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記者 王春 通訊員 王華榮 田建明 攝影報導
為了練好指揮手勢,楊劍峰經常在家裡對著穿衣鏡練習。
每天早晚高峰,楊劍峰像一顆釘子一樣寸步不離執勤路口。
早晚尖峰時段,楊劍峰在現場執勤。
執勤路上,遇見需要幫助的人,楊劍峰總是停下來上前「護送」一下。
楊劍峰出門上班,兒子跟爸爸擁抱告別。
鏗鏘有力而堅決,這是他指揮機動車通行吹的哨音。輕柔緩和又悅耳,這是他指揮行人通行吹的哨音。他的指揮手勢被稱為動人的「舞蹈」。
而他,也被認為是朋友圈「最能吹」的人。
楊劍峰,今年38歲,曾經是一名武警戰士,2014年7月退役後,成為浙江省嘉興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三大隊一名輔警。
面對來來往往的車輛、行人,起初楊劍峰也怯場,一上崗,民警那兒學的指揮動作就變形了。從軍隊到警隊,這又是一個舞臺,楊劍峰很是珍惜。他想像著車水馬龍的街道,在家裡對著穿衣鏡練。指揮手勢怎麼到位,怎麼轉身?一遍又一遍,練著,練著!
楊劍峰說:「過往的司機是看你的指揮來開車,你的每一個指揮動作都傳遞著你的情感。我想我的指揮應該要有感情,這樣他們才能更懂我的指揮意圖。」
指揮動作優美,楊劍峰吹哨子更有一套。不同的對象,會用不同的音調,對車輛,他會吹得響一些,需要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對於行人,他會吹得悅耳一些。他要讓他們覺得,交警的哨子也可以很優美,而不會刺耳。
有人數過,尖峰時段,一分鐘之內,通過路口的車輛有65輛,楊劍峰的哨子聲節奏166次,手勢指揮動作186次。這樣的速度和頻率,是很難看到的。
有人把楊劍峰聲情並茂的指揮動作發在朋友圈,被網友瘋狂轉發,著實火了一把。大家都叫他「哨子哥」。有些司機甚至會特地經過這個路口,來看看「哨子哥」的樣子。
在執勤路上,遇見需要幫助的人,楊劍峰總是停下來上前護送一段路。交通疏導、巡邏糾違、活動安保……楊劍峰的工作處處衝在前。
大隊領導對他的評價是:雖然只是一名輔警,工作上卻一點也不遜色於民警。2017年,楊劍峰榮獲「最美嘉興人·最美職工」,獲得浙江省公安廳頒發的一等治安獎章。
楊劍峰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當一名「不是民警勝似民警的輔警」,工作能得到社會的肯定;第二個是把兒子的病治好,畢竟輔警收入還是穩定的。
楊劍峰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2014年,他兒子才三歲,不幸查出患有癲癇病和智力發育遲緩,為了給兒子看病,他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楊劍峰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楊劍峰說:「每天早上出門,還不會說話的兒子經常會伸出雙手要抱。我會匆匆地擁抱安慰一下兒子,然後騎上電動車往單位趕。」
每天下班回家,楊劍峰總是儘量抽出時間陪兒子,教他講話。
幸運的是,經過幾年的積極治療,孩子的病已基本康復。他常說,越是有困難,越要有夢想。這樣,生活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