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打掃衛生清潔房間時,胸悶、咳嗽;與貓狗等寵物接觸時,打噴嚏、流鼻涕;夜間睡覺時,憋氣醒來、不停咳嗽……如果有這些症狀,那要當心了,這可能是過敏性哮喘。
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北京中關村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影表示,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症疾病,表現為反覆發作的喘息、氣急、胸悶或咳嗽等症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可自行緩解或經治療後緩解。「過敏性哮喘又稱變應性哮喘,是指由過敏原引起或觸發的一類哮喘。」
避免冷刺激,儘量少吃冷飲
「過敏、呼吸道感染、氣候變化以及精神因素等都可能誘發過敏性哮喘。」李影介紹,過敏原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吸入性過敏原,一類是食入性過敏原。常見吸入性過敏原包括塵蟎、花粉、真菌、動物毛屑等,一些刺激性的氣體,如硫酸、二氧化硫、氨氣等;食入性過敏原包括牛奶及奶製品,海產品及水產品,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小麥、穀類及堅果類物質等。
「過敏性哮喘患者在夏季應注意避免冷刺激。」李影提醒,空調房內應注意通風,及時打掃,室內的溫度與室外溫度相差最好不要超過5℃,避免空調直吹。冷飲對過敏性哮喘患者而言也是一種「冷」刺激,患者也應儘量少吃。
雖不能治癒,但可完全控制
「過敏性哮喘雖不能治癒,但可以做到完全控制且不再復發。」李影指出,常用的治療藥物分為控制性藥物和緩解性藥物。控制性藥物是需要長期使用的,是哮喘維持臨床控制,包括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白三烯調節劑等;緩解藥物是按需使用的藥物,用於緩解哮喘症狀,包括短效茶鹼、全身用糖皮質激素等。
「一些哮喘患者擔心激素對身體造成副作用而不願使用吸入性糖皮質激素,亦有患者病情稍有緩解便自行停藥。」李影表示,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控制哮喘最有效的藥物,僅僅作用於氣道,很少產生全身的副作用,擅自停用吸入性糖皮激素,可能引起病情加重,甚至出現急性發作,導致死亡事件的發生。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