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掌握三門語言的皇帝你知道是誰嗎?

2020-12-19 鷹視派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源地之一,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成國家和朝代,第一個出現的是夏王朝,開國皇帝:禹。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歷史時期。

中國歷代皇帝到底有多少?各說不一。如果只從秦始皇開始算起,到稱洪憲帝僅兩個月的袁世凱,加起來一共409位。

中國皇帝雖然自命 天子,被稱 萬歲,但 長壽者不多,短命者不少,最長壽的和在位最久的皇帝是 南越武帝 趙佗(約103歲),在位共66年。

南越武帝 趙佗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在維護政權過程中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包括政治,軍事,制度,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

其中大多數的皇帝是漢族,說的是漢語,使用的文字也是漢文。但是金,元和清分別是女真,蒙古,這些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他們既要保留本民族文化,又要汲取中原文化,這樣語言統一就成了必然。

象形文字

首先成吉思汗,蒙古族原來沒有文字,只靠結草刻木記事。在元世祖成吉思汗鐵木真討伐乃蠻部的戰爭中,捉住一個名叫 塔塔統阿的畏兀兒人。不久,鐵木真又讓塔塔統阿用畏兀兒文字母拼寫蒙古語,教太子諸王學習,這就是所謂的「畏兀字書」「畏兀字書創立的蒙古文字。根據分析,成吉思汗應該只會蒙古語。

成吉思汗

再來說說完顏阿骨打,女真族原採用契丹字,隨著金朝的建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主張創建女真文字,完顏希尹奉金太祖之令,完顏希尹依據由漢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寫女真語言,製成女真字。他有能會女真和契丹兩種語言。

完顏阿骨打

但因金國亡於元朝之後中原女真人高度漢化,而東北女真又受蒙古影響,導致女真文在明朝中後期徹底失傳,以至於明末女真人「凡屬書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漢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所以後來努爾哈赤崛起,深感與明朝、朝鮮往來文書需要反覆譯寫多有不便,於是指示大臣噶蓋和學者額爾德尼二人創製文字來解決這一問題。並提出借用蒙古字母拼寫女真語。後來,二人根據努爾哈赤之意創製而成並頒行,被後世稱為「無圈點滿文」(老滿文),後來皇太極命巴克什達海將老滿文在字旁加置圈點,使滿文的語音、形體更臻完善,這種加置圈點的滿文,叫做新滿文。

在這三位少數民族皇帝中,會用三國語言的皇帝應該是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的親生母親喜塔臘氏在他十歲時去世,繼母那拉氏為王臺族女,對其很刻薄。努爾哈赤十九歲時不得不分家生活,僅獲得少量家產。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等人以挖人參、採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撿木耳等方式為生。他常至撫順關馬市與漢人、蒙古人進行貿易活動。在此期間,努爾哈赤習得蒙古語,對漢語也有了基本的認知。努爾哈赤喜歡讀《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自謂有謀略。據一些史集記載,努爾哈赤在撫順期間,曾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收養,成為其麾下侍從。

可以看出他會說蒙古語,漢語,滿語三種語言,其中二門外語,理所當然成為外語最厲害的皇帝。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最出名的門,醞釀無數英雄故事,很多皇帝就出自這裡
    說起中國的門,大家想到的應該就是城門宮門,在古裝片歷經常見得到。但是歷史上這麼多門,哪個門最出名呢?絕對是以玄武門著稱,因為這個門醞釀了無數的歷史上曲折離奇的故事,相關無數的名人。最出名的想必就是玄武門之變,唐太宗的故事了。那麼究竟什麼是玄武門呢?中國講究四大神獸,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 中國歷史上唯一信奉天主教的皇帝,你知道嗎?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皇朝史上,一共誕生了300多位皇帝。而這些皇帝基本上都是信奉儒家正統,只有極少數皇帝信奉佛教和道教。但無論如何,儒釋道都算是中國古代社會的普遍信仰。然而,在這300多位皇帝中卻有一位信奉著外來的天主教,這個人就是南明永曆帝朱由榔。
  • 中國歷史上皇帝無數,秦始皇號稱始皇帝,那麼第一位太上皇是誰?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職位叫太上皇,太上皇並不是每朝每代每時每刻都有的,太上皇的每次產生基本上都有特殊原因。有的太上皇是被迫的;有的太上皇是被人尊稱的;有的太上皇是國家危難來臨的時候自己沒剛撐不住,讓兒子來撐自己退居二線的。那麼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是誰呢?
  • 中國歷史上唯一出身貧苦農民的開國皇帝
    在中國浩瀚的歷史潮流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傑出的古代皇帝。比如最近熱播的《大秦賦》中那位「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再比如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那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響噹噹的人物。但是,毫無疑問,這些人的出身,都還不錯!
  • 歷史上成了皇帝的放牛娃,除了朱元璋,你還知道誰?
    放眼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不伐有成功逆襲的人士,其中朱元璋更可以說是逆襲之中的典範代表了,那麼在這幾個都是放牛娃變成皇帝的還有誰呢? 這第二位就是熊心,單論出身而言這個雄心的身份還是蠻尊貴的,戰國時期楚懷王熊槐的孫子正兒八經的貴族身份,到趙國末期楚國被滅,為了維持生計雄心只有淪為牧童給別人放牧,到了秦朝末年,項羽的起義軍為了找個名正言順的理由起義,便把這雄心找出來了推上皇位當了個傀儡皇帝沒多久就被項羽給弄死了
  • 揭秘:江澤民究竟掌握了幾門語言?
    如果不是江主席,我們怎能輕鬆掌握這個詞彙。那一段短短幾分鐘的即興講話裡融合了普通話、粵語和英語,充分展現了江主席的語言才能。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下江主席究竟掌握了幾門語言。 畢竟嚴肅文學,我們不妨把標準定得嚴一點。只會幾句寒暄不算,只有能順利表達自己,與人交流,乃至通過語言對其文化產生共鳴才能算掌握。按此標準篩選,江主席精通的是英語和俄語,羅馬尼亞語次之。
  • 中國歷史上三位有佛緣的皇帝:既有作為還長壽,難道僅僅是巧合?
    梁武帝蕭衍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生於公元464年,死於公元549年,活了85歲,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長壽皇帝。蕭衍本是南齊的大臣,因功勞很大,掌握實權,公元502年被部屬擁立為皇帝,建立了歷史上的南梁。蕭衍即位後非常勤勞,每天早起批閱奏章,他還設置類似「意見箱」的謗木函和肺石函,聽取大臣和老百姓的意見。同時,蕭衍還堪稱歷史上最節儉的皇帝。史書記載,蕭衍「一冠三年,一被二年」,就是說一個帽子戴三年,一床被子蓋二年。
  • 歷史上死因蹊蹺的皇帝
    古代皇帝稱為天子,代天巡狩,牧育萬民。但是其真實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不過因為身份不同,所以備受關注。歷史上,關於宮闈之秘,史書大都諱言,時間一久,許多事變成了後世難以解開的謎團。 而關於皇帝的死因,更是極為隱晦,那歷史上有哪些死因蹊蹺或者是死因值得推敲的皇帝呢?
  • 歷史上最冷的八個冷知識,知道其中三個就算你牛
    每個人都能從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並且為自己所受用。有人也說過,人活一世,不知道曾經發生了點什麼,不知自己從何而來,真正又要歸於何處,豈不白活?所以今天我們來交流一下一些非常有趣的歷史細節和盤點一些有意思的歷史冷知識,讓我們管中窺豹,見得歷史的一小方天地:
  • 歷史上誰的父親和兒子都是皇帝,而本人卻不是皇帝?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君主的正式稱號。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對於古代歷史上的封建王朝,皇帝通常遵循「世襲制」。
  • 大漢李唐深入人心,但你知道嗎,張姓在歷史上也有過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漢朝和唐朝兩大最強大的封建王朝統治者分別劉姓和李姓建立。劉姓的人口眾多與漢朝分不開,漢朝崇尚邊功和軍事,華夏王朝將領最引以為傲的三大軍功,封狼居胥,禪於姑衍山,登臨瀚海在漢朝得以實現。以強凌弱,以武懾邊,導致漢朝陷入無休止的對外對內戰爭,最後內亂橫生,民生凋敝,天下瓦解。明末大儒王夫之說到「國橫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 歷史上不好女色的皇帝,卻有龍陽之癖!你知道是誰嗎?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那些歷史事」,再點
  • 皇帝專用的三樣東西,誰碰誰倒黴!專家說:第一個皇帝也不常見
    皇帝專用的三樣東西,誰碰誰倒黴!專家說:第一個皇帝也不常見在中國古代社會,宰相制度的變遷,讓全部人知道,皇帝集權越來越嚴重,到了清朝,更是說一不二的存在,所有人都無法反駁,那麼,古代皇帝是如何一步步攫取權力的呢?
  • 語言學習技巧:專家教你如何掌握一門新語言
    語言學習技巧:專家教你如何掌握一門新語言學習語言任何時候都可以。
  • 古代歷史中「最愛哭」的一位皇帝,我猜你一定不知道他是誰
    古代歷史中「最愛哭」的一位皇帝,我猜你一定不知道他是誰隨著國家經濟的飛快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的提高,喜歡的東西也是越來越豐富多彩,有的人就非常的喜歡看電視,現在好看的電視劇也確實有很多,特別是這兩年好看的古裝劇越來越多,這其實就是導演們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而拍攝的
  • 十個竅門讓你掌握任何一門語言
    中國日報網9月8日電(信蓮) 馬修·約登(Matthew Youlden)能流暢運用九門語言,懂超過十二門語言。我們在柏林同一辦公室工作,所以我經常聽到他使用他的技能,他切換語言就像變色龍改變顏色一樣自如。甚至於很長時間以來我都不知道他是英國人。我對馬修說,學個第二語言對我來說都十分艱難,於是他給出了以下建議。如果你覺得自己連雙語都不能掌握,那就請留意了。1.
  • 中國排名前三的語言類大學,你知道嗎?
    那麼今天,筆者就為考生們介紹三所語言類大學,它們在所有語言類高校中排名前三,綜合實力非常的強悍。一、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是一所教育部直屬的語言類高校,學校教授語言種類豐富,綜合實力水平高,在學校多年的教學歷史中,走出了很多優秀外交人才,如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上合組織秘書長張德廣,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等等,因此學校被大家譽為「共和國外交官搖籃」。
  • 《末代皇帝》是哪國拍攝的電影,為什麼在語言上說英文?
    最近看了一下《末代皇帝》這部電影,電影以類似紀錄片形式拍攝的,劇情和拍攝水準還可以,唯一讓人感覺難受的地方就是語言。《末代皇帝》雖然已經設置了中文版本,但仍然時不時的蹦出來一句英語,看的小編真是不舒服。為什麼整部電影中經常有英語的部分呢?
  • 問吧精選 | 歷史知道皇帝私生子是誰, 也記錄水稻從哪來
    歷史讚美屍骨累累的戰場,卻不屑於談論人們賴以生存的農田;歷史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姓名,卻不能告訴我們小麥是從哪兒來的。——  法布爾我國自古以農立國,先民在長期農業生產實踐中積攢了豐富的農事經驗,但卻往往被歷史所湮沒。
  • 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上茅廁死的皇帝是誰?
    在歷史上皇帝的死法要麼就是病死的,要麼就是中毒死的或者直接被乾死的,但是總的來說基本都是死在宮殿,但是就有這麼一個例外的皇帝是死在茅廁的,這個皇帝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的皇帝晉景公。說到這個皇帝他也是個國君聽信了奸臣的妄言殺害了一批忠臣,這批忠臣裡面就有趙同,趙括的全族。