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動作!中國科學院、華為、360、百度等紛紛與陝西這所大學合作!

2020-08-13 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

當前,我國科學技術正在迅速發展,高校作為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和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場所,需要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西安交通大學與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先後籤訂了50多個校企共建聯合實驗室或研究機構的協議。

交大為什麼執著於這件事?

用王樹國校長的話來說,大學必須開放辦學,融入社會,與行業領先企業深入合作,共同培養新時代的人才。

在他看來,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到來,企業對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的投入甚至遠大於大學,大學不能按部就班地閉門培養人才,而是要順應歷史潮流,遵循教育規律,把握社會發展趨勢,大膽地開放自身,與社會發展最前沿的科學技術緊密結合起來,與走在科技前沿的企業深入合作。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就是交大開放辦學,融入社會的典型。創新港將現代田園城市理念與國際前沿&34;理念相結合,建設&34;四位一體的創新體、技術與服務的結合體、科技與產業的融合體,主動探索21世紀現代大學與社會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態和新經驗。在創新港,交大與一大批世界著名的學術機構聯合組建實驗室,與國際國內知名企業聯合建立校企聯合研究所和實驗室。

一年多來,交大與國內行業領先或主要企業籤署了一批聯合共建科學研究平臺的協議。僅舉部分例子,如:

與國家電網共建先進電力能源科學技術研究院

與華為共建現代產業學院與舜宇光學共建人工智慧研究院與紫光展銳共建紫光展銳-西安交大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與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西安交大-中興網信人工智慧算法聯合實驗室與海信集團共建海信西安交大研究院與奧克斯共建製冷空調技術聯合研發中心與中廣核集團共建金屬包殼與塗層材料聯合研究中心與鞍鋼集團共建先進能源環保聯合實驗室與東方電氣集團共建重型燃氣輪機塗層與高溫強度技術聯合研究中心與蔚來汽車共建西安交大-蔚來電動車力系統熱管理聯合研究中心

不僅停留在科研合作上,在人才培養上,交大主動求變,探索創新,與國際國內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創辦了校企合作菁英班這一獨特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為什麼辦校企合作菁英班?

辦校企合作菁英班是交大創新本科生培養方式的一種嘗試,是走出校門,引入優質資源,彌補自身短板,引導學生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戰略計劃的組成部分。

交大人充分認識到,世界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撲面而來,新經濟新產業對工程人才需求的迫切程度與日俱增,工程教育面臨重大挑戰與機遇。我國&34;和&34;工程師數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工程師隊伍創新能力和總體質量與發達國家仍差距明顯,具有領軍潛質卓越人才的匱乏難以滿足我國構建創新型社會的發展需求。

同時,實事求是地說,目前在卓越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實踐教育教學方面存在&34;的問題:

專業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面向科技與產業前沿,急需多學科專業交叉的複合型卓越人才。而高校工科專業設置大多借鑑前蘇聯模式,普遍存在專業設置面窄,交叉融合弱,不利於學生交叉融合創新能力培養的問題,難以滿足社會需求。實踐教學與產業前沿方向脫節。我國高校,特別是一流大學教師的發展軌跡多從&34;到&34;,選拔、考核與晉升主要看論文、項目數,由此產生三大問題:一是教師工程實踐能力欠缺,創新實踐教學引領不足;二是實踐教學內容單一,學科交叉項目驅動實踐育人功能不足;三是實踐教學方法陳舊,難以兼顧學生團隊協作精神與個性化發展融合培養。創新實踐平臺與卓越人才培養目標脫節。我國高校實踐平臺多以各級各類教學實驗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等為主,學科相對單一,難以支撐學生開展綜合性、交叉性較強的科創類項目。且目前企業參與度較低,尚未形成校企融合為學生營造複雜工程實踐環境的有效機制。

&34;問題是工科專業卓越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制約卓越人才的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解決複雜工程問題能力等的培養,難以支撐國家發展對具有領軍潛質卓越人才的需求。

針對這種現狀,交大以&34;為指導思想,以改革實踐育人機制與方法、創建創新實踐育人平臺為突破口,以培養面向科技與產業前沿領域具有領軍潛質的卓越人才為目標,以多學科專業交叉創辦菁英班和跨學科交叉創建創新實踐平臺為支撐,創新引領,首創&34;實踐育人新機制,提出&34;實踐育人新方法,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新範式,從而打造了&34;菁英班實踐培育卓越人才新模式,推動工程人才培養方法、結構與層次趨向多元、交叉、融合。

&34;建班建平臺。面向科技與產業前沿選擇方向,與相應龍頭企業、著名科研院所合作,學科專業交叉創辦菁英班,校企協同創建跨學科交叉創新實踐教育平臺。

首創&34;實踐育人新機制。校企協同,學科專業交叉建設菁英班和跨學科交叉創新實踐教育支撐平臺,達到學生修讀專業方向、校企師資、實踐育人方法和學生素能的&34;,首創卓越人才培養新機制,為面向未來工程技術領域的卓越人才培養探出了新路。提出&34;實踐育人新方法。根據菁英班學生的培養需求,融合學生團隊合作精神與個性化發展,提出&34;和&34;的&34;的實踐育人新方法,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工程問題能力,為卓越人才培養提供了一種新型可推廣可複製的方法。構建&34;的校企協同育人新範式。校企深度協同,制定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貫穿學生培養全過程。學校在合作中獲得了適合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綜合型工程人才培養實踐環境,融合了企業師資,培養了卓越人才;企業則收穫卓越人才、創新思維和優秀科研實踐成果,形成互利共贏的校企合作新範式,打造了卓越人才培養的試驗田和新高地。

開辦了哪些菁英班?

從2012年開始,學校已經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360、百度、華為、中科曙光、航天十二院等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建17個各具特色的菁英班,培養了綜合素質良好、創新思維活躍的優秀學子549人。

菁英班在學生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培養、師資隊伍結構優化、跨學科交叉創新實踐資源保障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一是學生科學素質與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例如,與全校對應學生相比,菁英班本科生國內升學率、出國出境留深造率均明顯高出。菁英班合作企業對學生在&34;&34;&34;等6項指標的評價分值接近滿分。二是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結構明顯優化。菁英班引進天舟一號應用系統總師、奇虎360首席隱私官、百度雲首席數據科學家等113名行業頂級專家,校企師資融合為學生授課、指導創新實踐項目,優化了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結構。三是跨學科交叉創新實踐資源顯著增強。2010年以來,學校投資3160餘萬元,企業捐贈1990多萬元,構建了機電一體、新能源、智能微網等8個跨學科交叉創新實踐平臺,支撐了菁英班學生開展創新實踐活動,並輻射全校學生。菁英班學生依託交叉創新實踐平臺開展國創項目、學科競賽100多項,獲得2017年、2018、2019年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冠軍和2018年、2019年SAE國際航空設計大賽冠軍等大賽冠軍。

劉思銘:菁英班助我成長

2016級信息工程專業劉思銘同學就從菁英班收穫良多。痴迷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的劉思銘,大一末報名了華為雲計算菁英班的校內選拔。通過層層選拔,他最終進入華為—西安交大雲計算菁英班學習。

談及選擇,劉思銘有著自己的思考:&39;三駕馬車&34;

沒有辜負劉思銘的期待,菁英班的學習讓他對感興趣的計算機數學和AI領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34;

菁英班的學習,給了劉思銘更大的信心積極參加各類科研競賽,通過不斷地嘗試,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喜好和擅長的方面,在不斷的科研和實踐中更早地接觸到問題的本質,並尋求解決方法。

正是這份敢於嘗試的態度,讓他大二時初嘗創業就獲得成功,協助2015圖靈獎獲得者Whitfield Diffie和斯坦福分布式信任研究中心的Bril Wang一起創建了Cryptic Labs。

2018年,劉思銘到矽谷實習,沒想到因原項目組CEO的退出而提前失業。不想虛度光陰的他,面臨良好的創業環境和豐富的資源,在同作組領導的帶領下,和團隊一起開始了他們的創業項目——做區塊鏈技術支撐。

公司成立之初的打拼自然是辛苦的,劉思銘度過了人生的一段低谷期。他曾面臨過與79名來自各大公司的高管談的單子沒有一筆成功的窘境,也曾嘗試過為了搭建人脈網吸引投資,第一天凌晨3點回家,第二天6點就要爬起來參加另一場峰會的辛苦。他住全矽谷最廉價的Airbnb,有時候忙得吃上一包1美元的泡麵都是奢侈。

接踵而來的困難讓這個剛剛大二的青年一度想放棄,&34;他笑說,&34;但他最終成功了,劉思銘將其歸功於樂觀積極的態度和不服輸肯吃苦的決心。&34;

逐漸調整好心態,劉思銘更加全身心的投入。為了展現更自信的一面,他每天睡覺前對著鏡子練習自我介紹;為了學習和合作夥伴互通郵件時如何措辭得體,他一有空就會把那些CEO或創始人的郵件拿來鑽研……付出總有收穫,在不懈努力下,劉思銘協助團隊賺來了第一桶金——DBC的50ETH投資,最終Cryptic Labs順利起步,目前已達百萬級體量。而劉思銘,則於2018年3月正式卸任團隊的PA一職,回學校繼續大二的課程。

西安交通大學校企合作菁英班依然在路上。學校正與合作企業深入總結分析,繼續優化菁英班培養模式,同時,主動尋求與更多企業合作,在更多領域開辦菁英班。目前,交大與建設銀行合作的建行金融科技菁英班、與邁瑞醫療合作的生物醫學工程菁英班等已經在籌劃中。

西安交通大學遷校60餘年來,為國家輸送了27萬各類人才,其中包括大批政商界精英,他們為國家建設貢獻了巨大力量。未來,西安交通大學也將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符合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交大青年,當&34;!

關注&34;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西安交通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素材來源: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官微、西安交通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澳洲名校紛紛與南京這所大學合作!
    ▶南工大&34;南京工業大學作為全國首批14所&34;之一,為探索重構中國優秀本科教育,培養卓越科技人才,實現&34;的戰略目標,學校成立了&34;,並從2013年面向全校選拔優秀本科生。▶南工大全球拓展戰略南工大實施全球拓展戰略,成為首批通過來華留學認證的22所高校之一;與20個國家和地區的90餘所海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其中,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世界著名學府成立了&34;;&34;項目入選國家&34;;是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的&34;接收院校,與南非約翰尼斯堡大學、
  • 進軍搜索的阿里字節華為,能否打破百度360搜狗「三足鼎立」搜索格局?
    據2018年6月-2020年6月數據顯示,我國新增搜索用戶與新增網民的比例均超70%,以百度、360、搜狗所代表的搜索市場也因此受益,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三大搜尋引擎服務商在實現逆勢增長的同時,也在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 這四所大學與華為合作,考進一所畢業後可優先進華為,前景廣闊
    近幾年網際網路通信行業發展的非常好,像華為、騰訊、百度、阿里這些行業巨頭企業受到非常多畢業生的青睞,有些同學甚至高瞻遠矚,在當初填報志願時就規劃好了接下來的人生道路,大學四年致力於進入這些大企業。、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這四所學校,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引來了非常多的人關注,近幾年華為的發展態勢可謂突飛猛進,特別是5G技術的研發,使得華為被標榜成了民族良心企業,再加上社會上一直流傳出華為對人才的高度重視,華為公司成為了絕大部分計算機專業領域學生的嚮往之地。
  • 騰訊、百度、華為……15項最「IN」的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
    (思愛普(SAP)中國有限公司) 思愛普(SAP)聯合25家生態合作夥伴,打造了新冠病毒密切接觸者預警系統,這是歐洲國家在疫情常態化階段實現精準防控的關鍵舉措。系統既充分利用大數據又嚴格保護個人隱私,為大數據應用提供了典型案例。 4.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 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網、中青網等紛紛報導陝西這所大學!
    在2020年這不平凡的一年裡,西安工大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共同創造了諸多難忘時刻。在這一年裡,西安工業大學也受到了央視等諸多主流媒體的爭相報導。本期推送,就帶大家一起回顧一下2020這一年裡,那些活躍在媒體鏡頭下的西工!央視:第九屆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在西安工大隆重舉行!11月7日,第九屆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在在西安工業大學隆重舉行。
  • 華為和國內這4所大學合作,學生剛畢業就被招走,前途一片光明
    目前網際網路的巨頭,無非就是騰訊、百度、阿里、華為等等,能夠進入到這些企業工作的人,那一定都是人群裡面的佼佼者。有的考生在高考之後就已經想好自己以後的道理,所以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就未雨綢繆,只為了在畢業後進入到大企業裡面去。
  • 人才爭奪戰升級,華為201萬年薪再招「天才少年」,阿里騰訊百度不甘...
    >騰訊、IBM、阿里巴巴、深信服及兩個初創公司的offer,其中最高的年薪超過360萬人民幣。此外還有消息顯示,任正非一行7月29日至31日三天訪問上海交大、復旦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四所高校。在復旦大學的交流中,任正非認為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未來我們拼什麼,就是拼教育、拼人才。」
  • 大動作頻頻!華為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有何深意?
    本屆大賽的參賽作品涉及5G 、NB-IoT、AI、雲等方向,涉及華為、中國移動、百度等十多家企業的產學研融合合作,是疫情期間國內最亮眼的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無論是冠名物聯網大賽,還是近年來陸續啟動的「華為ICT學院」校企合作計劃,在高等教育領域頻出大動作,華為有何深意?
  • 河南這所大學牛氣,與華為公司籤署校企合作,網友:就業不用愁了
    掌握先進技術就是掌握話語權,尤其現在的計算機、大數據、智能晶片的快速發展,科研人才的培養更是不可少,華為公司特別注重人才的培養,特別是計算機、雲計算、大數據及智能科研人才的培養,先後和東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達成戰略合作,致力於創新人才培養、鯤鵬軟體生態建設、智慧校園建設等等。
  • 地質地球所與華為公司籤署合作協議
    「華為公司」)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地質地球所舉行。  華為公司北京政企業務部總經理張東亞介紹了華為公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教育、科研等領域的合作進展,表示華為人工智慧計算體系作為全棧創新的產業生態體系可為地球科學大數據及智能計算應用等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將進一步落實華為公司CEO任正非與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於2020年9月17日工作會談的精神,推進雙方在地球科學領域的深度合作。
  • 360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掃地機器人接入HiLink生態
    3月31日,360與華為籤訂協議,加入華為智選品牌,在智能家居領域達成戰略合作。華為在通信領域有30多年的積澱,擅長做連接;360是國內最大的安全企業,在安全產品方面優勢明顯。這一著,無論對360,還是對華為而言,都有其深意!作為與華為智選合作的第一款產品,華為智選360掃地機器人X90,填補了華為智選在該品類的空白。
  • 任正非「旋風」到訪南京兩大名校:華為深入布局校企合作
    校方供圖中新網南京8月1日電(記者 申冉)1日,記者從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獲悉,華為公司CEO任正非率領戰略高層一天內「旋風」到訪兩校,與兩校的多個科研部門專家學者進行了座談交流。據悉,作為基礎學科領域的兩大名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與華為的合作已經長達數十年。
  • 華為牽手上海高校,沒選上海交大,直接選擇這兩所985大學
    好馬配好鞍,校企合作也不例外,不久前,華為的一波操作,讓人拍案叫好!雖然沒選擇上海交通大學,但是,華為開始與國內一流大學合作了!華為牽手上海高校,直接選擇與兩所985大學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一所是復旦大學,一所是華東師範大學,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
  • 阿里騰訊等給360萬年薪沒請到 「天才少年」選了華為!
    7輪考核入職華為張霽說想跟志同道合的人合作本次入職華為的張霽是湖北鹹寧人,畢業於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除了讀書學習之外,平時張霽喜歡打羽毛球和跑步,生活作息規律。在2019年10月份,張霽曾在美國紐約大學庫朗數學研究所訪問半年。由於科研項目較多,畢業時張霽沒有主動投遞過簡歷,但騰訊、IBM、阿里巴巴、深信服等公司都給出了offer,其中最高年薪超過360萬元人民幣。
  • 華為再次牽手上海985大學,沒選上海交通大學,卻選擇這所大學
    上海高等教育資源豐富,擁有多所985大學,是大學生們嚮往的大城市。華為再次牽手上海985大學,卻沒選上海交通大學,而是選擇同濟大學,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本次,同濟大學與華為聯手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雙方將通過「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拓展和加深在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合作,並將合作拓展至整個本碩博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培養出更多高科技創新人才。
  • 360掃地機器人加入華為智選 雙方或將展開深入合作
    3月31日,360與華為籤訂協議,加入華為智選品牌,在智能家居領域達成戰略合作。華為在通信領域有30多年的積澱,擅長做連接;360是國內最大的安全的企業,在安全產品方面優勢明顯。這一著,無論對360,還是對華為而言,都有其深意!
  • 1所大學10000人供職華為,有人棄百萬年薪,有人為強國之夢
    中國有14億人口,華為只有一個。中國有2900多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只有一個。近幾年華為每年從華中科技大學招聘畢業生約300人。曾經有10000多名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生供職於華為,目前在職人數超過5000人。華科是華為的娘家,華為是華科的東家,誰也離不開誰。華為董事會17名成員,有四位來自於華中科技大學。唯一的少年天才、大批的青年才俊、力推的天才計劃無不引人矚目。
  • 華為聰明了,與湖北高校合作,不選華中科技大學,選擇武漢大學
    最近,華為一直在與全國各大高校進行項目合作,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近日,華為又出手了,這次華為學聰明了,直接選擇與湖北最牛大學合作,與武漢大學聯手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教師資源,武漢大學名師雲集,專任教師3000餘人,其中,正副教授2930餘人,8位中國科學院院士、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65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師資力量非常雄厚。科研方面,武漢大學科研實力非常強大,成果顯著。
  • 這四所普通大學,畢業進華為,超過大量211大學,適合中等生報考
    目前國內的高薪工作我們都知道,如今國內網際網路領域企業的工資比較高,比如大家都熟知的騰訊、百度、阿里巴巴
  • 華為與這三所高校合作,網友:想去華為上班的抓緊報考
    很多小夥伴都想去華為上班,體驗一下在華為上班的感覺,但是能應聘上華為是很不容易的,校招或者與院校合作的話就簡單一些。小夥伴們肯定想知道有哪幾個學校現在是跟華為合作的,我們來看一下吧。1、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是郵電行業專業的龍頭老大,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北京郵電大學的軟體學院還可以,就業率很高,待遇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