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篇):清華大學早期建築

2020-12-17 往事推送

清華大學現存的早期建築主要分布在現校園西區,其中1935年及以前建設的部分於2001年被正式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工字廳、古月堂;清華學堂大樓(包括1916年擴建部分)、同方部;1919年-1925年建造的「四大建築」,即大禮堂、科學館、圖書館(一期工程)、體育館(現西體育館)等。

清華大學校園最初位於皇家園林清華園內,清朝康熙年間稱熙春園。雍正、乾隆、鹹豐先後居住於此,鹹豐年間熙春園改名為清華園。

工字廳,原名工字殿, 始建於1762年,清華大學最負盛名的古建名勝,與古月堂一巷相隔。位於清華大學第二教學樓西側。建築面積2638平方米,磚木結構。庭院內部採用中國北方典型的古典園林型庭院的設計:曲廊回合,雕欄玉砌的小走廊,紅綠色相間,廊壁雕琢著各種圖案,花木山石,甬路兩側修葺小樹叢。

古月堂,建於清道光二年(1882年)前後,與工字廳一巷相隔。古月堂最有特色的部分是垂花門,至今完好無損。建築面積697平方米,磚木結構。古月堂最初用作清華園園主的書房,清華大學建校後轉用作教師宿舍。1928年清華開始招收女生後,古月堂改為清華第一座女生宿舍,因此而聞名。女生專用宿舍靜齋於1932年落成後,全校女生和部分女教師遷入靜齋。

清華大禮堂與老圖書館、西體育館和科學館,並稱"四大建築",是清華建校以來第一批大規模建築。大禮堂建成時是國內高校中最大的禮堂,建築面積1840平方米,高44米。大禮堂的建築最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古羅馬和古希臘藝術風格,羅馬風格的穹隆主體,開敞的大跨結構,漢白玉的愛奧尼克柱式門廊。

水木清華位於清華大學工字廳的北側。清華園的名字即來源於此,被稱作清華園「園中之園」。水木清華的荷花池是清華園水系兩湖一河之一(水木清華荷花池、近春園荷塘和萬泉河)。1978年清華大學紀念朱自清逝世30周年,把近春園荷花池邊的古亭改名為「自清亭」,並於水木清華荷塘北側樹立朱自清教授的漢白玉塑像。但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所稱的荷塘並非水木清華的荷塘,而是清華園中另一景近春園的荷花池。

相關焦點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全國新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62處,另有50處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其中,河南共有62處入選:古遺址20處、古墓葬3處、古建築27處、石窟寺及石刻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9處;另外,孟津縣象莊村石象併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邙山陵墓群。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篇):濟源濟瀆廟
    現存建築可分為四組:前為濟瀆廟,後為北海祠,西為天慶宮,東為御香院,佔地總面積86255平方米,共有宋至清代建築23幢。1996年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發源於濟源的濟水,是我國歷史上一條獨立入海的水系,長時期(長)江、(黃)河、淮(水)和濟(水)並稱,是著名的「四瀆」之一。同五嶽獨尊的泰山一樣,受到歷代帝王的隆重祭祀。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田臨水宮祖廟
    2013年5月,國家文物局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清華大學早期標誌性建築失火 部分屋頂燒塌[圖]
    資料圖片  東方網11月14日消息:昨天凌晨1點多,正在修繕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華大學早期標誌性建築清華學堂突然失火。44部消防車、308名消防官兵耗時兩個小時才將大火撲滅。大樓東部部分屋頂被燒塌,過火面積達800平方米,火災未造成人員傷亡。清華大學通報稱,大火未對清華學堂主體結構造成影響。
  • 上饒廣豐有個地方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6日 國務院正式印發 《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 大名三處古建築文物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介紹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下簡稱「第八批國保單位」)相關情況,並與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共同答記者提問。開展部門合作,破解保護難題,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繫,共同圍繞文物保護利用所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下功夫,找辦法,出政策,推動文物保護利用高質量發展。深化保護利用改革,讓文物活起來,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重點,採取切實有效的實招硬招,深入推動文物資源活化利用工作,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社會各界參與文物保護,讓廣大百姓分享保護成果。
  • 煙臺新添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圖)
    水母網5月15日訊  (YMG記者唐壽銳)煙臺重要文化遺產、老煙臺「地標」———煙臺西炮臺、張裕公司酒窖、猴磯島燈塔、戚繼光祠堂及戚繼光墓、村裡集城址及墓群、南王緒遺址和照格莊遺址共7處全面升級,昨日,YMG記者從市文廣新局獲悉,它們集體入圍了國務院最新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南篇):溪州銅柱
    1968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907年-95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十國之一,以其為馬氏所建,史稱馬楚,又稱南楚,都長沙。楚國創始人馬殷,許州鄢陵(今河南省鄢陵)人。楚全盛時,轄域包括今湖南省全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大部、貴州省東部和廣東省北部。楚王馬希範是馬殷之子,932年至947年在位。
  • 開封新增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快來看看都是哪
    10月16日,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公布了第八批762處新的國保單位。其中,河南共有62處入選:古遺址20處、古墓葬3處、古建築27處、石窟寺及石刻3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9處,另外,孟津縣象莊村石象併入第五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邙山陵墓群。至此,我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到400餘處,位居全國第二。開封有5處上榜,分別為龍亭大殿、大雲寺塔、河南省博物館舊址、開封傘塔、興隆莊火車站站舍舊址。
  • 對於古典建築的保護,以及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方式
    建築保護建築是構成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內容,在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中,被保護的建築包括文物保護單位和由於各種原因而需要保護的其他建築物兩大類不可移動的文物是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分為三類,它是經過一定程序,由國家或各級地方政府部門批准,列入保護名錄的各級法定保護建築。
  • 潮州有九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潮汕人你知道麼?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文物眾多,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處,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31處(共45個點),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55處,是廣東文物古蹟薈萃之地。 廣濟橋
  • 七批429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名錄在這裡!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公布,共258項。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公布,共250項。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共518項,並將第一批所公布的2項合併為1項。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布 宿遷新增3處「國保」
    宿遷網訊(記者 裴凌曼 王國康)近日,國務院公布了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記者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獲悉,此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宿遷共有3處上榜,分別是:泗洪順山集遺址、泗洪韓井遺址、洋河地下酒窖。至此,宿遷市「國保」達到7處。
  • 「湖南省文物建築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揭牌
    新湖南客戶端1月6日訊(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司念偉)在今天上午召開的全國「建立不可移動文物風險監測及評估體系」學術研討會上,由湖南省文物局聯合湖南理工學院共同成立的「湖南省文物建築保護利用重點科研基地」正式揭牌。
  • 考古界:七批429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名錄在這裡!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2月23日公布,共62項。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公布,共258項。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共23處。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公布,共1080項。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的項目共106處。第六批增補: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湖南省懷化市,2009年8月公布,共1項。
  • 見證抗戰 洞口縣山門鎮尹氏宗祠躋身全國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聲在線11月13日訊(通訊員 付強 肖育堯 記者 謝添翼)11月11日,洞口縣山門鎮山門村村民及尹氏族人隆重集會,慶祝該村尹氏宗祠躋身全國第八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了解,尹氏宗祠是作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埔軍校第二分校舊址(武岡中山堂)的增補點申報成功的,2019年尹氏宗祠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證明了尹氏宗祠具有較高的建築藝術價值;尹氏宗祠作為黃埔軍校第二分校十四軍官總隊舊址,承載了抗日最後一戰雪峰山抗戰的歷史,是偉大的抗戰精神的重要見證場所。
  • 追跡攻略|山西大同3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
    它是以雲岡石窟為重點,名城大同為中心的特色文化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其他各級文物保護單位300餘處。1961年,平型關戰役遺址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批次:第一批類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址:大同市城西16公裡武周山南麓雲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造像51000餘尊,佔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規模宏大,雕飾奇偉,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
  • 汕頭新增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潮陽、金平、濠江都有!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通知公布了 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人民空軍起飛遺址」 啟動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民空軍起飛遺址」 啟動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0-12-19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篇:江門開平碉樓
    2001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位世界文化遺產之一。自明代開始,由於水患和匪患,開平地方群眾就有修建碉樓傳統。但直至鴉片戰爭前,碉樓數量還不算多。19世紀中期,大量開平籍人士前往美國、加拿大西部地區謀生。1980年代中期,美、加實行排華政策,迫使大量華工紛紛回鄉買地、建房、娶親,從而導致了開平修建碉樓的高潮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