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民法院聯合20餘個職能部門開啟府院聯動機制,有效提升破產案件辦理質效,充分發揮破產案件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積極作用。
2018年,位於我市濱海西路的中城新邸置業有限公司在因工程款挪用導致銷售停滯、銀行貸款逾期,不得不向法院申請破產。
市人民法院在調查後發現,中城新邸置業有限公司並沒有「患上絕症」,當即與企業投資人及債權人展開多輪重整投資談判,最終裁定企業重整,並參與全程監管。
市人民法院審理破產案件法官孫洪濤介紹,自中誠新邸破產重整以來,我們法院時刻關注企業的運營情況。幫助企業到各商業銀行協調案件合同的事宜,協調不動產、住建局等部門兒解押、變更合同。對一期後的安置工作二期工程的進度調度工作
經過處置,企業多拿出0.8億按2.6億元接盤償債,滿足419戶購房債權人的不同需求。截止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正陸續交付給債權人,二期房屋將於今年年底實行單體驗收。
投資談判中
市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二庭庭長姜雪蓮介紹,今年海陽法院和政府20個職能部門建立了企業破產處置府院聯動機制。今年11月份通過府院聯動機制,又成功處置了兩起案件的爛尾樓盤。
據了解,府院聯動機制由市委市政府主導風險管控與事務協調,市人民法院主導司法程序,是一種在破產審判工作中解決企業破產衍生社會問題的一種新生機制。面對殭屍企業,市委市政府聯合市人民法院通過逐案落實領導包案責任制,採取誰包案,誰負責,做到因案施策,與此同時府院還積極建立和實施制度化、常態化企業破產處置的聯動機制。
——府院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