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空間站》報導:今年的5月5日是第22個「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題是「控制哮喘 珍愛生命」。據統計,目前全球超過3億人患有哮喘,而我國約有3000萬哮喘患者。
【哮喘絕大多數是過敏性哮喘】
哮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臨床症狀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多在夜間或凌晨發生。哮喘有遺傳傾向,發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但哮喘的發病也與環境因素有關,比如有家族遺傳史的人,如果不抽菸、不養寵物、過敏性鼻炎預防做得好,就有可能不發生哮喘。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教授林江濤:哮喘絕大多數是過敏性哮喘,在吸入性的過敏原又分室內和室外的這種過敏原,當然室外的過敏原裡邊最常見的還是花粉。
重症或難治性哮喘僅佔總哮喘人群的5-10%,如果早診斷、早治療,現有藥物治療可使80%的哮喘獲得良好控制。 專家建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哮喘患者應繼續使用哮喘藥物,尤其是吸入糖皮質激素及口服糖皮質激素;儘量不使用霧化器,不對確診、疑似新冠病毒感染者進行肺功能測定,避免傳播風險。
【專家提醒:避免哮喘診治誤區】
目前,我國仍有70%左右的哮喘患者沒有控制好病情。不少哮喘患者和家屬因擔心激素的副作用而不願使用吸入糖皮質激素,有的患者病情緩解後,自行停藥。專家提醒,吸入性糖皮激素是一種局部激素,僅僅氣道局部發揮作用,而很少或者不產生全身的副作用。如果停用吸入糖皮激素會導致哮喘的急性加重,甚至出現急性發作,甚至可能會導致死亡的這種事件的發生。
【來源:江蘇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