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組由 @設計師文風 拍攝的中山隨拍。
這是一篇真·流水帳,相比以往的遊記隨拍,多了美食部分。
話說去中山那次,是衝著溫泉去的。泡溫泉的時候不方便拿手機拍照,一怕進水二怕被人說色狼。此處大家腦補各種帥哥美女泡溫泉圖。
時間去到第二天,睡醒去吃飯,找到一家叫石岐佬的本地特色餐飲店。這種特色程度讓我想起江門的鵝城,同樣很多人慕名而去。
它有何特色呢?
原來,裡面挺大,像個小市場,可以到處逛逛和參觀,看看有什麼吃,先過一下癮,然後開始點菜。
下單,必須點中山脆肉鯇,畢竟中山是脆肉鯇之鄉。脆肉鯇是此處人工培養而成,肉質緊湊,魚肉就像雞肉的口感,適合小炒、火鍋。
此外,還有菠蘿包、乳鴿、魚皮餃,都是招牌,很多人打包帶走。現在回想起這個菠蘿包,我竟有點心嚮往之。
它看起來像一個平平無奇的菠蘿包,而且裡面並木有菠蘿,但是!!!這個包咬一口後竟然有一種《中華小當家》BGM響起之感——頭上的烏雲馬上散去,頗有種雨過天晴、大地復甦、萬物生長的感覺。
來,聽一下。(點擊下方右側播放小按鈕)
▲ 《食神》片段
還有這個好像是豆沙包?
看起來也是乏善可陳,但味道是真的好。
難怪中山開了那麼多家石岐佬。
吃到一半,見到很多桌面點了煎堆,一開始下單的時候忙不過來不讓點,後來差不多吃飽了又可以點,於是點了一個吃。
為什麼?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嘛。
吃飽撐著去了趟岐江公園,這裡有一條荒廢的鐵軌,挺長的。
拍了一下遊人,讓我意識到以後出去玩要穿帥點,不然被人拍不好上鏡。廣東人標配的人字拖就算了。
跟著,去了孫文西路步行街,這條街沒什麼特別,不過街上有一家香山商業文化博物館,值得逛逛。
街頭就是興中廣場,還有一個摩天輪,沒有上去坐。貌似摩天輪很適合作為城市景觀。
最後逛了半天商場,天黑了。
夜幕下的摩天輪,五顏六色的,看看江邊,吹吹風,喝杯飲料,估計這就是中山吃貨的日常,難怪我的朋友去完順德工作又跳槽去中山工作,原來都是為了吃。
我終於理解了他何以從一個文藝青年變成油膩大叔的原因。
說起吃,我又想起最近騰訊視頻放的《尋味東莞》,跟《尋味順德》、《風味人間》和《舌尖上的中國》一樣,都是用食材聯繫當地,講述美食發展變遷的故事。
倘若諸君有興趣,下一篇就為大家講講這個《尋味東莞》。
意猶未盡的朋友,馬上點擊和收藏頁首的專輯,裡面會不定期更新免費閱讀的旅遊隨拍文章。
拍攝 | 文風 設備 | 手機隨拍
時間 | 2017年,也沒想過2020年會發出來。所以多拍點照片,當回憶或當素材也是好的。
- 關注我,帶你肥-
這是「文説」的第136篇原創文章
文藝設計師與您分享有趣事物&創意設計
公眾號:文説 | 合作微信:hellowindy123 | 轉載請署名公眾號名稱和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