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筆
最常見的文具之一
是我們讀書識字
開啟學習生涯的
第一位「戰友」
對於這位老朋友
我們自然都知道
鉛筆芯的主要原材料是石墨
那麼
你有過這個「靈魂」疑問嗎?
既然沒有鉛,為什麼要叫「鉛筆」???
這還要從鉛筆誕生的歷史說起
16世紀中期,英國坎伯蘭地區經歷了一場非常猛烈的暴風雨。風雨中一顆大樹被連根拔起,當地居民們發現,在泥土中居然露出一種奇怪的黑色物質。居民們以為自己發現了一座鉛礦,但仔細一看又比一般鉛礦要黑一些,於是他們給這種新發現的礦物取名為黑鉛(Black Lead)。
這種黑鉛非常容易上色,顯色度還高。對木匠和工匠們來說,用一塊黑鉛做標記,就無須在物體上刻下劃痕了。但用手拿實在太容易弄髒了,左思右想,人們想出用繩子纏繞黑鉛的方式,寫禿了就把繩子解開幾圈。
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英國人想到了一種方式:在一塊木板上切出一個凹槽,放進黑鉛,然後和另一塊木板粘在一起。這便是現代鉛筆製造工藝的最初形態。
到了1789年,德國地質學家亞伯拉罕·沃納正式向世人宣布:「這不是黑鉛!」, 並賦予了它全新的名字,即石墨(Graphite)。
既然真相大白了
為什麼沒有起個新的名字呢?
答案就是一個字:
叫都叫順口了,就不改了吧~
不僅自己就這麼錯誤地叫下去了
還把我們也給帶跑偏了!
1807年英國人馬禮遜來到中國,他做了大量文化類工作,其中最傑出的成就就是編纂出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英漢字典《華英字典》。
在這本字典中,馬禮遜把英文裡的「Black Lead Pencil」對照翻譯成漢語裡的「鉛筆」兩個字,我們也就一直叫到現在。
到了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
由於石墨具有重大的軍事意義
坎伯蘭地區的石墨開採業務
直接被英國王室接管了
但當時其他各國只能依賴
從英國進口高品質石墨
18世紀中期
英法關係惡化
進口石墨變得十分艱難
法國科學家尼古拉斯·康特
經過長時間研究之後
終於發現用「散裝」石墨
代替高品質石墨製作鉛筆的方法
奠定了現代鉛筆製造法的基礎
戳視頻了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為什麼考試塗卡選定的
是2B鉛筆?
通過康特方法製作的鉛筆
軟硬度可以隨意調節
我們熟悉的2H、2B、HB等鉛筆中:
「H」代表硬度(Hardness)
「B」代表黑度(Blackness)
根據這兩個維度劃分出了20幾種鉛筆
陪我們度過大大小小考試的2B鉛筆
在這裡↓
石墨含量適中
既不會顏色太淺 導致掃描器無法識別
也不會顏色太重 導致汙染其他答題卡
因此 2B鉛筆就成為了
徵戰考場的「御用兵器」
小小一隻鉛筆的誕生過程
也凝聚著人類
不斷發展且完善的智慧
手握鉛筆
也就激勵著我們
以謙遜的態度在知識世界中不斷奮進
下載央視頻APP
Get更多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