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規劃典範、一張藍圖繪到底——太原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10 解讀新角度

中國的城市規劃,曾經有著很強的隨意性,一任主官一張圖在多數城市曾經是常態,「圖隨人改」司空見慣。一張藍圖繪到底則是極其稀罕的事情。在中國的數百座城市中,太原是個另類,因為太原幾乎是全國極個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城市。

太原的第一版城市規劃方案始於1949年,後由清華大學營建系主任梁思成等出具意見,蘇聯專家克拉夫秋克、巴拉金進行指導,經過多次修訂補充後,於1954年定稿並在1955年初報送省裡和當時的國家建委批准。此後太原的城市規劃和建設,總體上都沿著1954版規劃向前邁進。

1949年,太原市總面積399平方公裡,城市人口21.5萬,主要集中在汾河以東的明府城內,工業區則主要分布在城北。

1954年版太原城市規劃確定了跨河發展的主基調,同時吸納了梁思成「沿河兩岸自成綠帶」的意見,規劃了汾河帶狀公園為城市的南北軸線;城市道路網規劃為依託府城向外伸展的中國傳統棋盤式格局加莫斯科式環路,其中主軸線為沿府城南城牆所修的迎澤大街,副軸線為沿西城牆修的新建路;城市布局優化方面提出了將位於首義門外的火車站向東遷至迎澤大街東端,由盡端式改為通過式,將深入到市區的親賢飛機場遷往武宿等。此外明確了工業區與居住區各自獨立的建設原則,對公共建築、住宅區的外觀等均做出了規定。

這版誕生於建國初的城市規劃,太原一直執行到現在。雖然期間經過了多次修訂,並把不合時宜的工業區逐步外遷,但其他規劃思路並未發生太大的改變,並且落地實施也一直按著這個規劃在推進。

這個規劃在當時看來,好多內容是超前的。如規劃汾河河床水面寬200米,加上兩岸綠化和濱河路總寬為800米。而其他多數河流穿城而過的城市則在河岸邊或距離河岸數十米的地方規劃了房屋、工廠等各種建築,或是僅規劃路道路,有些城市也規劃了公園,但僅僅是一小段或間斷性的。而寬度達50米到70米的主幹道路規劃,在當時更是鶴立雞群。

在此後的六七十年中,太原市的歷任主官總體上在逐步將這些規劃變為現實。

如1960年代,太原民航機場由親賢機場遷至武宿機場,親賢機場跑道改建為城市道路(今體育路);1975年,位於迎澤大街東頭的太原新火車站竣工,原火車站則改建為長途汽車站;迎澤大街於1956年開工建設,此後經過多次改造、延伸,到2007年形成今天的格局;汾河公園則從1998年開始修建,至今已進行了三期建設。

此外,至少50米寬的主幹道規劃為本世紀大規模修建快速路奠定了基礎。對建築外觀的約束使得即使在設計風盛行的本世紀,太原也未出現奇葩建築。

1954版太原城市規劃

2011版太原城市規劃

2018版太原城市總體規劃

太原市近年地圖

太原獨特的地理格局,超前的城市規劃,主官的不斷建設,使得今天的太原在某些方面特別宜居。休閒方面,多數太原市民可以在半小時車程內到達汾河公園或東西兩山的某個城郊森林公園;交通方面,多數市民可在15分鐘內駛入某條快速路;順直的主幹道路保證了太原儘管是全國私家車出行率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擁堵率卻長期保持同等規模或同等規模以上城市中最低之列。

部分資料來源:《太原城市規劃建設史話》、太原市檔案館

相關焦點

  • 一張藍圖繪到底 交出亮眼成績單
    原標題:一張藍圖繪到底 交出亮眼成績單   1月12日,儀隴縣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暨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 一張藍圖繪到底,打造甌江北岸時尚濱江花園城市
    隨著新一輪大發展、大建設的全面鋪開,永嘉甌北迎來了蓄勢待發、精彩蝶變的窗口期,只有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做到與溫州主城區規劃同步、建設對標,構築城市建設的「四梁八柱」,才能催生「甌江北岸時尚濱江花園城市」的繁榮和發展。
  • 一張精緻城市建設藍圖寫滿對未來的期許
    聚焦城市建設領域最前沿、最吸引人的課題,探討如何結合威海實際,構建精緻城市。威海市精緻城市建設科科長梁曉東:「我們剛開始推進精緻城市建設的時候,都覺得精緻城市是一個非常新的課題。我們就從改善提升大家的理念入手,讓這些專家、大師來講一講到底精緻城市應該怎麼樣建。比如說張銘院士來的時候,他就講到了一個步行城市的概念。
  • 文章精選 | 廈門城市空間管控體系與「一張藍圖」建構
    這些問題反映出當前空間管控的失效,而對其產生的內在機理進行分析,是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治理體系的理論基礎。雖然已形成豐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已有研究缺乏對城市實踐的系統總結,且現有研究大多基於原空間管控部門的職責分工。隨著空間規劃改革地方實踐的深入,需要加強對地方城市實踐的系統總結,深入認識城市 「一張藍圖」的構造,分析其在空間管控分區分級方面如何去劃定「三線」、優化「三生空間」布局。
  • 71年前,梁思成描繪了這樣的太原藍圖
    這正是後來以汾河帶狀公園作為太原城市南北軸線、依託舊城向外伸展的中國傳統棋盤式加環路的城市道路規劃網、沿汾河自北向南建設數座橋梁的最初規劃設想。此時的都市建設計劃雖然只是大略的規劃,但對整個經濟恢復時期城市建設起到了重大的指導作用。根據批覆意見,市建設局於1950年8月擬出了《太原市都市建設五年(1951-1955)計劃綱要》,逐步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城市規劃和建設。
  • 鶴壁市淇縣:一張藍圖繪到底 全域旅遊巧布局
    一張藍圖繪到底 全域旅遊巧布局  東臨淇水觀魚躍,西依太行聞鹿鳴。作為全國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淇縣前進的步履鏗鏘有力,發展的宏圖日漸清晰——  2017年11月,歷經反覆論證的《淇縣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 一張藍圖畫到底!關注鹽城「五大組團」建設系列報導之規劃篇
    編者按:城市,既是市民之「家」,也是一個區域的會客廳。鹽城的城市建設,如何在「兩海兩綠」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中展示新作為?我市給出的答案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未來的期待,堅持一張藍圖畫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聚攏力量、重點突破,有力有序推動「五大組團」建設,老城注入新活力,新城展現新氣象。本報從今日起,推出關注「五大組團」建設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
    從1985年到現在,金坵村的四位村書記一任接著一任幹,確定了以生態旅遊和生態農業為主導的發展定位後,就一張藍圖繪到底。  四任村書記35年的接續努力,終於讓金坵村舊貌換新顏,綠水青山切切實實變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銀山。金坵村這個在1985年人均年收入還不到200元的「小山村」,已經成為人均年收入超過1.7萬元的「小康村」,惠明茶小小的「綠葉子」成了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金葉子」。
  • 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首聘總規劃師 為新區繪建設藍圖
    人們常說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從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負。從有「藝術之都」美譽的巴塞隆納,到因城市規劃而重獲新生的芝加哥,再到以「花園城市」聞名的新加坡,每個城市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斷通過合理的規劃展現獨特的歷史文化氣質,讓城市本身成為最好的形象代言、文化代言。
  • 寶能城發打造太原產城項目典範 以產城融合賦能城市未來
    (太原寶能城效果圖)打造產城典範賦能太原未來發展2019年,懷揣著「賦能城市發展 締造品質生活」的美好願景,寶能城發首進山西,並擇址太原市小店區「汾東創新城」核心區,落子太原寶能城項目,打造太原產城項目典範
  • 黑山:將城鎮化藍圖繪到底
    按照他當時的想法,即便不去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創業,也應去大連、瀋陽等二線城市。可是,當孫立回到家鄉後,黑山縣近些年的變化讓他頗感意外。「路寬了,樓高了,學校大了,醫院多了,街道整潔了……」孫立坦言,雖然和一些三線城市還有距離,但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還是讓他看到了黑山今後發展的希望。
  • 繪藍圖 聚合力 建設農村美好人居環境
    在審議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冼陽福要求繪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的規劃藍圖,凝聚全民參與的共建合力,為順德建設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創建更加美好的農村人居環境。  由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問題受到群眾普遍關注,為此,區人大常委會會議也在南方+、珠江商報全媒體、佛山電視臺順德分臺進行公開直播,主動提高審議過程透明度,受到了很多市民網友的密切關注,點擊量超過19.5萬人次。
  • 「一張藍圖幹到底」,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帆 濟南報導今天上午,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會上審查、批准《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根據《綱要》,濟南將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示範標杆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在保護母親河、打造幸福河偉大事業中發揮支撐引領作用,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奠定堅實基礎,確保「一張藍圖幹到底」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
  • 李文釗:北京核心區的規劃體現了中國城市規劃和發展的最高水平
    編者按:近日,《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正式公布。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和人居環境一流首善之區的美好藍圖,正徐徐打開。首都功能核心區迎來歷史性新起點,首都北京也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中國日報社北京記者站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李文釗。
  • 以高水平國土空間規劃引領高質量城市發展
    調研中,市領導一行考察了金華之光文化廣場,聽取了全市國土空間開發現狀和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情況的匯報。邢志宏指出,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的總綱,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龍頭」。當前正處於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重要時間節點,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本區域的城市規劃納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謀劃的框架內,統籌協調經濟發展、社會建設、生態保護和人的全面發展,以宏觀視野和長遠眼光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好城市規劃,使之真正成為國土空間開發建設的指南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藍圖。
  • 我國加快實施「一張藍圖幹到底」國土空間管理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王立彬)按「多規合一」要求,我國加快實施陸海、城鄉、地上地下空間統籌,推進構建「一張藍圖幹到底」國土空間管理格局。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10日在此間解讀《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時說,按照統一標準明確國土空間用途分類,是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前提和基礎。
  • 沒地鐵,公交差,通勤時間卻最短,太原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了《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報告監測了主要城市的平均通勤距離和平均通勤時間,涉及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事實上,在36座城市中,太原是城區人口300萬以上者唯一尚未開通地鐵的城市,太原的第一條地鐵要到2020年底才會開通。百萬以上人口城市中,除太原外,未開通地鐵的城市也只有海口、西寧、銀川三座城市。是太原的公交很優秀嗎?答案是否定的。太原的公交是全國做得最差的,沒有之一,是之最。
  • 武強東中旺:露天地兒裡繪藍圖
    武強東中旺:露天地兒裡繪藍圖 2020-12-10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鹽城高鐵:在一張白紙上繪製恢宏藍圖
    藍圖,是對未來的勾畫;藍圖,也是歷史的檔案。 這張藍圖,於鹽城而言是一張奔向美好未來的「全景圖」,放在全國層面上則是一張不可或缺的「局部圖」。鹽城高鐵建設的藍圖,需用高點站位、開闊視野、放眼全局去精描細繪。 這一天,反覆被鹽城人提起——2005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84周年紀念日。這一天,穿越鹽城境內的新長鐵路全線貫通,正式納入全國鐵路網運營。第一次在家門口聽到雄渾激越的火車汽笛聲,800萬鹽阜人民驚喜萬分。
  • 紙媒如何拉近與讀者的距離?以中國新聞獎作品...
    ,為大家帶來的是發表於2018年12月23日江西日報要聞版一版的消息稿件《城市規劃「不折騰」,開發建設「不濫權」——玉山一張規劃圖「接力」35年》。35年來,玉山縣「守身如玉」,始終按照第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藍圖,深挖本土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優勢,如今,一個「濱水聚核,山水抱城」的精品城市呈現在世人面前。 【評析】文章一開始由一個代表團參觀玉山縣規劃展示館切入,就勢提出一個設問——一個縣級規劃展示館為何有如此吸引力?「黑白規劃圖」是一個關於印證一張圖用35年的細節,是可有可無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