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的學習觀念中,有的孩子身處優良的學習環境中卻產生厭學的情緒,但是在同一時空下不同的地點,有的孩子為了求學跋山涉水,可謂是經歷千難萬苦。
早在兩年之前,一位「冰花男孩」讓大家感到非常的心酸。而他其實只是一個正在求學的8歲孩子,只是因為身居的家庭地勢和環境不好,為了能夠上學,於是要走很長一段的山路去到學校,在寒風刺骨的冬天,頂著這樣的寒冷走到學校,他的頭髮上結滿了冰渣子。
老師把他的經歷分享出來,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同時他也有了一個新的名號「冰花男孩」。
其實在偏遠的山區裡,這樣的「冰花男孩」數不勝數,甚至環境比這更加的艱難和困苦,但同時這位冰花男孩又是幸運的,因為老師的這一舉動,讓他得到了很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他不再是一個留守兒童,他的父親和母親在看到新聞的轟動之後,回到家裡和孩子重歸團圓。
同時冰花男孩的學校,收到了很多來自外界捐助的物資和扶持,條件變得越來越好了,不僅幫助改善學習,還資助了他的家庭,如今兩年過去了,那個留守兒童的命運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再是那個怕挨凍的孩子,而是父母手中的寶貝。
現在的家長教育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時,總是難免提起這樣的話題「你現在有這麼好的環境卻不愛學習,你知道這是別人求之不得的生活嗎?」而作為正在產生厭學情緒的孩子們來說,這樣的話簡直就是耳旁風。
媽媽和我分享過她們那個年代的故事。當時媽媽上學的時候是1980年代左右,那個時候她們的條件還是非常艱苦的,也是自己徒步山路去上學,一周回一次家,但是回一次家要從上午走到晚上。
山路上的石塊特別的多,幾乎鞋子都是要被磨破的,腳上不是滲血就是起水泡,於是她和小姨都是一邊走一邊被疼哭,但是還是要這麼反覆地上學,回家。
父母們每一次的叮囑和反覆,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加認真地去對待學習,因為每次看到孩子們對學習的抵抗態度的時候,總能夠讓他們憶起從前那些困苦求學的日子。
但是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產生叛逆的行為是很正常的。
家長想要幫助孩子端正學習態度,可以試試這樣做
第一:先不要去懷疑孩子是不是因為是「假性厭學」
什麼是「假性厭學」,其實很多孩子在剛開始展現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懷疑孩子談戀愛了,或者是有什麼事分心了孩子的學習心思。
真正的厭學是,因為學習課程的反覆和難度的增加,或者任務過重,而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厭煩的情緒,家長不要總是先懷疑孩子是不是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而是先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厭學。
第二:幫助孩子去尋找從學習中隱藏的興趣點
現在學生們基本上學習的科目都是比較全面的,當然這就會導致一些孩子不喜歡某一科目,而導致偏科的出現。這個時候家長最好的幫助他們的辦法,是引導孩子們去發現他們的科目興趣,這點比較難,只能從生活的多方面去培養興趣。
第三:發現孩子不喜歡學習的關鍵點
有些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時,不是因為本身做了什麼,而是受到了來自外界的影響。
就比如遭受到了校園暴力,或者是老師的長期漠視,或者是環境的壓制,讓孩子對學校這個學習的環境產生恐懼和抵制,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這些都是家長需要去了解的,因為如果孩子正在長期受到外界不好的影響,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第四:給孩子一段緩衝的時間
現在的學習任務可謂是越來越繁重,我家上小學的表妹作業就已經能寫到凌晨1點多才結束,第二天5點半起床趕著上學,寫不完的時候又經常被自己氣哭,我看著也不是滋味。
孩子的厭學情緒可以理解,家長不要去逼孩子,給孩子一段時間去放鬆緩衝一下,調節他們的情緒。
家長要多多注意到孩子的內心想法,而不是先把事情都往壞的方面去想,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快樂成長也很重要。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有一種才貌雙全叫曹穎的兒子,全挑父母優點遺傳,網友:等你十年
不想女兒吃零食,騙娃把棉花糖洗乾淨,媽媽坑娃操作太傷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