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
擁有優質旅遊資源的鹽田區
有哪些新構想、新作為?
又將面臨什麼樣的新機遇?
小編帶你一一解讀~
日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提出將促進濱海旅遊業高品質發展,加快「海洋-海島-海岸」旅遊立體開發,完善濱海旅遊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體系。
在主動融入和服務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鹽田區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緣和資源優勢,對標一流灣區城市規劃,打造高品質全域旅遊示範區,這將是鹽田區生態旅遊業迎來的重大發展機遇。
每逢旅遊旺季,「如約而至」的交通擁堵成為困擾鹽田居民出行的一大難題。事實上,居民們期待已久的「地鐵時代」距離鹽田越來越近。
鹽田區加快軌道交通建設,方便居民出行
按期推進地鐵8號線建設;
爭取將18號線納入軌道四期修編、將11號線延長至沙頭角口岸;
新建東部深惠軌道城際線,形成內外聯通的軌道交通網絡;
地鐵8號線二期的地鐵站點設置還與鹽田主要旅遊景區關聯,如鹽田食街站、大梅沙站、小梅沙站,將在緩解節假日景區交通壓力的同時,吸引更多遊客通過地鐵出行方式到鹽田遊玩;
鹽田區還在研究景區間的接駁系統,以中小運量的思路進行規劃,如採用搭乘空中雲巴的方式來往東部華僑城和大、小梅沙。
地鐵8號線分三期規劃建設:
一期工程接2號線蓮塘站至鹽田路站,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
二期工程從一期工程終點站鹽田路站末端接出,終至鹽田區的小梅沙站,預計2022年建成投入運營。
此外,二期工程地鐵站後還預留近遠期延伸至溪湧的條件,三期從小梅沙站到溪湧站。
「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鹽田還可以想得更遠。」增強鹽田對外交通通達性,打造現代化水平的水路交通網絡
1、鹽田區將研究建設東部深港跨海大橋的可行性
在原九廣鐵路沙頭角支線基礎上研究規劃建設沙頭角至粉嶺的鐵路快速捷運線,協調推動布鹽通道(南坪快速支線)、鹽田西向的第二通道、龍鹽快速等規劃建設,增強鹽田對外交通通達性。
2、鹽田區將推進恢復梅沙旅遊客運碼頭
結合旅遊交通需求配套相關設施,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各碼頭相互銜接,未來探索開通與香港各旅遊島嶼互通,開闢水路客運通道,打造具有現代化水平的水路交通網絡。
推動旅遊發展要素集聚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旅遊消費平臺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深港」「合作」等詞語多次出現,深港合作有情感、文化等基礎,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鹽田,有數千深圳、香港居民居住的中英街,是深港交流合作的一個縮影,在這裡,深港間的文化交流、探親訪友、貿易隨時可見。而這長約250米的中英街,將是鹽田區融入和服務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一環。
根據《深港合作活化改造中英街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名旅遊消費平臺調研報告》,活化改造中英街及周邊地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名旅遊消費平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的試驗窗口和樞紐節點,將對粵港澳三地探索商貿、旅遊、文教等領域合作協調機制,激發發展新活力,培育新經濟等起到積極作用。
在這樣良好的契機下,鹽田區政府、中英街管理局做了哪些措施呢?跟著小編來了解一下。
為全力支持、配合、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知名旅遊消費平臺的建設,鹽田區政府、中英街管理局做了以下幾點:
打造中英街網上預約辦證平臺、海關誠信快捷通關平臺;
挖掘中英街獨特歷史文化內涵,全力提升中英街歷史文化街區的整體形象;
遏制「水客」工作上不遺餘力,讓中英街「口碑」越來越好;
積極推動中英街第二關口建設,配合沙頭角口岸重建的規劃整體布局,改善周邊交通配套,推動深港口經濟帶建設。第二關口建成後可實現中英街居民與遊客分流,提升遊客購物體驗;第二關口與重建的沙頭角口岸協同規劃、整體布局,將打造為東部交通樞紐,引入軌道交通,配建更多地下停車位,服務中英街和周邊口岸經濟區。
打造「全域+全季」品牌 文化、體育、旅遊能融盡融「鹽田旅遊仍有許多潛力可以挖掘。」 在深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鹽田代表團小組會議上,耿博、林慧等多名人大代表提出,鹽田需要更多的旅遊項目,如遊輪出海觀光、低空飛行觀光等。
對此,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彭潔表示,鹽田擁有良好的生態條件、文化資源和產業基礎,對於建議發展低空觀光飛行、水上旅遊等新興旅遊項目,毋庸置疑存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目前,鹽田區擁有大梅沙國際水上運動中心,由水上運動俱樂部和遊艇俱樂部組成,將「水上運動、海上旅遊、健康生活」融為一體,面向全民開放,提倡全民參與,其中遊艇俱樂部為港灣內一百多艘遊艇提供高層次、專業的碼頭管理服務。此外,鹽田金色海岸碼頭至南澳雙擁碼頭海上航線的定期航班深受遊客居民歡迎,未來還將有大、小梅沙碼頭及深惠汕航線陸續開通,開闢深圳東部海上觀光遊、離島遊、粵東城際遊等多種客運和旅遊航線,形成海上觀光交通網絡。
另一方面,在去年第十七屆深圳黃金海岸旅遊節中,「空中看灣區,大美是鹽田」系列活動成為社會關注熱點。據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介紹,航空元素能帶動高端旅遊通勤消費和拓展對外展示窗口渠道。目前,鹽田正加快布局直升機起降點、停機坪,利用獨特的濱海山地旅遊資源優勢,發展多類型、多功能的低空旅遊產品和線路,探索開發珠三角「通勤飛」「空中遊覽」等通航特色業務,打造「空中看鹽田」旅遊精品項目,拓寬低空旅遊觀光市場,促進旅遊業轉型升級。
「我們希望打造更多活動、旅遊節日,引進更多體育賽事,同時學習國內部分旅遊城市,製作旅遊護照,每到一個『網紅』景點就蓋一個章,吸引遊客到來。」彭潔說。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鹽田區創新提出「全域+全季」旅遊發展新方式,探索建設智慧旅遊示範區。為了聯動城區山海資源,實現「拉長旺季、做熱淡季、實現全季」目標,鹽田區政府制定了每個季度的旅遊主題,如春節的踏青、賞花,夏季的濱海旅遊,秋季的戶外運動,冬季的美食、購物節等。並將根據這些主題開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動,積極引入國際高端賽事和會展,讓文化、體育、旅遊宜融則融、能融盡融。
「旅遊護照」的實現需要鹽田各個景區的聯動。對此,鹽田區將實現旅遊企業單打獨享向社會共建共享轉變,從景區內部管理向全面依法治理轉變,從部門行為向政府統籌推進轉變,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向綜合目的地服務轉變,提升鹽田旅遊產業競爭力,打造世界級濱海旅遊度假區。
未來,鹽田區還將深化全域旅遊協調發展模式,積極推進與大鵬、香港乃至泛珠三角等區域的戰略合作,以旅遊交通互聯、信息共享、客源互送、政策互通、市場準入、品牌共建等為重點,完善旅遊合作機制,融入粵港澳「一程多站」精品旅遊線路,助推粵港澳世界級旅遊休閒度假區建設。
(來源:深圳晚報,發現美好鹽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