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探望病人別送鮮花 採訪對象供圖
咳嗽、皮疹、鼻炎、哮喘、噴嚏、嗓子癢、眼睛紅……這些症狀都可能是過敏引起的。夏季是一年中過敏高發季節,今天是第十六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專家提醒廣大市民:過敏季,要注意科學防過敏,早發現早治療,提高自身免疫力。
夏季是過敏高發季 科學防治是關鍵
連日來,上海高溫多雨,小李身上莫名發癢,一抓就是一個紅包,去醫院檢查,上海仁愛醫院皮膚科醫生戴君來告訴他是過敏。因為天氣熱、穿衣少,皮膚暴露在外多,環境中的真菌、細菌、蟎蟲、蚊蟲等活動能力增強,陽光中紫外線變強等,因此夏日是過敏性疾病高發季節。
如今,過敏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呈上升趨勢。數據表明,目前全球有22%~25%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並以每10年23倍的速度增加,目前僅我國就有兩億多人患病,尤其是青少年發病率越來越高,且各種過敏原同時過敏和多器官過敏的情況正在增加。
據了解,過敏性疾病的增多與長期、持續的環境因素有關。氣候與天氣便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夏季悶熱多雨、室內過敏原增加導致的發病非常普遍。
高溫暴曬,防日光過敏
強烈的紫外線、汗液等,都可能成為防不勝防的過敏原。暴曬後皮膚紅腫、瘙癢等,就是紫外線引發過敏的典型症狀。夏季多見的日光性皮炎也是一種由光線引起的、發生於暴露部位的過敏性疾病。
【建議】儘量避免在午後陽光熾烈時外出。其他時段外出選擇用帽子、遮陽傘防曬。選擇防曬品時先在耳後或手腕處局部試用。
雨天黴菌大增,防咽喉過敏
夏季溼熱多雨,各種蟎類、黴菌類物質大行其道,正是引發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禍首。黴菌過敏一般以6-9月份為發病高峰期,可誘發過敏性哮喘。
【建議】室內常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和房間乾燥,居室要經常吸塵,以消滅塵蟎。
空調吹涼,防鼻炎過敏
長時間待在空調房裡,受冷空氣刺激會頻繁打噴嚏,冷風還會將空調過濾網上的灰塵攪動起來,使人吸入後引起過敏性鼻炎。
【建議】將室溫調高,並定時開窗,每隔一小時應走出空調房活動一下。
細菌繁殖,防食物過敏
高溫多雨的天氣,食物很容易繁殖細菌發生黴變,導致胃腸道紊亂,引發胃腸疾病。食物是引發皮膚過敏的一類重要過敏原,食品添加劑如調味品、色素、防腐劑等也可能導致過敏。海魚等海產品是引發過敏性皮炎、溼疹、蕁麻疹的重要因素。其他食物,如麥類、蛋、牛奶、肉、番茄、巧克力以及芒果等,也可能引起過敏。
【建議】妥善保存食物,避免變質,不要吃在冰箱冷藏好幾天的食物。
夏季接觸性溼疹,防皮膚過敏
因夏季容易接觸許多過敏原而誘發的一種常見過敏性皮膚病。醫生特別提醒大家,雙腳被雨水浸泡後應及時用清水衝洗並擦乾,保護皮膚的屏障功能。此外,夏季人們佩戴的飾品較多,材料也五花八門,棉、麻、木、石、皮革、鍍金、銀、橡膠……選擇不慎,就有可能引起皮膚過敏。而且夏天出汗多,汗液與飾品接觸會引起接觸性溼疹。
【建議】一旦因為佩戴而產生皮膚過敏要立刻停止佩戴,儘快就醫。
花粉也是過敏原 送花探病有講究
人們探望病人時,往往會捎上一束鮮花,這種看似平常的習慣,有時卻會給病人帶來不小的麻煩。戴君來介紹,花粉是常見過敏原,容易引發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皮膚蕁麻疹等過敏反應,還特別容易引發嬰幼兒哮喘。
花粉的危害只是一方面,有的鮮花會帶「營養泥」,對病人也有一定的危害。因為花泥存水性能較好,長期保持潮溼狀態,加之病房是細菌比較集中的地方,免疫力下降的病人很容易感染新病菌,加重病人傷口的混合感染。
【建議】在探視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有傷口或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如燒傷、外傷、剛動過手術(尤其是器官移植手術)的病人時,請不要攜帶鮮花。另外,病房裡的鮮花不宜擺放太久,應經常換水。
【劃重點】萬一過敏了怎麼辦?醫生提醒,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過敏後不要用熱水或肥皂等潔面產品,直接用清水或者冰水清洗。
2.多吃清熱解毒的食物,新鮮蔬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如果身上出現紅腫、瘙癢、溼疹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檢查治療,找到過敏原並採取迴避措施。切忌使用偏方或到小診所隨意購買藥膏塗抹。
4.注意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勤洗換被褥、地毯、窗簾等,減少塵蟎、真菌的滋生;經常開窗通風,避免室內潮溼陰暗。
5.注意飲食,加強鍛鍊,增強抵抗力。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