百姓都能學會,二來可以美化環境,降低咱們村子的綠化成本,實現村莊環境與集體增收雙贏,同時它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夠很好地解決村內剩餘勞動力,增加村民收入。」
路北是村裡圈建起來的50畝集體用地,一條小路從中間把土地一分為二。
東中旺村航拍圖
支部委員梁有財說,「利用這塊集體用地騰出一半,可以和周邊的種植專業合作社搞合作,建成一個中藥材精品種植園,這兩年菊花、黃蜀葵、金銀花的效益相當可觀。」
「對,除了種植中藥材,還可以利用另一半發展試驗田,種植一些性價比高的經濟作物,比如雞心果、軟棗獼猴桃、車釐子、梨棗,效益也很好」同為支部委員的劉金橋說。
陳海飛說,「我考察了朋友的靈芝蘑菇、猴頭菇,效益不錯,咱們也可以建兩個涼棚,試著培育一下,再上一套烘乾設備,還有發展靈芝雞蛋,兩塊六一個,而且供不應求,咱們也可以試試。」
……
一翻熱火朝天的討論過後,村集體土地的規劃方向基本敲定:培植月季苗圃基地、建設中藥材精品種植園、發展試驗田種植特色經濟作物、建涼棚培育靈芝蘑菇猴頭菇、建烘乾車間,一張發展藍圖在人們頭腦中逐漸清晰。
村民於苗圃補種月季花苗 董長偉攝
「身為黨員幹部,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不是一句空話。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帶領大家共奔小康路、過上美好生活是我們一輩子的追求」藍圖初繪,陳海飛有些激動。「接下來,就是把產業規劃落到實處,甩開膀子加油幹,東中旺的明天一定會更好!」談及未來,陳海飛激情滿懷。
通訊員:李影 董長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