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範彥萍
說起楊浦,很多人可是很有感情的!
它不僅擁有中心城區超長的濱江岸線
還有市區內唯一的規劃生態島嶼
坐擁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的五角場
「對話區委書記」第八期
就請來了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
聽聽他和青年們都聊了些啥
節目現場,包括楊浦區長白新村街道睦愛文體服務社主任、楊浦區社區青年先鋒李平,上海市鳳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區民法典宣講團成員湯煒華,全網擁有70多萬粉絲的青年網絡大V沈汝佳在內的多位青年代表,暢所欲言,與區委書記共話楊浦。
在訪談過程中
謝堅鋼劇透了許多楊浦未來發展的乾貨
具體有什麼?
一起先跟隨視頻看一看吧~
楊浦濱江:
復興島運河濱河空間改造將打通共青森林公園
律師湯煒華是生在楊浦,工作在楊浦的「老楊浦」,位於濱江的老房子今年還經歷了舊改。他說,楊浦濱江面貌的變化恰恰是整個楊浦變遷的縮影。
此次調研發現,楊浦青年對楊浦濱江從「工業鏽帶」變成「生活秀帶」、「發展秀場」的歷程十分熟悉。尤其是楊浦建設高標準人民城市實踐區、高能級科技創新引領區、高水平社會治理先行區、高品質生態生活融合區「四高」城區,青年還是非常樂於參與的。
在談及楊浦濱江的核心競爭力時,楊浦青年選擇的排名前三的選項分別是濱江岸線生態環境建構、在線新經濟產業生態園和工業特色歷史文物保護示範區。
那麼今後楊浦濱江建設,能為青年創造怎樣的發展機遇和空間,青年生活會有怎樣的新變化?
謝堅鋼
從「工業鏽帶」到打造成「生活秀帶」的五六年間,楊浦濱江發生了華麗的轉變。我們要讓老建築有新故事,像楊浦大橋以西的永安棧房的舊址,將來就是世界技能博物館和涵芬樓藝術中心,這就是給老建築賦予新的功能和故事。我們還有和郎朗音樂世界的合作——在上海港機修造廠原址打造音樂藝術中心。這些老建築的新故事都會在今後濱江的建設開發當中不斷地湧現出來。
楊浦有15.5公裡濱江岸線,現已開放濱江南段5.5公裡,中北段還有10公裡,其中有上海唯一的內陸島復興島,這是我們楊浦的戰略預留區,未來的楊浦有無盡的可能和無限的想像。下一步就是完成復興島運河(上海理工大學段)濱河空間改造,還要打通到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相當於未來順著楊浦濱江一直往東北走,可以穿過共青森林公園。我們正和市相關部門一起商量,希望未來讓共青森林公園免費開放。
此外,楊浦濱江會客廳兩面將來會成為在線新經濟的集聚區。借這個機會跟大家透露一下,美團的上海總部、B站的全國總部就在楊浦濱江周邊,當然還有其他的在線新經濟的龍頭企業正在和我們接洽,很可能落戶楊浦濱江。現在楊浦有8000家中小型科技企業,我們估算,到2025年,預計有1000家以上的在線新經濟企業集聚在楊浦濱江,達到3千億產值規模,匯聚20萬相關從業人員。可以想像楊浦濱江未來會是多麼充滿生機和活力!
在被問及加強哪些方面的規劃建設能較好地吸引青年在楊浦區工作或生活,
有43.95%的青年選擇了住房改善。此次調研也發現,為了實現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楊浦區積極落實舊城改造政策,但44.21%的青年對該政策了解程度一般。舊改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今年楊浦全區舊改已完成徵收1.16萬戶,拆除舊住房23.2萬平方米,全年預計可以完成1.2萬戶。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要求,2022年底前全市要全部完成成片二級以下舊裡改造任務,楊浦基本能在2021年底,也就是提前一年完成。
楊浦每年除了舊改,還在推進成套改造以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幾年我們通過美麗家園、城市微更新,很多小區完全改變了面貌。我們現在正在力推睦鄰中心建設,這個也是楊浦創新社會治理的一個品牌。楊浦的想法是在每個街道都建一定數量的睦鄰中心,至少是每平方公裡有一個,目前我們6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已建成60個睦鄰中心。
我們還打造了「1510服務圈」,即15分鐘可以到一個睦鄰中心,
一個睦鄰中心裏面至少有10個以上的服務項目,可以讓居民相互之間交流。其主要有三個功能,一是拉家常,二是反饋意見,三是相互幫助。有些事居民自己覺得比較難辦,可以在睦鄰中心和大家商量,通過專業化社會組織獲得幫助。
在此次調查中,
分別有53.45%、49.28%和42.78%的楊浦青年認為「更有力的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更寬鬆的創新創業環境氛圍」和「更集中的科創載體、園區、資源」能較好地激發青年創業熱情,或者塑造良好的創業氛圍。楊浦有10所高校,全市大概30%的碩士生和20%的本科生都在楊浦區域內。所謂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
這意味著,楊浦一直有一個永遠都是20-25歲的群體,就是這18萬學生群體。如果楊浦這些大學生畢業後,首選在楊浦創業、就業,我們這個城區就會始終充滿活力。楊浦現在正處在大發展、大建設這一很好的時期,我非常希望年輕大學生能在楊浦創新、創業,我們肯定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未來,以五角場大學城為中心的概念還會擴大,
有個新的小五角場即將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其位於三門路淞滬路。周邊將會興建鐵獅門兩棟雙子樓,這將會是楊浦地標性的最高樓,分別是280米和250米。將來,通過「鑽石連廊」把整片區域連起來,實現兩個五角場聯動。在訪談過程中,青年大V沈汝佳提出,楊浦的高校有非常好的教育資源,希望高校的優勢能輻射到基礎教育,促進教育均衡化。她的建議得到了謝書記的積極回應。
楊浦是教育強區和大區。楊浦現在有四個高校教育集團,都是與高校共同組建的,分別是復旦基礎教育集團、同濟基礎教育集團、財大基礎教育集團和上理工基礎教育集團。這幾年在新的地塊開發中,只要有條件,我們就配上優質的學校。如蔣家浜地塊就將規劃建設學校,新江灣地區也正在造幾所學校,
我們將持續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和水平,真正做到「優質而均衡」,讓大家都能有家門口的好學校。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青春上海等單位共同參與的
《2020市民與社會——對話區委書記》系列訪談節目自12月1日起,在FM93.4和阿基米德同步播出。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早前,團市委聯合團各區委、上海市青少年研究中心面向全市16000名左右的青年開展了「十四五」規劃的期待調研,通過問卷的方式,向廣大青年徵集對未來最關注的熱點與發展需求。上海16個區的區委書記們將在節目中,陸續對各區的發展規劃藍圖,對青年們所關心的熱點話題做出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