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過敏性咳嗽,大多數人都知道,隨著工業化的發展,過敏性咳嗽的致病因素不斷增加,致使過敏性咳嗽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的趨勢,已經成為了呼吸道常見病。很多成人和兒童被診斷出患有過敏性咳嗽後,四處求醫,而有的人又覺得過敏性咳嗽是小病,完全不當回事,真是眾說紛紜,那麼過敏性咳嗽不治療,下一步就會發展成為過敏性哮喘嗎?
過敏性咳嗽不及時治療是會發展為過敏性哮喘的,但也不是必然。
現代流行病學指出——過敏性咳嗽患者中的哮喘發病率較正常人高4-20倍;正常人群中哮喘發病率約為2%-5%。研究數據表明,70%-90%的哮喘患者伴有過敏性咳嗽;40%-50%的過敏性咳嗽伴發支氣管哮喘。甚至有人認為超過60%的過敏性咳嗽可能發展成哮喘或伴有下呼吸道症狀。
哮喘的一個重要病因是由過敏原所致。咽喉是呼吸道的門戶,過敏性咳嗽患者,對某些過敏原及冷空氣等也特別敏感,如吸入花粉、灰塵、蟎、黴菌孢子及刺激性氣體時,可迅速產生I型變態反應,患者可突然出現咳嗽、打噴嚏等症狀,繼之引起植物神經紊亂,氣道反應性增加,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很快出現胸悶、喘憋、呼氣性呼吸困難等症狀。
由此可見,過敏性咳嗽和哮喘是一種病因引起的兩種不同表現的疾病。亦可以說是一種疾病的兩個不同階段,即過敏性咳嗽是先兆,哮喘是結果。
如何正確治療過敏性咳嗽,避免哮喘發生呢?
1、避免接觸變應原:即避免接觸導致過敏的物質;
2、藥物治療:
(1)抗組胺藥,可有效緩解反覆咳嗽、噴嚏和流涕等症狀。適用於輕度間歇性和輕度持續性過敏性咳嗽。常用的藥物有:撲爾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
(2)糖皮質激素,可有效緩解反覆咳嗽、流涕和噴嚏等症狀。對其他藥物治療無反應或不能耐受鼻用藥物的重症患者,可採用口服糖皮質激素進行短期治療。
3、免疫抗過敏治療:
在以Th2免疫應答佔主導的免疫反應下,如果接觸變應原後人體就更容易使體內產生高水平致敏抗體IgE的傾向,這是過敏性咳嗽的最重要的易感因素,也是過敏性咳嗽反覆發生的病因根源。有些家長會說,孩子小時候從不過敏,但自從上幼兒園後才容易咳嗽而被確定為過敏性咳嗽,其實,通常這種Th2為主導的免疫特應性體質需要一段時間的致敏期後才能表現出來,因此過敏性咳嗽的發生大多數在出生1年後或學齡期兒童才逐漸顯現出來,有些甚至到成年後才發病。
免疫學界關於過敏科學的研討發現,過敏性咳嗽或過敏體質的人連續補充一定數量的抗過敏益生菌,能夠改進過敏體質人的免疫體系。臺灣研究中心研髮長、臺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刺激免疫細胞產生幹擾素IFN、IL-10等細胞因子,減少IgE,使TH1型免疫系統發育完整。謝佩珊表示,補充欣、敏、康益生菌可以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促使腸道微生態健全,進而促進免疫系統的發育成熟和損傷修復,減少抗過敏藥物服用周期,並幫助長期靠抗過敏藥物控制的咳嗽和哮喘患兒做到減藥或停藥,減少過敏復發,應用時間越早效果越好,過敏體質恢復的周期越短。
專家提醒:治療過敏性咳嗽,家庭環境也很重要,要給患者一個良好的室內環境,不要用地毯,空調過濾網要經常清洗,要讓孩子遠離小寵物,不要玩毛絨玩具,少去人多的地方,同時也不要吸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