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裡養個娃就是放了臺碎鈔機,養娃真是哪哪都費錢。小衣服小鞋子穿兩三個月就小了得買新的。
衣服可能沒太大關係,但鞋子咱們就很擔心,娃長那麼快,鞋子擠腳肯定不好。
「買雙大一點的,穿的時間久。」這句話你們有沒有說過?又或者是讓娃穿哥哥姐姐的二手鞋?
這個鞋啊,真的不能亂穿,尤其對於小寶寶而言,穿早、穿晚、穿錯都是會影響發育的!
今天糕媽就要來大家說說「關於寶寶穿鞋的那些事」,看完你就知道如何正確地給寶寶穿鞋了!
1
鞋子不是非穿不可
這個階段前用不著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精緻可愛的寶寶鞋,甚至新生兒的鞋碼都有。
太早穿鞋,反而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足部發育。包括襪子、連腳褲也是一樣,對小寶寶來說,太小太緊、長時間穿著的鞋襪,都是畫蛇添足。
尤其對於初學走路的寶寶,沒有什麼比光腳更好的了。光腳能讓腳趾穩穩地抓住地面,防止寶寶滑倒;而且,讓寶寶雙腳完全感知地面,能幫助寶寶更好地平衡和協調自己的步伐。除此之外,光腳走路還能刺激腳底神經,促進寶寶感官和大腦的發育。
2
這種鞋
最好別給孩子穿
知道光腳最好,但現在光腳還是有點冷,怎麼辦?
如果在室內,溫度適宜,可以給寶寶穿上一雙防滑襪。小寶寶本身就是個大火爐,又加上天性愛動閒不住,所以真不用怕冷啦。
外出時,要是寶寶已經會走路了,可以挑選一雙柔軟、防滑、合腳的鞋子。一般來說不用比大人的鞋更厚,小傢伙跑來跑去熱著呢。
要是寶寶還不會走路,選「鞋子」 其實主要考慮保暖就行。
注意,千萬不要給寶寶穿那些鞋底很硬的鞋,雖說鞋底要有防滑設計,但抓地力也不能太大,不然寶寶很難邁開步子。
還有這幾種鞋,屬於白送都別給娃穿的:
1、普通棉拖、塑料拖鞋——容易掉跟,鞋底又厚又硬,對小寶寶來說不方便也不舒服。
2、洞洞鞋——6歲前最好都別穿,因為它沒法保護孩子的腳尖、足弓、腳踝等部位,跑跑跳跳很容易絆倒。
3、冬季很很流行的這種棉拖鞋,穿是穿得住,但比較笨重,而且容易絆倒,走路也不穩。
一般呢,寶寶在室內待的時間最長,這種室內鞋既保暖還不影響寶寶走路,糕媽還是挺推薦的:
3
穿二手鞋划算?
省的是錢,廢的是腳!
不論什麼鞋,每個月都要給寶寶檢查鞋子是否合腳,因為寶寶的腳長得飛快,可能2-3個月就要換新鞋了。
這麼高的更換頻率,有些精打細算的麻麻就開始動腦筋了:撿撿別人的二手鞋很划算誒,別人換下來時也都新著呢。
打住,再費錢,也別給孩子穿二手鞋!
這是因為呀,不同寶寶的腳型和走姿不同,造成寶寶走路的著力點也不同,因此鞋子的磨損部位也就存在差異。
即便鞋子穿的時間不長,兒童鞋也會隨著寶寶的腳發生變形。可以這麼說,每一雙鞋,都是自己第一個主人的「定型鞋」。
二手鞋作為別家娃的「定型鞋」,自然也對自家寶寶的足部發育不友好了。
小寶寶腳的骨骼又比較柔軟,很容易彎曲變形。穿上了別人的定型鞋,不僅不舒服,還會影響走姿和足部發育。很多扁平足、高弓足、外翻,都是因為鞋子不合適造成的。
從衛生上來說,老媽子也是牴觸的。別人穿過的鞋 多多少少藏著一些細菌,要是上一位主人腳上有點毛病,傳染給寶寶又咋辦?
大碼鞋也是一個道理,不僅容易讓娃摔成「狗啃泥」,還會因為腳部用力不當影響孩子走姿和脊椎正常發育,日後基本就和挺拔身姿say goodbye了。
真的想省鞋的錢,糕媽還是那句話,能不穿鞋就不穿唄。
所以呀,給寶寶的穿鞋法則記住了嗎?糕媽給你總結好口訣啦:
光腳走路發育好,
保暖一定要適當;
大碼二手絕不穿,
穿對鞋才走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