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賈玲一組在機場的照片在網上瘋傳,「賈玲身材」這個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榜。
照片中,賈玲渾圓的大臉蛋再加上雙層下巴,快要連口罩都遮不住臉,黑色外套雖然看起來厚實寬大,但都掩蓋不住她的大肚腩,下身那粗壯的大腿,肥碩的翹臀,硬是把運動褲穿出了緊身褲的節奏。
賈玲的肥胖程度,簡直可以用「胖成球」來形容。
而在前一天,賈玲穿著黑襯衫、紅色斑點裙出席金雞頒獎典禮,水桶腰很明顯,下半身看起來非常粗壯。毫不誇張地說,身形簡直有兩個張小斐那麼大,給人一種「龐然大物」的視覺效果。
雖然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賈玲確實是憑實力在娛樂圈站穩腳跟的,她胖胖的外形也很招觀眾喜歡,但是,隨著賈玲事業上的發展,近些年來她卻一步步地走在肥胖的道路上,身材越來越胖,甚至有網友調侃她「再胖就趕上孫越了」。
在越來越胖的表象下,賈玲是不是藏著某種苦衷,經歷著巨大的壓力呢?
「996」和太清閒都更容易發胖
近幾十年來,肥胖人數在全球範圍內呈爆炸性增長趨勢。統計顯示,中國成人肥胖率為11.9%。眾所周知,肥胖不僅影響美觀,而且是許多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過往人們都認為,遺傳、吃得多、吃得油、運動少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但目前研究指出,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對肥胖的發生有影響。
研究顯示,較長時間工作(≥56小時/周)和較短時間工作(≤34小時/周)都會明顯引起發胖。
首先,長時間工作者比正常時間工作者更容易產生不良健康行為,他們身體鍛鍊少,經常吃快餐和零食,並且更喜歡選擇靜坐、觀看電視等休閒活動,這些行為都會造成人體能量收支失衡,進而導致肥胖的發生。其次,長時間工作的人更容易產生壓力感和疲勞感,然後通過吸菸、酗酒、飲食消費等行為排解壓力和緩解疲勞,因而相應增加了脂肪和糖分的攝入,從而增加肥胖發生風險。此外,壓力使內分泌發生改變,皮質醇的分泌增多,它可以拮抗胰島素、性激素和生長激素的作用,進而促進脂肪的堆積。因此,儘管長時間工作者雖然比正常時間工作者有更多的體力消耗,但其實更容易發胖。
馬爸爸曾說996是福報,果然沒錯,是發福的福!
每周工作時長不超過34小時也會增加肥胖的發生風險。一方面,短時間工作者的體能消耗較少,容易引起脂肪堆積。另外,從社會學角度來看,每周工作時長不超過34小時的更有可能是非正規職工,其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都較低,因而承受更多的社會壓力和經濟壓力,而壓力促使皮質醇的分泌增加,進而增加肥胖發生風險。
哪種方法判斷肥胖最準確?
當然,我們也不能只看到賈玲的外觀就斷定她嚴重發胖了,或許她只是穿得多。而生活中,有很多人也只會盯著體重一項指標來判斷自己是否發胖。
目前,成年人肥胖有多種評價標準,較為常用的包括體脂百分比(BF%)法、體質指數(BMI)法、肥胖度(OBD)法及腰臀比(WHR)法。
體脂百分比(BF%)
需要通過「人體成分分析儀」來檢測,它可以測定人體的身高、體重、肌肉量、總水分、脂肪量等指標,然後算出體脂百分比(BF%)。測量時只需赤腳站在檢測儀上,雙足跟和足前掌踏在足部電極上,雙手握住手部電極,拇指及其餘4指分別與電極密切接觸即可。以男BF%≥25.0%、女BF%≥30.0%為肥胖。
這種方法能夠準確反映體內脂肪含量,而且可以區分是由於肌肉增多造成的體重增加,還是由於脂肪增多造成的體重增加,被認為是評價肥胖的金標準。不過,人體成分分析儀價格較高、不宜搬運,多是在體檢機構和健身機構才有,一般很少在家庭配備,測量並不方便。
體質指數(BMI)
就是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以BMI≥28.0為肥胖。BMI比較容易測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體內的脂肪與肌肉含量,但卻無法區分脂肪、肌肉的影響程度,尤其對於女性和體力活動水平較低的人而言,可能會造成「隱形肥胖者」的誤判和人群肥胖水平的低估,而這種「隱形肥胖」與代謝症候群、胰島素抵抗等疾病的高風險密切相關。
肥胖度(OBD)
計算方法是(身高-100)×0.90(男)或0.85(女),以超過標準體質量20%者為肥胖。這種方法與BMI法相似,也以體重和身高的比值評價人體肥胖,所以也無法區分脂肪和肌肉的影響程度。
腰臀比(WHR)
就是用腰圍除以臀圍,以男≥0.90、女≥0.85為中心性肥胖。WHR是反映體脂分布和中心性肥胖最合適的指標,脂肪蓄積在上半身的肥胖比蓄積在下半身的肥胖更容易發生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另外,WHR對非脂肪性肝病的預測價值更高。不過WHR的缺點是篩查過程中易受測量者的測量水平和被測量者的衣服厚度影響。
有條件者,可以應用體脂百分比來判斷肥胖,一般人群,建議使用腰臀比結合BMI或OBD來判斷。
對於賈玲的粉絲們而言,無疑都希望她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樣才能為大家帶來更多的歡聲笑語和優秀的作品,事業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因為壓力太大而壓垮自己的身體。
另外,現在北方已經入冬,人家穿多一點,外觀「變胖」一點也很正常,判斷是否肥胖,最重要的還是用適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