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人體的80%都是由水分組成,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座工廠,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新陳代謝,每天都要有足夠的水分攝入。
有人喝完水之後,很快便有了尿意,排出的尿量也很大,讓他們懷疑自己的腎臟出了問題,那麼真實情況如何呢?醫生來告訴你答案。
首先,一個不愛喝水的人,突然飲用了大量的水,改變了自己的習慣,自然會有馬上去廁所的感覺。平時不愛喝水的人,上廁所的次數比其他人少,而突然增加的水分刺激了腎臟的代謝,致使尿液快速流入膀胱中,從而導致排尿的頻率與數量都會增加。
其次,每個人的膀胱容量不同,有些人天生膀胱就比較小,因此只要喝下一些水,就會有去廁所的感覺。
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尿液在腎臟過濾後,便會進入膀胱中儲存。膀胱就是人體的一個容器,而這個容器的大小因人而異,有些人的膀胱比較小,很容易將膀胱蓄滿,因此喝水後很快就要去廁所,而有人膀胱比較大,就算喝了很多水也沒有尿意。
但是憋尿是一個不好的習慣,當我們有了尿意之後,最後及時去廁所排尿,因為長時間的憋尿會引發尿路感染,甚至導致膀胱病變。
再次,排尿頻繁,還有可能是膀胱括約肌對尿液的約束力下降,膀胱積蓄了一定的尿液後,膀胱括約肌就會變得鬆弛,自然想要將尿液排出。因此膀胱括約肌也制約著排尿的頻率,一個人的膀胱括約肌若保持彈性,自然就會儲存更多的尿液,反之則會排尿頻繁。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腎功能退化,人體的尿液在腎臟中過濾與生成。如果腎臟出現了問題,就會導致膀胱對尿液更加敏感。一個人攝入大量的水分之後,因為腎臟的吸收能力下降,很快就會將水分排入膀胱,從而刺激膀胱排出尿液,導致排尿頻繁。
另外,腎功能退化,刺激膀胱排尿,還伴有噁心、乏力、精神不濟等表現,要儘早去醫院檢查一下。
那麼如何解決一喝水就要小便的問題呢?首先建議大家不要一次性喝太多的水,這樣會打破人體的水平衡,這樣會加重腎臟的負擔,還有可能引起水中毒,所以少量多次飲水才是正確的。
其次,建議大家喝水的速度不要太快,很多人都是口渴時才喝水,而且喝水的速度很快,導致口渴的問題沒有解決,身體反而還不吸收,因為腎臟直接將這些水分過濾成了尿液。
排尿頻繁,是不是腎臟有問題?想必大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下,不要諱疾忌醫。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跟隨編者了解更多健康有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