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是「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據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約有2億人患有過敏性疾病,且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尤其是兒童過敏性疾病發病率持續增長。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見過敏原?該如何預防?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為您盤點。
塵蟎
蟎是最常見、最重要的過敏原,其主要的種類有屋塵蟎和粉塵蟎,屋塵蟎主要生活在臥室內的被褥、床墊、枕套以及人的衣服上,以脫落皮屑為食餌,在熱(20℃以上)且潮溼(相對溼度大於80%)的環境中繁殖最快。塵蟎引起的疾病有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皮炎等。
預防:屋塵蟎主要生活在居家環境裡,所以家庭環境很重要。床單寢具等最好每周用55℃以上熱水清洗一次,效果要比曬太陽更好。
家中儘量不要用地毯,儘量不使用布料沙發,改用皮沙發或者木頭沙發。兒童的絨毛玩具和窗簾也可能成為塵蟎的藏身處,也要定期清洗。塵蟎的生長需要溼度,加強室內通風,降低室內的溼度也可以有效控制塵蟎的生長。
花粉
花粉過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春季和秋季是花粉最多的季節。花粉的致敏能力隨季節、地理位置、溫度和植物種類而變化。花粉之所以會引起人體過敏,主要是由於花粉顆粒攜帶了能引起過敏的抗原決定簇。花粉過敏典型的臨床症狀如打噴嚏、清水樣鼻涕、鼻、眼、耳、上顎癢,可伴有呼吸困難或蕁麻疹、溼疹。
預防:花粉季節最好關閉門窗,使用空調過濾模式給室內通風換氣。另外,開車時使用空調也可以使花粉吸入量減少30%;儘量避免到野外、草地等場所,外出時戴上口罩、眼罩,進屋最好先洗臉,也可以用淡鹽水衝洗鼻子。
動物皮毛
貓、狗等寵物皮毛過敏近年來逐漸增多,這些變應原可存在於動物皮屑、皮毛、排洩物中。寵物身上的油脂腺所分泌的蛋白質散落到空氣中,會附著在人的皮膚上引起過敏,或者毛髮、皮屑等,會鑽入喉嚨引發黏膜過敏。
預防:有對動物皮毛過敏的兒童,家中最好別養寵物,在外儘量避免與寵物接觸,不用動物皮毛製品等。寵物很多的社區,空氣中瀰漫著細小的過敏原顆粒,所以很多孩子會流黏稠鼻涕,最好的辦法就是經常清洗鼻子。
牛奶、雞蛋
牛奶蛋白過敏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疾病,全國每年約80萬新生嬰兒受此困擾。由於食物過敏發病機制比較複雜,臨床表現多樣,容易被家長和醫生忽視,每年能夠確診並接受規範化治療的患兒僅10萬左右。
很多家長認為兒童過敏以皮膚症狀為主,事實上消化道症狀也很常見,特別是6個月以內的嬰兒,牛奶蛋白過敏可只表現為消化道症狀,例如嘔吐、腹瀉、腹痛等,而無明顯皮膚過敏症狀。
預防:如果兒童發生牛奶蛋白過敏,首先應該進行膳食迴避,之後給予替代的配方進行餵養,以維持嬰兒營養的供給。母乳餵養對過敏具有預防作用,如果母乳不足,需要採用配方奶餵養時,要選擇抗原性低的深度水解配方,以避免發生牛奶蛋白過敏症狀。
真菌
真菌容易在溫暖陰溼的環境中生長,它的最佳溫度為18-32℃,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不利於真菌的生長,溫度超過71℃時大部分真菌死亡,溫度在10℃以下時真菌生長緩慢,所以真菌一般在夏秋季節較多。它的分布也有地區差別,在沿海地區或內陸潮溼地區較多,但其他地區亦有分布。有致敏作用的真菌主要是寄生於腐敗物上的非致病菌,但有些真菌既可感染人體,又可致敏。
預防:室內要保持相對乾燥,儘量少用或不用加溼器,加溼器本身也容易滋生真菌。必要時,可使用除溼器將室內溼度穩定在25%-50%之間。定期打掃浴室,及時丟棄黴變食物。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